分享

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仁”决定人品高低

 zhongyigongshe 2014-01-22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仁”决定人品高低

典籍导读沈阳日报毕宝魁2014-01-19 16: 
1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仁”决定人品高低

孔子行教像

孔子说话极其谨慎,从他批评司马牛的话以及多次提醒弟子要“敏于事而讷于言”的话来看,可以想象孔子说话严谨的程度。故他的话便极其简洁而深刻,意蕴隽永而值得品味,虽不能说“一句顶一万句”,但确实可顶一篇小文章。忽然感觉到孔子的一句话对于现实人生有很深刻的警示意义,于是便真的要写一篇小文章,来阐释老夫子的微言大义。

《论语·里仁》第二章: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没有仁义道德的人不可以长时间生活在困苦环境里,也不可以长时间生活在优越快乐的环境里。”当我们仔细体会这两句话的含义,再联系古今中外的人间百态,便会叹服其认识的深刻以及语言的精准。我们今天只谈前面那句话。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约”的含义有两层,首先是物质贫穷,其次是怀才不遇,没有社会地位。如果没有很高的道德修养,长时间处在困境中而能够坚守正道是很不容易的。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梁惠王上》)。孟子便是当时的士,他的弟子们以及同时的庄子、许行、公孙龙子、惠施等也都是士,士即是当时的知识阶层。按照孟子的逻辑,唯有有操守的知识分子在困穷的境地里还能够坚守做人的底线而不“放辟邪侈”,不胡来。

忍耐不了贫穷而放辟邪侈,坑蒙拐骗偷的人几乎各个时代都有,不胜枚举,我们也不必举例,“久处约”而不放辟邪侈,坚守道德底线,坚持正道直行的君子确实是被后世广为尊敬的士人。战国时期的黔娄便是典范。

贫士的精神榜样——黔娄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仁”决定人品高低

黔娄洞(图源网络)

黔娄是战国时期鲁国隐士,坚守正道直行而贫穷如洗,死的时候,盖尸体的被居然不够长,盖头则露脚,盖脚则露头,前来吊丧的曾子等人见状,提示道:“把被斜过来,不就够长了吗?”

黔娄夫人马上答道:“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其志也。”“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便是宁可困穷也要坚守正道直行的宣言。接着黔娄之妻又有一段精彩的发言:“先生在日……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困,不汲汲于富贵,求仁得仁,求义得义!”可知黔娄先生是生前死后都坚守仁义之正途的仁人君子。

刘向记载的黔娄故事受到后代文人们不断的歌颂,也成为后代文人克服生活艰难处境的精神寄托。那位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间小儿折腰的清高的陶渊明先生,在穷困潦倒很落魄的时候,写作《咏贫士七首》其中第四首便是咏叹黔娄的:“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最后两句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精神实质完全一样。陶渊明认为黔娄死后一千年没有可以相提并论者,自己才是他的知心和同俦。

多才的元稹也把自己比喻为黔娄,在最著名的三首《遣悲怀》诗中开篇便说:“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把妻子韦丛比喻为谢道韫,而把自己比喻为黔娄,还真贴切,因为黔娄妻子是贵族女子,而黔娄本人是贫士,这与元稹和韦丛的出身还真差不多。充满激情的清代诗人龚自珍,深沉内敛的现代文人郁达夫也都有赞美黔娄的诗句。

孔子困守陈蔡和苏东坡黄州之贬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仁”决定人品高低

苏东坡(图源网络)

孔子和弟子在困守陈蔡的时候,困难到极点,有的弟子饿得都站不起来了。“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的回答实际便是“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的变相说法。“君子固穷”的本义不是君子本来就应该穷,君子固定穷,而是君子能够在穷的时候固守道德情操而不会走邪门歪道。所以下句说“小人穷斯滥矣”。滥的原始意义是河水泛滥,到处流淌,引申为不加节制,没有约束,没有规矩的胡来。孔子认为如果不是仁人志士,没有很高的道德情操和自律能力,就不能长时间处在困穷的境地。无论从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还是从人性的角度,这种判断都是很准确的,很有说服力的。

苏东坡也是甘受清贫的士人,他在被贬到黄州后,每月的俸禄仅有一千五百个大钱,全家人的开销就这么点银子,确实很紧巴。苏东坡每月领完工资,便将其分成三十份,每天五十个大钱,穿起来挂在房梁上,告诉妻子和家人每天只能用一串,绝不能多用。如果赶上二十九天的月份,则用剩的钱改善生活。不要说贪污,绝不勾取一文钱。所以苏东坡才敢于在《前赤壁赋》中说:“苟非我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话。许多志士仁人都有过极其困窘的经历,但他们都用坚定的操守和道德的自律挺过来,没有任何离开正道的行为。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仁”决定人品高低

仁是决定人品高低的关键因素(资料图)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多么简约而精确的判断,志士仁人很多都经历过许多磨难,因此亚圣孟子才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能够挺住坚持过来的就是能够承受大任的英雄豪杰,不能忍受的就变志屈节或沉沦颓废而放辟邪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