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自然界中的阴气对补充人体的阴气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生态阴气多存在于海洋湖泊、高山浓林之中,因此这些地方的空气阴离子含量可高达100000个/立方厘米(正常空气则含阴离子600~800对/立方厘米)。研究发现,生态中的阴离子对神经和血液循环有调节作用,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养在含阴离子丰富的环境中的小鼠寿命可延长50%。所以阴离子一定能奉人阴精,并有利于人体聚精而益养肾阴。生态环境中不单是阴离子对人的良性作用,还有许多有形无形的阴性物质,它们对人体产生的修复作用也是无以替代的。另有一些常态的生理需求或生命活动,也与聚精存阴有关。有关自然益阴分述如下: 森林中除含有大量的“空气维生素”——阴离子外,还会散发出单萜(tie)烯、倍半萜和双萜烯三种有机物。这三种有机物具有杀菌、抗炎和抗癌性,并且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作用。单萜烯还有促进支气管和肾脏系统活动的功能,对精神稳定极其有效;倍半萜有抑制精神焦躁,调整内脏活动的功能。另外,森林中的很多树木,如黑胡桃、白皮松、柳杉、雪松、樟树、柏树等,还能分泌多种杀力素,抑制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因此有人说“森林中的空气是经过消毒的”。林中绿色,是生命之色、健康之色。在绿色环境中,人的皮肤温度可降低1~2℃,脉搏每分钟减少4~8次,呼吸慢而均匀,血流减慢,心脏负担减轻,并可增强嗅觉、听觉、视觉和思维活动的灵敏性。不少绿色植物,还能散发出各种馥郁芬芳的香气,对人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产生一种良性刺激,使人身心愉快,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即有益于储阴和健康。所以,道观里的道人和寺庙里的僧人,尤其是那些修行有素者,寿数都很大,这与他们长年沐浴在山林“精气”中不无关系。英国寿星弗姆·卡恩,因他一生经常坚持在森林漫步,所以他横跨三个世纪,经历12个王朝(英国),活了209岁。在高山上由于太阳辐射增强,空气中的阴离子含量也在100000个/立方厘米以上。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逐渐降低,气候偏寒,紫外线充足。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曰:“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高者气寒,低者气热。”寒为阴气,热为阳气,故高山气凉阴重而利于养阴利于寿,低、热地带气热阳盛而耗能大不利寿,所谓:“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也即:“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所以,上山的人如在山上停留数周,生理上就会有明显的变化。 水为至阴,它能产生对生命有益的阴离子。因此不但应吃水,还应“呼吸水”,即在江河湖海边进行气功或深呼吸,以吸入大量的阴离子,这也是加强细胞代谢和阴精存储的有益方法。水还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动介质,故一般摄生,应注意早晚饮适量的水以稀释血浆浓度,加快浊物排出。如有条件,还可以用啤酒(或日本清酒兑温水)、牛奶洗澡,用鸡蛋清洗头发等,因为这些好吃的东西能润肤护阴。 睡眠也是养阴聚精的最直接手段,如午时太阳当顶,阳气最盛,为心与小肠经值日,血气最易沸越,此时若午休,则静能生阴,以导阳气下潜,使血气归经,所以午前(1点以前)睡一刻钟胜过午后(1点以后)睡一小时。又如入夜,阴气渐盛,人体暮而收敛其气,隔拒其邪,故“无扰筋骨”(无烦劳),“无见雾露”(宜清净),则可利于夜半(子时)营气与卫气在阴会合(即合阴)。由于夜半子时为阴极(阴极一阳生),夜半后阴才开始衰,因此,为了养阴护阳以加强阳经的卫御力,养生应掌握在“合阴”之前寝卧,即在夜半(子时)之前。倘夜半以后还不眠卧,则因阴盛少阳而必于体不利(为邪所困)。古代先贤们都信奉二更(晚上10点左右)就寝,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的研究认为,沉思冥想也能养阴,大智慧是阴极一阳生所致。因此,生活中用一些“通灵”的方法养阴,如:同智慧的、高级的、超高级的物质,或同能作载体的山、树等,或同天、地、人界的高师、高人等通灵,其美好的想象和要求,就像一种念力,一种冥想,让人获得“灵”的力量(“阴”的力量是巨大无比的,如夜间的胆子比白天大,晚上开始行动的动物都极有灵性等)。不要以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思维的速度比光速都来得大,故意到气到(正气、邪气、病气),心想心诚则肯定受益。 另外,像一些养阴的食品,如黑白木耳、枸杞子、芝麻、蜂蜜、奶、龟鳖等,也应视为不可或缺的滋阴补品。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知道,肾阴肾阳是人体脏腑阴阳之根本,所以,一切益阴护阳的生命活动,都应注重滋肾阴护肾阳,然后让肾阴肾阳对脏腑阴阳发挥正常的统摄作用。而肾阴肾阳又为命门之阴阳,其关系犹如《医贯·内经十二官论》所言:“命门君主之火乃水中之火,相依而永不相离也。”故在临床上,应视肾水的冷暖虚实予以辨治,如:阴虚火动则属肾水缺失不能制火,阳虚火衰则属肾水寒泛(寒泛不是水多)或肾水衰竭所致。即都属于或应该关注的肾水问题。总之,因水为天数之始,万物之基,肾水(阴精)关系着全身阴阳的平衡,故顾护肾水(阴精),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旺,熄灭也越快),为永葆生命的第一要义。亦即在五脏存精并在五气移皆有次的相通相生中,多拥有一分肾液,便多一分生命之火(油尽火方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