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人是幸福的

 红尘心莲 2014-01-27

如松


很多人问,我们应该怎么做,一直没有回答,也没法回答,因为个人的长短期思路是有差别的,承受短期损失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今日就把书中的一点内容稍作整理,发表出来(因为只是一小部分初稿,没有经过仔细推敲,未来细节或有变化,文字也需要润色,结尾的部分也有修改),如果看了这段内容,还不知道根据自己的情形应该怎么做,那就需要先充充实一下脑袋。

    

      元朝自己摧毁了自己,通过元朝末期的一番生死搏杀,朱元璋从尸横遍野中爬了出来,登上了盟主的宝座.

朱元璋打仗是一把好手,不是好手早就被干掉了;修理人是一把好手,一系列案件把建国的功臣基本修理干净了,而且将那些似乎只要有贪污受贿想法的官员也修理的干干净净,但如果认为这家伙是一个诚实的和尚,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知道,元朝初期的纸币是有足额保证金的,像马可波罗所说,可以随时随地兑换金银,虽然后来赖账了,赖账的结果自然是以王朝的完结作为代价,说起来也顺理成章.朱盟主吸取了元朝的教训,咱不完那些虚的花活,要玩就玩”淮右布衣”的本色,实实在在,因此,建国的时候规定以白银为主币,铜钱为辅币,建立了银本位的货币体系,而当时日本和美洲白银的大开发,随着国际贸易,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将中国和国际更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既促进了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又稳定了白银的货币体系.

     金属货币是诚实的,以朱盟主的性格,缺斤短两铸小钱的事情也不会经常干.而明朝最大的财政特色是皇族不能随意动用国库的钱,即便是皇帝,如果没有国家的预算,没有户部尚书的批准,也不能动用,这规矩肯定是朱盟主自己定下来的,加上朱盟主喜欢老实人当官,愿意用一些严格遵守制度的学究,如果内务府没钱的话,朱盟主想给众多老婆们买点化妆品可能都做不到,因为这种声色犬马的行为,户部的官员大概不会批,当然,谁不批就杀头,钱还是可以拿得到的,可惜朱盟主不是那种糊涂人,大明律是自己定的,这事不会干.

    再说,国家总有紧急困难的时候,比如饥荒需要赈济,紧急的战争需要筹饷,万一国库的银子不足,岂不抓瞎?

    因此,就像战争时期,朱盟主再次体现他的聪明才智,在银铜本位货币的基础上发行纸币,纸币的名字叫"大明宝钞",分一贯   五百文   三百文   两百文   一百文,长三十厘米,宽二十厘米,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气派!而如此气派的纸币没有任何保证金!

   这下好了,宝钞说印多少就印多少,老婆们的私房钱  脂粉钱有了保证,急需的赈灾款和军饷也有了保障,

   一贯的宝钞起始可以换一两银子,这是朱盟主规定的,按说也算硬通货,可是宝钞本身没有保证金,所以,每个得到宝钞之人,估计第一件事就是换成银子,久而久之,也就没人那么傻,愿意出一两银子换取宝钞了,加上宝钞的印制是朱盟主说了算,数量不断增加,宝钞的价值就会快速下降,人们和大臣都不愿意接受,因为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朱盟主不怕,我印的钞票谁敢不用?用权力去推行,大臣的薪酬水平在朱盟主时期就是比较可怜的,朱盟主还命令用宝钞支付,估计发工资的时候,大臣们都是苦瓜脸,只要一拿到工资,就会像兔子一样跑掉,赶紧换成银子,折价是避免不了的.

    从货币的发行过程中,朱盟主诚实的一面   狡猾的一面   霸道的一面,一个人都占全了.

 

   虽然朱元璋贵为盟主,可以号令天下,货币的发行我说了算,而且你们不用还不行,但经济规律是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因为宝钞发行无度, 而且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如果洗衣服的时候忘记掏出来,那只能自认倒霉,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即便如此,后代的明朝盟主们包括朱棣朱瞻基等都还坚决执行朱元璋的遗志,孜孜不倦的发行,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 即便如此,如果你认为朱元璋会放弃就错了,从盟主大人的角度来考虑,使用银铜货币是为经济服务,发行纸币是我要抽水(明明白白),这是我的权利,因此,纸币一直在行政权力的推动下流行, 到明朝天顺(明英宗在位)中期,一贯纸币还兑换不了一文铜钱(相当于千分之一两白银),明朝隆庆初期,由于纸币的信用度大大降低,消费者不再信任纸币了,很可能开始拿去糊窗户,如果再发宝钞,估计公务员们都请假或辞职了,于是,纸币被废除,之后就是张居正的变法.

    贵金属货币和没有任何依托  没有任何发行限制的纸币同时流行,因为通胀,纸币必定迅速贬值遭到抛弃,即便朱盟主手握屠龙刀也不例外,谁也改变不了经济规律

    明朝的货币体系是世界唯一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宋朝个别时期是如此,但时间很短),而货币政策的混乱是明朝经济远远落后于宋朝的原因之一(至少我如此认为),”淮右布衣"终归是农民(或和尚),没能力或不愿意玩纸币的花样,也因此,明朝人是幸福的,因为领到工资的公务员们至少知道,要第一时间跑步换成银子.

     今天,我们的货币既有建国初三十多年依托物价发行的纸币,也有依托美元发行的纸币,虽然有很多猫腻,但基本上都是有根的,未来如果萧条出现,权力机构难以运转,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货币再次改革是一定的(那时可不能被改革这个美妙的词汇忽悠了,应该是最需要短战心惊的时候),可能那时依托国债  土地   甚至黄金发行货币,名称只是一个符号,本质是什么哪?

     本质是钱不够花了,需要加印,无论起个什么名字都是这个目的,加印的纸币数量是无法控制的(你我说了都不算,法律说了也不算),必定带来严重的通胀,再好听的名字都不好用,那么你能领到工资的时候跑步去换吗?到银行说:我换成有根的哪年哪年的,估计银行没办法,因为大家外表都一样,即便有办法,银行也不会换给你.不仅领工资的时候是苦瓜脸,回到家的时候一样是苦瓜脸.或者说,我买地吧,可地是国有的,你只能租或买一定年限的使用权,到期以后有权收回,你的货币一样就蒸发了.那好,咱继续买房吧,过剩就过剩,空着就空着,可房子也是使用权,有年限的,到期拆迁顺理成章,货币一样蒸发.差别在于宝钞是被通胀蒸发了,民币是被年限蒸发了(要么就得一样被通胀蒸发).

    唯一的办法是立即换成黄金白银或美元,可不知道那时候,黄金白银美元是否可以公开正常交易,如果不能正常交易,只能黑市了,有一个词语可以很形象的形容,”瓮中捉鳖”.

    很多人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今的形势确实危急,只能说:未雨绸缪是唯一的办法。当然如果你认为兜里的货币像美元黄金白银一样永远是“刚刚”的,或者还认为是真正的法币,以上就是废话。或者你担心因为战略的行为又怕出现短期的损失,那么只能说:没办法。

    这是未来一种最可能的局面,根本原因是借用国家信用或直接使用国家信用积累的债务最终都只能靠印钞来偿还,但愿我是杞人忧天,所以,明朝人是幸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