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喻红:人生的终极都是悲剧

 海上遥远 2014-01-28
喻红:人生的终极都是悲剧

http://www.CRNTT.com   2014-01-28 10:56:10

  中评社北京1月28日电/喻红一直以自身的人生经验为基础视角展开创作,在她的观念中悲剧感是人生的常态,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场景,其实人生最终极都是一个悲剧。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知名度的女性艺术家,喻红一直以自身的人生经验为基础视角展开创作。从周围朋友的生活困惑与细腻情感,到近20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对个体产生的影响,都是喻红的灵感来源。喻红自幼学习绘画,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每一个阶段的画面都真实而准确地捕捉了对象的内心世界,同时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个体境遇之间的关系。藉《忧云》和《云端》两本画册的发布为契机,UCCA邀请喻红和《艺术界》、《艺术新闻/中文版》执行出版人曹丹落座对谈,以喻红的人生经历、创作、教育观为基点,结合当代艺术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等话题展开讨论。以下是经腾讯文化整理的文字实录,精彩选摘第二辑。 

  持续画人物是一个伟大的冒险 

  曹丹:您一直都在画人物,一直以来人物是你创作中的重要脉络,我记得贾科梅蒂曾经一直画一个日本的哲学家,他说,“我至少能坚持一年画您的肖像,如果一个人能坚持一生画一个肖像,不被任何事情干扰,这种东西是非常奢侈的……艺术家最大的冒险是从同一张脸上每天看到一些未知的东西,这是全世界最大一个冒险。”我看到您在创作生涯中,从未离开过人物肖像描绘,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冒险,尤其您最早期的大卫肖像成为中央美院的著名封面,出现在全国美术教材里面,我想知道您读书的时候是不是已经非常明确你今后的一个创作方向,就是对人物的执着? 

  喻红:上学的时候非常不明确将来的创作方向,但是有一点很清楚,我对人一直有兴趣,一直觉得人是最令人着迷的。我非常同意你刚才引用的这句话,“是一个伟大的冒险或者是奢侈的。”我非常有同感,因为人是一个全世界最复杂的复合体,人的生老病死,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且所有的人文、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会在人的面孔上留下非常有意思的痕迹。 

  比如说看演员演出,当你看他正面的时候,表情激烈,一切最好的东西都表达出来了,当你看他背后,激昂的背后其实是无助。我经常在想,人的每一个角度都是完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内心的折射。 

  曹丹: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物,你都能看到他的悲剧感吗? 

  喻红:我想这是人生的常态,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场景,其实人生最终极来说都是一个悲剧。 

    面孔的冲击力令人震撼 

  曹丹:你曾经提到85年罗伯特·劳森伯格在中国的展览,他有一系列的关于中国人的肖像和作品让你感到非常震撼。他的这些肖像作品给你感受,和你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人的面孔有怎么样的不同?震撼是不一样的吗? 

  喻红:劳森伯格的那个展览在当时,特别是对于年轻学生有非常大的影响,因为他第一次把美国的观念艺术,包括食物作为一个作品拿出来在美术馆展出,这个对于年轻艺术家是非常震撼的。我个人感觉最有意思的是,一进门有非常大的一米多高的头像,全是中国人的面孔,有老人、小孩、不同阶层的人。在这之前我看到的摄影基本上都是一些围绕着某一个主题,这些人在做什么事情,真正把一个面孔拿出来作为一个作品中最核心的东西,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我觉得那种面孔表达的力量非常强,我印象这么深,可能是跟我自己对人的兴趣有关系。 

  曹丹:我记得本雅明说过:1840年开始,精致的肖像画成为了图片真正的受害者。写实的人物肖像在那个时代是作为对人物的复制和再现,到了现代主义时期,肖像已经成为一个艺术家造型探索的某一种载体。马蒂斯说,首先我不是在画一个女人,我是在画一幅画。在谈及《忧云》创作的时候,你说“我想画他们头脑中的东西,而不是他们外在的形象。”我想知道你指的外在的形象和头脑中的东西,这个追求是否在提香、伦勃朗这些古典大师作品中能感受到? 

  喻红:我在《忧云》里画的这些人物都是我认识的,有一些非常熟悉,我总觉得当你把一个人物画出来的时候,他已经不是这个人物了,而是另外一种存在,糅合了创作者很多的才能。另外我觉得所有绘画表达的其实都是“普遍的人”,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体或某一个宗教领袖,绘画其实表达的是人类最普遍的东西。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表达出这些人物的内心,这些内心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他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的问题。

    凝视是创作和欣赏的重要过程 

  曹丹:在肖像衰弱的时代,你怎么看具象的人物肖像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喻红:具象绘画在当代艺术中不是主流的,但还是有很多人非常热爱这样的表现方法。我觉得绘画的主要功能跟摄影完全不一样,它不是一个瞬间,而是凝固了所有的瞬间或者是所有情感的东西在里面,能够更接近内心。摄影或者其他很多媒介,更多的是表现某一个瞬间,当然这些媒介表现的也不仅仅是表象,也可以接近内心,但是绘画是一笔一笔用漫长的时间去画,你欣赏这幅画的时候也是要有一个漫长的凝视过程,我觉得凝视对于绘画特别重要,它能够更多地接近精神世界。 

  曹丹:您说的凝视是观者的凝视还是艺术家的凝视? 

  喻红:两者都是,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凝视的过程,当你长时间地看一个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已经不是那个物,不是那个面孔,不是那个身体,它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东西。观者看绘画其实是要反覆看的,不是看一眼就过去的,反覆看的过程也是在凝视的时候调动了很多观者自己内心原来具备的东西,他在跟这个绘画进行一个交流。 

  (来源:腾讯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