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爆竹声声邮趣浓

 红豆居士 2014-01-29

爆竹声声邮趣浓

司徒一凡 《 光明日报 》( 2014年01月29日   12 版)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是我国的传统特产,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逢过年时节,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恰似为回暖的大地奏响的春之曲,烘托出浓郁的节日气氛。它不仅是辞旧迎新的象征,也是喜庆心情的流露。燃放爆竹已成为中国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项极具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

    中国邮政2000年发行《春节》邮票一套3枚、小型张1枚,票图以传统剪纸贴画风格设计,其中“辞旧岁”一枚描绘男童燃点爆竹、女童在旁捂耳等待的场景(图1),极富民俗色彩。

    我国台湾地区1965年发行一套2枚《民俗》邮票,其中一枚图案描绘一名身着传统服饰的男童左手捂耳、右手正在点燃爆竹,其身后的女孩则双手捂耳,兴奋地等待着爆竹炸响的一刻(图2)。该票是两岸四地最早的“爆竹”题材邮票。

    澳门1991年发行一套4枚《祝贺》邮票,其中也有一枚以中式打扮的男童燃放鞭炮为主图(图3),背景可见桃花、年橘、倒贴的“福”字和印有“吉”字的利是封,热闹的年味扑面而来。2007年面世的澳门《昔日生活风情IV》邮票小型张,图案描绘了新年期间醒狮登高“采青”的精彩一刻,其边纸左上部可见一挂尚未点燃的鞭炮。

    香港1994年发行一套4枚《中国的传统节日》邮票,其中“农历新年”票图描绘鞭炮声中的舞狮场面,并印有“如意吉祥”字样。此套邮票采用传统套色木刻版画形式,设计古朴、稚拙,具有苏州桃花坞年画特色与韵味。2007年推出的一套4枚《心思心意》邮票中,有一枚直接以一挂燃放的鞭炮为主图(图4),鞭炮上端还印着一个大大的“福”字,图案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越南1975年发行一套3枚《农历新年》邮票中,有一枚也以男女儿童燃放鞭炮为主图(图5),与中国各地的过年习俗一脉相承。

    圣诞岛1995年发行的《猪年》生肖邮票小全张,其边纸图案描绘一对男女华人在鞭炮声中起舞庆贺的场景。2007年推出的新一轮《猪年》生肖邮票小全张右侧边纸上,则展现一名男童用竹竿高高挑起一挂点燃的鞭炮。

    新加坡2008年发行一套12枚《节日》邮票,其中一枚描绘华人儿童舞龙场景,票图右侧还有一名男童正在点燃鞭炮。2012年再推出一套8枚《节日》邮票中,则有一枚以舞狮为主图,票左侧红灯笼下可见一挂燃放中的鞭炮。

    美国2013年发行的《蛇年》生肖邮票,直接以“特写镜头”清晰展现燃放中的鞭炮,具有身临其境的震撼感。该票首日封图案则描绘一挂燃放鞭炮的“全景图”,并衬以一张华人妇女的笑脸,洋溢着过年的热闹气氛,与票图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还有一些国家以迪斯尼卡通邮票形式展现中国新年燃放鞭炮的场景,充满童趣,“萌”态十足。圭亚那1997年发行的《米奇贺牛年》邮票中有一枚票图描绘了唐老鸭正在点燃鞭炮,米奇、米妮和高菲则捂着耳朵跑开的场面。同期面世的“新春乐”邮票小型张则再现了米奇举着一挂燃放中的鞭炮,唐老鸭、黛西、米妮、高菲、布鲁托紧随其后闹新春的情景(图6)。

    此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庆时刻,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人们也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