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基督宗教神学体系建构中的希腊化因素

 指间飞歌 2014-02-01
早期基督宗教神学体系建构中的希腊化因素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发布日期:2014-01-30 ]
翟志宏

  在基督宗教早期信仰体系和神学体系的形成中,古代希伯来宗教和古希腊哲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建构作用。应该说,两希传统的这种构成作用是与基督宗教诞生的历史处境密切相关的。公元1世纪前后的罗马帝国,是一个拥有广阔疆域和多元民族与文化的社会。孕育其中的基督宗教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宗教资源可资利用——它在直接秉承了希伯来-犹太教信仰传统的同时,也从希腊哲学和希腊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观念。正是在与后者的交流与对话中,基督宗教不仅丰富了它的神学表达形式,而且为其在社会层面和公共层面上的合理合法性寻求到了某种建构的机遇和可能。

  首先,希腊化因素强化了基督宗教的普世情怀和世界意识。从其诞生之日起,基督宗教就在渲染它的普世性质。这种性质虽然有着它的宗教根源——源于对犹太教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关于上帝的超越性和普遍性观念承继基础上的一神论信仰,源于早期教会及基督徒对其不同于犹太教徒(以色列人)的新的信仰身份(所有人类)的宣告与强调;然而,罗马帝国的政治架构及其希腊化因素则为这种性质的公开表达,无疑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与舞台。首先是从大约公元前4世纪开始,希腊文化与希腊精神被扩展到了帝国的各个角落,罗马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在社会政治(公共)层面上受希腊语言和希腊文化支配的世界;随后是罗马帝国出于政治和安全的考虑而发展出的一种整体的和普世的意识,“要求帝国的权力普及于整个世界”。其结果是在广阔的帝国疆域内逐步形成了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原则,一种蒂利希称之为“普世主义”的原则和某种“与个别的民族历史相对立”的“世界历史意识”。这种“意识”不仅强化了罗马帝国的政治控制和文化控制,同时也为基督宗教超越民族信仰的传播提供了较为有利的环境,强化了它的普世性质——如使徒保罗的外邦传教立场及基督宗教教会在早期逐步形成的所谓具有“普遍”和“大一统”意义的“公教”(catholicity)性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蒂利希宣称罗马教会“追随罗马帝国”并接受了它的“遗产”。

  其次,希腊哲学为基督宗教神学思想的表达和理解提供了难得的理性资源与认知手段。虽然在耶稣和使徒时代,基督宗教信仰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观念已得到确立;然而它欲作为一种独立的宗教运动在罗马帝国发展和传播,尚有众多现实的和理论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包括怎样应对政治和哲学的责难与批判、如何在在罗马的政治环境和思想环境中解释其核心的和基本的信仰观念以及如何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信仰体系和神学体系等等诸多方面。面对这些诸多问题,早期神学家们在运用不同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的过程中,赋予了希腊哲学以相当高的地位与期望。他们不仅相信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思想长期以来对希腊罗马传统多神教信仰之神话和礼仪的批判性消解(怀疑主义)、对超验实在的推崇(柏拉图传统)、对逻各斯观念的解释(斯多亚学派),等等,对基督宗教的到来做出了观念上的铺垫;而且还能够积极地运用希腊哲学的观念和方法来建构其系统化的神学体系,对上帝及其本质等核心信念进行解释。例如他们借鉴希腊哲学关于本质、存在、超越神、逻各斯等观念,对上帝的唯一、不变、永恒、无形等神性以及当时引起广泛争议的三位一体论和耶稣的身份地位诸问题,进行了思辨性的阐释和说明。其结果是在基督宗教的早期神学思想和神学体系中,包含了众多的希腊哲学因素。虽然这种汲取、借鉴和阐释也有着牵强和不合理的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神学家的顽强抵制,教会对它的认可也有着如何认可和在多大程度上认可的问题;然而它却为基督宗教在其神学体系中引入理性资源并把它作为基本的建构因素,开创了一个源源不断的思想潮流。

  其三,与希腊哲学的对话建构起了基督宗教在公共层面上的合理性诉求之传统。应该说,这种诉求传统之形成多多少少具有某种外在的和强迫的特征。当基督宗教在公元100年前后以相对独立的信仰形式在罗马帝国传播的时候,它面临着相当艰难的生存困境——因被视为是对帝国结构的破坏而遭受到了残酷的政治迫害,因被看作是思想上的荒诞矛盾而经受着激烈的理论批判。如何应对这些责难、控告与迫害而为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辩护,就成为摆在早期教会与众多神学家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他们并不回避问题,而是采取了积极应战的态度,运用希腊哲学来“作为辩护基督教的基础”,以便于在向“受过教育并有思考力的罗马人”说明或解释其信仰观念。采取与希腊哲学联手的方式进行辩护,无论其效果如何,起码表明了一种态度,一种愿意或能够在“有教养”的罗马人崇尚的理性框架内讨论信仰问题的态度。这种方式及其态度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试图显明这样一种信息,即基督宗教的信仰不是非理性的和荒诞的,在逻辑上也不是自相矛盾的。确实,在公元二、三世纪的大多教父思想中,希腊哲学拥有着相当积极的建构意义。或许更为重要的是,正是由于这些神学家的努力,基督宗教在早期发展中拥有了一个“正式合理的思想平台” 并借助于这一平台而被推到公共的大众舞台之中。不论其初衷和目的是什么,能够以开放的态度与其它思想体系对话,并把公共的合理性作为自身追求的目标,则是基督宗教在早期与希腊哲学的张力关系中形成、并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试图努力持守的东西。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编辑:彭凤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