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孩子写作文别从“编”开始

 宁静致远901 2014-02-07
    因为课堂内外杂志社的《创新作文》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深受欢迎,虽然我从事直接的编辑工作并不多,也经常被作为作文老师看待,除了被“创新作文夏令营”“小记者培训营”之类的课外活动请去担任授课外,一些孩子、家长有时会直接和我交流怎样学写作文,今年春节期间,就有一拨儿小学生家长和我聊起了孩子们的作文问题。     “孩子写作文总不知道写什么?”一位家长说。
    “写孩子经历的故事呀。”我像通常的回答那样回答。
    “可孩子自己没有故事呀?”
    “那就编呗。”另一位家长帮我回答。
    “不能编,”我赶紧说,“小孩子写作文,最好别从‘编故事’开始。”
    我跟家长们分析,其实孩子们有很多自己的故事,每天的起居出行、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和同学的交往、逛公园、看电影、所读的图书、寒暑假生活、陪爸爸妈妈购物、跟爷爷奶奶聊天、对家庭生活的体验、对居住小区环境的观察,等等,都是很好的故事题材。之所以孩子们觉得没故事可写,往往是被老师、家长要求“写出意义来”难住了,觉得这些日常生活没那么有意义、没那么大的意义,于是就没的可写了。
    为什么不能让孩子编故事呢?因为那么小的孩子,为了完成作文而不得不编故事,会产生三个重大问题:一是容易让孩子在心理上对作文产生敌视、厌恶,认为写作文就是“编”、就是“撒谎”,写作文不是快乐、高尚的事情,而是痛苦、不光彩的事情;二是容易让孩子从此忽视对真实生活的体验,这不仅可能使孩子今后的写作丧失内容的源泉,而且对孩子的生活质量、未来的人生都有不良影响;三是容易让孩子对文学艺术的虚构形成不了正确的认识,不知道“虚构来自真实”这一哲理,当需要他创作宏大一些的虚构作品(其中必然要有许多真实的符合生活常识的细节)时,他便无法面对了。
    “你们所看到的有的孩子作文写得好,以为是会‘编’,其实吸引你们的内容往往不是编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孩子对生活的体验、观察、联想。你们也可以同样启发自己的孩子这样来写东西呀。”
    比如,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从写一段话开始学写作文,当孩子和父母一起逛超市购买水果蔬菜时,就可以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结合捧在手上、吃在嘴里等体验,一种一种分别写出来,没准孩子们轻易就能写出“橙子有一张金灿灿的脸”“苹果的红脸蛋上有个小酒窝”,甚至比这些更富表现力的句子来。
    写孩子经历的故事,除了孩子自己的故事外,还有两种不是孩子自己的故事也是可以写、提倡孩子写的,一是孩子身边的人,包括爷爷奶奶、父母、老师、伙伴的故事,孩子们为了写这类故事,相应地会培养出交流、倾听、提问、采访的能力;二是书上的故事,当孩子读了一本书,觉得其中的故事很吸引他,他可以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出来,这无疑会帮助孩子更爱阅读、更好地阅读。此外,这两类别人的故事对孩子肯定有所启发。
    最后我告诉家长们,至于老师要求的“意义”,只要孩子们能写出相对完整的故事了,尤其是能够主动选择叙述的角度、能够对某些细节进行重点刻画了,意义也就包含在其中了。所谓意义,就是孩子自己对生活、自己所写故事的感悟。不要把成年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也不要让孩子人为地拔高主题思想。故事写出来了,意义也就表现出来了,这就是最好的作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