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牢牢抓住“四个襄阳”建设新机遇,高举实干兴县大旗,大力推进“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战略,大力推进产业化和城镇化,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努力打造“四个襄阳”重要增长极,实现谷城跨越式发展,奋力开创市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 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坚持生态、诚信、和谐谷城的战略定位,把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作为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基调,根植于全体干部群众的思想深处,贯穿到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既要实现量的跨越,更要实现质的跨越;既要追求发展与生态的统一,更要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步。 把推进产业化和城镇化作为中心任务。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做“四个襄阳”建设的重要增长极,必须抓产业化发展,抓城镇化推进,做到产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 高度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把民生工程真正作为“生命工程”,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下大力气发展社会事业,下大力气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潜心静气抓发展,求真务实抓建设,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真正干出实效、干出实绩。 记者解读报告亮点 亮点一:培育产业集群 坚持“工业第一”,坚定不移地把集群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首要任务。按照“做强企业、做大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倾力支持骆蓄公司、金洋公司、车桥(锻造、制动器)公司、美亚达集团打造“百亿量级”企业,扬起工业经济发展龙头。做强优势产业,重点支持汽车零部件、再生资源、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矿产资源、电力能源、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 亮点二:发展生态经济 坚持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步,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努力寻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走生态资源化、资源资本化、资本财富化的新路子,坚定不移地发展生态经济。在稳定粮油,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把产业基地做大,为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为农产品加工提供新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现一个产业建起一个大龙头,一个大龙头带动一个大产业。把天谷粮油、圣光种业、玉皇剑茶业、汉家刘氏茶业、正全茶油、荆山源农牧公司、凯迪电力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亮点三:打造市域副中心城市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谷城和老河口组群发展、建成市域副中心城市”的要求,以现有城区为基础,统筹规划和推进城关、石花、冷集的城市建设,打造3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支持石花镇近期建成现代化小城市,尽快融入市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以“县”改“市”为目标,按照城市的标准,以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推进城市新区和产业新区建设。谋划实施316国道改线、仙人渡大桥、连接北辰大道和高速公路出口的303省道绕城、南河三桥、北河四桥、襄谷路升级改造、集防洪与城市景观为一体的城市外环路、“一江两河”(汉江、南北河)综合整治、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拉开高水平的中等城市发展骨架。分区域实施城中村改造,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亮点四:提高幸福指数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全面加强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争取新型农保试点,积极推进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管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提升县乡道路等级,全面打通农村循环道路;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平安谷城、和谐谷城建设水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保护“绿色谷城”。 亮点五:提升竞争软实力 环境是竞争力,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吸引力,环境是软实力。牢固树立“环境投入是回报率最高的生产性投入”的理念,加强发展环境建设,对本土企业和外来企业一视同仁,积极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以规范审批权、检查权、自由裁量权为重点,深入推进“阳光新政”,提高行政效能,大力开展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行动。 目标聚焦今后五年着力实现“六个跨越”,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由全省第二方阵向第一方阵跨越,工业经济总量由百亿元量级向千亿元量级跨越,城市建设由地域小县城向现代中等城市跨越,发展空间布局由地域分散发展向区域组群发展跨越,人民生活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奋力把谷城打造成为“四个襄阳”的重要增长极,建成生态宜居的市域副中心城市,努力实现“县”改“市”目标。 记者目击之发展动态 谷城县第十三次党代会闭幕后,县委、县政府领导深入农村基层、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一线,忙于实地调研、现场督办、项目洽谈。 11月10日,在谷城县即将开工兴建的纺织工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只见道路平整和电力设施架设正在紧张施工中。在盛 镇百亿元硅工业园内,第二批三个项目正在开工建设,占地面积78亩,总投资4.5亿元,其中襄阳博巨耐火材料项目和县金盛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新型建材项目,预计年底竣工投产。目前,全县企业施工项目达203个,其中亿元项目7个,完成投资34.56亿元。 为经济园区腾地而实施的拆迁安置工程,也在抓紧实施中,11月5日还建小区的6栋居民楼正式进行主体施工。这一工程共拆迁安置居民457户,通过集中建设新社区,可节约新增工业用地1500亩,有效缓解谷城县经济开发区迈向千亿元级开发区进程中的用地紧张局面。地处翰林西路、中华南路及县城老街等地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备受群众关注。在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的积极努力下,目前一期工程广厦家园小区10栋426套2万平方米的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 记者观察之各方反响 在谷城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谷城县委提出“高举实干兴县大旗,推进跨越式发展,奋力开创市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的目标,在全县党员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党代表、城关镇党委书记陈敬友说:“我们要找出自己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大力发展电子科技、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业和城市商品服务业,建成全省经济强镇。” 党代表、五山镇堰河村党委书记闵洪彦说:“报告增添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鼓舞了我们的士气。我们将用扎实、苦干的作风,奋力实现报告中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 党代表、三环车桥公司总经理宋斌说,县委提出要培育做强产业集群,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倾力支持重点企业、重点产业,打造“百亿量级”企业,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记者观察之班子特点 谷城县第十三次党代会选举产生谷城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35名、候补委员7名。新一届谷城县委班子呈现以下特点: 年富力强有活力。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45岁,形成了以40岁—50岁为主体的梯次配备。领导班子相对比较年轻,有冲劲,有活力,思想比较解放,观念意识比较超前,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敢于担当,勇于创新。 结构搭配较合理。班子成员在性别、知识、专业、气质等方面互补性强。文化水平较高,均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学历38人;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合理,既有熟悉经济管理的,又有熟悉意识形态和政法工作的,都有较为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群众公认能力强。班子成员都是政治上强,理论水平高,领导经验丰富,具有开拓精神、实绩突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能够驾驭全局,坚持民主集中制,勤政廉政,有较高群众威信,在选举中均高票或全票当选。 这次换届当选的11名县委常委,平均年龄41.5岁,比换届前降低4.5岁,均具有大学以上学历。 宏伟蓝图 一、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打造千亿元园区、百亿元产业和百亿元企业,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形成“一个龙头、七大支柱”的产业格局,建成40平方公里产业区,把石花星火技术密集区和谷城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管理集成的新园区,力争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突破40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200家,十亿元企业达到20家,百亿元企业达到4家,1—2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3—5家企业上市。 二、打造现代农业体系 建成3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30万亩山茶油基地、30万亩生物质能源基地、15万亩优质高香茶基地、10万亩种业基地、10万亩精细蔬菜基地和5000万只土鸡养殖基地,建设百亿元级农产品加工园区,打造1—2个产值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大镇,培植2—3个产值过20亿元的龙头企业,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00亿元。打响谷城茶油、“玉皇剑”茶、“汉家刘氏”茶、茨河腐乳、“承恩贡米”、“魏家山”鸡蛋、“霸王醉”酒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10个省级以上的优质名牌产品。 三、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市场、金融和中介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以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社区服务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服务业集聚区、现代市场群和城市综合体建设,把谷城建成鄂西北地区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集中力量建好大薤山(南河)风景区、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汉江风光带、“精品五山”风景区等旅游观光休闲区,逐步恢复“谷城八大景”,建设“石花酒庄”,形成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生态旅游网络体系,使谷城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生态休闲目的地之一,建成全国农业旅游休闲观光示范县。 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着力构建“一个主城区(城关、石花、冷集)、两个中心镇(盛 、庙滩)、五个特色镇(五山、茨河、紫金、南河、赵湾)、五十个中心村”组成的城乡规划体系。整合“两区一走廊”,加快石花开发区与县经济开发区对接,沿316国道向北拓展,建设核心工业经济带,打造20平方公里产业新区。以北辰大道为轴心,东进北拓,打造10平方公里高品位的城市新区,推进谷城、河口相向发展、融合发展。加快全域谷城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着力构建定位明确、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把城乡一体发展作为乡镇城建的方向,积极对上承接城市延展功能,对下引领集市、社区发展,推动农村人口、资源、产业向城镇聚集。 五、大力推进谷城文化建设 加快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文化潜力向文化实力的转变,推动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大力挖掘、传播谷城的企业文化和产业文化,着力打造“神农植谷地、生态宜居城”的地理品牌;“中国南避暑山庄——大薤山”旅游品牌;骆驼、三环车桥、三环锻造、金洋、美亚达、霸王醉、玉皇剑、汉家刘氏等企业文化品牌,推动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