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lappy Bird 的二次传播

 quasiceo 2014-02-12

1391123261

  Flappy Bird 火了,毫无规律可循,就像彩票中奖了一样,谁也无法预知这样的开端,但 Flappy Bird 的开发者阮哈东却深刻改变了它的结局。

  历史上不乏一夜爆红的例子,比如疯狂猜图、魔漫相机,大多时候,按照正常的开发逻辑,应该是变换游戏花样,增加更多场景,把缺失的社交功能补上,尽量延长生命周期,然后随着话题的冷却变得销声匿迹。

  但 Flappy Bird 则不一样,在占据各大应用排行榜第一之后,本身其爆红的原因已经被媒体们热炒了一遍,但这还不够,它还进行了一次激烈的二次传播,这源于阮决定将游戏下架。阮以扰乱生活为名痛下杀手,举动出人意料,但从后面的传播效应来看,却是极为聪明。

  首先游戏下架的消息迅速在 Twitter 上传开,随后大量媒体跟进,进行了广泛的报道,这件事情后来离谱到什么程度,来看看这两张图:

Y41@(B2A}L5SK7A@LMT]{M5

  图片来自 Twitter

fb

连 Badland 也掺合进来了

  在 eBay 和淘宝上,装有绝版 Flappy Bird 的手机被高价出售,最高飙升至 99900 美元。显然,Flappy Bird 的成功因素里,游戏只是极其微弱的一部分,传播性才是推波助澜的决定因素。设想一下,假如这款游戏不下架,那么会向前辈们一样,很快归为平静。

  Flappy Bird 下架制造了两个传播的因素:

  一是话题性,于收入巅峰时下架,这种境界并不是人人都有,话题性甚至比游戏本身更加火爆;二是稀缺性,当你发现这款游戏成为绝版的时候,恐怕一时半会舍不得删除,并且会花更多时间去玩。阮的一次随意发挥,却让 Flappy Bird 有了二次传播的效应。

  下架游戏对于阮短期内的收益是有影响的,但当他的名气已经超越了一款简单爆红的游戏时,他能收获的无疑会更多。

0
0
来自: ifanr 爱范儿
找优秀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