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道语录》摘要之:访欧阳儆予先生

 康道运金 2014-02-17
        李乐俅访道于欧阳儆予先生,先生讲述,李乐俅记录,记录如下:
        吾法简而易行,与一般静坐不同。第一不拘姿势:两手或相叠,或握固,听君自便,单盘,双盘,或不盘,皆无不可,与一般静坐不同。第二既不运气:呼吸宜听其自然,能虚极静笃,则不运自运矣。第三亦不守窍:凡思想集中于某一处,即所谓“守”。守下丹田,固易见效,但守之不善,难免致病,守头部诸窍,其流弊尤甚。第四且不用力:宜全身放松,用力则无效。总而言之,吾法最重要者,只是“不想”而已。但“不想”功夫,谈何容易?意马心猿,无椿难拴,抽刀断水,而水更流。愈想“不想”,反而易想。然则将何以处之?此惟有一觉即断,断而复来,来则又断。十分断去一分,积沙亦可成塔。苟有恒心,终能泯思绝虑。不问其念头如何纷纭,君宜始终存一“满不在乎”之态度,如听钟摆“滴答”之声,听而不听,自然浑忘矣。万不得已,即想想自己平日所喜好之事,为害犹浅。真正不想,非下数十年之苦功,岂易几哉?
        同善社功夫,第一步俯视一点,第二步平视一点,第三步收视山根,第四步返视泥丸,第五步内视夹脊,第六步则不视,而余之功夫,劈头即“不视”。坐时眼必轻闭,既不内视,亦不外注。
        静坐之时,睡着无妨,其效等耳。
        舌不抵上腭,齿亦不必相叩,但轻轻闭口而已。
        头部必须竖直,脊部初时顺其自然,功夫深时,自然垂直如柱矣。
        吾法不可与各派之坐法合炼,否则,非特不易见效,甚且流弊滋生。
        静坐时间,至少以一小时为度,时间过短,则难奏效也。
        静坐时间,自然愈久愈妙,但若心烦意乱,亦不可勉强持续。此时宜下坐舒散,然后再坐,或小睡片刻,始行入坐,则清明在躬,其效尤著矣。
        余之掌心,固与常人无异,并不感觉有特殊之热力,但按摩病人患处,每易见效。然治病最易耗散自己元气,幸勿瘖羡而尝试之。
        静坐可以治病,轻度感冒,一坐即愈。其余风湿,痔疮等病,皆可以静坐治之。
        某工程师,自余用按摩法愈其胃病之后,体日以健。某尝患癌症,余曾为之按摩四十一日,病根顿除。上海有某商人之母,脊骨弯曲,辗转床头,垂二十年,余为按摩半载,居然而愈。伊一时兴高采烈,遍访亲友,三层高楼,亦能挺然迳上矣。又水肿之病,以余经验,按摩可以阻止血化为水,而逐渐根治之。例证甚多,恕不备举。
        静坐之时,汗下如雨,愈坐愈出。可备一毛巾,随时拭干。此为静坐应有之过程,切莫误为病象而畏惧之。盖汗出不已,而下坐之后,反觉精神百倍,斯其证也。
        生平静坐,从未遇魔,从无幻象。
        吾之坐法,浑身上下皆温暖酥快,不特丹田而已。故霜晨雪夜,御一单衣,亦毫无瑟缩怯寒之感也。
        静坐之际,时觉凉风习习,但不知来自何方耳。
        吾法不论河车,结丹与否,亦置之不问。
        坐时“不想”,初难勉强,久则自然,终如甘蔗弥甘,欲想不能矣。
        静坐可以代睡,初步坐少睡多,久之,可以彻夜不眠,而休息程度,较之睡眠尤深。余固多年不睡矣,睡而反不舒适,第宜进行以渐,切不可一蹴而几耳。
        先由丹田发动,进而奇经八脉,霎时全通。静坐初时,肉跳,发痒等景象,在所难免。
        阳已多时不举,退缩如晙,所谓马阴藏相者,其殆庶几乎!
        余坐后数秒钟,即入杳冥,一片清虚,嚼然无滓。
        余不喜朝食,食则一次能吃肉一斤,鸡蛋五六枚,但日进一餐,亦未尝不可。
        吾师郭先生病中无聊,乃闭目静坐,澄心绝念,病忽自除。余来台以前,在西安尚最后见面一次。时师虽年登耄耋,然精神奕奕,健步如飞。乃知静坐之效,洵非常人所得而想象云。
        吾之坐法,亦有动、痒、冷、暖四景。
        吾法并无定式,种种姿态,因人而异,实具有先天性之治病效能,武功其余事也。
        吾之坐法,综而言之,最重要者约有两端:(一)每次静坐时间,至少须一小时,始能奏效。(二)宜时存“什么也不想”之一念为正念,而排斥一切杂念,庶可一灵独存,而不落于枯寂之顽空也。
        道法自然,吾之坐法,即遵守此最高之原则,丝毫不加以勉强,一切但听其自然。
        泯思绝虑,息虑忘机,宜逐渐养成,不可过于重视。欲想则想,绝不介怀,练习既久,其想自泯。余静坐时,尝有意使其思想,但心胸廓然,念终不起。此如瓜熟蒂落,不期而然也。
        静坐之时,不但身体要尽量放松,脑筋亦宜尽量放松。
        内视外视,皆有所著,著则不能静笃,不能静笃,岂能至于化境哉?
        静坐习静,固属尽善尽美,闹场习静,其获益尤多。例如台北莹桥露天茶馆,有叫卖声,收音机高唱声,坐客笑语声。在此静坐,人多以为喧嚣,而余则不觉其喧,反觉其静,不厌其烦,反喜其适也。可见闹市可化为山林,山林亦可化为闹市,静与不静,端视其人之功力何如耳,岂可归咎于环境哉!
        丹田温暖,或身上发热,余皆置之不理。
        静坐之外,余亦常至户外散步,内功外功,动静配合,庶无缺憾。
        余性喜阅读,每至夜分始寝。夜间整理文稿,动辄一周,彻夜不眠,毫无倦意。非有坐功,岂可至此。
        静坐之时,觉呼吸常在足踵之间,庄子所谓“真人之呼吸以踵”者,殆此义耶?
        身内发热,初难不易,久乃随心所欲,想热即热矣。然此不过修炼之一种境界,固非功夫之极致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