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参考消息》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长者问他的弟子:“谁能告诉我黑夜何时结束,白昼何时开始?”一个弟子脱口而出:“在一定的距离内,能够区分远处的动物是羊还是狗的时候,白昼就开始了。”“不对。”长者很失望。“能够看清远处的树木是无花果还是桃树的时候,白昼就开始了。”“也不对!”长者有些生气了。“那什么时候是白昼的开始呢?”弟子们异口同声地问道。长者严肃地对弟子们说:“只有当你们能够看到对面人的脸孔,认出他是你们的兄弟的时候,才是白天的到来。否则,一天中的任何时刻对你们来说都是黑夜。” 就答案而言,弟子们的回答无可厚非,但他们却停留在思维的表层,没能更深入一步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生活的真正希望在于能认识人的真面目,并与之和睦相处。很明显,长者的提问意在引导弟子明白人生的辩证法。但两位弟子过于拘谨,就事论事,始终不能在更深层次上加以理解。而让我感兴趣的是故事表现出来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事物的表象中提炼代表实质的意象的思维模式——意象思维。 思维属于智力范畴,但将其单列出来,在不同的科目当中,培养适用的思维方式,无疑比笼统地提发展智力更有针对性,更有可操作性。意象思维尤其适合语文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尝试着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意象思维。 语文教学重人文性、文学性与过去重基础性、工具性相比大大提高了对学生悟性的要求。我不敢奢求我们的学生能够掌握传统审美强调的“顿悟”,但起码,我们得让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毕业前建立起一种思维习惯,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面对艺术作品时,思维能形成自动区分该事物的表象与意象的惯性。 因此,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比较重视发展学生的意象思维模式。这里涉及到实际教学中用到的象征手法、由此及彼的联想和环境烘托等。以下一一举例说明。 (一)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古已有之,尤其在古典诗词中更是比比皆是。 如在古典诗词中,“月亮”本身并不包含任何的意义,这就是表象,之所以能够代表“思念”“爱情”“团圆”等意义,成为意蕴丰富的意象,只是人们的主观意愿。 除了挥洒自如的随机象征,在古典诗词赏析中,教师还应告诉学生古典文学中基本固定的象征义。如: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有了这些固定的意象,学生在欣赏唐诗宋词时无疑会多几分从容,理解时会多几分深刻。 在现代文中,象征手法也是重要的写作手法,在把握文章的主题时,分析文中的象征手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在山的那边》,学生阅读后,可首先引导其认清“山”与“海”的象征意义(“山”比喻困难、障碍等,“海”比喻理想、信念、成功等),然后依次指引,文章的主题便豁然开朗了。 (二)联想 联想是人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我将其理解成由表层的想到内在本质的,由浅显的想到深刻的一种心理升华过程。 如在记叙文阅读练习中,我选了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桃花心木》。故事大意如下。“我”目睹了一位老人在林场种植桃花心木的过程。他随意地栽种,浇水也无规律,间隔或长或短,浇水量或多或少;有时几株小树死了,他也毫不在意地补种好。“我”好奇之下,上前询问,引出了这样一番话:“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能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定时浇上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生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我”从中深受启发,联想到人的生命历程与风风雨雨的关系。在讲析这篇散文时,我做了样的论述:在无法预料的自然环境中,桃花心木的生长靠的是在不确 定中自找水源,拼命扎根。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现实生活中,唯有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才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作者由桃花心木的生长联想到人的生存,继而引发至生命的法则,其含意是极值得回味的。他的这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思维方式是许多散文的灵魂。 我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此文,了解托物言志式散文的理解方法,顺着作者的思维加以联想,获得深层感悟。 (三)环境烘托 这里所说的环境描写,主要以自然环境描写为主。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是了解文章主题的又一抓手。 如鲁迅的《社戏》,在月夜行船途中,“我”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段描写,从感觉入手,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更有情。写连山,以动写静;写笛声,以声传情;写渔火,由远及近。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将社戏在仙境般的景致中这样一种感受传达给读者——表现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心情,又体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便确定了本文主题的基调。 我在上这篇课文时,首先着眼于这处环境描写,意在以此为突破口,达到迅速切入主题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研究并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方式,既是与时俱进,紧跟教学改革步伐的需要,又是提高自己语文教学成效的不二良方,值得每位教师一试。(作者单位: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教师进修学校 何晓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