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马帝国征服色雷斯:经血腥征战夺得广阔土地

 生活情趣678 2014-02-18

 

 

世居巴尔干半岛东部一带的色雷斯人(Thracians),人口众多,内部族系纷繁,早在古典时代以前,就已为希腊人所闻知,并见存于其文献载录。后来,随着罗马势力的崛起和持续东扩,色雷斯人各部遂同作为地中海霸主的罗马人(Romans)相继发生接触,由初时的零星冲撞,随后的深入交往,直至最终被完全征服,自身亦不同程度地渐趋罗马化。色雷斯人不同支系与罗马之间的种种交往,在罗马时代的文献中不乏其例,常可觅得成段的记述,塔西佗、苏埃托尼乌斯、斯特拉博、狄奥·卡西乌斯、庞培尤斯·特罗古斯、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波萨尼阿斯、阿里安等古代作家都曾不同程度地留下了他们有关的文字。

在色雷斯人与周邻各民族的关系中,同罗马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决定其历史命运的重要方面,颇堪细加探究。

大概囿于地理上的距离,色雷斯人各部同罗马人相遇,比之其邻族希腊人、伊利里亚人及凯尔特人等,要来得多少晚近一些。然而正是这位后来居上者,历史性地改变了色雷斯族群的演进方向。

罗马帝国征服色雷斯:经血腥征战夺得的广阔土地

-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希腊化时代的色雷斯,主要受马其顿控制。公元前2世纪初起,罗马势力开始向巴尔干半岛内陆渗透。罗马趁马其顿与西亚的塞琉西王国交恶、无暇旁顾之机,发动了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在公元前197年辛诺塞法莱之役中一举击败了名噪一时的“马其顿方阵”,迫使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放弃了对希腊及爱琴海周边地区的控制权。不久,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再起,罗马在公元前168年的皮德纳之战中彻底攻灭马其顿,俘其国王佩尔修,从而扫除了她向巴尔干扩展的最大障碍。此后,马其顿国土被分割成四个互不联属的“自治区”,沦为罗马实际上的属地。公元前146年,罗马在此正式设立马其顿行省,统辖巴尔干东部一带(包括希腊及其周邻地区)。罗马实施行省制度,始于布匿战争以后。这种制度具有一种长期军事占领的形式,由罗马派遣一位一年一任的长官居间总揽其事。随着罗马向东地中海地区的扩张,行省制度也被随之强加于东方各地,马其顿在巴尔干地区是最早建起罗马行省的。马其顿霸权的败落,一度曾让原先在其治下的色雷斯人摆脱了羁绊,但同时也给罗马人的插手开启了方便之门。赫布鲁斯河(今马里查河)以西的色雷斯地区旋即被纳入罗马的势力范围,曾经站在佩尔修一边反抗过罗马的色雷斯族系奥德里西亚人(Odrysians)王国君主科提斯二世(CotysⅡ),转而成为了罗马人的依附者。约公元前130年,从亚得里亚海岸到拜占廷、横贯巴尔干的埃格纳提亚大道开始修筑。大道恰巧穿越马其顿、色雷斯地区,这就大大便利了罗马势力及其影响渗入沿线各地。罗马征服者在巴尔干和东方各地的巧取豪夺,激起日益强烈的不满,一些色雷斯部落纷纷联合各种反罗马力量,奋力抗阻其入侵。米特拉达悌战争期间,多瑙河沿岸、罗多彼山与哈伊莫斯山(今巴尔干山)及其它地方的一些色雷斯部落,与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悌六世联手结盟,抗击罗马。罗多彼山以东一带色雷斯族系的培西人(Bessi),先后同罗马将领马尔库斯·李锡尼乌斯·卢库卢斯(前72年)和盖约·屋大维(奥古斯都之父,前60年)的军队交兵。然而,由于色雷斯人本身内部的分裂,部落林立,长期纷争,使他们难以集结所有力量、一致对付罗马入侵。米特拉达悌战争期间仍有部分色雷斯人参加了罗马阵营,这就愈发加剧了政治关系的错综复杂性。色雷斯人还直接卷入罗马人的内战。公元前49~48年凯撒-庞培内战期间,有不少色雷斯人加入了支持庞培、反对凯撒的战斗 ,奥德里西亚国王科提斯三世(Cotys Ⅲ)即为一例。公元前44年凯撒遇刺身亡后,在屋大维、安东尼讨伐刺杀凯撒的布鲁图和卡西乌斯的一场新的内战中,又不时闪现色雷斯人的身影,他们跻身于布鲁图、卡西乌斯的麾下 ,同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者对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