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桓公十五年

 传统文化网站 2014-02-19

 

【原文】十五年春,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

祭仲专,郑伯患1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2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3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

夏,厉公出奔蔡4

六月乙亥,昭公入。

许叔入于许5

公会齐侯于艾,谋定许也。

秋,郑伯因6栎人杀檀伯,而遂居栎。

冬,会于袲7,谋伐郑,将纳厉公也。弗克而还。

【译文】十五年春,天子周桓王派家父来鲁求取车辆,这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诸侯不进贡车辆、服装,天子不私下求取财物。

祭仲专权,郑厉公担忧,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他。雍纠准备在郊外宴请他,雍姬知道后,问她母亲说:“父亲与丈夫谁亲?”她母亲说:“男人都有可能成为丈夫,父亲就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于是雍姬便告诉祭仲说:“雍氏放弃在家而在郊外宴请你,我很疑惑,以此告诉你。”祭仲于是杀死雍纠,把尸体抛在周氏的水塘里。郑厉公装载尸体逃出郑国,说:“与妇女谋事,死得很适宜。”

夏,郑厉公奔逃到蔡国。

六月乙亥日,郑昭公进入郑国。

许叔进入许国。

鲁桓公与齐襄公在艾地会见,谋划平定许国。

秋,郑厉公凭借栎地人杀死檀伯,因而就居住在栎地。

冬,鲁桓公与宋庄公、卫惠公、陈庄公在袲地会见,谋划征伐郑国,送厉公回国。没有成功而各自回国。

【说明】本篇所记之事发生在公元前697年,周桓王二十三年期间。主要记述了四件事,一是周桓王私下派人求取车辆。二是祭仲反杀郑厉公大臣而吓跑郑厉公,因此使得郑昭公得以成为郑国国君。三是鲁桓公想吞并许国。四是鲁、宋、卫、陈等国仍想扶持郑厉公,但没有成功。

——————————————————

【注释】1.患:(huàn)《管子·大匡》:“夷吾之所患者,诸侯之为义者莫肯入齐。”《易·既济·象》:“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说文》:“患,忧也。”这里用为担忧、忧虑、害怕之意。

2.享:(xiǎng)古者亨通之亨,享献之享,烹饪之烹,皆作亨字。享,飨也。《易·损·辞》:“损,有孚,元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书·太甲下》:“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诗·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郑玄笺:“享,献也。”《尔雅·释诂下》:“享,献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康居西域,重译请朝,稽首来享。”《音义》:“亨,许庚反,通也。下同。众家并享两反,京云:献也。干云:享,宴也。”这里用为贡献、献宴享受之意。

3.胡:(hú壶)《书·太甲下》:“弗虑胡获?弗为胡成?”《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诗·小雅·四月》:“先祖匪人,胡宁忍予。”《诗·大雅·生民》:“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诗·周颂·丝衣》:“不吴不敖,胡考之休。”《管子·大匡》:“胡不行矣?”《礼记·中庸》:“君子胡不慥慥尔。”《韩非子·难二》:“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广雅·释诂三》:“胡,何也。”这里用为怎样、何之意。

4.蔡:(cài)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上蔡、新蔡等县一带。《论语·先进》:“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5.许:(xǔ栩)地名,古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姜姓,战国初期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故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诗·鲁颂·閟宫》:“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晏子春秋卷五·内篇杂上》:“景公伐鲁,傅许,得东门无泽。”《左传·隐公十一年》:“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

6.因:(yīn)《书·尧典》:“厥民因,鸟兽希革。”《诗·鄘风·载驰》:“谁因谁极。”《诗·大雅·皇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诗·大雅·嵩高》:“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管子·乘马》:“因天材,就地利。”《荀子·议兵》:“因其民,袭其处。”《韩非子·扬榷》:“辩惠好生,下因其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因人成事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这里用为依靠,凭借之意。

7.袲:(chǐ齿)古地名。今不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