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完没了的贸易顺差

 原野奋斗 2014-02-21

中国央行再次开始正回购 通过银行间债市回笼货币的操作,之相对的是,货币市场利率没有出现大涨,反而短期货币端的利率延续了春节之后的逐级回落。为什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赵丹阳告诉我们,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率达到10.3%,而贸易顺差达到318.6亿美元,增长14%。这318.6亿美元的顺差对应了1948.5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占款(全部金融机构)。

2000亿元的外汇占款是谁支付,对于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截然相反。如果是商业银行购买,那将是占压银行体系流动性,等于是紧缩货币;如果是中央银行购买,那将是投放基础货币,等于放松货币。当然,实际情况复杂得多,比如,商业银行购汇,央行是不是通过其它渠道予以对冲?央行购汇放出货币,是不是要通过其它渠道收回?如果是央行和商业银行一起购汇,谁多谁少?这些都没有公开数据可供我们观察。但从央行正回购而没有改变货币市场利率趋势,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紧张程度看,商业银行购汇量不会大幅增加,而更多的外汇占款应当出自中央银行。这就解释了央行为什么新开始正回购操作。

什么原因导致外贸较快增长?赵丹阳表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带动。去年四季度以来,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持续好转,带动其进口需求增长,使中国的外需增强。二是我国外贸稳定政策持续发挥作用。三是春节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因为有很多的出口企业抢在春节前出货。赵丹阳分析的不错,但他没有说明哪个因素是主要因素。

我认为,主要因素当属发达国家经济好转,需求增加。这一点,从贸易顺差增速高于贸易增速的数据中就可以观察到。历史数据告诉我们,近年来中国一般贸易所创造的顺差经常是负数,最近也不过是在零附近;而绝大多数的贸易顺差都是加工贸易创造的。顺差增速高于贸易增速说明,1月份加工贸易增幅加大。而如果可以确认加工贸易增幅加大,那只能说明发达国家需求增加。实际上,赵丹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或许已经证实了我们的判断。他说:外贸的增长不是个别商品的增长,而基本是全面开花。尤其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出现了较大的增幅。

不在于贸易增幅多大,关键的担心在于顺差。或许今天的事实正在证明我们昨天的判断:中国央行以人民币升值促使中国贸易平衡的企图是错误的。事实证明,中国的贸易顺差取决于发达国家的需求,而不是人民币升值。中国央行无数次沾沾自喜地用贸易顺差占GDP比重的下降去称赞人民币升值的作用,而事实可能会击碎央行的梦呓。如果按照1月份的顺差简单估计,2014年中国贸易顺差将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如果今年中国GDP达到60万亿元人民币,那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将超过3%,高于2013年的2.5%

更要命的问题是:无论贸易顺差在GDP当中占有多大的比重,只要贸易顺差存在,人民币就会升值。而一旦发达国家需求上涨,中国的加工贸易顺差就会立即大幅攀升。因为,加工贸易的定价方式,已经决定了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商品价格几乎没有影响;同时,从全球角度考量,中国商品加工规模和性价比无可替代。

这一境况的危害我们已经说过太多次了。第一,人民币没完没了地升值,严重伤害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一般贸易出口,压抑民族工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第二,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人民币货币政策会落入机制性收缩的陷阱;第三,使货币投机越发盛行,而实业投资日益萎缩,最终导致中国经济空心化。等等等等。

所以,我们一直力劝央行做出检讨。这不仅仅是个认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检讨发现问题,尤其是要铲除严重伤害中国经济的恶性金融政策改革偏差。这不只是中国央行,全世界各国央行每天都要做这样的功课,非常正常。

本着为中国股市扫雷的宗旨,着力为中国投资者营造放心投资,舒心生活的美好环境,CCTV证券资讯频道联合商务部研究院及各城市责任媒体共同发起 中国证券投资放心工程,敬请广大博友积极参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