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伦造纸》读后感

 昵称15908587 2014-02-21
今天我读了一篇故事《蔡伦造纸》,写一写读后感
故事说,东汉时还没有纸,所有的文字都是写在竹板上,写字的人很劳累。
当时有一个老头,他一心想造出一种既轻便又便宜,易于保存的写字材料。终于,他想出了一个主意,天天上山取桦树皮。 回到家里用长刀把树皮一层一层剥开,刮得薄薄的,又光又轻便。他拿起几片,反复观看,觉得很好。这时,蔡伦走了过来。他问老头:“老头,你刮这些树皮有什么用呢?”老头说:“桦树皮能做纸。”听了蔡伦的话,画师说:“能给我几张吗?”蔡伦爽快地答应了。画师回到家里,用画笔一写,真神奇,竟能写出字来。但是,这些纸干了,就变形了,蔡伦很苦恼。
一天下午,蔡伦外出看到几个小娃娃在池塘边捞什么似的,蔡伦走过去一看,原来他们是在用手捞水里浮着的棉花皮,蔡伦看得出神。
灵机一动,回到家里就把树皮、棉花打成浆糊,放在盆子里让太阳晒,果然能捞出一层层薄薄的纸来。纸就这样发明出来了。后来,蔡伦成了世界上的发明家。
故事告诉我们,用纸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用纸,不要浪费。故事还告诉我们,做事要细心观察,在实际生活中寻求答案,从中得到启发,才容易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