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针刺补泻是在得气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虚实状态采用的相应补泻手法。针刺补泻手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医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必须认真学习,加强训练。 第一节 一.针刺补泻的概念和范畴 概念:根据疾病的虚实状态,确定的以补虚泻实为目的的两类针刺手法。 范畴:补泻原则、补泻手法、补泻效应。 (一)补虚泻实是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 正虚邪实是疾病的基本病机,补虚泻实、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同理,也是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 中医治疗,根据补虚泻实的治则,采用相应的方药,达到治疗目的:针灸治病,也是根据补虚泻实的治则,采用补虚泻实的针刺手法,达到治疗目的。因此,补虚泻实,是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 (二)针刺补泻是针对病证虚实而实施的针刺手法 凡是能扶助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手法叫补法。 凡是能疏泄邪气,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手法叫泻法。 (三)补泻手法要达到补虚泻实的效应 补泻手法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获得补虚泻实的临床效应。 衡量补泻效应的指标:针刺感应,脉证变化。 1.针刺感应 实证:针下沉紧涩滞 (针刺泻法) 针下徐缓舒和。 虚证:针下虚滑空虚 (针刺补法) 针下徐和有力。 寒证 烧山火 针下热感 热证 透天凉 针下凉感 2.脉证变化 通过补虚或泻实的针刺手法,脉象平和,症状缓解,寒证或热证消失。 二.迎随是针刺补泻的原则 迎者逆也,随者顺也,迎随有逆顺之意。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逆经气来时而施,为泻为迎;顺经气去时而施,为补为随。 《灵枢·小针解》解释“迎随”时说:“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指出要根据经气的逆顺、盛虚来进行补泻,经气来时,经气充盛,不可用补法,只能用泻法,称为迎;经气去时,经气亏虚,不可用泻法,只能用补法,称为随。 《灵枢·终始篇》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也就是说迎就是泻法,随就是补法。 《难经·七十二难》说:“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说明经脉走向有顺有逆,营卫气血运行有浅有深,有盛有衰,根据经脉走向、部位深浅,气血盛衰,采用不同的针刺补泻方法,都叫迎随。所以说,迎随是针刺补泻的原则。 根据迎随即补泻的原则,后世发展为针向迎随等多种可行操作的迎随补泻方法。 1.针向迎随法 针尖顺经而刺为补,逆经而刺为泻。 依据:《难经·七十二难》:“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 金元医家张壁在《云歧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中说:“顺经而刺为之补,逆经而刺为之泻。” 很多教科书与著作、期刊所称的迎随补泻法,都是指针向迎随法。 2.深浅迎随法(补生泻成法) 补用生数(1~5分)浅刺,泻用成数(6~10分)深刺。 依据:《难经·七十二难》“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卫属阳属气较浅,荣属阴属血较深,补阳气,泻阴邪。金元医家还依据了古代河图五行生成数,补用生数,针深1~5分,泻用成数,针深6~10分。 3.流注盛衰时间迎随法 即子午流注针法,详见《针灸治疗学》。 4.提插迎随法 《标幽赋》:“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 插针左捻为补为随;提针右捻为泻为迎。 5.捻转迎随法 汪机《针灸问对》:“吸而捻针,右转为泻为迎;呼而捻针,左转为随为补。” 6.呼吸迎随法 呼内为补,吸内为泻。张景岳《类经》:“故泻必因吸内针,补必因呼内针,此即迎来随去之义。” 7.补母泻子迎随法 虚证补母穴,实证泻子穴。 《难经·七十九难》:“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如心病,泻心包经输穴大陵(迎者迎于前),补心包经井穴中冲(随者随其后)。 三.针刺补泻的临床依据 (一)辨别虚实 1.证候虚实 通过四诊合参,辨别证候虚实,作为针刺补泻的依据。虚证采用针刺补法,实证采用针刺泻法,虚实不明显者采用平补平泻法,属气机紊乱的采用导气法。 2.脉象变化 《灵枢·终始篇》:“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 ①寸口脉虚弱无力:针刺补法,浅刺。 ②寸口脉强实有力:针刺泻法,深刺。 ③施行补泻手法后,脉象仍有虚或实之象,继续施行补法或泻法。 3.虚实夹杂 一般情况,根据虚实的多少确定补泻的先后,复杂情况要先补正气,后泻邪气。
虚少实多——先泻后补
“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 ③阴阳俱虚者不宜针刺,宜用甘药。 教材引述的《内经》原文说明:外在形气不足,内在精气虚损的情况下,若用针刺治疗,会加重损伤形体与精气,因此不宜针刺,宜用甘药调之。对此,可以这样理解:①针偏于泻,灸偏于补,严重虚损最好不针,而以灸治疗。②古代针粗,容易损伤形体与精气;现代针细,对形体精气的损伤极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现代针刺仍然可以治疗一般的虚证,但对严重的虚证,危重病人,则必须采用综合治疗抢救(针、灸、药/中、西医)。 (二)审察经气 1.根据切循按弹和针下感应辨别经气虚实 虚:表现为麻痹、厥冷、陷下、瘦弱,针下空虚、感觉迟钝。 实:表现为疼痛、红肿、硬结、肥大,针下紧涩、感觉过敏。 2.根据得气针感辨别正邪虚实,决定补泻 《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凡针下得气徐缓,如鱼吞钩铒之沉浮,病人自觉针下柔和舒适,为谷气至,宜慎守勿失,以激发经气扶正。 凡针下沉紧、牢实,行针涩滞,病人感觉针感强烈难忍,为邪气盛,宜采用泻祛邪泻实,使针下徐和。 凡针下虚滑无力,如插豆腐之空虚,经行针手法之后仍然针感微弱者,为正气虚,宜采用补法扶正补虚。 3.根据补泻效应辨别手法是否适宜 若施行补泻手法后,虚者针感由弱转强,或出现热感,说明补泻手法适宜,起到了补虚扶正的治疗作用。 若施行补泻手法后,实者针感由盛转衰,强烈感应变得柔和,或出现凉感,说明补泻手法适宜,起到了祛邪泻实的治疗作用。 四.决定针刺补泻的主要因素 针刺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以下三因素 (一)机体状态 当机体处于不同的病理状态时,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补泻效应。
心率加快,心动过速——针刺可使心率减慢,恢复正常; 心率减慢,心动过缓——针刺可使心率增快,恢复正常。 无数次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是针刺补泻效果产生的主要因素。针刺具有双向、良性的调节作用。 (二)腧穴特性 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是产生补泻效应的重要条件。 1.偏于强壮补益作用的穴位有: 关元、气海、命门、膏肓、足三里、百会、神阙等穴,五脏背俞穴、原穴、任脉穴大多具有补的作用。 2.偏于祛邪泻实作用的穴位有: 十宣、八风、八邪、人中、委中、井穴(少商、中冲等),荥穴(行间、内庭等)。 (三)针刺手法 针刺手法是促进内因转化,产生补泻效果的主要手段。通过针刺补泻手法,可以使针刺的良性调整作用进一步加强,补虚泻实的效应进一步提高。 第二节 一.单式针刺补泻手法 (一)徐疾补泻法 徐,缓慢;疾,快速。 徐疾补泻法是以进针、出针以及行针的快慢分补泻的针刺手法。《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泻法快进慢出,使邪气由深出浅,随针外泄。 1.操作方法 补法:毫针刺入皮肤后,先在浅层得气,然后将针慢慢推进到深层,快速退针到皮下,(可反复施术);出针时快速出针,疾速其穴(图5-1)。 泻法:将针快速透皮后,迅速插入深层得气,然后慢慢退针到皮下(可反复施术);出针时慢慢出针,不按针孔(图5-2)。 2.临床应用 本法调和阴阳,徐疾补法治疗虚寒证,徐疾泻法治疗实热证,敏感病人可出现凉热感。 3.注意事项 ①行针手法以提插为主,可结合捻转。 ②有人认为,徐疾指行针的快慢,“徐而疾”之补法,指针刺入穴位后,行针的频率由慢到快(30次/分—180次/分),可持续操作1~2分钟;“疾而徐”之泻法,指针刺入穴位后,行针的频率由快到慢(180次/分—30次/分)。行针采用小幅度捻转提插(范均铭等《上海针灸》1990.2)。 (二)提插补泻法 以提插手法的用力轻重分补泻的针刺手法。 《难经》七十二难最早提出提插补泻手法,“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指出得气后下插推纳为主者为补法,动伸上提为主者为泻法,这时还只是一个提插补泻的原则。明代医家李 、杨继洲等人则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针灸大成》说:“凡补,针先浅而后深”,“慢提急按”;“泻,针先深而后浅,急提慢按”。 1.操作方法 补法:得气后在得气处小幅度提插,重插轻提(慢提急按)。下插时用力重,速度快;上提时用力轻,速度慢(图5-3)。 泻法:得气后在得气处小幅度提插,重提轻插(急提慢按)。上提时用力重,速度快;下插时用力轻,速度慢(图5-3)。 △也有人认为,补法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泻法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但缺乏文献依据。 2.临床应用
泻法向外上提伸引为主,使阴邪由深出浅。 本法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用于治疗各类虚寒证和实热证。 3.注意事项 ①提插补泻与行针法中的提插法应区别开来,提插法要求上提下插的幅度、频率一致,用力均匀;而提插补泻法的用力、频率都有明显区别,补法重插轻提,泻法重提轻插。 ②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的区别 徐疾补泻法以进针、出针的速度为标准区分补泻,而提插补泻法以提插时用力轻重为标准区分补泻。 ③提插补泻针感比较理想,敏感者可出现凉热感,操作容易掌握,历代医家分歧较小,被视为基本的针刺补泻手法之一。常单独运用,也可和其他手法配合运用,与徐疾补泻等手法配合运用,构成复式手法“烧山火”、“透天凉”。 (三)捻转补泻法 根据捻转的方向、用力的轻重分补泻的针刺手法。 捻转补泻法从针刺的基本手法发展为独立的补泻手法,肇始于金元时代。窦汉卿《针经指南》:“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标幽赋》:“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 明代很多医家都很重视捻转补泻法。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说:“补针左转,大指努出;泻针右转,大指收入。”对于捻转补泻法的原理,杨继洲还根据《内经》“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的阴阳学说,指出“左转从阳,能行诸阳;右转从阴,能行诸阴。” 1.操作方法 补法:得气后在得气处小幅度捻转,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指力沉重向下),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图5-4)。 泻法:得气后在得气处小幅度捻转,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指力浮起向上),拇指向前左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图5-4)。 △也有以捻转角度、频率、用力、时间分补泻的捻转补泻手法。 补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时间短。 泻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时间长。 2.临床应用 ①补虚泻实:用于虚证与实证。 ②守气,催气,行气。 3.注意事项 ①注意针体还原,灵活自如。防止因捻转角度过大、用力过重、频率太快时,造成肌肉缠针而滞针。 ②捻转补泻应与捻转法区别开来。捻转法是行针的基本手法。要求捻转的用力、角度、频率在往返过程中均匀一致,而捻转补泻法在往返过程中,补法时左转用力重,泻法时右转用力重。 (四)呼吸补泻法 施行针刺手法时,配合患者呼吸的补泻手法。 《内经》有呼吸补泻的记载,《针灸大成》则明确指出了呼吸补泻的具体操作方法:“欲补之时,气出针入,气入针出;欲泻之时,气入入针,气出出针。”即补法呼进吸出;泻法吸进呼出。
1.操作方法 补法:患者呼气时进针,得气后,患者呼气时行针;患者吸气时出针。 泻法:患者吸气时进针,得气后,患者吸气时行针;患者呼气时出针。 2.临床应用 呼吸补泻法是一种辅助补泻手法,必须配合提插补泻或捻转补泻手法应用。 3.注意事项 实施呼吸补泻法时最好是医生与病人同时进行呼吸调息,作深长而徐缓的呼吸,以便掌握患者的呼吸实施手法。 (五)开阖补泻法 出针时是否按压针孔以区分补泻的方法。 《素问·刺志论》说:“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王冰注:“实者左手开针空以泻之,虚者左手闭针空以补之也。”《素问·离合真邪论》:“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名曰补”;“大气皆出,故名曰泻”。 1.操作 补法:出针后疾按针孔。 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按针孔。 2.原理 补法:疾按针孔使正气存留而不泄。 泻法:摇大针孔,不按针孔使邪气随针外泄。 3.应用与注意事项 开阖补泻法是一种辅助补泻手法,一般不单独应用,应配合捻转补泻或提插补泻法应用。 二.复式针刺补泻手法 复式手法是由宋元明针灸医家所创立的,由多种单式补泻手法组合而成的补泻手法,其中以烧山火,透天凉应用较多,现介绍如下。 (一)烧山火法 《素问·针解篇》:“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 《针经指南》载“寒热补泻法”。 《金针赋》明确提出“烧山火”法:“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指出烧山火法的操作方法与适应症。明代医家杨继洲、高武、汪机、李 进一步完善了烧山火的操作方法。
1. 图5-28 烧山火 ①将穴位分浅中深三层(天、人、地三部),得气后施术。 ②按浅中深顺序每层各作紧按慢提9次,然后退至浅层,称为1度。 ③反复施术1~3度,使针下产生热感。 ④于地部留针(或产生热感部留针)15~20分钟,出针后按压针孔。 ⑤可配合呼吸补法,呼气时进针、插针,吸气时退针、出针。 操作要点:先浅后深,三进一退,紧按慢提,行九阳数。 2.临床应用 顽麻冷痹、虚寒性病证。如脾肾阳虚、沉寒痼结等所致的寒湿痹证、瘫痪、痿证、中风脱证等。如膝关节寒痹,可在足三里穴烧山火。 3.注意事项 ①必须在肌肉丰厚处施针,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大血管部位不宜施针。 ②一般分浅中深三层,也可分浅深两层。 ③押手要重,进针时用力切压。 ④热感是在得气的基础上产生的,临床上以酸胀感容易引出热感,麻胀感则难以引出热感。若施针3度仍无热感,放置浅部候气3~5分钟后再行手法。 ⑤热感无论在哪一层出现,都可以停止操作而留针。若操作3度仍无热感,不必强求,以防晕针。(动作到位) ⑥操作过程中,必须观察病人的表情,及时发现晕针先兆后马上处理。 ⑦可用捻转补法代替提插补法。 ⑧施术过程中,医患双方都要注意力集中,患者要细心体会针感。 ⑨烧山火是由提插、徐疾、开阖、呼吸等单式补法组合而成的复式手法。 经验介绍 著名针灸学家陆瘦燕先生在施烧山火法82针次中,出现热感者73针次,占89%;出现凉感者3针次,无凉热感者6针次。体温(口温)上升者58针次,占71%。施针度数3~9度。 (二)透天凉法 图5-29 透天凉 《素问·针解篇》:“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 《针经指南》载:“寒热补泻法”。 《金针赋》明确提出“透天凉法”:“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寒至,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指出了透天凉法的操作方法和适应症。明代医家杨继洲、高武、汪机、李 进一步完善了透天凉的操作手法。 1.操作方法(图5-6) ①将穴位分浅中深三层(天人地三部),得气后施术。 ②按深中浅顺序每层各作紧提慢按6数,称为1度。 ③反复施术2~3度,使针下产生凉感。 ④于天部留针(或产生凉感部留针)15~20分钟,出针后不压针孔。 ⑤可配合呼吸泻法,吸气时进针、插针,呼气时退针、出针。 操作要点:先深后浅,一进三退,紧提慢按,行六阴数。 2.临床应用 实热病证,由实热痰火所致的中风闭证、癫狂、痈肿、热痹等。如膝关节热痹,在阳陵泉施透天凉法。癫狂,在内关、丰隆施透天凉法。 3.注意事项 ①必须在肌肉丰厚处施针,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大血管处不宜施针。 ②一般分浅、中、深三层,也可分浅、深二层。 ③押手宜轻,或不用押手。 ④凉感是在得气在基础上产生的,临床上以麻感容易引出凉感,但触电感不行,若施针3度仍无凉感,必要时可将针留置深部候气3~5分钟后再行手法。 ⑤凉感无论在哪一层出现,都可以停止操作而留针。若操作3度仍无凉感,不必强求,以防晕针。(动作到位) ⑥操作过程中,必须观察病人的表情,及时发现晕针先兆后马上处理。 ⑦可用捻转泻法代替提插泻法。 ⑧施术过程中,医患双方都要注意力集中,患者要细心体会针感。 ⑨透天凉是由提插、徐疾、开阖、呼吸等单式泻法组合而成的复式手法。 经验介绍 陆瘦燕曾施透天凉法54针次,出现凉感者43针次,占79%;出现热感者1针次。体温(口温)下降者32针次,占60%。施针度数1~8度。 临床上凉感较热感更难引出。 三.飞经走气四法 《金针赋》说:“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血,以飞经走气,其法有四”,“若关节阻滞,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通经接气”。 飞经走气四法,即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四法,有促进针感通经过节、趋达病所的作用,是通经接气的催气手法,适用于经络气血阻滞,经气不能通关过节者。 (一)青龙摆尾 在穴位浅层以针向行气,以摆动针柄为特征的复式手法。 1.原文:“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 2.操作: 针尖朝病所斜向浅刺,或先深后浅,得气后抵住有针感处,手持针柄左右慢慢摆动(45o角),促使针感传导扩散(图5-7)。 3.应用: 本法以行气为主,兼能补虚。能促进针感向病所传导。必须在浅层操作,均匀、自然地左右摆动,不可上下摆动,摆动次数9或9的倍数。 (二)白虎摇头 在穴位深层左右摇动针身以行气的复式手法。 1.原文:“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提插)进圆(捻转),兼之左右,摇而振之。” 对白虎摇头法中的退方进圆,古今医家认识不一,造成操作方法的不一。本教材采用的是郑魁山先生的白虎摇头操作法。梁繁荣教授的《中国民间奇特针法》中将“方”释为提插,“圆”释为捻转。此外,明代医家多配合按压关闭法,有利于经气传导。 2.操作 ①常用白虎摇头法:直刺进针至深层,得气后捻转提插,并将针快速左右摇动,边摇边提针;同时,用手按压远病所端,促使气至病所。 ②郑魁山白虎摇头法:进针至深层,得气后退针,随病人呼吸摇动针体,左转一呼一摇,呈半圆形,由右下方摇进至左上方(进圆);右转一吸一摇,呈半方形,由左上方摇退至右下方(退方)。 3.应用 本法行气泻实,化痰降火。治疗实证、热证。如癫狂,取内关、丰隆,施白虎摇头法。 本法必须在深层得气后施术,摇动针身时用力均匀自然。
白虎摇头 (三)苍龟探穴法 以搜法和徐疾补法相结合的复式手法。 1.原文:“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 2.操作 ①新世纪教材苍龟探穴法: 直刺进针得气后,从深层一次退至浅层皮下,按上、下、左、右顺序斜刺进针,向每一方向针刺时都必须分浅、中、深三层缓慢搜寻针感,依上法反复行针,以获取最佳刺激量。 ②六版教材苍龟探穴法: 将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先退至浅层,然后更换针尖方向,前后左右多向透刺,浅、中、深三层逐层加深,从不同方向寻找最佳针感。 3.应用 行气止痛,通经活络,益气补虚。可用于痛症、瘫痪以及经气不足而针感迟钝者。如梨状肌结合症,可在局部施术;中风偏瘫,可在肩髎、环跳等穴施术。 本法宜在肌肉丰厚处操作。 (四)赤风迎源法 以飞法为特征的复式手法。因操作时犹如凤凰展翅飞旋之状,故又名凤凰展翅法。 1.原文 “赤风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原(人部),上下左右(提插捻转),四周飞旋。” 2.操作 先将针直刺入深层;得气后上提至浅层,摇针候气;再插入中层,然后捻转提插,一捻一放,促使针感扩散传导(图5-10)。 3.应用 行气通经。用于痛、痹、痿、瘫。如肩周炎,取健侧条口穴或上巨虚,施赤凤迎源法,并配合患部运动(互动针法)。 本法必须在肌肉丰厚处操作,浅中深三层都必须得气,重在中层施术,四周飞旋时动作要自然协调。 图5-30 阳中隐阴 图5-31 阴中隐阳
图5-32 子午捣臼 图5-33 龙虎交战
图5-34 青龙摆尾 图5-35 白虎摇头 图5-36 苍龟探穴 图5-37 赤凤迎源 第三节 一.针刺刺激量及其临床应用 针刺的刺激量,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主要是刺激强度与累积刺激时间。有人曾经用此公式表述:刺激量=刺激强度×累积刺激时间。 1.刺激强度 刺激强度反映了针刺手法的轻重,它与俱多因素有关。
刺激强度一般分为强刺激,弱刺激与中等刺激。
从上可见,刺激强度应以病人的反应状态为主作为衡量标准,反应状态包括得气感应与耐受程度。 2.针刺刺激量与机体效应 在一般情况下: 刺激弱、频率慢、时间短——弱兴奋效应 刺激弱、频率慢、时间长——弱抑制效应 刺激强、频率快、时间短——强兴奋效应 刺激强、频率快、时间长——强抑制效应 在这里,时间短,机体产生兴奋效应;时间长,机体产生抑制效应。刺激弱,频率慢,产生弱的兴奋与抑制效应;刺激强,频率快,产生强的兴奋与抑制效应。可见针刺刺激量产生的机体效应,是由刺激强度与频率、累积时间三个因素的迭加。 二.补泻手法和刺激强度 (一)二者是两类不同的概念 针刺补泻手法是针对虚、实病证而设的两类不同的手法,即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 刺激强度是指针刺刺激构成的刺激量(剂量)。 二者概念不同,不能混为一团。不能简单地认为,补法刺激量小,泻法刺激量大。 (二)二者有一定的联系 针刺补泻手法本身又包含有刺激量的大小。 如提插补泻法,补法:重插轻提;泻法:重提轻插。捻转补泻法,左转用力重,速度快为补;右转用力重,速度快为泻。无论补法还是泻法,都包括了用力轻重,速度快慢等刺激强度大小的因素。事实上,补法比泻法刺激量要大。 (三)补泻手法可分剂量大小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提出了“大补大泻”、“平补平泻”(小补小泻)的观点,开补泻手法量化之先河。 大补大泻:剂量大的补泻手法。一般分2~3层施术,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如烧山火、透天凉等复式补泻手法。 小补小泻:剂量小的补泻手法。如提插补泻法等单式补泻手法,“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重插轻提为补,重提轻插为泻。 三.平补平泻 (一)陈会《神应经》平补平泻 陈会的平补平泻,指“先泻其邪气,后补真气”的“先泻后补”法,属于补泻兼施,祛邪扶正之法。 (二)杨继洲《针灸大成》平补平泻 杨继洲的“平补平泻”,实为小补小泻。“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而已。”如目前单式提插补泻法。 (三)目前临床之平补平泻手法 目前的平补平泻手法,即针刺得气后均匀地捻转提插,提插捻转的幅度,力度,频率均匀适中,与介于强、弱刺激之间的中等刺激相类似。 平补平泻法目的在得气与调气,并无补泻意义,用于虚实不太明显或虚实兼有病证,与“导气法”有相似之处(可用于气机逆乱,虚实不显著),但操作有别。导气法重在“缓慢”,平补平泻重在“均匀”。 小结 本章介绍了针刺补泻的概念、范畴,针刺补泻的临床依据,决定针刺补泻的主要因素,提插补泻法等单式补泻手法,烧山火等复式补泻手法,飞经走气四法,针刺补泻与手法轻重等内容。针刺补泻是毫针刺法中技术含量较高、较难掌握的内容,必须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加以掌握。 问题备用 1.什么叫针刺补法?什么叫针刺泻法? 2.为什么说迎随是针刺补泻的原则? 3.如何审察经气的虚实? 4.简述决定针刺补泻的主要因素? 5.简述徐疾补泻法、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开阖补泻法、迎随补泻法、平补平泻法的操作方法? 6.简述烧山火、透天凉的操作与应用? 7.简述飞经走气四法的操作与应用? 8.简述强刺激、弱刺激、中等刺激的操作手法与适用范围? 9.试述补泻手法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10.简要分析文献与现代临床应用的三种“平补平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