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犯错先别急着指责 家长也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

 青衣问道 2014-02-27
孩子犯错先别急着指责 家长也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
小棉  


  孩子犯错,先别急着指责,需要父母去分析孩子为什么犯错。



 最近,有一则小故事在微信中被家长们大量转发。故事说的是一位名叫史蒂芬·葛雷的科学家,他两岁的时候想自己尝试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结果瓶子很滑,他没拿住,掉在了地上,牛奶洒得满地都是。史蒂芬·葛雷想,这下完了,肯定要挨妈妈骂了。但是令他出乎意料的是,妈妈看到这一切后并没有教训或惩罚他,反而说:“哇,你太能干了,竟然能把奶瓶摔成这样,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奶水坑呢!在我清理它以前,你要不要在牛奶里玩几分钟?”

  这可把小史蒂芬高兴坏了,他还从没玩过牛奶呢!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地面清理干净了,对史蒂芬说:“你拿奶瓶的实验失败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为什么失败吧。你拿个瓶子装满水后,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个很好的搬运方法,使瓶子不会掉到地上。”

  史蒂芬学发现,如果他用双手抓住瓶子上端接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会掉。

  史蒂芬·葛雷回忆说,从两岁那年起,他不再害怕错误,因为错误只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科学实验也是如此。实验失败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即使出错的原因在于我们自己,我们还是会从失败中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开明的母亲!一件小事,成就了一位富有个性的科学家。

  之所以被史蒂芬的故事打动,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史蒂芬的妈妈身上的教育智慧。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做?也许会对孩子发脾气,训斥孩子,“怎么这么淘气,看你把牛奶洒了一地,怎么这么不听话”。脾气再爆些的家长,甚至会在孩子的屁股上来几下。最后的结果是,家长生气,孩子哇哇大哭。下次再做同样的事情时,还是不得要领,并害怕妈妈的斥责。

  从史蒂芬妈妈的身上我们学到:孩子犯错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

  缠人、不好好吃饭、乱涂乱画、捣蛋、撒谎、偷拿别人的东西、贪玩、不爱学习……以上的种种行为,相信在每个孩子的成长中都曾经有过,也许现在正在发生。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这些错误,孩子能够确定与外界或他人的关系,也可以获得对错误的免疫。

  不要说孩子,就连我们成年人也不敢说自己不会再犯错误了。这样想,是不是觉得孩子犯错误也没有那么可气?有这样一个温和的心态,家长就不会迁怒于孩子,而会采取一种恰当的方式来处理。比如,淘气的甜甜又光着脚在地上乱跑,在和弟弟玩抓人游戏时,她竟然跑到了床上,干净的床单上立马多了几个小黑脚印,甜甜妈非常生气,真想揍她两下,说了好多次了,她总是不听。后来,甜甜妈平静了一下,拿着脏床单对甜甜说,妈妈说了很多次了,你总是不听,这次你要把踩脏的地方洗干净。甜甜知道错了,乖乖地洗起了床单。当妈妈问她洗得累不累时,甜甜哭着说,累,我以后再也不光着脏脚上床了,妈妈洗床单很累。从那以后,甜甜再也没光着小脏脚上床了。

  让孩子明白不需要害怕错误和失败

  就像史蒂芬说的,他不再害怕错误,因为错误只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是这样的,没有人做事不出错的,如果你的孩子做事不出错,家长们倒是应该小心。只有犯错误,孩子们才能知道正确的方法,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

  引导孩子寻找成功的方法

  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时,通常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犯的错上,然后斥责甚至打孩子一顿完事,至于该怎样告诉孩子避免错误,并引导孩子找到成功的方法,家长似乎很少考虑。而史蒂芬的妈妈做到了,她不仅告诉孩子打碎牛奶瓶没关系,还引导史蒂芬找到正确拿牛奶瓶的方法。其实,这才是父母最该做的事情,不要把眼光盯在错误上,而是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去摸索、去发现,这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犯错家长的态度很重要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会着急生气,这是正常的,毕竟家长也是有情绪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对孩子犯错的态度,常常透视出父母早年未处理好的情结。但是,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对孩子提出过度要求。

  小孩子也是有羞耻心的,尤其是在其犯错误遭受家长批评后。所以,有些孩子在做了错事后,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因为他害怕承认错误后会受到父母的惩罚。所以,父母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做错了不要紧,但是要告诉妈妈,然后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样的态度会使孩子在犯错之后,把焦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而不是如何逃避父母的训斥。它会使孩子更容易学会承担后果。孩子也会因此很信赖家长,并很有安全感。

  孩子犯错后,需要父母去分析孩子为什么犯错,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如果动机是好的,要先表扬他,以减少孩子的焦虑;再看方法对不对,最后看结果如何,错误是怎样形成的。在《果果妈总是有办法》一书中,果果为了给姥姥挑一个甜苹果,把家里所有苹果都啃了一遍,当果果妈了解真相后,通过用耳听、用眼看、用手摸等方法,教果果辨识甜苹果都有哪些特征。











犯错是孩子的权利

文 李子勋

  孩子小时候犯一些错误,通过错误来确知与外界或他人的关系,可以获得对犯错的“免疫”。孩子与哺乳动物小时候一样,要在游戏中预演攻击与防御、残忍与仁慈、捕获与逃避,才能获得生存的能力。


  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容易忽视孩子心理与行为发展的顺序渐进或个性需要,急切期望按照社会的模子去“克隆”一个好孩子,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会让许多孩子生出问题来。反之,如果家长过度地随着孩子的天性,有些孩子又会出现人际环境的适应不良。父母如何找到平衡?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推出了新书《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勋的后现代亲子课》,其中提出了一种更温和、更贴近自然、更适合自己与孩子的教育方式。




  犯错是一种心理需要
  孩子的各个年龄段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相似的问题。1岁:吵夜,缠人;2岁:不好好吃饭,说话发音不清;3岁:乱拉屎尿,乱涂乱画……其实犯错是一种心理需要。
  小时候未曾体验的东西,长大后就欠了债,内心总有些不安宁。有时会以冲动般的行为或变样的举动来实现那些未竟的“事业”。孩子在2-5岁时,许多负性情绪:愤怒、对抗、残忍、嫉妒、仇恨都要有适当地表达,从中获取管理这些情绪的经验,学会节制。孩子犯错需要合适的年龄,5岁孩子当街撒尿,别人只会一笑,12岁还当街撒尿就会被视为不正常。同样,一个小孩子伤害小动物,遭受过父母的斥责,长大了就不会跑到动物园去跟狗熊过不去,这可能是幼稚行为的延迟出现。


  小错不犯犯大错
  我们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小错误不犯的人常常犯大错误,究其原因,是没有犯错的经验。积极地看,每个孩子都会欺负别人,也会被人欺负,从中可以学会自我保护。砸烂东西、伤害小动物,从中学会怜悯、爱惜和承担责任。对人撒谎,从中知道诚实的重要,学会如何保持缄默或运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语句来应对困境。与父母或老师的对抗,怀恨在心,谩骂,违拗,向别人水杯里吐唾沫,从中学习协调与权威的关系,学习服从与心理平衡技术。逃学,不做家庭作业,上课不好好听讲,体会到自由是有代价的,短时的放纵必定有长久的损失。比较严重的错误是斗气打架、偷拿别人的东西、恶性撒谎、侵害别人利益、无故离家出走等,这些错误看起来很糟糕,但孩子还是可以从中获益,学会预见行为的后果,承受不愉快的处罚和社会压力,遭受孤独与焦虑。

  犯错也需要心理能力
  其实,犯错也需要有一定的心理能力,没有心理能力的孩子可能也不敢犯错。关键是犯错的时机要把握好,在该犯错误的年龄犯些必要的错误。小孩子如果犯了大错(面临学校除名、巨大的赔偿,离家出走等),就成了孩子人格发展的危机,父母有时也不得不来帮助孩子承担部分责任。要让孩子不犯大错,必须让孩子从犯小错中学会预见行为的后果。那么,明知孩子的行为会失败,家长是任其发展还是加以制止,这要看犯错后的责任孩子是否能承受,如果不能承受,帮助他预见后果是重要的,不让他犯不该犯的错。











不犯错的孩子不是心理健康的孩子
心灯心理咨询  



这个标题是不是有些奇怪?会不会有父母以为是我们写错了?

其实没错,心理学研究发现,不会犯错的孩子,的确不是心理健康的孩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人无完人,谁在社会上不会犯错?不要说孩子,就连成人、名人、伟人、老人都可能会犯错,是吧?

那怎么才会不犯错呢?答案就是少做事。

你会发现,有很多的乖孩子,他们除了学习,其他的事很少做,父母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没说的肯定不会去做。

这种孩子好养,好教育,只是如果你关注一下他们的心理的话,你会发现他们内心自卑、害怕、退缩。

为什么会这样呢?通常不会犯错的孩子背后,都有至少一个严格要求的家长。

经常地批评、责骂,让孩子不敢去主动的做事,不敢去多做事。

于是,孩子便不会去犯错,不敢去犯错。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孩子是会需要主动一点,会做错事一点的。他会稍稍越出一点界线,但并不会太多,并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只要家中耐心引导,他就能够找到方向的。

而经常犯错,经常越界的孩子,则也是不太健康的。根据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观点,他们可能是在寻求父母的关注。这类孩子感觉到的关注和爱普遍不够。

所以,把关注和爱维持在一个重要的点,是亲子教育中的关键。多了,是溺爱,或是要求过严;少了,是爱的缺失。

至于需要怎么去寻找到这个点,这就需要父母慢慢用心去体会了。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100对亲子,可能有99对这个点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没对父母的性格不一样、心理素质不一样,这个点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只能陪着父母去一点一点的测试,多了就少点,少了就多点,但最终,都能够找到这个平衡点的。

在这个平衡点的作用下,孩子会偶尔犯点小错,但要记住,犯点小错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犯错?



其实犯错是一种心理需要。孩子小时候犯一些错误,通过错误来确知与外界或他人的关系,可以获得对犯错的“免疫”。人类的孩子与哺乳动物小时候一样,要在游戏中预演攻击与防御、残忍与仁慈、捕获与逃避,才能获得生存的能力。



不少父母在养育和教育孩子时,容易忽视孩子心理与行为发展的顺序渐进或个性需要,急切期望按照社会的模子去“克隆”一个好孩子,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会让许多孩子生出问题来。反之,如果家长过度地随着孩子的天性,有些孩子又会出现人际环境的适应不良。 父母如何找到平衡?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几个重要概念,希望所有的读者和家长跟随本书一起去发现一种更温和、更贴近自然、更适合自己与孩子的教育方式。>>>点击阅读


我家的敢敢8岁了,其实他一点都不勇敢,原因是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我们四个人整天贴身相随。敢敢的爸爸说,不能让孩子犯错误,老犯错误的孩子会学坏。所以,全家人都在消除可能让敢敢犯错误的机会。结果,一不留神,敢敢就干坏事,今天砸坏邻居的窗,明天弄伤别人的狗,每天,都有来我家里告状的人。敢敢干了坏事,就会吓得躲起来,我们就不得不替他受过。

每个孩子都有成长的烦恼,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相似的问题。1岁:吵夜,缠人;2岁:不好好吃饭,说话发音不清;3岁:乱拉屎尿,乱涂乱画;4岁:捣蛋,违逆,恶作剧;5岁:撒谎,欺负小孩子、小动物;6岁:闯祸,偷拿别人的东西,砸烂玻璃;7岁:多动,贪玩,不爱学习;8岁……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心灵像一个空白的录像带,需要对所有情绪(快乐、痛苦、悲伤、骄傲、自满、受挫、爱恨)作预演体验,留下适当的印痕,今后的日子里这些印痕是可利用的资源。在面对复杂环境时,孩子通过“心理反刍”,找到较为合适的应对方法。像人体免疫系统的形成,1~3岁是一个最佳的时期,过了这个时期,要形成有效的免疫,肌体就要付出应激与发炎的代价。

其实犯错是一种心理需要。孩子小时候犯一些错误,通过错误来确知与外界或他人的关系,可以获得对犯错的“免疫”。人类的孩子与哺乳动物小时候一样,要在游戏中预演攻击与防御、残忍与仁慈、捕获与逃避,才能获得生存的能力。敢敢遭受贴身看护,显然会失去一些实现行为情绪的时机。小时候未曾体验的东西,长大后就欠了债,内心总有些不安宁。  有时会以冲动般的行为或变样的举动来实现那些未竟的“事业”。孩子在2~5岁时,许多负性情绪:愤怒、对抗、残忍、嫉妒、仇恨都要有适当的表达,从中获取管理这些情绪的经验,学会节制。孩子犯错需要合适的年龄,5岁孩子当街撒尿,别人只会一笑,12岁还当街撒尿就会被视为品行不端。同样,一个小孩子伤害小动物,遭受过父母的“斥责”,长大了就不会跑到动物园去跟狗熊过不去,这可能是幼稚行为的延迟出现。孩子小的时候,该犯的错误没有机会犯,到了不该犯错的时候,却用幼稚的行为去“补课”,那真是有些得不偿失。

我们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小错误不犯的人常常犯大错误,究其原因,是没有犯错的经验。犯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成长的资源!拿敢敢来说,他的行为在心理学叫做攻击性外显,解决的办法是让他承受行为的责任,去面对谴责,赔偿损失,向别人道歉。这样的好处一是摆脱自我中心,知道外部世界并不总能为所欲为。二是遭受必要的情绪挫折,体验到后悔、难过、害怕是什么东西。三是学会协调攻击欲望与环境的关系,慢慢把攻击行为转向积极安全的范围(如运动,竞赛)。积极地看,每个孩子都会欺负别人,也会被人欺负,从中可以学会自我保护。砸烂东西、伤害小动物,从中学会怜悯、爱惜和承担责任。对人撒谎,从中知道诚实的重要,学会如何保持缄默或运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语句来应对困境。与父母或老师的对抗,怀恨在心,谩骂,违拗,向别人水杯里吐唾沫,从中学习协调与权威的关系,学习服从与心理平衡技术。逃学,不做家庭作业,上课不好好听讲,体会到自由是有代价的,短时的放纵必定有长久的损失。比较严重的错误是斗气打架,偷拿别人的东西,恶性撒谎,侵害别人利益,无故离家出走等等,这些错误看起来很糟糕,但孩子还是可以从中获益,学会预见行为的后果,承受不愉快的处罚和社会压力,遭受孤独与焦虑等等。

当然,并非一定要鼓励孩子去犯错,顺其自然比较好。犯错也需要有一定的心理能力,没有心理能力的孩子可能也不敢犯错。研究发现,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犯错的机会要多一些,错误也要大一些,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在化学试验中,曾把一个小试验室炸翻。可以说,敢犯错误的人都会是一些有希望的人,关键是犯错的时机要把握好,在该犯错误的年龄犯些必要的错误。小孩子如果犯了大错(面临学校除名,巨大的赔偿,离家出走等),就成了孩子人格发展的危机,父母有时也不得不来帮助孩子承担部分责任。要让孩子不犯大错,必须让孩子从犯小错中学会预见行为的后果。那么,明知孩子的行为会失败,家长是任其下去还是要制止,这要看犯错后的责任孩子是否能承受,如果不能承受,帮助他预见后果是重要的,不让他犯不该犯的错。

孩子犯错考验父母

孩子的犯错就像在学习中遇到难题,父母需要像老师解题一样帮助孩子去分析。首先是行为的动机,如果动机是好的,先表扬他,以降低孩子的焦虑;再看方法对不对,方法不错,或部分不错,肯定他,让他知道部分行为还是被认同的;最后看结果如何,错误怎样形成。孩子也许开始以为自己是对的,父母需要告诉他任何行为不仅需要自己的满足,还需要别人的认同,要得到认同,就要遵守共同的规则,告诉他通常有哪些处事的规则。通过这样的教导,孩子很快会从犯错中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同样的错误也不会一犯再犯。犯错有几种类别:一是无心之错,原因是孩子缺乏经验,对行为的后果不能预见,这些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二是有意之错,有好的动机但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好心办坏事,帮倒忙,比如想帮妈妈洗碗却砸坏了一叠盘子。三是无理之错,想要发怒气、报复或攻击谁,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协调不好本能与环境的关系。只要我们提醒孩子不要总犯同样的错误,或不要去犯无意义的或低级错误就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

要让孩子在错误中获益,家长们一定要避免两个不好的倾向:一是父母竭尽全力来预防孩子犯错,一旦犯错又竭尽全力让孩子避免受罚,以为孩子犯错一定是父母教育不好,要替孩子受过。其实不然,再好的父母也不能保证孩子不出差错,但好的教育一定把犯错看成是教育的良机,使孩子从犯错中获得成长。二是过度惩罚,以为不管多大的孩子干了错事都是非常糟糕的事,是品行或道德问题,凡事上纲上线,把事态说得很严重,甚至不惜用谩骂体罚来纠错,使小错变成重大的心理创伤,犯错违规的冲动没有化解,而是被潜抑和深藏,成为一种心理情结,削弱了孩子的防御能力与生存能力。

纠正孩子的错要先解决好父母内心的情结,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犯错时不会那么有理性,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父母也是人。孩子的有些错误还会激发父母早年的心理创伤,无意识地想通过教育孩子去纠自己几十年前的错。对孩子犯错的态度常常透视出父母早年未处理好的情结,注意孩子的心理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就能避免父母的过度要求。在亲子关系好的家庭,孩子遭受轻微体罚,不会形成长久的心理创伤;亲子关系不良的家庭凡事小心,一句不恰当的话,会让孩子记仇一辈子。应对错误的一般原则:孩子2岁前,父母不能责罚孩子;2~5岁,父母对犯错的教育要顺其自然,多鼓励和肯定;5~12岁,帮助孩子从错误中获益,学习社会规则和承担成长的责任;12~16岁,如果孩子外向,心理承受力强一些,对错误的批评可以引入是非观念,对内向的孩子还要多注意。对道德、良知的培养,父母不要心急,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孩子自然会变得善良与懂事。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不少家长却妄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实现“零瑕疵”

   

  叶丹 张强

  孩子都是在犯错和改错中成长的,但眼下的不少家长却妄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实现“零瑕疵”:懂事、听话、多才多艺,尤其是学习成绩必须要一路飙升,不容许有半点停滞与退步。如此“完美”的要求之下,孩子生怕犯一丁点儿的错,这样的家教,孩子如何长大?

  妄想孩子成长“零瑕疵”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脾气不好任性怎么办?不好好写作业怎么办?无数的“怎么办”透露出家长急切而焦虑的教子心态,这些都是父母不接纳孩子有错误的表现。所谓金无足赤,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正在成长中的孩童,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现如今的家长却容不得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丁点瑕疵。不论是学习成绩的不如意,还是不听话、逆反家长,在大人眼里都称得上“十恶不赦”。

  这些家长们不准孩子犯错,也不给他们犯错的机会。蹒跚学步时,一旦遇到高低不平的地面或是台阶,家长必定一把将孩子抱起,生怕其摔着。若家长“没看住”,孩子摔个马趴,其他家属肯定指责这位大人不细心,就连周围不相干的人也会好心提醒“大人必须留神障碍物”!待孩子长大些,离开父母视线,反而经常绊倒、摔跤,倒是那些“心宽”家长的儿女,早早就学着自己摸索,练就了自我保护的本领。因噎废食的例子不胜枚举:有的家长嫌孩子经常将水洒在地上就剥夺其自己洗内衣的权利,而又有很多家长怕孩子打碎碗碟,也不给他们洗碗的机会。

  我们的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犯错和改错的机会,在他们眼里,孩子不能出现失误。尤其是学习方面,这些家长笃信“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信条,不容许孩子出现成绩下滑,即使是维持现状也不行,孩子没考好,责怪、找原因,“下次必须努力”是他们不变的言语,而孩子成绩有进步时,“再接再厉”之类的语言更像给孩子提要求。

  然而,家长在不给孩子犯错机会的同时,也失去了训练孩子改错能力的机会。很多家长都有被孩子骗的经历,孩子辩解说“不敢告诉你们”,何为“不敢”,因为家长不容许他犯错,观念里“不犯错的才是好孩子”,所以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孩子认为犯错必定大难临头,或者妄想蒙混过关,或把责任都推给别人。总之,家长压根就没教授其改错之法。

  为达到爹妈的目标而努力

  很多孩子也不解,明明自己很努力,可为嘛爸妈就是不满意!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颇高,归根结底,家长不接纳孩子犯错的原因在于认为其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聪明的孩子早就深谙此理。六年级的小静成绩中上等,可每次考卷发下来的时候都看不到她快乐的表情,有一次,当得知自己数学名次比上次月考下降五名时,小静跟同桌说:“今儿晚上又该混合双打了!”同桌很不解,因为小静不过是从第四名下滑到第九名,尚未跌出前十,顶多也就挨几句骂,亲爹亲妈怎会痛打呢?小静说:“在我父母眼里,不得前三名就是失败,如果跌出前五名,一概暴打。”孩子说这些的时候很平静,看不出半点惧怕,早就习以为常。

  小静的母亲倒不辩解,直言:“她离我的目标差得远呢,这孩子不仅应该考班里第一,更要在年级名列前茅,将来上最好的中学。实不相瞒,孩子这好成绩就是打出来的,虽然一直以来对她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但批评教育作用不大,后来一狠心,三天一顿打,成绩上升明显。”说这些时这位女士明显带有自豪感。虽然很多家长都对体罚这一点持保留意见,但小静噌噌上涨的成绩确实羡煞旁人。

  大人们口口声声说着“为孩子好”,可他们对未成年子女的接纳程度却很低。不少学生说:“有时自己对成绩挺满意,可妈妈还是不高兴。想要达到他们的要求好难。”一些家长欲壑难填,永远没有对孩子满意的时候。

  除了学习,一些人对孩子其他方面也小有苛刻。青春期逆反本来属于正常情况,可一些家长仍然希望孩子事事汇报,受不了孩子的顶撞或阳奉阴违,亲子间的矛盾愈来愈深。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实际上,如果孩子一直都不犯错误,那么就没有面对失误和改错的机会、能力。甚至有人说,一定的错误更能促进孩子的成长,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聪明的家长并不会因孩子一次或一个阶段的错误而暴怒不止、妄下结论。相反,他们接纳现实、也相信任何错误都是暂时的。无助、压抑,是很多成绩下滑的学生形容自己感受时常说的词,此时他们更需要来自家长的关怀、支持。回想当年的自己,已经成为某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的李蕾还有些不好意思。李蕾小学、初中成绩不错,但高一时,由于进入名校,竞争加剧,有点跟不上趟,再加上“早恋”,名次一落千丈,几次大考都处在班级垫底的位置。

  对于女儿的成绩下滑,李妈妈并没有进行严厉批评,只是告诉孩子努力过、不后悔就好。因为她知道,女儿一直很努力。在某次月考时,一向排名落后的女儿一跃进入中上等水平,但李妈妈深知这是孩子“超水平发挥”,也就未对她说“再接再厉”的话。果不其然,之后的考试李蕾被“打回原形”,李妈妈反而安慰孩子。李蕾说:“当时连我都不能接受自己的退步,可妈妈却告诉我这很正常。高二时,由于失恋,成绩下滑得更厉害,在情感和学业双重打击之下,我甚至想到休学逃避现实!”

  那时的李蕾厌学情绪已经十分明显,李妈妈早已发现苗头,她后来说:“最怕孩子失去自信和希望,我当时已经不问分数、名次,只是鼓励她按时上学、写作业,从精神上支持孩子。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是看着那全线飘红的分数却不敢多问的压力也不是一般家长能承受的啊。当时安慰自己:一定要让孩子顺利高中毕业,即使考不上大学,上大专也成,坚决不能"休学留级"!太多的例子都证明了厌学的孩子休学后更厌学!”事实证明李妈妈的决定相当正确,高考时李蕾正常发挥,顺利考上大学,四年后又考取研究生。

  如今,李蕾已经拥有不错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她说:“当年自己内心很苦闷无助,甚至自我怀疑、想过退学,觉得无颜面对同学和老师。而妈妈,即使我的成绩是班里最后一名,也从未怀疑过我的上进心和能力,让我一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业,更不追问结果,让我懂得付出就好。这样的信念陪伴我许多年。虽然我的大学不是重点大学,但是从大一起我并没放松,彻底走出厌学阴影,主动学习本专业和其他领域知识。如今我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丝毫也不比当年比我成绩高很多的高中同学差!这一切,都要感谢母亲的接纳和引导!”

  编辑点评

  怕犯错的孩子没安全感

  接纳孩子是父母应有的最基本的态度。多少家长,孩子成绩高时洋洋自得,孩子成绩低时数落指责。孩子的无助压抑他们看不到,更无心为其指明前方的路。难怪孩子说:“我们更需要胜不骄败不馁的好父母。”

  同样,没有接纳就没有理解,缺乏沟通。孤独无助时,家长的安抚对孩子来说是强大动力。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孩子愿意跟父母沟通,遇事可以随时求助父母,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因为这样既可以放松情绪,也可以得到父母实质性的帮助。相反,若家长看到孩子犯错便打骂数落,孩子心生恐惧, 自然会从此封口,大事小情都不再让家长知道。

  最重要的是,儿童最初的安全感来自养育者(主要是母亲)。心理学理论讲,一旦确认他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儿童就可以继续发展自己,不会再浪费精力和时间去获得安全感。他们内心坚信:“我是可爱的,我是被爱的,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我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我相信自己的判断。” 有安全感的孩子自然信心爆棚,正常发展,不会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扰,也不会遇见困难就轻易放弃努力。相反,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总是感到世界是有危险的、父母是不爱自己的,觉得会被父母抛弃。他总是在想办法证明:父母是爱我的,他们会照料我,不会抛弃我。怕犯错的孩子都会出现安全感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他们觉得父母爱自己的前提是“不犯错”,而非无条件的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