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龍式圍屋的分佈,以客家聚居腹地興寧、梅縣爲中心,向周邊輻射,衍播東江流域以及環珠江口的深圳地區。圍龍式圍屋是廣東客家民居中數量最多,規模宏偉,集傳統禮制、倫理觀念、陰陽五行、風水地理、哲學思想、建築藝術於一體的民居建築。 圍龍屋是以殿堂式建築為基礎,再擴大殿堂式的建築。其主要特點是在殿堂式建築屋後“化胎”後再圍建成馬蹄,叫“圍龍”,一般為一圍的一條圍龍,甚至有多達二三條圍龍的大型圍龍屋。圍龍屋是客家地區一種最普遍也是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築形式,是除客家地區之外看不見的。它與北方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民間五大傳統民居建築形式。他的建築和設計藝術之獨特,給客家地區帶來了濃郁的鄉土風情。 圍龍式圍屋的主體是堂屋。所謂堂屋,即中軸建築爲方形廳堂,最少的爲二堂,一般三堂,堂與堂之間以天井相隔,上敞堂爲祖公堂,中堂爲議事廳,下敞堂進深小,呈長方形,爲門廳。堂屋兩邊有襯祠,一般以巷徑隔出明間、次間、梢間和盡間。堂屋兩側爲橫屋,後面建半月形的圍屋連結橫屋,半月形內爲花頭。有二橫一圍龍,四橫二圍龍……,最大規模的爲十橫五圍龍。圍龍式圍屋多依山而建,前低後高,突出中軸堂屋,蔚爲壯觀。門前爲禾坪,前有低矮的照牆和半月形的池塘。圍龍式圍屋整體呈圓形,猶如陰陽兩儀的太極圖,寓有天圓地方的意義。 有一部分圍龍式圍屋,出於防禦的需要,在外橫屋前後建碉樓,碉樓往往高出堂屋一層,故又稱之爲“四角樓”或帶四碉樓的圍龍式圍屋。圍龍式圍屋圍數的多少,取決於家族的發展狀況和地形位置等因素,一般在初建時僅一圍,以後不斷增加。 興寧寧新劉氏大劉屋(圍龍屋) 圍龍屋,自屋之後一層,自花胎前起,左右放間,漸次斜轉,圍至龍廳,或一層或二層,因地形而定,稱曰圍龍房屋。其主要部分如下︰ 龍廳︰圍龍房屋之中心一間,正對祖龕神龕者,為龍廳,其廳常為屋人所公有。 花胎︰龍廳以下,祖堂以上,填其地為斜坡形,意謂地勢至此開始,變化而有胎息。 上堂︰其中設木龕一奉歷代祖先神主,故通稱祖堂,歲時具三牲,以祀祖,遇有吉凶事,以牲牢享其先人,均在於此。 中堂︰較上下堂為寬廣,兩邊立柱以架巨木,曰官廳架,有六柱者,有八柱者,其柱昔多用木,近多以石為之,屋中人有大喜慶事,行禮宴客,均在於此。 下堂︰前為大門,為公共出入之地。 天階︰上堂中堂及下堂之間,均有之,謂之天階者,其上不覆瓦,能受天陽,而四周均為檐階也。 南北廳︰兩南北廳者,多在上天階左右,四南北廳者,則上下天階之左右,均有之,此亦為公有之地。 花廳︰兩花廳者,多在下堂房間相連之左右四花廳者,中堂下堂之左右,均有之,此為屋人應酬賓客之所,故屋中房間可分為私有,而花廳必歸於眾,廳中有通透房間及卷屏與否,因屋而定。 門廊︰戶門內之廊。 騎馬廊︰橫屋與正堂屋之間,或圍龍屋與橫屋之間,上起橫棟,其下為廊,俗稱過道廊。 後廊︰後棟正屋與橫屋最後二三間房位相對之處,上起橫棟,其下為廊,俗稱後廊或基督(裡面)廊。 伸手廊︰左右橫屋各伸出二間或四間,其中安設斗門,俗呼其門廊曰伸手廊。 伸手
橫屋間︰有兩層橫屋者,曰內層橫屋間,外層橫屋間。 圍龍間︰有兩層圍龍者,曰內層圍龍間,外層圍龍間。 枕杠間︰上堂後面一排橫屋,呼為枕頭杠,圍龍屋鮮有為枕頭杠者,惟棋盤屋,則多有之。 老人間︰凡男婦年老病危,至彌留之際,其子孫即抬於此,以俟其終,此無特別建築之房間,或以上堂正間為之,或以南北廳及其它一間為之。 浴室(與)廚房︰初造時常以花廳附近,擇其地,為特別之浴室,左右橫屋之餘內選出一二間為合適之廚房,及後丁口浩繁,各擇便當房間為之,不能限於一處。 角樓︰於左右橫屋之角,堅豎高樓,或二座,或四座,此為防匪劫掠而設,故上下均開炮眼,以便施放擊敵。 樓棚︰角樓之棚,不許私人住眷及安放家私,以便有事時,眾人得以登樓禦敵。 房棚︰各房均以木板棚其上,以安置家私或稻谷,及其他雜物。禾埕︰大門戶門以外,劃地為長方形,砌以碎石,鋪以灰沙,蕩為平地,收獲時,於此打稻晒谷,俗稱禾埕。 池塘︰禾埕以外,劃地若干畝,掘為深地,以供洗濯消防水之用,並畜魚類,俗呼為門口塘。 圍龍屋就其形狀來看,隆起平面是畫一個大圓圈︰中間是一條十幾米寬的大灰場,其兩個半圓,一個是屋舍,一是池塘,屋舍後面是竹、樹木包圍,而池塘前面則是菜地。圍龍屋有大有小,小者有一圍,屋前設有大門一、小門二,可住幾十戶人家;大者有數圍,屋前設大門一、小門四或六、住百多戶或數百戶人家,梅縣有一曾姓大圍龍屋,一團人(千餘人)住進仍不能住滿。梅縣溫氏仁厚祠有一座具有400多年歷史的宗祠與民居合二為一的圍龍屋,分別有祖公廳、堂屋、圍屋、橫屋、斗方及水塘組成。該屋龐大無比,計有四進三堂八橫四圍,是溫氏宗族的主要聚居地,1993年,該屋還住有族人300餘人。圍龍屋的大門兩旁,設方形石座,有的設石獅。 大門進去則是下廳,過天井之後則是上廳。如果是大圍龍屋則下、中、上廳,中、上廳間又是一天井。而上廳是毫無例外地安置祖宗牌位,年節時全屋人(包括已遷新居的)都在此祭列祖列宗。上廳後面設有一神屋,安放各後輩先祖牌位,按世輩高低而排列。兩旁小門後亦有對稱的小廳。上廳後面有一大片露天的地方,也鋪上磚石,叫“背胡嶺、化胎、花胎”。收獲時,“花廳”和屋前的禾埕都是晒谷的地方。有些圍龍屋把門前的禾坪周圍也砌上高高的牆,在兩端各開一個大門,叫“斗門”。 圍龍屋是由一座弧形或方形的輔助建築物,像城堡一樣將主體住宅包圍著的建築。屋內布局“三堂四廊,九井十八廳”,進深三座高堂,以天井和屏風牆隔開;橫向是四排住房和過廳,坐落有致;後面由一排排列成半圓形的房屋圍成天井,叫“花頭”,屋內房間數十百間,可以住上幾代數十百戶人家。整個圍龍屋多靠山坡而建,前低後高,自成階梯形,最外圍牆築得很高,窗子開得很小,顯得壁壘森嚴。從低處往上看,圍龍屋層層疊疊,有盤龍之狀。它把生活起居,輔助勞作和飼養加工等統一在住宅內部,同時各個部分又互不干涉,顯得協調而又和諧,“大公之內有小私”。人們說的圍龍屋的客味,其精髓就在於此。 從建築特點來看,圍龍屋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四合院中軸線的圓形平面布局。客家傳統民居建築,從開闊的圓形建築,逐漸按“堂”、“橫”單元組成的四合院式樣發展起來。今天所常見的“圍龍屋“,其平面是前方後圓,取易經“天圓地方”觀念,布局是正中有廳堂、正房、南北廳、天井;左右橫屋也有廳堂、天井;後面是“化胎”的半圓形圍屋;前面是半圓性的魚塘和“禾埕”,與整個建築形成一個圓形。至於“三堂四橫”、“二堂二橫”等,都是以中軸線對稱的平面布局建造的。 第二,因地取舍,改造和利用環境。客家先民多聚居山區,利用山坡丘陵的環境建成的民居,結構多是前低後高,便於採光、通風、排污、排水。可見,客家傳統民居建築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這種民居前有魚塘,可以積水防火,澆灌田園;後有花壇、風圍竹樹,可護坡防險;內有寬大的廳堂和合理的天井布局,科學地解決了通風、採光,又使居住、生活環境顯得幽雅、靜致、舒適,是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園林式民居建築形式之一。 第三,大屋頂、高台基和玲瓏的屋身。客家人有聚居好客的特點,其建築都是大屋頂,為了排水和防御風雨對屋身的破壞,明清時期大屋頂的坡度有曲線建築設計。如粵東豐順縣湯南龍上古祠是明嘉靖三十一年(西元1552年)建築,區頂是懸山頂式,有深遠的屋檐,兩屋斜坡匯合處用龜形建造,增加屋頂的寬度。高台基的防潮之需要,屋身一般比較低矮,直到宋、明時,屋身則顯著的提高。屋頂的高度和屋身的高度成正比例增長。 第四,以木材為主的結構。客家傳統民居的建築材料主要有木材、石頭、三合土。隨著建築技術的提高發展,廳堂、屏風等精雕細描,加上明清時期樓閣建築的發展,框架和成組斗拱的出現,木材需要量增加。客家人多住在山區,取材便利是其優越條件,在繪畫、雕刻部分加上油漆,目的是保護建築材料。繪畫複雜,喜歡山水花鳥人物交錯、色彩濃郁與客家習俗有關。 特定的歷史地理原因造就了客家民居與眾不同的風格。在地狹人稠不足以以供的山區,於是人們不得不向外開拓。客家人走出山區,走向世界,在發展促進經濟的同時也把各地文化的精華帶回家鄉。這一交流和吸收的結果便是客家盡管居住山區,卻文風昌盛,以致產生了有別於其他民系的得天獨厚的文化。 圍龍屋在上杭(福建西部),有2,000間以上這種土樓,而福建西部的其他每個縣市:如永定、武平、寧化、連城等地也有超過千間,整個廣東,大約有10,000座,其中主要分布在廣東東部。總的來說客家地區有約20,000座的圍龍屋,是圓形土樓的4倍之多。以下介紹粵東客家圍龍屋。 二堂二橫一圍龍屋模型
圍龍屋以中軸為中心兩邊相對稱,前低後漸高的建築形式 圍龍屋前有池塘,後有竹林的景象
◎饒平客家民居介紹◎ 土寨樓又名客家土樓、圍樓。主要分佈在閩、粵、贛毗鄰的山區各縣。而就圓土樓數量來說,饒平縣相當多。從明清以來,饒平北部客區就有土樓300座,此後幾經沿襲仿效,現在全縣的土樓總數爲677座。饒平的土寨樓主要分佈在全縣18個鎮,饒北山區最多,不僅數量多,具有古、奇、大,也具有形式多元的特點。 饒平樓寨式住宅,主要分佈於饒中及饒北山區。自明清以來,最多時計有 488個。最大的明萬曆癸酉年(西元1573年)建的東山鄉湖教襯的“潮陽樓”,直徑長200米,彎形長300米,占地22畝多,樓分110間,二進廳堂,中間有二個小天井。圍樓半圓形,設有東南北三個大門。其次是二饒鎮南聯鄉“道韻樓”,建自明萬曆15年(西元1587年),土木結構,八角形狀,周圍長328米,樓內埕長135米,分有56間正房和16間角房,二層樓座,高11.5米、深29米,圍牆厚1.6米。樓內各家有飲水井30個,其中2個公用井。上饒鎮馬坑村的“鎮福樓”分四層,週邊直徑120米,有 60間,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圍牆以泥土夯成,牆厚丈許。陳坑的“棠廈樓”,設有馬棚,間間相通。這些樓寨以圓形爲多。陳坑的“八角樓”則是八角形狀。這些樓寨,聚族而居,多數只有一門可出入。門樓設置十分堅固,門板厚而沈重。樓窗可作鏡口,如遇匪亂、械鬥或獸害,閉上樓門,堅固可守,可保族衆安全。 這些土樓圓寨建築年代不同,最古老的要數饒宗樓,該樓建于明朝初期。這些樓寨建築風格各異,多數是圓形,也有正方形、長方形、八角形或橢圓形,五花八門,各有特色,圍牆均有丈許厚,大部分是黃泥土夯成,所以統稱爲土樓,高有二層、三層、四層。樓的大小不一,只設一道門可出入,門內有重門,以前如遇匪亂械鬥或獸害,遂即閉上樓門,可保安全,圍樓內住的是同一姓氏爲多,普遍是人畜混居。“雞犬之聲相聞”,“共井之飲”。 饒平古寨樓群比較集中有三處:一是上善鎮永善村(4個),二是饒洋鎮赤棠村(7個),三是上善鎮鴨母坑村(3個)。土樓中以三饒鎮南聯村的道韻樓、上饒鎮馬坑村的鎮福樓、上善鎮永善村的南陽樓、饒洋鎮赤棠村的新彩樓、新豐鎮豐聯樓仔村的潤豐樓等最爲有名。這五處土樓是廣東省政府批准的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道韻樓最大,周長328米,內切圓直徑101.2米,有正房56間,角房16間,曾居住600多人。建于明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年),“道韻樓”石匾,爲明南京禮部尚書黃錦(字孚元)所題。八卦造型,三環屋構成“八卦”爻畫,樓埕左右兩眼公用井,有如太極之兩儀(俗稱“陰陽魚”);樓牆高11.5米,三層半,底層牆厚1.6米,黃土夯築;牆基僅墊二層青磚,數百年不傾倒;固桷用竹釘,不鏽脫;私用井30眼,部分設於兩戶界牆之下;設槍眼、炮口如城堡式;樓門頂設注水暗涵,防燒樓門;樓內設陰涵陽溝,積水瞬息排盡;有防兵亂、防鄉鬥、防盜賊、防獸害、防乾旱、防火災、防寒暑、防地震等八防作用。顯得十分奧秘。屋內雕梁畫棟。倒吊蓮花、壁聯、壁畫、泥塑、窗櫺、欄杆等裝飾,除美觀外,有藝術、文物考古價值。 道韻樓,歷史悠久,規模龐大,氣勢雄偉,結構奇特,造型美妙,是古建築之瑰寶。樓以“古、大、奇、美”之特色,招引衆多海外專家、學者和遊客,前來參觀考察,專家們認爲:該樓在考古、科研、藝術等方面,具有很高研究價值。譽爲千古奇絕、民族建築之花。 饒平最大的土樓是上饒馬坑的「鎮福樓」,高四層,樓內有60間大房,外圍直徑120公尺,總面積約1.13萬平方公尺,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最大的客家土樓。三饒鎮南聯村的「道韻樓」俗稱大樓,以“古、大、奇”而聞名,樓內房屋分3進,共深29公尺,後進為3層高樓,周長328公尺、高11.5公尺、牆厚1.6公尺、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尺,有400多年歷史,以八角形最具代表性。饒平最晚的圍屋爲建於20世紀50年代的饒平二善的許氏「潮源樓」,也是目前粵東最晚建的「土樓」。饒平土樓和其他地方土樓不同,大多中間不設祠堂,因為每一姓都有很多座土樓,所以各姓另外選風水建平房式的祠堂。饒平「鎮福樓」、「道韻樓」都比永定號稱“土樓王”的「承啟樓」建築面積5376.17平方公尺,及永定號稱“最大的圓樓”「深遠樓」直徑80公尺,都大的多很多。 饒平的樓寨建築,最早屬建於明初新光的饒宗樓,當時“未有饒平縣,先有饒宗樓”之說。嘉靖間始有石井的龍宗樓、慶陽樓之建;萬歷時有東山的朝陽樓、三饒的道韻樓和浮山的霞光樓之形成。清康熙五年坑邊的砥桂樓,及至乾、嘉時期,建樓風氣最爲興盛,清末同治時各地相繼仿造。據近年初步調查,全縣(不包括鳳凰山區)共建有樓寨677幢之多,饒北客區約占300幢。 饒平樓寨最大的有三幢:一、東山鄉潮教村的朝陽樓,是明萬曆年(西元1513年)建,直徑長200米,彎形兩端長300米,占地22畝,建築面積15318平方米,樓分110間,樓房上下左右相通,形成連環通寨,三進堂屋,中間有二個小天井,圍樓半圓形,並設東、南、北三個大門。樓基夯三合土,高3米,寬2米,蟹形狀建築。二、三饒鎮南聯村的道韻樓,明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年)建,土木結構,八角形狀,周長328米,樓內埕周長135米,分有正房56間,角房16間,三層,高11.5米,屋深29米,圍牆厚1.6米,樓內各家有飲水井36口,寨埕兩側有兩口公用井。三、上饒鎮馬坑的鎮福樓,高4層,分有60間,週邊直徑120米,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圍牆厚丈許,以泥土夯成,是山區最大的土樓之一。 樓寨最小的有上饒蔡仔角四方樓,石北的貴子坑樓等,規模小的僅15米,分五、六間房,一層平房,要住幾戶人家。建築奇特的有陳坑的聽捷樓,是明崇禎十七年建,樓高三層,形八隅,仿36宮都,是春之遺意。清代該樓衍派子孫有九名登進士及第,故有“八角九進士”之美稱。還有陳坑棠廈樓,清代建,高3層半,樓上各層設有走馬棚、間間可相通行。 全國最大的客家土樓——道韻樓 年逾400多年歷史的族居土樓———道韻樓以“古、大、奇”而名聞海內外。據稱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國最大的客家土樓。道韻樓俗稱大樓,周長328米、高11.5米、牆厚1.6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它有別于贛南、閩西北的正方形或矩形為平方佈局的客家圍屋,以八角形最具代表性。樓內最多時曾居住600餘人,而今仍有160多人在此安居。樓內房屋分3進,共深29米,後進為3層高樓。
饒平上善許氏啓明樓(圓圍樓) 饒平饒洋藍氏泰華樓(橢圓樓) 台灣客家建築的形式大致可分為“竹竿屋”的一條龍式、單伸手式、雙伸手式的三合院、“雙堂屋”、“五虎下山”的四合院擴大四伸手、六伸手及少量圍屋等五類,然而其中單伸手式可當作“竹竿屋”“竹竿屋”的的變形,雙堂屋、五虎下山則是四合院的變形。故基本上,台灣客家建築可再歸納為︰竹竿屋、雙伸手、雙堂屋擴充伸手及圍屋。但其中最多的,是「三合院」、「四合院」擴充伸手形式,俗稱「夥房」或「伙房」,「圍龍屋」則少見,南台灣有內埔的曾屋。 移民台灣的饒平人沒有樓式的“圍屋”建築,一般各姓也沒有專門另設的「祠堂」,民居和台灣的閩南人住相同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另外在中廳設置神龕的人神合一式,宗族繁衍後多在附近擇地另建新的三合院或四合院,透過宗族會議選其中的一個三合院或四合院設置宗族祠堂,形成人神祖先合一式(祖先大牌置中,神居左右)。有些三合院或四合院後來因為人口繁衍,在左右再加上一圍一圍,形成了平房式的“圍屋”稱“夥房”。不過,大多數一個宗族經過分支很多後就另外分建,因此移民台灣的饒平人和其他客家人一樣,“圍屋”的規模小,更少有“圍龍屋”。又台灣的客家民居和閩南人的民居差異有二;一為屋後多保留「化胎」,二為廳下多保留「龍神」。尤以廳下是否有「龍神」,最易區別居住者是客家人或閩南人。 早期大陸來台灣的先民,沿用家鄉的舊習慣,使用土确、壁磚、紅磚、紅瓦、木材等材料蓋房子。最簡單的是蓋成一字形,中間設正廳,用來供奉祖先和招待賓客。兩旁才是臥房。當家族人口越來越多,便在房間的兩側加蓋房間,成了ㄇ字形的三合院,或口字形的四合院。
土确厝 正廳
養豬場
傳統的三合院或四合院都有庭院,正前方有圍牆、大門、池塘、庭院可以當曬穀場。有些家庭比較考究,建有兩重圍牆或築門樓,門樓上標有代表姓氏源流的字號;屋頂做成燕尾或馬背的形狀;房屋各處有木雕、石雕等各式樣的裝飾物,圖案有鯉魚、獅子、麒麟、花、鳥等,通常都有避邪、祈福的含義。 三合院是由三排房子連結構成ㄇ字型。中央是正廳,兩側為廂房。正廳﹝ 俗稱橫屋﹞供奉神主排位,正廳左右兩側房間是輩分最長者的居處;廂房則為子孫輩居住的,若子孫陸續繁衍,廂房可向後延伸擴建,輩分低者住在新的房舍,且新建房舍不可高過舊屋,表示「長幼有序」的精神。 傳統三合院都有庭院,三面屋宇環繞,正前方有圍牆、大門,院內充作曬 穀場。有些家庭較為考究,建兩重庭院,或築有門樓。
門窗上的雕花
門樓 台灣的閩客建築都是大陸移民建築,整體的形式大同小異,由於環境、建材、合院的建築概念都相同,台灣閩客建築只有細部的差異而已。走進客家合院,位居正中央的「廳下」是最容易看出客家建築特色的地方。 閩南學佬和客家正廳中央多供奉神明;但客家的正廳如果是供奉神明,是因為是姓氏中的支系,所以祖先在公廳的所在地。客家公廳的廳下(正廳)就是祭祀祖先的祖堂,正廳祖公牌上,女性一律寫「孺人」,「孺人」的稱謂有宋代典故(需要注意的是福建漳州漳浦地區,祖宗牌上,女性也一律寫「孺人」)。大門上兩個「門印」分別寫著福、祿二字,堂中央牆上貼著大大的壽字,象徵祖先福、祿、壽同享的意思。「客家人要拜神佛到廟裡去拜,廳下是拜祖宗的。」這是南方客家的現象。導覽每次帶訪客參觀客家建築時,都會鄭重地告訴他們,廳下是個很嚴肅的地方,特別是南客家,廳下除了祭祀祖先外,舉凡吃飯、待客、聊天、嬉戲……任何事也不能做。但北部客家公廳的廳下(正廳)除了祭祀祖先外,待客、議事都在這裡,呈現南北風俗的不同。 廳下還有一個客家的「註冊商標」──土地龍神。「在廳下看到土地龍神,九成以上是客家。」龍神的位置在供奉祖宗牌位的桌案下方,有些隆神兩旁對聯寫著:「福與土並厚」、「德配地無疆」,正中央是「土地龍神香座位」。 除了龍神外,拜天公的方式也是閩客間的差異所在。不同於閩南人將天公爐設於正廳的燈樑上,客家的天公爐必需見天,因此一定設在戶外,只是有的設在正廳門外、有的在圍牆上、有的在禾埕中央另立香爐。天公爐早期設在正廳門外地上,但由於小孩子不懂事,經常在上面跳來跳去,非常不敬,因而把它提高。隨後開始有車子進出不方便,有人又移到圍牆上;圍牆上因為雨淋,於是有人又移到正廳門牆上。 客家重視倫常,供奉祖宗牌位、祭祀用途的正廳一定最高,其他兩旁的房子都要比它矮。牆面上、中、下三種不同建築材質。最下層是石腳;中間是磚或貼面磚;最上層是泥磚粉石灰。石腳放在最下層主要是因為防止雨水浸蝕。上層白色代表白髮蒼蒼的老者,中間一層紅色代表血氣方剛的青年人,下層灰色則代表源源不絕的後生,牆面的層次提醒年輕人,努力奮鬥的同時,也不忘敬重老者、照顧後生。 正廳正面牆上左右各有一個洞,看起來像是一雙眼睛,名為「堂眼」。面對中央稻埕的堂眼,其實是有其深意的,「廳下祖先們看著孩子在院中玩耍,也就是要看到後代的意思。」 正廳後方較高的半月形花台名為「化胎」,有如房子的靠背,在風水上其有安穩的象徵,同時也代表「有後」,祈福後代萬世昌隆。 房屋不僅反應長幼有序,男女也有別。男左、女右,在客家建築中,由裡往外看,舉凡左邊的都代表男性;右邊則代表女性,裡外皆然。 掛在棟樑上的「棟樑袋」,左邊掛五金,右邊掛五榖,象徵男主外、女主內,金玉滿堂、五穀豐收。廳下左邊牆上畫有龍的圖案,寫著「龍飛」二字;右邊牆上畫有鳳的圖案,寫著「鳳舞」二字。廳下門外左書「清風」、右書「明月」。意思是:「男性居官清廉、兩袖清風;女性明媒正娶、花好月圓。」 文字多也是客家建築的特色之一。除了正廳門上的堂號外,兩旁貼著的「楹對」是這個宗族幾百年來謹遵的族訓。棟樑兩邊寫的是「棟對」,通常是交代祖先遷徙的過程以及功名,在閩南的官宦世家或大戶人家也可以看到棟對。「客家卻是不論種田或當官的,家家戶戶都有棟對,並由於輾轉遷移、源遠流長,棟對往往長達五、六十個字。」此外,有些人家燈樑左右還有「燈對」,客家廳下的文字之多,真個是無人能及。 南部客家建築還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廊」。「廊」是正身和橫屋間轉圜的空間,對南部客家而言,這裡是最溫暖的地方。「按傳統規矩,登門找人一定是到廊的地方,」廳下和橫屋,外人是不能隨便進入的。 廊間四通八達,不僅可以通前院、後院,而且可以通廳下、廚房、臥房,因而門特別多,有「三間八門」之稱。此外,南部客家建築的「外廊」形制,與北客家及閩南建築的「內廊」不同。所謂外廊式就是每個房間有單獨的門戶;內廊式則走廊在房子裡面,房間與房間是互通的。 相對於現代化建築的舒適、便利,三合院老屋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保留完整的老屋也已不多,有些保留祖堂,在旁邊蓋起樓房;有些則乾脆全部拆掉重建。對許多在夥房長大的孩子而言,老屋的記憶不單是一種情感的慰藉;也是客家族群的客家精神所在。 屏東內埔和興村曾家圍龍屋 曾家夥房約有八十多年歷史,為圍龍屋式六堆客家建築,圍龍屋的特點是兼具了三合院與四合院的特性,後堂像四合院的私密空間仍得以保存,又有像三合院可供處理農作物的大禾坪。橫向的三開間正屋與橫屋分離,使得正屋的兩邊是透空的空間,形成正屋的獨立存在,橫向的正屋因向後延伸成凹字型包住正屋,是六堆客家墾民為適應生活環境,所設計的居住房舍。 曾家夥房城式大門留有槍眼,據說早期大門也滿刺竹,都是為了禦盜匪而設計的構造,夥房主要建材是土埆磚。 ◎客家圍樓的起源◎ 根據大陸圓樓專家黃漢民先生實地調查及考證結果,認為圓樓起源應為福建漳州地區,而且漳州地區目前存有相當數量之圓樓。認為西元六八六年唐高宗命大將陳政及陳元光父子(開漳聖王)進入福建南部,平定這一片蠻荒之地而開漳州。但當時漳州原住民“畬族”長期與朝廷對抗,因此陳元光開漳州後設四行台及36堡,守軍與漢化居民住在「城堡(或稱山寨)」內,目前漳州所屬各縣市殘留之山寨遺址,其殘留之牆基還可明顯看出圓形式。再從而演變成「圓寨」,即圓樓之基本形式。但是這種說法不能讓人信服,而且泉州也有圓樓。 另外也有學者認為圓樓的起源是,明清時代福建鄉村土堡的演變過程,從最初單純為著切敵禦盜的軍事意義,而逐漸向軍事和生活兩種作用並重,最後生活的作用甚至超過了軍事的所用,這應該是福建土堡發展的一個規則。“明清時代福建的土堡有︰圍城式、碉堡式、家堡合一。”家堡合一式土堡具有更多的優點顯然是在總結上述兩種土堡的經驗教訓之後而發展起來的。 對於這個說法,劉佐泉教授則持不同意見,他經過考察得出結論︰作為圍城式土堡的代表性建築物是閩西連城縣新泉張氏家族所建的土堡,該堡是在明朝嘉靖以後方修建的;作為碉堡式土堡典型的是漳平縣永福鄉李莊下樓的長青樓,係明萬歷年間李氏所營建。而僅福建南靖的普查,初步查出全縣有大型土樓共492座,其中圓形土樓306座,方形土樓187座。並經過考証,發現其中有元代建造的5座,明代建造的24座,清代建造的50座,福建現存最古老的土樓是永定縣湖雷鄉下寨村的馥馨樓,它建於唐大歷四年(西元769年)。 因此圓樓的起源是比較如黃漢民先生認為的,但黃漢民先生認為「城堡(或稱山寨)」是中原移民的居所,但目前潮州史記載有陳元光和他的父親陳政隋朝時就在潮州了,而且通過漢墓明器考古發現,筆者認為圓樓的起源是在地原住民和漢化後的原住民產物,另外饒平土樓明清時先後建有300座,後來爭相模仿形成風氣又大量建造,最後達677座之多,也是觀察的一個重點。 中原地區在商周時期就有成熟的土坯製作技術和夯築技術,可以建造民居、宮殿和城池,至秦漢時期已有空前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東漢和魏晉時期,中原的封建莊園經濟迅速發展,莊園主不僅擁有大量的土地和牛羊等生産資料,還組建自己的封建武裝部曲、家丁,修建起防禦工事——塢壁。《後漢書˙李章傳》云:“時趙魏豪右往往屯聚。清河大姓趙綱遂於縣界起塢壁、繕甲兵,爲所在害。”當時董卓的塢壁,其牆高可與長安城相比。 在中原和廣州的東漢晚期墓葬中,均出土有陶塢建築模型,“平面皆爲方形,四周繞以高大的牆垣,前後各有大門,門上出挑梁以承門樓。四隅各有方形角樓”。這種帶碉樓的塢壁建築,隨著中原地區戰亂頻繁、朝代更替、少數民族入主,打亂了漢族原有的經濟、政治和血緣關係,失去了封建莊園和塢壁的存在基礎,故至今在中原大地上很難見到古樸的類似的建築了。這和漢語在中原的情形是相同的。 在南方的古越族受到漢文化的同化,語言和建築除了原有的干欄式建築,也接受相當中原漢族的傳統建築文化,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於贛南、閩西、粵北、粵東和粵中的惠陽、深圳等客家地區,用夯土、土坯、卵石和青磚,建起一座座圓寨,府第式以堂橫屋爲基本結構的圍龍屋和城堡式的四角圍樓等多元文化形式的客家圍。 在考古學上,器物類比的認同,是文化認同的重要依據。秦漢時期嶺南民居,實物無存,唯從漢墓明器可見一斑。 廣州的西漢中期墓隨葬品開始出現幹欄式陶(木)屋模型,上層樓居、下層圈養牲畜,這類明器一直流行到東漢後期。木結構多用穿鬥式,也有擡梁式。倉、廩模型同爲幹欄式。住宅爲懸山頂,井亭和國則分別爲四坡頂與稻草編織的傘形頂。幹欄式宅屋模型有幾個特點:1.出現菱格式或直欞式窗戶;2.幹欄式木倉模型的懸山式屋頂,兩坡各設開合式天窗通風散熱;3.上層屋內一側臺地挖一長方形穿孔,穴旁加扶手,是爲廁坑。說明中原建築形式傳人嶺南即融合了適合本地氣候、生産特點的干欄式結構。 廣州出土東漢初期陶屋模型,出現曲尺式和樓閣式的新形式。一些陶屋屋脊各端及交合點翹起特高,山牆上端有一對三角形窗孔,正脊上有三個筒形飾物,下層基座牆體有鏤空的供木,有的是碩大的兩層彎形拱。樓閣式住宅平面佈局有日字形、曲尺形及三合形。廣州博物館收藏的廣州水泥廠出土東漢樓閣式住宅模型,分別以一、二、三層的房屋組合,屋頂有四面坡、雙面坡,結構複雜,主次分明、錯落有致,說明廣州地區已經能夠成熟地運用以木構架爲主的結構和軸對稱的形式。 廣州出土東漢後期墓葬陶屋明器,除了曲尺形占很大比例,最典型的是三合式陶屋和城堡模型。前者以曲尺式宅屋的單廊屋(後室)發展到雙廊屋,後院圍作圈欄,圍牆一側有斜梯,兩後屋必有其一作廁所用。屋脊兩端上翹角狀,已近鴟形。後者繞以高牆,前後各有大門,上建四阿頂門樓,四隅各建角樓,也是四阿頂。門樓、角樓,牆垣上都開有瞻望窗,一望而知是防衛性極強的塢堡。這種形式的宅院,直至近代仍可在粵北、粵東山區以及寶安一帶見到,當地俗稱“四點金式”、“四角樓”。從模型上的陶湧活動,可以反映出曲尺式、樓閣式和三合式住宅的主人是中、小地主,而塢堡的主人是擁有部曲的豪姓大宗。
1.干欄式住宅
4.曲尺形住宅 廣州出土的東漢明器中還有一種陶樓,層數3―5層不等,在古代也稱得上高層建築。由建築表面的柱、斗拱以及山牆面上刻劃出的梁架可見其爲木構架。常施斗拱有實柏式斗拱。四阿頂簷口基本平直,屋脊端部有起翹並飾以簡單的嗎尾。這一時期的陶井亭頂上則飾有鳳鳥。陶屋山牆上端有一對圓窗,裝飾更趨豐富。總的來說,廣州地區漢代住宅建築模型,與同期四川、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墓葬出土建築模型(還有畫像磚、畫像石)對比,木構件的複雜工巧、鬥的成熟多樣不及上述地區,房屋的整體佈局、平面設計卻有自己特色,早期有濃鬱的幹欄式痕迹,中、晚期呈現出在形制上組合靈活,變化多樣。風格上顯示出更爲粗獷、樸實,體現出這一時期的嶺南建築,在融合中原建築技術過程中,已經初步形成了以漢文化爲主體又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住宅建築體系。 寨,是古代之一種防衛設施,潮州之古寨,它不同於傳統中那種臨時木柵寨,而是以灰、土、沙、石、木材等材料構築成之永久性建築,它分佈於潮州之鄉村。潮州之古寨除饒平縣黃岡寨、古巷鎮象埔巷等個別始建于宋代外,大多是始建於明、清二代。它是以防衛爲目的,其産生有其歷史背景,我們通過一些歷史資料可見一斑。在山地則多圍城圓寨或放寨,並設望樓槍眼,此實是漢末魏晉時期的“塢壁”的翻版。 《元史·世宗紀》載:“至元22年(西元1285年)春二月,廣東宣慰使雲丹密實,以兵來招諭潮、惠二州郭逢遺等,四十五寨皆平,降民萬餘戶、軍三千六百一十人。” 《潮州府志·兵防志》載:“堡寨,古時大亂,無鄉不寨。初尚穴洞山樓,苟存生命,後遂有據險負固者,往姑不論。若晚明一隅鋒鏑相侵,忠義之士痛異族猾戛,起兵勒王,避難者從而依之,梟雄之徒則以爲窩屯所。鄉寨之盛莫逾於此矣。” 林熙春《澄海縣修溪東寨記》曰:“戊午(嘉靖37年西元1558年)倭夷就此等案,輒破蓬洲守禦,因而蹂踐我土者數年,當事始下令城村擬自爲守,溪東鑿土得石,累石爲城。” 以上引史料可見,潮州之古寨興起的重要契機乃是戰爭,潮州先民爲了保衛自己之家園,催生出這種集防禦功能、居住功能於一身之固定建築。然古寨之最興盛時期應是明朝中葉倭寇之入侵,《潮州府志·兵防志》中一句“無鄉不寨”足見當年潮州築寨之風。潮州古寨能得到充分之發展,乃時勢之然更是理所當然,因爲它乃是潮州先民家園遭焚戳荼毒之保障,更是名垂千古之抗倭民族戰爭之産物,倘若離開了這些殘酷之戰爭這一催化劑,是難以興起並如此蓬勃發展的。 康熙平定臺灣以後,潮州境內已罕見大規模之兵燹之動亂,然潮州古寨尚繼續發展,有的古寨在清朝中頁才始建,如官塘長遠樓建於康熙乙未年(西元1715年)、磷溪世德寨建於雍正十年(西元1732年)、官塘儀鳳樓建於乾隆戊辰年(西元1748年)等,這與潮州當年民性強悍,宗族械鬥疊起、盜賊橫行有著密切之關係。清·藍鼎元之《鹿洲初集·潮州風俗考》曾對明清期間潮州之民風作如此記述:
可見明清之際,潮州之民性俗悍,封建割據,聚族而居,鄉紳肆虐,虎狼橫行,往往大姓欺壓小姓,強房淩辱弱房,區區小事,常釀成大禍,於是持械互鬥之風愈演愈烈,屢禁不止,乃成痼疾。因此,這些可供安居養殖、又具有防衛功能只潮州古寨能繼續綿延發展,乃宗派互鬥之風、盜賊之患所促成。 元末明初,元人退出關外,但沿海倭寇,海盜爲患,屢侵入漳州各縣城鄉搶劫燒殺,民不安生,許多村莊仿衛城模式,聚族建土樓禦衛。明末清初,鄭成功率軍與清兵在閩南一帶拉鋸戰,民間又建不少土樓、石樓以安生。 用量最大的紅壤土,在閩西南鄉村隨處可見,瓦礫土和田岬泥也很容易取得。這三種土是決不能單獨使用的,必須經過配製、複合、發酵。這是一道不容疏忽的工序,它事關一座土樓的百年大計。所謂三合,即是土(當然是發酵成熟的土)、砂、石灰的“桃園三結義”。三合土又分爲濕夯、乾夯、特殊配方濕夯三種。 濕夯三合土以砂爲領導力量,石灰爲第二梯隊,土爲第三梯隊。乾夯三合土則以土爲核心,砂和石灰團結在周圍。 特殊配方的三合土就是廣爲人知的加入紅糖、蛋清、糯米的三合土。有些人有想當然的習慣,以爲這三樣東西是直接加入的,豈知紅糖、蛋清容易招引蟻蟲,爲土牆安全之大患,是絕對不能直接加入的。這一配製過程,客家人同樣又有一套嚴格的程式:將糯米磨成粉,先以冷水和勻,然後加入大量熱水,使糯米粉湯變得非常稀,再放進紅糖,然後在溫度冷卻之後再打入蛋清,最後將這特殊製造的粘合劑倒進三合土之中,用鋤頭翻動,使之徹底和勻。客家人數百年前配製而成的這種粘合劑,其凝聚力遠勝於水泥,多少土樓歷經風雨、戰火和地震,至今固若金湯,就是最好的形象廣告。 不過,這種三合土特別是特殊配方的三合土,價值不菲,所以客家人常說一句話:一碗豬肉換一碗三合土,而閩南人則將豬瘦肉、豬肝、豬小腸合煮稱作三合土。 建樓的主人一般只要請木匠師傅、泥匠師傅各一人,他們就會帶來助手和徒弟。木匠師傅大多是一個徒弟,最多兩個,泥匠班子則要大一些,但也就七八個人。這樣精簡的組合要建造一座龐大的土樓,從“制度”層面上杜絕了人浮於事,保證每個人都是建樓的行家高手。 泥匠班子通常需要一定數量的小工,運土、吊土、上料等等,這些下手活一般由本家族的人來幹,別一家族的人常常也會來幫忙,這是不用付酬金的,這次你幫我下次我幫你,一工還一工,這是客家人相互幫助的優良傳統。 對於一個土樓泥匠師傅來說,他的全套工具形制簡單,卻有著神奇般的魔力。一副牆槌版(牆模)、兩根夯杵、若干圓木橫擔、一把大拍板、若干小拍板、一盤繩線、一把木尺、一把三角尺、一把水準尺,還有鐵錘、鋃頭、鐵鏟、丁字鎬各一把,泥刀、泥鋤、木鏟若干。 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工具,土裏土氣的工具,在客家人手裏像是有了魔法,如神仙的魔杖一樣“變”出了一座座土樓。 木匠師傅必須在泥匠師傅之前進駐現場,做好泥匠師傅夯牆時安裝的木構件。對於一座土樓,主人和兩路師傅只有一個大致上的構思和設想,不像現代建築一樣體現在設計圖紙上面,而存在於心裏,可謂“胸有成樓”。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大量的具體問題,這就需要主家和師傅三者之間協調一致、相互合作。如果一方不幸染上現代官場常見的扯皮毛病,整個工程就無法進展了。閩西南鄉村數以萬計的土樓,可謂都是精誠合作的産物,就這一點而言,現代人實在有必要向土樓的子民學習一點合作的精神。其實對主人來說,他在聘請師傅之前,往往會留心兩路師傅是否脾氣相投,能否合得來,而泥木師傅也總是喜歡尋找合拍的對子。 一座土樓的動土奠基,這裏有一套完整的儀式:燒香化紙、殺雞祭拜天地、安符出煞、潔淨地面。土樓的開工儀式,充滿著對祖先的追思、對自然的敬畏。 土樓地基的基坑,客家人稱爲大腳坑。地面以下的石砌基礎叫大腳,地面以上的牆腳、腰壁叫小腳。大腳坑的寬度比小腳的寬度大一倍,深度則根據樓高與地質來確定。大腳以大石頭幹砌,縫隙用小石塊填緊,其四個邊角必須用整塊的巨石,以確保屋角地基的穩定,邊緣還要填土夯實。小腳一般採用表面較爲平坦的石塊,以三合土濕砌,通常高度是50釐米,但也有更高甚至高至門楣以上,這主要是出於防備山洪的需要。 小腳砌成,師傅可以放鬆幾天,等三合土牆面幹固之後,再開始夯築土牆,俗話叫作行牆。這是建造土樓最主要的工序,所以行牆前夜,主人要請泥木匠師傅、風水先生和小工、親戚吃喝一頓,大塊肉大碗酒,不妨豪興一點。第二天,鞭炮震天動地地響起來,煙霧繚繞,散發著濃烈的氣息。牆槌版貼著紅紙,靠在小腳上,像是準備出征的滿面紅光的將士。村裏人們都知道,這是土樓開始行牆了。 第一版牆一定要用最好的土,以最重視的態度夯得最堅固。如果沒有風水上的說法,第一版牆從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方向開始都是可以的。行牆一周之後,就要換一個方向了,即從正反方向輪流進行。 土樓底牆一般厚達1.5米到2米,1米左右便不多見,也許人們會說,這厚得有些過分了。其實就夯土技術來說,這不僅談不上厚,而是顯得太薄了。宋朝《營造法式》提到的“標準”是:“築城之制,每高四十尺,則厚加二十尺。”“築牆之制,每牆厚三尺,則高九尺。”如果按照這一標準,夯3米高的土牆,牆的厚度就要1米,你想想這工程量有多大,而且要佔用多少空間?三層土樓的高度一般都在10米以上,四、五層的則高達10多米,最高的是南靖的和貴樓,高達21.5米,底牆厚度卻只有1.34米。客家人的土樓超越了《營造法式》的標準,這就說明了一個事實:客家人的夯土技術得自真傳,爐火純青,始終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令人望塵莫及。 正在建造中的圓樓,底層牆基剛剛打好,它需要放置一段時間等其自然壓實後在繼續夯打 客家民居,一開始是簡單干欄式的,後來為了生存上的防禦而加強居住的防禦功能,就地取材用山區黃土造出四面一般高度之「方樓」,最後再演變成圓樓。饒平客家民居,一開始也是簡單干欄式的,大體上客家圓樓較重視群居之功能,防衛功能強,其格局也較漳州圓樓為大,最高達五層樓高(裕昌樓)。 為了生存上的防禦而造成客家群居特性的圓樓文化,產生了客家特有的民族性-團結,形成圓樓文化即由客家人為代表。 圓樓之優點為:
綜合以上所言,是從保護家園,形成群居聚落,其建築方式從方到圓的過程是整體結構與使用功能日趨合理化的結果,不但保存原鄉住的格式,也吸收當地優文化之優良之處,因而形成圓樓之特殊景觀。 土樓建築以生土爲主要材料,摻上石灰、細砂、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反復舂壓、夯築而成,一般高三至五層,一層爲廚房,二層爲倉庫,三層以上爲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具有聚族而居、防盜、防震、防獸、防火、防潮、通風採光、冬暖夏涼等特點。 土樓的特色
客家山區的特殊社會環境,「使居民聚族而居,修建了防衛手段最多、防衛性最強」的特殊建築形式 在物質上:「樓中有水井,每家又有穀倉儲存了許多糧食,並且飼養家畜,即使閉門不出,也可以在樓內生活數月之久,對於長期固守,極為有利」。
在土樓本身的建築:
據測算,這種夯土牆由底向上逐層減薄,技術標準竟達到高度與寬厚度之比爲25?1的極端境界,即1米厚的牆能建起25米高的樓臺來,堪稱世界一絕。 圓樓的分布 據土樓研究先驅人物黃漢民先生的調查,「幾乎漳州是所屬的縣都有圓樓,總計約八百餘幢,永定縣有三百多幢(早期調查數字)。而現存最古老的圓樓要屬華安縣沙建鄉岱山村的「齊雲樓」其族譜上面明確記載為郭姓「明洪武四年大造」(西元1371年),迄今六百多年,是最古老單元式住宅之一」。但饒平客家土樓相較更多,共有677座,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
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二宜樓,是第一座被列爲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圓樓,是福建土樓的優秀代表作。 二宜樓樓門朝西,門額石匾鐫刻著各40釐米見方的“二宜樓”三字,近趙體而無柔媚之態,類瘦金體又稍遜勁拔,自成一格。“二宜”兩字,寓有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內宜外、宜兄宜弟、宜子宜孫、宜文宜武之意。此匾已收入《中華名匾》一書中。 二宜樓依山傍水,樓背後層巒疊嶂,近處山丘綿延逶迤,宛如蜈蚣緩緩爬行;山前地勢平緩開闊,兩條清澈的小溪於樓前交匯後直奔西南而去,小橋、樓閣、翠竹、村舍點綴其間,風光秀麗,青山綠水與大樓黃牆黑瓦交相輝映,渾然一體,故稱“宜山宜水”。二宜樓建於清乾隆三十四年(西元1770年),開基祖爲蔣仕熊。他在家中排行第二,膂力超人,開荒種田是能手,在安溪、漳平等處開墾荒田幾百畝,聚攢了些財富。 後娶妻生子,便想爲子孫後代建立萬代基業。他請了一位勘輿家爲他選擇了這塊風水寶地,不惜鉅資,經營了12年才建成這座大樓。樓的平面直徑爲73.4米,外環樓高四層,內環一層,它均勻、平等地分成12個單元,除門、廳、梯道而外共192間。 如今保存完好,仍爲蔣氏聚族而居,住有36戶220多人。其空間結構相當合理,內環平屋爲“透天厝”,設廚房、餐室與客廳,一至三層爲臥室、倉庫,四層爲自家祖堂,各有樓梯上下。大樓中心是公共場所的大內院,占地600平方米,只設2口水井,豎立著許多2米多高的石柱,可晾曬衣服和農作物。它兼有內通廊式和單元式兩種圓樓的優點,抗風抗震,冬暖夏涼,公私兼顧,安穩舒適,故謂“宜家宜室”。 樓內居民門內是自家天地,戶外是家庭世界,樓外是綠色的田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確是“宜內宜外”。 二宜樓在建築格局上的“一統世界無貴賤,平分空間無大小”,非常有利於家族內部團結,發揮其凝聚、團結、制約和導向功能,說它“宜兄宜弟”、“宜子宜孫”倒也妥貼。 二宜樓外環樓通高18米,一至三層不開窗,四層只開小窗洞,且密布槍眼,底牆厚2.5米。圓拱形大門用花崗岩條石砌築,設兩重門板,內層鉚上鐵板,門後有雙閂,門頂有泄水漏沙裝置,可防火攻。四層樓上在泥牆與板壁之間有全樓貫通的“隱通廊”,還有小門與各戶相通。在總體設計上十分科學。祖堂設在中軸線盡端的重要位置,梁柱精製,彩繪生輝,華中見樸,繁簡有度,說它是“宜文宜武”一點也不誇張。 二宜樓的大門是朝西的拱形門,用上好的花崗石砌成,牆體上有兩個小孔,你若對著小孔往樓裏喊話,樓裏人都會聽到,它就像是現代的門鈴對講機一樣,十分神奇,據說其中奧秘,建築學家和聲學家至今無法破譯。 二宜樓的門額石匾上鐫刻著各40釐米見方的“二宜樓”三字,筆墨像是楷體,又多了一份飄逸,自成一格。“二宜”兩字,寓有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內宜外、宜兄宜弟、宜子宜孫、宜文宜武之意。據說這三個字是請當地一個讀書人寫的,他寫了好幾個月,廢紙不知扔了多少筐,都感到寫得不滿意,有一天樓主請他喝酒,把他灌了個八分醉,他回到家裏連忙展紙揮毫,一氣呵成,就寫出滿意的三個大字。不過,他醒酒之後,感到這三個字的某一筆劃還欠缺火候,但是他再也寫不出比這更好的字,只好作罷。到底哪一筆劃稍遜一籌,你到了二宜樓門前,不妨琢磨一下。
南靖書洋鎮下阪村裕昌樓一般被人叫作東倒西歪樓、歪歪斜斜樓,顧名思義,它是歪斜的,不過這從外觀上看不出來。當你一腳踏進樓門,猛然看到全樓回廊的支柱左傾右斜,最大的傾角達到15度,似乎只要一陣風吹過來,它們就會轟隆一聲倒下,這時你心裏不由一緊,也許就要抽腿往樓外跑了。其實,600多年來,裕昌樓就是這樣,有驚無險,風雨不動安如山。 裕昌樓始建於元朝中期(1308——1338年間),爲劉、羅、張、唐、範五姓合建,高5層,每層54個房間。全樓分成五大單元,每一單元有一部樓梯,5個家族各居一個單元。後半樓的每家每戶的一樓竈間,都有一口清洌水旺的井,拿起水桶伸手即可打水。天井中心還建了一座單層小圓樓,作爲祖堂,前面用河卵石鋪成一個大圓圈,根據金木水火土等分五格,形狀各異,煞是好看。 裕昌樓有個傳奇故事,樓是五姓人家合建的,木匠師傅和泥水師傅便由五姓人家輪流供飯。一個寒流來襲的夜晚,剛供完一輪飯的人家以爲沒事了,早早就吹燈睡覺,輪到供飯的那一戶人家以爲是明天一大早的事,天一黑也鑽進被窩了。因為兩家沒有交接好,這就苦了夜晚加班的木匠師傅,天寒地凍,饑腸轆轆,以爲主人家該送來熱氣騰騰的點心,誰知老半天不見動靜,越等越失望。也不知是餓得神思恍惚還是有意作弄,木匠師傅這一晚上做出的榫子都不合規範,榫眼太大而榫頭太小,不過主人沒有發現,立柱上梁之後一時也沒有出現異常。 據說,裕昌樓原本是建了7層,屋瓦尚未完全蓋好,一群外村人到樓後山上掃墓,放了3聲響銃和一大串鞭炮,開始燒紙錢,這時一陣山風吹未,把燒著的紙錢吹到七樓的杉木柱上。大家一陣緊急撲救,很快把火撲滅了,不過裕昌樓人卻覺得新樓還沒住人就先過火,不大吉利,就把七樓連同六樓一起拆除,在五樓重新釘桷蓋瓦。不久,大家發現二樓以上的回廊支柱開始傾斜,似乎有倒塌的危險,不由人心惶惶。 這一天傍晚,一隻老虎突然闖進樓裏,這個不速之客像巡視大員一樣,在一樓回廊走了一圈,又爬上二樓,在回廊上走了一圈,從後窗跳到樓後的山坡,撐起前腳坐在山坡上,目光溫存地看著裕昌樓,輕輕地吼叫了一聲。山大王的這一聲輕吼,全樓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劉姓人說,這一聲是叫“好”,對裕昌樓的落成表示祝賀。其餘四姓人卻認爲,老虎入樓不是好事,有了第一次肯定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將來凶多吉少。 不久,四姓人家就把各自的單元賤價賣給劉姓人,遷往他鄉或者漂洋過海到南洋去了。劉姓人得到整座土樓後,對搖搖欲墜的梁柱進行認真細緻的觀察和研究,發現柱子雖然傾斜,但由於梁柱相互牽引,整體合力沒有受到破壞,大樓是不會倒塌的。於是他們便在樓內安居樂業,六百多年來繁衍生息,人才輩出,有明清的進士,更有現代的大學教授,至今還有一百多人住在樓裏。
◎其他圍樓的介紹◎ 大陸傳統客家民居除了四合院擴充平面式的圍龍屋,樓式的有圍樓、走馬樓、圍龍屋、五鳳樓、府第式和中西混合式等等。從選地到細部尺寸全部按風水設計。它們都是大聚落,都具備防禦功能,尤其以樓式效果更佳,所以部分地區對樓式的“圍”俗稱“寨”,圍樓是“客家圍”中更向上發展,又最富變化的建築。圍樓的外形有圓形、橢圓形、方形、四方形、五方形、八角形、交椅形、扇形、金字塔形、堡壘形、綜合形等,其中圓形、方形最多,八角形、交椅形、金字塔形、堡壘形為最特別。 圍樓的建材用土夯建的叫“土樓”;用石板建的叫“石樓”;表面加上石灰的叫“灰樓”,其中以土樓數量最多,全國最大的土樓在饒平,最新建的土樓也在饒平。 除了圍龍屋外,現在圍樓住民的語言,包含大部分的客家話和少部分的閩南學佬話,經過調查,少部分的閩南學佬話圍樓住民祖先都是客家人,所以現今外界都以“客家土樓”稱呼。以下我們介紹福建漳州和泉州等地,最近發現的一些土樓建築。 福建漳州市文管部門在文物普查中,發現了一處罕見的明末清初古村落。這處古村落位於漳州近郊天寶鎮洪坑村(古稱鴻湖社),占地面積約130公頃,主體是一字排開的七座三進、五進大屋,每座大屋的兩側各有兩排單層護厝。古屋均以大條石砌牆基,牆壁以青磚砌成,當地人稱“青磚石壁腳”。大屋與大屋、大屋與護厝、護厝與護厝之間都有小路相通。村內共有4條石板街道,18條排水溝,8口古井,村落的前後各有兩口池塘。 整座村落佈局合理、錯落有致令人稱奇的是村莊內大小道路縱橫交錯,有如迷宮。只要七座大屋的大門鎖上,外人便無法進入村莊,而村內各家各戶卻道路相連,門戶相通。一般人一進村便迷了路,轉來轉去就是出不了村。 大屋結構宏偉,窗、梁、壁上遍佈著圖案精美的石雕、木雕。其中,祖祠“世澤堂”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約1375年至1379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鴻湖樂居”則是一座圓形的三屋石樓,樓中央有一口八角形石井,二層樓上設有槍眼,樓內設有木制通廊,可通各個房間,整個佈局酷似客家土樓,只是材料規模有所不同。
泉州土樓,主要分佈在德化、永春、安溪等內地縣份,沿海縣份個別地方也有。泉州土樓在建築結構、平面佈局和聚居方式方面,與中外學者所談論的土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故有的建築專家即把泉州一些有名的土樓稱爲土堡,以示區別,這是一種科學的嚴謹態度。但由於泉州人對土樓的叫法已約定俗成,甚至有的地方還以“土樓”爲地名,今人編纂的《泉州市建築志》也將“土樓”、“土墨”並稱,因此從民俗學的角度,我們仍沿稱土樓。 泉州的土樓基本上興建於清代,比較著名的有德化縣蓋德鄉的蓋德土樓。德化縣三班鄉碩傑村的大興土堡、永春縣五裏街鎮仰賢村的山美土樓、惠安縣山腰鎮前黃土樓村的定樓等。蓋德土樓又名金牌堡,長52.5米,寬45米,四周石砌圍牆,上築防衛環廊相通,牆外環以壕,有南北兩門與樓外通。裏面築屋兩列,共有房118間。大興土樓又名大興堡,長64.5米,寬56.96米,圍牆內貼建有倚樓,並沿對角線伸出兩個角樓,以備防衛。裏面南北並排兩幢一字形的兩層樓房,共有房24間。山美土樓又名糞來莊,平面呈正方形,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中間平居三落,圍牆內貼建之倚樓上也有防衛走廊。定樓作平面方形四合式,等邊長20.8米,高三層8.3米,皆由條石砌築,又稱黃素(定樓主人)石樓。石樓三層外壁以糯米糖水灰抹面,年久變黑似土,故當地人又稱之“土樓”。三樓四角各有哨樓伸出,設有射擊孔。樓內隔成36間房,樓外環築72間廂房,取象於“36天罡72地煞”。 土樓民居歸屬於漢民族傳統的大家族聚居模式,但又有別於普遍通行的村落聚居模式,故其相應的居住民俗也獨具特色。泉州土樓在其建築外觀上,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封閉性和防衛性,尤其是後者,這不能不使人聯想到土樓民居形成時期的戰亂頻繁、士匪出沒的歷史背景。而在土樓的內部結構方面,則又使人感受到一種圃於封閉圈裏的相對開放性,至少在各家日常生活中的隱秘性方面,就不如村落聚居模式的一家一戶小住宅。爲了在當時不安定的社會環境中爭得一個相對安定的生活空間,土樓居民的集體意識比較強烈,風雨同舟,同甘苦,共患難,一旦發生戰事,一座土樓就是一個戰鬥的集體。 客家土樓概分為方樓、圓樓、堂橫式圍屋(圍龍屋、五鳳樓)三類,分佈的主要區域是分處博平嶺南脈西東兩側的閩西南和粵東北幾個縣市,特別是客家話和閩南學佬話這兩大方言交界地區。如龍岩、湖雷、古竹、岐嶺、大溪、湖坑、下洋幾個鄉鎮,南靖西北部的奎洋、梅林、書洋3鄉,平和西部的蘆溪、霞寨、合溪、秀峰、九峰幾個鄉鎮,詔安西北部的秀篆、官陂2鄉,以及大埔東南部的雙溪、楓朗、桃園、豐順西部的官西,饒平北部的上善、三饒等幾個鄉鎮。在梅縣松源鎮、大埔縣毗鄰福建的和村、埔北英歌山和蕉嶺石寨等地亦可見這種民居。 歷史上自宋代以來,這裏是汀、漳、梅、潮4州分界線,迄今除極小析分以外,基本無變化。十分值得注意的是,汀、梅2州境內居民悉爲客家人,而漳、潮2州邊境有客家學佬客及半山客現象。 另外泉州也有土樓。 1、 方樓主要分佈在龍岩、永定、南靖交界地區。博平嶺縱貫其間,宋代至今,爲汀、漳2川的區劃所在。方樓在3類土樓中數量最多。據目前對3至5層方樓的初步統計:龍岩適中鎮共有242座(另有遺址可查的,1864年太平天國戰時被毀38座,1924年軍閥混戰時被毀24座)。永定高陂鎮649座(其中2座6層),坎市鎮1016座(其中1座6層),撫市鎮統計暫缺,湖雷鎮609座,古竹鄉統計暫缺,岐嶺鄉376座,大溪鄉155座,湖坑鎮201座(其中6座6層),下洋鎮統計暫缺。南靖奎洋鄉34座,梅林鄉62座,書洋鄉230座。無庸贅言,永定方樓總數占支配份量,撇開分佈零散的幾個鄉鎮不計,已有統計數位的6個鄉鎮共3006座。以平均500座計,則統計暫缺的3個鄉共1500座,則永定一縣3層以上的方樓總數超過4500座,真是一個驚人的數位。另須指出,上述全部方樓的樓主或建造者幾乎都是客家人。龍岩適中鎮居民屬性不明,其通行土話亦非客家話非閩南話,但“適中大樓建築師來自永定金豐,如肖姓,操木工而在適中定居”。南靖縣11鄉鎮中,8個鄉鎮全爲閩南人,只有奎洋、梅林、書洋3鄉客家人閩南人混居,而且方樓集中客家人村落中。永定則爲純客家人居住縣。 方樓分佈地是平原向山脊過渡區域,這裏耕地較少,經濟較差,交通不甚便利,歷史上匪患械鬥多發。因而方樓同五鳳樓比,顯然秩序感減弱而防禦性增強。 2、 圓寨主要分佈在永定、南靖、平和、饒平4縣交界地區,這裏山高水冷、耕地幾乎悉爲梯田,歷史上社會極不安寧,而客家人的永定縣與閩南人的南靖、平和2縣之間交通隔絕,直至1980年代才開通。但永定、南靖交界是處隘口,修築簡易公路,但迄今交通狀況並未根本改善。在3類土樓中,圓寨最爲隱蔽,防禦性最強。 據目前對現存圓寨的統計,永定縣主要集中在古竹、岐嶺、大溪、湖坑、下洋5個鄉。其中岐嶺鄉28座,大溪鄉31座,湖坑鄉64座。古竹、下洋統計暫缺。但前者較湖坑稍多,後者較湖坑略少,若以平均等於64座計,則全縣總數不下於360座。南靖奎洋鄉14座,梅林鄉39座,書洋鄉101座,般場鄉23座,加上其他鄉鎮數量,全縣總數約在210座以上。這裏也須注意,在圓寨最多的4個鄉中,客家村落最爲集中。平和圓寨數量暫不明確,但據新編《平和縣誌·文物名勝卷》統計,全縣現存2至4層的方樓圓寨共約280座,尤以圓寨爲多,集中在蘆溪、長樂、九峰幾個毗鄰永定的鄉鎮。長樂鄉爲純客家人居住,蘆溪、九峰則客家人閩南人混居。饒平縣總土樓數量達677座,其中饒北全部都是客家人。 3、 堂橫式圍屋依據形式可分為圍龍屋及五鳳樓,其基本結構在中心軸線上爲二堂(廳)或三堂,最多者達五堂,兩側加橫屋。這種傳統屋式粵東客家人稱之爲“府第式”,福建稱爲“五鳳樓”。基本上圍龍屋及五鳳樓仍有差異,圍龍屋有化胎及圍龍,五鳳樓則沒有。 五鳳樓主要分佈在永定高陂、坎市、湖雷3鄉,這裏平原面積較大,耕地多且交通便利,自古就是客家地區中盛産糧、煙、煤的聚寶盆,與一般“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貧瘠景象大不相同,應該看到,正是這裏的發達經濟提供了使五鳳樓得以建造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地位。同時因爲距離邊境衝突地區較遠,生存環境相對安寧。故住宅強調尊卑秩序而無須專注於防禦,因此永定五鳳樓的總數甚少。 圍龍屋則是客家建築重要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粵東,數量相當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