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众多开国皇帝封建藩国之谜 历史上历代的文人,还有现代的很多人,都认为封建藩国是错误的,削藩是正确的,但那些开国雄主(如刘邦、朱元璋)就不知道封建藩国可能会引起的问题?历经沧桑、打败众多英豪,九死一生才登上皇位的雄主们的智力和见识难道还不如夸夸其谈的文人? 在这里,让我们来揣测一下开国雄主们封建藩国的真实想法!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精明,和汉高祖刘邦一样,认识到了分封的关键好处,可惜他们的子孙却不明白啊! 《史记》中已写得明明白白,吕氏把把皇帝玩弄于手掌之上,却无力动摇皇权。就是因为刘氏宗王势力太大了。如果吕氏集团势力过分扩张,就侵犯刘氏宗王的根本利益了,所以吕氏集团所能扩张的政治资源就非常有限了。 后来,周勃、陈平可以轻易打垮吕氏外戚集团,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也是因为有强大的刘氏宗王势力集团做后盾。 吕氏不敢侵夺刘氏江山,是因为这种强大的刘氏宗王存在。 功臣集团不敢窥视刘氏江山,是因为这种强大的刘氏宗王存在。 旧的六国贵族,不能再发生影响力,是因为这种强大的刘氏宗王遍布各地。 后来吕氏集团被打破了。以陈平、周勃为代表的功臣集团拥立文帝。最初文帝都不敢到长安,因为面对强大的功臣集团,他感觉自己去了也只能当傀儡。但他的智囊说了:有强大的刘室宗王做后盾,功臣集团不能把你怎样了。 文帝遂决定到长安当皇帝。也正是因为有强大的刘室宗王做后盾,所以文帝可以轻易驾驭强大的功臣集团。所以文帝不满意周勃,把周勃修理的说:“我现在才知道狱吏也这样尊贵啊!”狱吏为什么能把周勃弄得语无伦次、害怕惶恐呢?因为狱吏代表的是皇权!后来周亚夫立不世之功。但面对皇帝的猜忌,只能被蛮不讲理的杀死。在皇族势力巨大的背景下,能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只有皇室成员。而别的势力都不能成为这种危害。 当然了,皇室贵族集团势力太大。对皇权总是一种威胁。但,这是难免的。因为围绕权力总存在巨大的争斗,妄想皇权没有力量威胁。那从来都是一种妄想。 皇权总是在种种力量平衡之中存在的! 后来的皇帝削藩,渐渐走得远了。皇室力量都削弱了,但皇帝呢?从此再也无法面对强臣的控制了!从此成了强臣的的傀儡! 皇族的威胁没有了!但外来的危险呢?皇室成员势力巨大固然会危及皇权,但问题是:亲人不可信,外人就一定值得信赖吗?
实际上西晋分封的藩王权利和汉武帝时期的藩王差不多,势力并不大,受到严格的限制。关于西晋的八王之乱,首先要搞清本质。八王之乱的本质是中央内斗,中央的某派别中央利用地方势力清除异党。在这种背景下,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怪分封?东汉末年宦党外戚士族内斗,引西凉军入京,不照样把东汉搞垮?你可以引地方军入京,我当然也可以引地方军入京,清除异党后,又怕自己引进的地方军阀势力过大,又要铲除,又要引其他力量入京,怎么能不乱? 如果分封后地方势力主动起来挑战中央权势,引发全国大乱,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请。其实秦后几次分封大乱,起因都在中央一边,中央主动收权,地方造反。西汉七国之乱如此,明初建文也如此。道理很明显,造反不那么容易。不被逼到最后,没有人愿意赌造反。 明朝成祖造反,各地藩王并没有起来夺权,成祖登位很容易就剥夺了藩王军权,可见所谓分封势力造反,分封势力内战即使可能,几率也不太高。 明代有人说过,当年西汉如果不急于消藩,等几年吴王病死,根本就不会有七国之乱。我可以在补充,如果汉景帝和建文帝手段高明一点,用汉武的推恩令,也不会搞出七国之乱和靖难之役。七国之乱和靖难之役某种意义是少数文人急于成名谋利,搞出来的东西。 |
|
来自: where5 > 《历史解密8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