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野原重明:快乐的十五个习惯(文章长了些但值得一看)

 昵称413468 2014-03-12

这篇文章长了些,不过很值得一看~

日本畅销医界作家,现今九十七岁,仍活跃于诊疗工作的日野原重明。其蓬勃朝气本于对他人的细心关怀、不轻易向疾病低头、不因忙碌的工作而心生气馁、从天天发生的事件中悟出乐趣。其人生如此智慧圆融的原点,就蕴藏在他的一颗心与生活习惯里。

从一九七五年开始,日野原一直在提倡,“自己的健康自己捍卫”的运动。他仔细研究一下有哪些习惯对自己有好处,既然知道有好处,就要养成“毫不迟疑、当下实行”的行动力。

摄取品质不佳的食物、食用过多盐分、抽菸、过量饮酒、食用太多动物性脂肪、黄绿叶菜类摄取太少、运动不足……,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坏习惯,日野原建议,若能够及早转个方向,待年长或年老之时,便不会染上所谓的“成人病”。

也就是说,许多疾病都是长年以来的坏习惯所造成的。

日野原向来认为“成人病”之名,应该更改为较具行动力、自发力的“习惯病”才对(英语为life style related disease)。经过了他二十年的倡导,日本终于在平成八年(一九九六年),更名为“生活习惯病”。

活力充沛又乐在生活的日野原,唯一感到骄傲的健康祕诀,就是他的好习惯。这些历经九十年所培养、持续不断的好习惯,时至今日,仍是他的无价之宝。这些宝物包括了以下十五个习惯:

习惯1心中永保爱

日野原之所以充满活力,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爱存在于心中。他向来相信喜悦或欢乐只要有人分享,快乐的程度就会更加扩大。更喜乐的生命,必须包含更多的爱。

联旭广告公司总经理陈玲玲分析,她高龄九十九岁仙逝的外公之所以能长寿,是因为长年在碧草如茵的中兴新村上班,过的是非常简朴的生活。节俭、吃素、慈祥、包容力大、又喜欢种花种草,与女儿、孙子同住,三代同堂。整日笼罩在爱人──爱女儿、爱孙子的环境里。

习惯2抱持“一切都会变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

日野原也相信,那些愿意克服自己的缺点或弱点,并习惯存着“一切都会变得更美好”的正面想法的人,在人生中的任何时刻,都能够展现乐于坚持的强大毅力。

正面的想法比一切都重要。近十年来,开始成为一个虔诚基督徒的巨大机械集团执行长罗祥安举例,即使现在有人因为投资连动债,损失了一百万,应该要庆幸还有十万元。“人要感恩他所还拥有的,”罗祥安说,“台湾有很多财富,好的环境,有很多事,比起别的地方,台湾已经好很多。”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于习惯有如此定义:“所谓习惯就是不停重复的动作”。养成对任何事情都持有正面的想法,也是一种必须要培养的新习惯。用这样柔软的思考方式试着重组我们的人生,一定可以感觉到从明天开始的每一日,更为光辉、明亮。

习惯3挑战新事物

如果在年轻时就养成挑战新事物的习惯,发觉自身才华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加。那么,一生中就可以看见无数次繁花盛开的瑰丽风景。

像五岁丧父、低收入户的台南建筑设计师毛森江,在到日本拜师学习制造清水模技术之前,是个成衣贸易商,但是一回他到大阪出差,对安藤忠雄简雅的清水模建筑深为折服,立志学习,终至转行在台南盖清水模好宅,就是一个勇于挑战新事物、终至转行成功的典范人物。

另外一个竹山人:王浩一,是台北精神科名医王浩威的哥哥。他原本在台北也是帮外商成衣公司当总经理,后来外商移出台湾,他成为最后一个关掉公司灯光的人。之后,他回到母校──在成大校园著名的大榕树下思索,受到感召选择留在台南岳父家的塑胶工厂工作,并且开始背着写生用具、相机,探访府城台南的大街小巷,先后写出《慢食府城》及《在庙口说书》等畅销书。也是一个勇于挑战新事物的典范。

日野原说,若想永远保持年轻的心,就要试着对某种事物保持高度的关心。而且,还要试着去挑战看看。只要抱持这样的心情,老不老一点都无妨,就让向前行的勇气,好好地发挥能量。

习惯4锻练自己的专注力

日野原强调,一个人有专注力,看起来就会非常朝气蓬勃,但如果缺乏专注力,什么事都无法顺利进行。“最糟糕的是就此意志消沉、自我放弃,”日野原说。

培养专注力,需要某种程度的训练才行。也就是说,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就养成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为了锻练自己的专注能力,日野原采用的方法是──无论多么短暂的时间也要有效利用,绝对不可白白浪费。

日野原建议对于生活时间不太固定、或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的人,时间再如何充裕,也要在一天当中固定抽出三小时左右,完全用在研读或自己的兴趣上。

台南建筑工作者毛森江每天也只排三分之二的工作行程,另外三分之一时间约三个小时,他都拿来读书。他所设计的住宅,书房一定扮演一个相当主体的角色,让全家人都可以在一个书房长桌上读书。

现年才四十三岁的香港宜诺管理顾问集团执行董事王劭仁在八个多月前,辞掉凯撒饭店总经理一职,在筹备创立一家旅馆谘询顾问与训练公司之前,有整整八个月没班可上、没薪水可领,然而他毫不懈怠,每天仍然穿西装、打领带,提着电脑到咖啡店去写创业企划,直到顾客接纳企划案为止。

[人生的清晨到人生的午后]

做了一辈子的专业经理人,王培仁勇敢走出大企业大树的保护,出来创业。正如同作家、社会学者,同时也是美国史上第一位领得滑翔机执照的林白夫人,在迎接五十岁生日前夕表示,“即将进入中年的我,想要重新思考此后的人生。”

于是,她独自滞留在海边一星期,据说当时随笔写下的作品,即为著作《海之礼》的前身。她在执笔的同时,仔细检视当时的人生,并决定了此后生命的型态。“五十岁过后,也正式进入了人生的午后…….”这句话是不是浮现出美丽动人、稳定无波的海边夕照?

习惯5

人生要如何规划才好?

日野原建议,如果实在无从下手,先寻觅一个你心生钦羡的典范也是个好主意。

在台湾,很多人学习借由宗教信仰,不再为明天烦忧。巨大执行长罗祥安在近五十岁那一年,由于捷安特要成为全球化企业,他想到公司那幺小,要全球化,压力很大,身心状况几乎快到崩溃边缘。

刚好有一天,他跟着太太到东海大学教堂做礼拜,听牧师说到有劳苦重担的人,我就让你得到安息。那天晚上,罗祥安生平第一次祷告,之后,经过一个月、半年、一年,罗祥安发现自己的心情,愈来愈轻松,一年后,罗祥安就受洗了。

如今,罗祥安维持着“只要做好事情,没有强求的目标,”知天命,专心做好自己。他也开始骑脚踏车上班、假日骑车上山,精神、体力都比过去年轻了十岁。

[义工之心与义工精神]

日野原也建议可以凭藉一颗温暖的义工之心,造就出一种人格。一面充分利用义工活动,在平衡自己生命的同时,又可以过着充满弹性、愉快的生活。

人并不会因岁月的积累而枯萎,反而会更加成熟。为了朝成熟之路迈进,各方面要学习的事情还很多,日野原建议要努力培养思考的习惯。

台湾娇生公司总经理张振亚就是典型爱做义工的专业经理人。她过去曾主导导入企业的合理经营方式进入彭婉如文教基金会。如今,彭婉如文教基金会组织运作的能力非常强,带领了一批需要就业的女性人力进入台湾的各个家庭中,做清洁、烹饪、保母等服务工作。

做公益有了心得之后,她开始想推广义工精神。去年年底开始,张振亚打了几个电话给几家外商日用品公司,如联合利华、宝侨、桂格、雀巢食品等等,请他们捐出原本只是因为包装受损,但品质没受到破坏却要销毁的产品给天主教善牧基金会。

张振亚指出善牧基金会有收容一些未婚怀孕的妇女、被抛弃的婴儿等等,每个月需要盐、酱、醋等日常用品。张振亚又打电话找联合劝募基金会协助稽核收发,确保捐献物资送到确实需要的地方,并且又请新竹货运赞助物流配送。

张振亚说她只要每个月抽出一个小时打电话沟通,就可完成一笔不用花钱的大生意,也就是五年内,善牧基金会百分之五十的安置所可以得到他们所需求的物资。“于公、于私,都是快乐的事,”张振亚说。

像张振亚一样,许多企业人也开始在做义工。经营人力仲介的经纬智库公司总经理许书扬最近也常义务到台大职涯发展中心,为台大学生谘商未来的就业计划。

习惯6感受他人的心情

日野原常常出国,经常看到外国人有体谅他人心情的习惯。要感受他人的心情,一定要先能让自己宁静下来,细细体会。

食养山房主人林炳辉就是这个典型的例子。他凭着对简单、素雅、令人感动,引发丰富心灵的居住空间的追求,在十几年前,创设了食养山房。

研究美学经济的政大科技管理教授李仁芳形容,来到食养山房慢慢享用两、三个小时、约一千元的餐饮,或是来品味下午茶时,他清楚地观察到每一个客人一进到食养山房,脸上线条立即柔和、快乐。“这里不是奢华,而是素华,”李仁芳说。

十七、八年前,林炳辉曾经在台北租屋而居,那段时间,白天他在营造公司上班,夜里常跑伊通公园画廊,看到里面布置整洁,空间素雅,开始引发他想要居住在这样空间的想法。于是他开始把沙发去掉、电视机去掉,不断地割舍,然后开始在洁净的空间插上一朵小花,泡一杯茶,开始可以安静读书、探索内心世界。“因为环境影响你的视觉,你就可以安静地坐下来,”林炳辉说。

多接近大自然,可以让自己的心更柔软,更敏锐。专研园艺治疗的台大园艺系教授张俊彦指出,美国有所谓的园艺治疗师,种植花草,可以舒缓脑波内的紧张度,并且有助恢复注意力及疲劳。

习惯7

日野原也想对大家说的是,如果你自己架设好一组品质优良的天线与接收器,你就更有机会遇见美好的事物。

奥美广告公司副董事长叶明桂就是一个很懂得感恩他的工作伙伴的人,懂得架设接收美好讯息天线的人。他从年轻时,就跟着台湾奥美的两个创始人宋秩铭、庄淑芬,如今,两位老板远征中国,他还在台湾留守着。

现年五十二岁的叶明桂最近有个觉悟是,要进入职场工作,一定要找志同道合的人,大家愿景、目标、价值观都一致。“志同道合就是快乐,”叶明桂说。

习惯8

日野原维持健康的方法,就是对体重的控制。有的靠饮食控制,维持适当的体重,有的则靠规律的运动。忙碌时,他常常在吃饭时间拿出牛奶与饼干。

“大家都知道吃饭只要吃到八分饱就好。在吃到太撑、吃得太饱之前就停手,内脏的负担比较小,对健康有正面的好处,”日野原说他现在超过九十岁,“六分”左右就足够了。

百分之五十的死因是坏习惯所致。

台湾大哥大总经理张孝威也是一个听到善言,就可以立即执行的人。

八年前,由于去听了陈坚贞老师所演讲的自然律例,当下回家就力行演讲中所谈的每天早上吃番薯、喝精力汤,并维持骑自行车、做瑜珈的习惯。张孝威做到了陈坚贞所说的,每天早睡早起,作息规律。而且,近几年更是滴酒不沾。从两千年开始,张孝威身体状况好转,远离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状。

习惯9

每天清晨,日野原都会喝一杯加了橄榄油的蔬菜汁。这种自制饮料可以稳定胆固醇值,又可以在忙碌的上午,轻松地补充体力与能量。这个习惯,他已经持续了三十年以上。

晚餐常会有聚会或晚宴,这种场合的料理多含有过量油脂,到处充满了卡路里摄取过量的危险。遇到这种情况,日野原都会先从沙拉开始取用。但他建议偶尔有宴席时,对美食也不用过于敏感,多吃一点,过几天少吃一点,让多出的一、两公斤体重降下来就可以了。

习惯10

同时与饮食生活的混乱共存的,常常是运动不足的问题。但是,对每天忙乱过日子的现代人而言,要额外找到运动时间,实在是难如登天。所以日野原自己就做到了能走路就走路,因此他在医院里上上下下、跑来跑去,不坐电梯,走楼梯;搭捷运时,也尽量走楼梯,不搭电扶梯。

习惯11

找同好一起去运动,也是必须培养的快乐生活好习惯。

即时找不到人一起去运动,只要每天规律地去运动,自然就会碰到一些运动同好。如台南建筑工作者毛森江每天早上五点半就到台南市的YMCA去晨泳,每天都会遇到前来游泳的九十岁妇人。

台湾富兰克林两个经理人愖言、张森贵最近遭逢金融海啸,开始把大量的时间投入跑步、游泳、打球、骑车、遛狗、也多花些时间,在周末连休日,与家人在台湾各处旅游。

习惯12

健康与否,就看自己够不够朝气蓬勃,而够不够有活力,也全靠心情决定。

作家罗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我觉得快乐是一种天性,”现年九十岁的作家罗兰,从二十七岁那年,一个人由天津来到台湾,就此定居下来,再怎么辛苦,从不会抱怨。年轻时一边在警广上班,一边写作,也一边养儿。如今儿女长大了,一个人居住,倒也自得其乐。

即使现在已经九十岁了,罗兰仍然耳聪目明,还会一个人找寻生活乐趣,除了每天早上,住在附近的儿子带来豆浆、烧饼油条当早餐之外,她常会一个人坐计程车到外双溪故宫外面的小山坡去晒晒早晨的太阳,看着故宫博物馆的围墙,好像有回到天津老家的感觉。或是一个人到中央图书馆,坐在五楼的窗边,默默读书、写作。

她每天晚上一定会写写日记。因为身心之间紧密连结、互为表里,身兼心理学家与哲学家的柏格森(Henri Bergson)曾说:“人类是唯一能够创造自己命运的动物,而人类却迟迟无法觉悟。”

要让心灵变得更平静、丰富,该如何做才好呢?

日野原建议,就算面对累死人的工作,也不应该长吁短叹、以为时运不济,反而要振作精神、想像完成后的成就感。并且,一边以正面思考来鼓励自己,一边务实地动手完成,积极进取地挑战难关。

习惯13

沈重的压力必须明快地纾解及调整。纾解压力的一个方法是,不要让忧虑的事情一件一件累积。

许多人释放压力的方法,是寻求宗教信仰,把烦恼、忧虑交给上帝。张孝威长年信仰基督教,自己的妹妹还是牧师,他说,一个人不能过度自信,他认为很多经营者出现问题,是因为过度自信,他做个基督徒,可以将忧虑交给上帝,不会累积在心里。

曾有一个患者告诉日野原,他已经厌倦了充满压力的上班生涯,退休后想要在温暖的土地上,过着随心所欲的日子。

但是,当如愿搬到计划中的区域,过着完全没有压力的生活后,他每天在无所事事当中,却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到了最后,身体崩坏、精神状况也变得极为不稳定。

若生存于无菌般、毫无压力的环境,身体上、心灵上也终会产生病状。

习惯14

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创作的《青鸟》是一出著名的戏剧。故事的梗概是“千山万水寻找代表幸福的青鸟,最后,却发现它不在天涯海角,而是好端端地待在家中”。青鸟欲诉说的就是,所谓的幸福就存在每个人的心中。

[掌握住属于自己的青鸟]

建立明朗、乐观的生活方式,设立人生的愿景,随时掌握住属于自己的青鸟,必须常常反求自己。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曾端真,从中兴大学农业教育系毕业,曾担任几年的国中生物老师。可是她一直没有忘记自己从小想当大学教授的愿景,二十六岁结婚后,辞去国中老师的铁饭碗,住在师大路。

三十一岁考取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研究所,硕士拿到后,中间还到中山女高当辅导老师,三十六岁考取博士班。一路念下来,终于在四十岁拿到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的博士学位,不仅达成个人愿景,还考取心理谘商师执照,每周有一个晚上到一家基金会做心理谘商的工作。

现在年近六十岁的曾端真并没有停止学习,还自己花费三年时间,预计花费一百五十万元学习费用,跟住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位心理治疗训练师史坦(Henry Stein),每周进行一次为时一个小时的电话教学学习,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跑一趟旧金山三天,亲自学习阿德勒心理治疗。

曾端真在给人做心理谘商时,很强调每个人要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生活形态,以此生活形态,来选择适合这个生活形态的工作。“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她说。也就是说,自己将来想要做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往那个方向,掌握时间,充实自己、准备好自己。

“人生快乐之道在多元,重点是当自己有困扰时,就要变,用原来的方法让你不快乐,就不要用原来的方法,”曾端真说。

习惯15

不管是借由写日记、写年记的方式,或是经过祷告、内观,万一你发现到今天为止走的是错误的道路,只要换一个正确的方向即可。

日野原一直在强调,习惯可以造就一个人。但是,并不是要大家盲目、毫无理性地固执于一件事。有时候,描绘出一幅美丽愿景之后,才发现到今天为止的习惯,与这样的愿景格格不入。这种时候,弹性改变一下思考方式,再营造出另一种适合的习惯就好了。

人生就是不断检视过往习惯的过程。

在中国为明基打拼十二年的明基全球策略规划中心总经理曾文祺,在今年六月调回台湾之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生活习惯──不断地拼拼拼,导致身体出现三高症状。

如今他回到台北迪化街老家,与父母兄弟齐聚一堂,并在附近买了房子,准备把来自苏州的妻子与两个儿子,接回台北居住,一方面让他的小孩可以到他的母校──永乐国小就读,一方面可以常常回妈妈家,享受三代同堂的乐趣。

飞遍中国大江南北,如今他成为一个非常亲近台湾土地与河流的乐活族。现在的曾文祺每天早上七点由大稻埕码头开始沿着淡水河河畔骑脚踏车,中间过个桥,再转到基隆河畔,一路骑脚踏车,约一个小时,抵达内湖明基总部。每逢假日,台北市周边二十条登山步道,他也都踏遍了。

“环境在转变,变成你重新学习的契机,”曾文祺认为人的成长与老化,都是细胞新陈代谢的结果,随着环境改变,以及自我的反思,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是必然的。

在台湾的人生活习惯改变了,生活思维改变了,说不定对经营企业的思维也会改变,终将形塑出另外一种企业风貌。

由人的新陈代谢,想到企业的成长与求变,曾文祺感叹台湾的企业若老是只有三、四%的毛利,会把台湾的资源都消耗掉,而有些生活产业却有一五到二○%的毛利。

在台湾,很多人不断自我反思,企图走出一条新路。快六十岁的政大教授李仁芳近十年来,把研究与教学重心都放在美学经济、创意经营的领域上。他说,台湾企业绝对不能只是赚二%毛利的以量取胜的制造业,台湾必须靠创意与创新,创造出高毛利的产业出来。

“台湾老板卖一台电脑,只赚三十几元,大家拼得要死,完全没有生活品质。这究竟要做什么?”李仁芳感叹连连。要做出优雅、高获利的产品,要先从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开始。

正如同日野原重明在书中所说的:“禽鸟的飞行姿势无法改变,动物爬行的方式、奔跑的姿势难以调整,但是,人类可以更改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日复一日、重复千百回的行动,形成新的习惯。选择新习惯与否,靠的是人类的意志。人类有选择的自由,经由意志力与毅力,可以形塑出全新的自己。”

迎接新的一年,形塑出全新的自己。“生活幸福感会出来,”林炳辉在他阳明山上的食养山房的禅风茶席上,看着窗外午后一片的绿意说。

对你而言,人生的清晨也许已过,但是人生的午后还长得很,你要如何走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