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与合作》深度报道之二:诺亚的“颠覆者”梦想

 成功是什么 2014-03-14

【新朋友】点击上方“诺亚财富”关注我们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可转发分享

(本文刊登于《投资与合作》2013年11月(上)总第249期,《投资与合作》是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旗下杂志)


回首往昔,在诺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亚”)的发展历史上,有一系列的标志性事件:2005年开始创业,2007年获得红杉资本投资,2010年在纽交所上市,2012年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的3类牌照并首批获得内陆基金代销牌照……自2003年成立湘财证券诺亚财富管理中心开始,整整十年,诺亚的两位核心创始人——汪静波和殷哲,伴随着诺亚一路成长。企业发展的每个过程都不免经历很多怀疑、挑战、奋斗、竞争,但最终,它们都将化为感激与快乐。

 

与诺亚共同成长

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后,殷哲就一直专注于金融行业。2003年,他在交通银行任职时,汪静波邀请他加入湘财证券私人银行部。

“在金融领域,如果只做一个行业,往往感受不到全貌,当时我在银行做私人财富管理,也希望在专业上得到更大的提升。”殷哲觉得有必要到证券市场历练一下自己,于是结束了与银行业七年的缘分,成为湘财证券诺亚财富管理中心的一员。

2005年8月,湘财证券公司改制,私人银行部的团队在湘财证券私人金融总部的基础上成立上海诺亚财富管理中心。“简单来说,我们有点属于被迫创业,但是我们也非常喜欢做财富管理这方面的事情。当时出来成立诺亚财富,只是想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殷哲回忆道。

当时,汪静波和殷哲是公司两大顶梁柱,角色经常互换,一个负责产品时,另一个就负责销售,配合十分默契。尽管是初创公司,但诺亚还是得到乐百氏集团创始人何伯权以及时任泰达荷银基金公司(大中华区及新加坡)副董事长章嘉玉的欣然投资。

2007年8月,诺亚获得著名风投家沈南鹏的投资,开始步入迅速发展的轨道。

2009年,诺亚决定成立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斐”),当时主要的考量是:中国的金融服务还未走向成熟,一些客户的需求还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歌斐的主要业务模式是FOF,挑选基金或者基金管理人进行组合投资。

“更好地帮助客户挑选金融产品,这是诺亚一直在做的事情。”殷哲作为诺亚的核心创始人之一,管理歌斐的重担自然落在了他的肩上。目前,他既是诺亚高管,也是歌斐的创始合伙人。

2010年11月10日,诺亚财富作为中国首家在美国纽交所敲响了开市钟声的独立理财机构,代表着诺亚获得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认可。

2012年2月,诺亚集团旗下公司诺亚香港获得香港证监会第1类(证券交易)、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类牌照,并正式开业。时隔1日,集团旗下公司诺亚正行获得中国证监会基金销售业务牌照。

“2013年,诺亚的整个业务体系更上一层楼,无论从公司管理的成熟度,还是半年报业务的数据都是比前两年更好。”殷哲不无自豪。

截止2013年底,诺亚已经在上海、北京、广州、温州、杭州、武汉等57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具有证券、基金、保险或理财规划师资格的理财师达500余名,他们平均拥有6年从业经验,为中国5.35万名客户提供专业的财富顾问服务。

 

责任与使命

隐约预感到诺亚未来的成长需求,殷哲于2008至2010年间到中欧工商管理学院进修了EMBA课程,这让他受益匪浅,“中欧一直以治学严谨著称,它让你接受到整个企业发展当中,公司管理和战略层面体系化的训练。”

“最重要的还是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认真做好客户的体验,最终还是靠实力而不是靠其他。真的做得好,客户就会信任你,合作伙伴才会与你长期合作。”作为一家纯粹民营的公司,即便当时从湘财证券独立出来的,但诺亚的发展也没有靠任何关系,依靠的都是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我们想成为一个能给客户提供愉悦服务体验的机构,同时在专业上面要做得很好,我们已经在行业里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觉得有能力帮助客户挑选和设计一些金融产品。”殷哲表示。

对资产管理公司来说,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是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关键就是不要受到短期诱惑,要关注长期业绩。诺亚有一套完整、严格的做事准则。不论投资什么产品,其管理方式框架都保持一致。

不成熟的投资者看收益,成熟的投资者看风险。殷哲认为,从风险角度看,中国的投资者还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尤其是投资观念方面。以股票市场为例,股指从1000点到6000点的时候,每个股民都觉得自己是股神。但正是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泡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责任让投资者成为自己的理财师,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诺亚的愿景是成为永续发展的伟大企业。

毫无疑问,这几年诺亚的快速成长,于整个中国整个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大资管时代到来,诺亚面临的竞争对手将是银行、券商和各种资产管理机构,这些对手有规模,有人才,有品牌,而诺亚的竞争策略是“和自己比跳高”。

“企业是自己跟自己比跳高,不一定要有竞争对手,尽管市场上肯定存在。目前,我们的市场份额还是比较低,我们自己今天要比昨天跳得高,而不是全身心竞技。”

但更重要的,是崇尚一种快乐的工作,每天有创新的概念。“有时候,做事情最重要的是追逐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工作中寻找到一种乐趣。诺亚的发展更多是带着一种责任感,在金融行业我们想成为一个颠覆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