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买点的把握是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介入,时间短收益效益高。但个人认为缠在从17构建中枢这个理论时候并没有完全草稿好,而是边写边完善,其中在18中反映出来的和后面的矛盾。关于工商银行的三买就具有代表性。那个日线的所谓三买根据30课左右的理论完全是一个5分钟的后抽。但是被认为是日线的三买。这和缠本身所描述的条件是矛盾的!窃以为这可能是缠也一时没有注意自己的表达的含糊性和A0变换的切换导致了30F的三买说成了日线的三买。因为在缠后面的文章中非常清晰的指明脱离中枢的运动可以是次级别中枢的三买强势离开,而本级别的三买应出现在20070112上。 关于三买条件的三个分类,趋势+盘整,盘整+趋势,趋势+反趋势。这些走势组合里面的中枢应该是同级别的,也就是走势类型也是同级别的。18课里面的条件首要就是次级别的走势类型离开和返回,而“次级别"就说明其中走势中枢的级别相同。再进一步如果对次级别走势进行分解的话,盘整+盘整其实也是被允许的:这其中就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两个盘整的中枢没有丝毫触碰,那么这合起来也可以看成一个次级别趋势的。第二种是两个中枢有重叠部分,其后仍然可以走第三段次级别走势和第四段次级别走势和第五段次级别走势,而第二和第四没有丝毫重叠,这样不会出现中枢升级的情况。实际情况中也是被允许的,正好形状还类似于5浪结构上升。 个人猜想在18课程中出现的这样的情况,和设定A0有密切关系,三根K线的上下波动重叠被定义为本级别中枢和次级别中枢对表达三买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实质还是一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