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 象

 德圣堂 2014-03-19


脉象者,气血之形象也。气动血行呈现不同形象,进而形成不同的脉象,是故形成脉象学说。

脉者总括气血运动形成之象,气血运动旋变不已,脉象变化不定,但就其实质仍有其规,就是有其常态脉象,就是能够表明其基本状态之脉象。故言脉象有规律可循,是为诊法之要也。

诊断脉象首先必须明心静气,一虑无存,神交体感,气血涌动之象尽出,一任自然,不可妄意施为,否则脉象变矣。然何此说?皆因把脉者以心神感知脉象,心神不定脉象生异,脉象不定诊病不准矣。脉理求真旨在静气,一气静心,思绪不乱,才可感知病体之源气是否生变,才可知晓当前状态,否则心神凌乱,气亦感应生乱,病气与自身之气相感气旋之象变矣,怎能得出病体之气的气象真实状态。气扰心生,故曰诊脉者必须明心静气,无虑于心,神感交融始知真谛。故曰诊脉之初需先静心凝气,无扰于心,心胸开阔,一任自然,否则心动生变,脉象不稳矣。故曰形生于心,象变于气,气变形变气动形动,是谓乱心取脉误人误己也。故曰诊脉者静心之首要是必须之功也。

脉象学说源于脉理考究,即是起源于最为原始的物质之初的气之旋动之象的描述,由此开始象形之变产生了万千物质包括人体的生命信息演化及其病理之变等等,所以说研究脉象起源于物质之初的气象。而此物质之初的气象仍然存在于万千物质之中包括人体,所以才说必须研究考证初始之气的必要性。尽管物质形成之后存在着万千之变,但雏形之炁仍然是根本之气,它的存在决定着物质发展变化的方向,就是说物质形成之初的炁才是物质发展变化的原动力和根本,故曰必须考究之必要性至关重要。此说何意?就是说在考究脉象时不仅仅研究当前脉象,还要追本溯源考究当前脉象的初始气象,进而明了脉象或说气象血象之变的来由,由是观之才可明了病因病机及其病制之所在也。

总观脉象无外二十四种基本脉象,此脉象之提出是基于初始脉象形成之基本气象,就是说不是基于人体的客观脉象即实体脉象提出的,是就脉象的形成机制而言的,就是说本文所及的二十四种基本脉象是源于天体中物质形成之初的二十四种基本气旋之象而言得出的基本规律,因为天人一体,天体反应必显现于人体,同时对应于人体的诸多生命演化规律,其中包括脉象显示和变化规律,由是言之,脉象的起源在于天体之气的演化生成的基本规律,故曰脉者天象也。

脉理之学就在于反应天体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在于研天说地及至人生,说地研天反应人体,故曰天地人之生成同理也。脉理一明心象自成,不再拘泥于现实人生,而是从全方位多角度考证人生之理,当然包括脉理之研究也在其中,是故言天说地就是研究人体之成脉象之所成也,故曰血脉气通,气通于天通于地,故曰天地之炁交于人体,必也反映于人体作用于人体,见诸于人体。此说何来?皆因人体之成也象天法地之故耳。言何此说?人体全息全能于天地之间,就是因为天地之炁之精华凝聚成人体,是故曰人体具有全能全知之本象本能,故曰研脉者必须考究天地人三者之关系,才可精于脉了通于象,才可言脉理之真。否则不可说精通脉学之道,仅仅是管中窥豹耳,以一观而言总象是谓不知也。

脉理求真之至要之观在于形成机制,形成机制之精髓在于脉理渊源,就是脉象由来脉象之所成也。故曰脉学者天地之学也人体之学也,总观括达无事于心,精诚所至,必有所获也。是故言曰:脉理者脉象之反应,脉象者脉理之所述。故曰脉学之道在于精诚,不可拘泥于成法,尤其是拘泥于久远之法,以为继承之功,非也。时过境迁,当以变化之心精研脉理才是至要之功,不可妄自菲薄,以己之见而论旷世之学,此乃误人误己之道也,不可不察之。由是观之,总成诸法无外于心之想,心正法正心明象清,象法之道在于公正无私,客观对待所了解之一切,不可妄议生非,是为求学之法也。

脉象者心象也。何曰此言?脉象之精髓在于神感之象,并非想入非非,亦非主观臆断,而是不执己见,不加主观,仅凭自然感应,此乃修习之功,并非成法之功效耳。故曰脉法乃心法之成也。久习脉法心清体明,无扰于心,于己乃健身之功,于人乃善行之举,何乐而不为也?是故修习本脉法者必修大根器,即修心也。上古之道多言医理至要,言何如此?就是此意。医理乃医学之命脉,非成方所能及也。成方者救急也,医理者明方也。二者不可同日而语,是故以此理言之,脉理如是,当自醒之。故曰脉理至要,脉象阐真,脉法取象,三位一体总括脉学之道也。

象学者心学也。肌肤之感应神感之效应的总成乃为脉象。脉象之学简而至易,手感神感其理同一也。譬如手感之象就是传统中医学切诊之法,手感之象现于脑海形成感性判断,医者依据血液流动之象判断病症,然此法多据宏观之形体诊断得出病症病机等,局限性甚大,此法诊断血形有余气形不足,宏观为主微观欠缺,就是有形物质为主无形物质不足,当前气血流动之象的诊断为主,而此当前气血流动之象的成因之象显现不足。基于此为补充完善传统中医学脉诊之法,提出神感之法以为补充,更兼之神感之法可以超越时空诊断,即可感知当前病形成之初之人体的气血状态,甚至是血液形成之初的气质状态,进而判明病机病因及其当前病的形成机制,即是神感成象于脑海,故曰本脉法之精髓为体感与神感的交融之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让诊者之气扰动病人之气,以乱病象,是故反复言之诊者必须凝神静气,无扰于心,不可在诊断过程中夹杂以往的经验成规而误判病情。心动气动,不仅仅病体心动气动,而且医者之心动而引起的气动也会影响到患者之气象的显现,故曰修德明理在先,诊象明法于后,此必要之意耳。

述及于此,当明其要,然后诊脉可也。

脉学之基本成象之法二十有四,是谓基本脉象。分别为虚、实、动、静、轻、重、缓、急、宏、悬、漂、浮、盈、亏、迟、朔、滞、强、生、涩、鼓、利、沉、旋二十四种脉象。

脉象成因起源于炁(气)的旋转流动,旋转方式不同气质不同气象各异,故曰研脉象先研气质气旋,然后及至气象,再言脉象顺理而成章,自然之法也。是故先研气,后言象,而后及至应用之学,则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也。

脉象起于数象,数象乃为一切之象之原始象,十种数象合和圆融形成二十四种新象以应变象,变象者功用也。原始之数象乃为万象之根,是一切象之总和大成之象,万变不离其宗,终归是起始象的演化生成之道,并非新生之原始象态。是故研象先研数,明了数象之法,进而言之象变之要也,此谓象数研究入门法径也。

如是此说当以先研象数,然后及至象变,再言象变之法理,汇通应用则不难矣。象之者变化之气也,气变象变,然何言象法?因在一定的时空内有其较稳定的象态,能够反映或代表一定时期内的物质存在状态的基本能量状态,就是说此象态是对一定时期内的物质存在状态的描述,能够代表物质的主要发展状态,是较为稳定的一种物质存在能量状态,故曰气象。然而当条件改变时物质存在状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则形成新的较为稳定的物质存在状态,进而形成新象,即出现变象,此所谓脉象之变也。基于此我们先研究最为初始的物质存在能量状态之象,最为原始的物质存在状态属于空象,也就是无象。无象实际上是物质世界形成之初属于纯能量状态,没有具体的形质,所以没有具体的形象,无边无尽地清炁充满太空,显现为静止的状态,故曰没有确定的运动轮廓形象,与其说有象不如说静象,静之又静空空荡荡,连气团(能量团)的轮廓形象都不存在,实际上是纯能量体的高度静止状态没有任何的感应,故而显现或曰感应之为无象,有感才有象无感不成象,如同人从大街走过街旁之景视而不见,没有感应耳。然就其实质而言物质世界形成之初的状态确实没有形成具体的形象,形与质都没有产生,属于纯能量状态,谈不上有形物质的存在,无形物质为炁,此时之炁处于静止状态,清净空寂,此谓物质世界形成之初的象态。

在巨大空寂的天体中空空寂寂,无限清明,此乃纯能体也。纯能体至静至清,无限圆融,平平和和,虚无空阔,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没有任何参照物,一切都是一样的清明空寂,没有动感,没有显象,一切若一,无限之一体之空也,全能全静也。此等能量状态中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因为一切都没有变化,一切都感应为静止,是故没有时间与空间,一切的一切都一样,没有任何的参照物可言,故曰纯能静体,它是后来生成的宇宙万物的最为初始的能量之源,故曰为能量源体。

静极而生动,产生了不明动因,就是弥久弥深的蕴育着动因,弥久者不知蕴育时间之长短,弥深者不知蕴育之来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边无际,广大空阔的能量体中动因蕴育着,在广大的空寂中出现了点点滴滴的动的信息,这信息分散在不明空域里,隐显不明,自自然然,能量运动初显也。

静之广阔动之点滴,这样不知过了多久多深,渐渐成炁斑斑点点,始成之炁游动于能量体中,无有定规。


旋中游动网未开,开源洞府静开来,不是神仙难言府,府中自由乐开怀。玄门开处天地在,洞府乾坤九境来,自圆其说难成法,尚需点明景洞开。景中悟玄难了玄,玄中悟了难知玄,乾坤之中乾坤在,洞里乾坤洞源来。生死离别空寂了,空缘法处景洞开,玄机未动玄未了,玄机生处玄自来。玄生玄法玄未尽,玄来玄去玄尽空,


在巨大无际的纯能体中孕育着动因,所谓静极生动也。动因不明形象不清,是故混沌未开。及至能量涌动翻滚,恰若汤锅煮沸向上翻涌,由内向外恰似球体膨胀,内动之气旋涌开来,无形之能由静转动,动象初具,然此时仅仅是动感而已,尚没有形成具体的炁,仅仅是能量感应状态而已。然此时就“宇宙”整体而言清净为主,能量涌动仅仅是不同区域的反应,偌大的虚空中不同的区域的能量涌动产生的膨胀涌动之力像一潭静水中的涟漪一圈一圈的扩散开来,众多的能量球体(能量感恰似球形气团故曰能量球)在不同的区域向周围膨胀扩散开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