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不会上课”原因何在

 智夫勤 2014-03-19

马志响老师在《中国教育报》226日刊发的《为什么教师“越来越不会上课了”》一文中,将教师“越来越不会上课”的原因归咎于学校教改盲目跟风,造成广大教师无所适从和无法坚守自己喜欢的教学方式。在我看来,这只说出了部分客观原因,一线教师“越来越不会上课”也有主观原因,需要我们进行深刻反思。

      在课改大潮中,一线教师应当“咬定青山不放松”,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教改实践,这是教师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其一,一些教师对本区域或者本学校的课改有较强的抵触情绪,是因为缺乏个人化的教改。问题根子在自身,即缺少主动改革和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很多教师总是期盼一种与自己“尺码”相同的现成的教改模式,期望在与这种教改的共振中完成生命提升和教学飞跃,这是一种懒汉思想。世上没有完美的教改,所有的教改都只是一种诱发和促进。教师只有打破对教改的完美主义期待,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改的内涵。事实上,教改不只是为了推出一种模式,而是为了一种方向、愿景和可能。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教改也是为了焕发教师、释放教育的生命活力。真正的教改应能唤醒一线教师强烈的教育探索意识,而不是用一种新的模式束缚教师。

      部分教师否定教改,除了对教改理解较为肤浅之外,也由于自身缺乏强烈的改革意识。如刚好碰到对教改肤浅理解的模式推行者,自然就有了反对教改的理由。部分教师主观上从不反对教改,只是反对教条主义式的教改。我去过的一所学校,以推行高效课堂之名,要求所有教师上课都要模式化,具体到时间、步骤、流程都要精确一致。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的“导读法”、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赵谦翔的“绿色语文”、杭州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诗意语文”都是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但这三位教师上课并不是一个模式。从这个角度说,模式化的教改,并不值得提倡。

      其二,在一些教学方式相对稳定的学校中,很多教师也同样没有优质的教育成果,因为这些教师并不注重自己教学素养的提高。此种情况下“不会上课”的根子在自身,因为这类教师缺乏教学热情,自己没有能够与时俱进,迎接时代的挑战。

    有的人当教师出于志趣,也有部分人当教师似乎出于无奈——仅仅是一种职业或者饭碗。部分教师大学毕业之后很少再充电,他们或者现学现卖,或者偷师学艺,对于公开课仅仅是应付过关;还有一些教师借口没有时间、教学任务繁重等,干脆放弃了读书、写作和思考。

      一份有关某校中文专业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调查显示,没有读完四大名著的学生超过一半。我推测中文专业里能够通读四书五经的大学生更少,能够读通的人数就更微乎其微了。以语文教师为例,部分师范院校学生参加工作之后,基本上无暇进行文学经典阅读。部分老教师只要教材不换,第一本教材就永远不下岗。年轻教师如法炮制,稍好点的能去上网查询,或者看看教参,消极懒惰者甚至只是复制老教师的上课方式。这些教师上课自然乏味,无法受到学生欢迎。常言道,教师如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缸水。现在的教师必须自己会寻找水源,把自己变成一江活水,任学生随意取用。教师还要不断更新知识,否则一缸水存放太久也变成了臭水。

      现实生活当中部分教师为师多年,知识不但没能学以致用,反而遗忘和老化了,时刻注重知识更新的教师并不很多。一次参加省级教研会议时,我发现与会者大多是从教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老教师,我随机进行了一个小调查:有多少人真正读懂了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结果是知道的人多,读懂的人少。知道福禄贝尔和斯宾塞吗?结果是问了十个人仅有两三个人知道。可以说,教师从教时间一长,当年的老本早已吃完,教育理论知识又不更新,教育素养可想而知,“不会上课”也在情理之中。一个好教师,需要不断积累与持久修炼,坚定的志趣和良好的素养是成就教育事业的基石。

      教师只有拥有较好的个人修养和不断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有实力进行教改,才能深刻理解教改的内涵,从而踏上独具特色的个人教改之路。此种情况下,“任尔东西南北风”,自然不会跟风照搬他人模式,也不会叹息“越来越不会上课了”。(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319日第7 作者: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熊纪涛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