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山游记

 风雨闲客 2014-03-19

1。出发

每一次出发都是因为偶然,这一次也一样。去图书馆还了书,买了包烟。就想到了去北山,这座从来到这个小镇就很著名的风景点去,去消耗这一包烟,去消耗这一个上午。

有了私家车一切就显得方便多了,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就省略掉了很多过程,很多可以发生的事情,古代人反复提起的旅途就被无限度的缩短了。为了安全,把车停在紫云山庄。一个人,一包烟,一段路程等着我去走,不是古人为了前程,只是为了去消磨一段本来就很无聊的时光。这就是我的开始。

2。寺院

我的眼前现出一座寺院来。这是这段山路的开始。寺院临近马路,犹如佛对于人间的惠顾。我带着一股子踏山人的闲适,象一个仁者一样来爱山来了,把这个世界丢在后头,把烦恼连根丢回给这个世界。

佛是善意的,寺院更有一股祥瑞之气雾萦绕。走近寺院,鸟鸣声,虫声已经开始清洗我的烦恼心了。

这是观兴禅寺。门匾被风雨似乎是故意的弄成斑驳的样子来,依稀可以辨认出++山人的字迹来。山人显然不是山里人的意思,我对于佛教知识甚少,但是也不愿意枉自猜测,加以断言。

才进了寺门,就看见和蔼的佛了。是佛平易近人,还是我的肉眼凡胎反倒能更接近于佛?我感觉自己的身子轻了。这座破败的寺院,但是佛像却依然神采奕奕。其实佛的产生早在这座寺院千年之前了,佛不会在意如此的懈怠。

我坐在寺院的庭院的一颗树下。

这里人间近在咫尺,所以人声清晰可闻。佛在这里静观人间各种烦恼。一个个有缘无缘的人经过这里,来了,走了,都回到了那个混沌的人间去了。佛依然笑盈盈,面慈心善的接待每一位来访者。浮光掠影的人间在这里却是千年如一日。看似相识的佛却有我无法揣摩的另类世界。

3。参佛

参佛的礼节是要遵守的。礼拜过之后,我无所顾忌的巡视四周。案板上放着算命用的签。随手拿来一看是第一签,真是运气!但是上面再没有一个字,不知道是福是祸。一口大钟。一面大鼓。

我走近钟,用手轻叩钟体。悦耳的声音悠悠然的传出来。叩了数下又生怕寺里的人怪罪不敢多动这神钟了。又来到鼓前。下边却放着槌子。也顺便拿起敲了。悠悠然的鼓声回旋缭绕,真乃仙乐乎!真是好一面鼓!

闻声而烦恼已经差不多消逝旦尽了!难怪孔子闻乐声三月而不知肉味了。

后院是观音殿。也是冷清。没有和尚,没有燃着的香火,金身倒还体面,象是新出一般。想是这里香客少,连和尚也无法在这里立足了。

其实佛家也是成为一些人类追求名利的地方了,佛门也不能清净了。一个人内心可以清净,但是外表却不能不任凭世俗的混沌的沾污。佛是永恒的,人的存在相对于佛相对于天地来说却是一瞬间。人的智慧能达到佛的境界吗?

到了这山里,世俗间的一切依然无法完全摆脱。做人之悲哀可见一斑了。

我的身心从一个疲惫的山头下来,又攀上了一个山头,却无法找到来时的路,已经甘心做这个世界里的一条鱼了,只是想做一条自由自在的鱼。

4。静思

离开寺院,坐在一块巨石上。耳边是水滴石上的静响,鸟的鸣声,还有虫子的鸣声。

与人世间的客观距离在扩大,但是心的距离依然不离不弃。心灵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这恐怕是生活中的人的共同的悲哀吧。

身体的自由只要有物质基础。心灵的自由却需要自我不断的汲取各种养分,而这会使一个人陷入到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陷阱里面去。很多人都无法看到自己智觉的圆满!

一个男人和他的儿子爬上山来。还是孩子单纯而不做作,犹如没有被污染的山风,吹开人心中的乌云。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很自在,内心也没有什么不安。多了点时间,少了份热闹。我现在有了大把的时间,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5。亭子

在这样的山林间发现亭子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继续往前赶,一抬头就看见了这亭子。有篇古文里写到:有亭翼然立于泉上,说得更象是这里的景象,但是这亭是新建的,所以基本上是个人杜撰了。亭子匾上写是祥云亭。

亭子的两根石柱上雕有两条凌云驾雾的猛龙,亭子的每一个檐角也是张牙舞爪的象是要飞凌长空去。虫声依然,鸟声暂歇,游山的人不断从山上下来。竟然有一男一女两个老外,嘀哩咕噜的从山上下来,这些话真的是一句也听不懂了,也看不出来他们是哪国人。

溪流是山林流淌出来的印记,而这亭子是人工刻给这片山林的印记。看溪水,读到了山林的心情,看亭子,读到了建亭子人的心情。而我是从人间遗失到这片山林里来的一片心情,读这片山水,我逐渐遗忘了人世间的烦恼了。

这次下来两个和尚。这片山水又顿时异样了,仿佛徒然生出许多仙界的气息来了。

一只蝴蝶在飞,显得很落单。

我想这亭子该是人间艺人的得意之作。

6。小庙

 转过数道弯,曲折回旋的山路引向更深处的山林。这里的鸟声更悠闲,这里更象是它们的天堂。这里的林木显得也与外面的不一样,姿态万千,各种奇特的树木肃立在深谷之中,不由得令人油然生出敬慕的心情来。有一小庙闪出,见门匾写着观景,也很有些年头了,字迹已经斑驳,四围的墙上也是爬满了藤蔓。进得里边,发现供着弥勒佛与观世音菩萨。

弥勒佛大腹便便,竟然也是别样的可爱。坦胸,一副爽朗的笑意,迎接着来客。

观世音菩萨却是凝神默想,手执救民疾苦的宝瓶,很是一副祥和的模样。

对面的山谷传来孩子单纯无邪的笑来。点化了山水的灵性。

仔细看去,对面山上依稀有一亭子,这片山水已经被人刻画的尽如人意了。

小庙的左右墙壁上已经被涂鸦。我浏览了一遍倒是没有淫秽之语,也没有什么脏话,这倒是这寺庙的造化了。许是这山水净化了人的心灵?还是这佛有灵,教化人从善了?

7。潜行

离开小庙,继续朝山路的深处潜行。隐隐的还有机器声,车的声响从远远的地方直灌到耳边来。不禁内心里憾怕起来,也不曾想到每日生活在期间的城里的嘈杂之声竟是如此的巨大!而我在其间竟也能做到神定气闲?这又会产生出多少内心的隐痛而不自知呢?

身处于这山林中或可以忘忧?静听这山谷里的声音远胜于情人的耳边私语。

至一亭子,匾上题名为禅月亭。环顾四周林木幽深,远处还依稀可辨人间的迹象来。不禁暗叹好一处远离人间,却又能尽观人间的所在!

细想我是来避人间烦恼来的,而此地却是看人间景观之所在,能摆脱掉人世间的烦恼吗?还是徒又添些许烦恼来?

山是人间的山,人是人间的人。远离开人,却难避开人世间的烦恼。做人的烦恼之情打乱了我对于寂静的渴求,横横的破坏了这么一个安静的所在了!

在这缥缈蜿蜒的丝带般的小路上潜行许久。见一桥,名仙人桥。显然里面有有关仙人的传说在里面。

站在桥上看这片深壑幽谷,一股幽幽的情怀又在撞击着我的心扉。

听风,听泉许久。再次前行。

有一亭名为清心亭。我见景象豁然开朗。坐于亭中,仿佛自己是一飞临人间的鸟,怡然的超脱了人间。突然仿佛摆脱了人间的烦恼,身心轻闲了。我看此亭更宜更名为:翼然亭。

 

8。万定庵

眼前忽然现出寺庙来,走近了看是万定庵。说是尼姑的所在,但是却看不见尼姑,倒是一个和尚在这里做事情。和尚应该是附近精秘寺里来的。两寺临的近,和尚也经常会过来帮这里做事情。

这里供的是千手观音菩萨。与其他寺庙不同,这里虽然寺小,但是里面的菩萨可不少。在大悲阁与大雄宝殿两处竟然供着不下百尊佛像。

下山一路走去倒也爽利,不出半小时已经到达山下了。

回看这群山连绵,幽谷深壑密布的北山。心下不禁感慨万千,难以表达! 

 

200810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