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康的浆粑馍

 好鱼的池 2014-03-19

 

我已经很多年没吃过那种原汁原味儿的浆粑馍了。但在我的脑海里却经常映现出小时候在老家扳包谷的情景,用手磨磨浆粑的情景,摘桐子树叶包浆粑馍的情景,用双手捧着浆粑馍狼吞虎咽的情景。

那时候由于青黄不接,往往包谷还没有完全成熟,夏粮已经吃得所剩无几了,于是就把那勉强有七八成熟的包谷扳回家来,然后用小手磨磨成浆粑。那时,只要是象样点的家庭都有小手磨,那是跟洗脸盆大小差不多的两扇,下扇是固定在有四只腿的木架子中间,磨心子有轴,上扇就套在轴上,中间还有对穿的眼儿,是进原料的地方,且边缘有坚木制成的“掌”,固定在边缘的一个豁口上,末端又有圆圆的眼儿。另外还有一个“T”字型的磨拐子,与磨连接的地方是个垂直的钩,顶端是一个小圆柱,刚好套在“掌”的圆眼儿里;“T”字一端就是推磨人使力的地方,即双手抓住“T”字那一横的两边,用力往前一推,随着惯性,上扇就转了180度到了左边;再用力一拉,又是180度到了右边,如此反复,一圈又一圈儿,从磨眼灌下去的包谷籽儿就变成稠稠的糊状从磨缝里源源不断地溢了出来,浆粑就这样生成了。

磨浆粑是一件很累的活计,胳膊没有足够的力气,就完成不了。因此,我们小孩子往往只能打下手,就是不停地往磨眼里喂包谷粒儿,并适时添加一些清水,以免磨出的浆粑太稠。

浆粑磨好后,装在坛子里搁置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发酵,变得有点酸,又有点甜,酸甜酸甜的味道,这时才是最好吃的。再到坡上摘些桐子树叶回来,包成三角形,在锅里烙熟了,再炕一炕,便可出锅。这时将桐子树叶剥开,馍的表面已起了一层薄薄的、黄亮亮的壳儿,树叶的径脉清晰可见,闻一闻,芬芳四溢,还没进口,涎水早就流了出来。

这是原汁原味的浆粑馍。当然,还有其他的做法,比如加上调料,煎成油饼的;放在蒸笼里蒸成碗糕的等等,不论哪种做法,都好吃的不得了。可是,在那缺吃少穿的年月里,吃浆粑馍是很奢侈的,只是偶尔做一顿两顿而已。多数情况下磨出的浆粑是用来煮粥的,并且常常煮得稀溜溜的,抱着碗喝的那种,这样才更吃得出。也许正是因为那时连吃一顿浆粑馍都很不容易,才使我至今对浆粑馍念念不忘。

编辑:0915cn 作者: 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