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股砸盘元凶曝光 期指交割日或更血腥

 和谐最美图 2014-03-21
A股杀跌元凶:传险资赎回200亿股基 期指交割日或更血腥
  业绩跟不上股价 基金高位兑现成长"故事"
  创业板再融资开闸读秒 高负债公司着手报材料
  466公司年内套现323亿
  创业板指数又现断头铡
  27家险资调研47家创业板 当升科技东方国信受宠

沪深指数 上证指数 深成指数 中小板指 创业板指 B股指数
亚洲市场 恒生指数 台北加权 日经225 汉城综合 新加坡指
美国市场 道 琼 斯 纳斯达克 标准蒲尔 纽约原油 黄金现货
欧洲市场 伦敦FTSE 法国CAC 德国DAX 俄罗斯RTS 意大利富时
分时
日线
周线


  A股杀跌元凶:传险资赎回200亿股基 期指交割日或更血腥
  上证综指连续跌破2000点,整个市场都在寻找大盘杀跌的元凶。
  3月20日,记者独家获得的消息显示,作为"国家队"的保险资金,近几日大幅赎回股票型基金产品,导致相关基金大幅减仓,对基金重仓股形成重压。持有股票型基金是此前险资权益类投资的主要通道。
  "中国人寿已经减持了200个亿,其它险资也将有同向的操作。"按照上述消息人士的说法。
  同一天记者致电中国人寿资管和其它业务部门两位高层人士,均称由于不具体负责这一业务,因此对这一操作并不知情。
  不过,这一消息最终还是得到了多位基金公司内部销售部门的确认。"国寿的减持总量基本上是这个额度,其它的险资也多在积极跟进。"同一天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资深市场人士透露。
  按照记者掌握的资料,北京两家大型基金公司分别遭到国寿减持10亿元以上,中国人保减持3亿-4亿元。而另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泰达宏利传出的消息显示,旗下基金遭到险资赎回的额度达到8亿元,另一家小型基金公司也证实遭到国寿赎回2个亿左右。
  对于本轮险资砸盘之举,获得上述消息的业内人士多在揣度其目的。同时作为"国家队"资金,以及A股的风向标,险资这一轮撤退之举,可能对市场造成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3月21日股指期货交割,也令险资这一动向更耐人寻味。
  险资撤退连锁反应
  3月20日,大盘一路下行跌破2000点最终收报1993.48点。刚刚收盘,就有机构人士致电记者,了解导致本轮市场大跌的消息面原因。
  上述机构人士并不认可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一些分析,尤其是因为不少大跌个股,并非出现明显的利空因素,而且从资金面来看,连日来主力资金流出,也令其生疑。
  随后记者从相关消息人士处独家获悉,险资正在大面积撤退。
  实际上在此前的2月19日,保监会刚刚确定保险公司投资证券基金和股票等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提高至30%,不过这一政策利好,显然并未促进险资涌入A股市场。
  "这几天国寿刚刚赎回了我们旗下2个亿的基金,我们还未意识到这是有组织的整体赎回。"同一天,一家中小基金公司的人士受访时坦言。
  尽管上述国寿两位业务部门高层并未证实消息的准确,不过这一消息随后被受访机构人士证实。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遭到国寿赎回10亿元左右,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也被人保赎回了3-4个亿,规模并不太大的泰达宏利被赎回8个亿。
  "险资赎回已经持续了几天时间,并非一下子就赎回。不仅仅是国寿,其它保险公司也在跟进赎回操作。"上述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资深市场人士同时提到。上述人保赎回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的做法,也间接佐证了这一说法。
  这几天基金重仓股连续大跌基本证实了相关基金减仓的动向,以3月19日基金重仓股暴跌为例,海康威视(002415.SZ)、碧水源(300070.SZ)的龙虎榜信息均显示,卖出席位均是机构专用。
  3月20日,星网锐捷(002396.SZ)、沧州明珠(002108.SZ)、博瑞传播(600880.SH)等基金重仓股再遭大幅杀跌,盘后数据也均证实与机构席位大幅卖出有关。
  此前被公募基金广泛看多的白马股品种,无利空而大幅杀跌的并不在少数,主板企业包括德赛电池(000049.SZ)、青岛啤酒(600600.SH)、上海家化(600315.SH);中小板的有杰瑞股份(002353.SZ)、安洁科技(002635.SH)、歌尔声学(002241.SZ)、康得新(002450.SZ);创业板的有碧水源(300070.SZ)、富瑞特装(300228.SZ)和万邦达(300055.SZ)。
  而根据本报记者掌握的资料,近期遭到机构抛售的海康威视、以及大跌的伊利股份,2013年年末被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和易方达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抱团持有,碧水源被泰达宏利重仓持有,可以想象,这些股票的大跌与上述保险公司赎回基金或有一定的相关性。
  "保险公司持有基金的额度一般较大,赎回时一般会提前与相关基金公司进行沟通,因此基金经理会选择通过减持或抛售重仓股,留足险资赎回的头寸。"3月20日,北京某第三方机构人士受访时解释道。
  不过尽管如此,包括国寿和人保等在内的险资,在短时间内大规模赎回相关基金,显然对于基金重仓股的走势带来的类崩盘的压力。
  险资撤退逻辑寻根
  "尽管可投资比例提高至30%,不过险资此前实际投资基金和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只有10%左右,按照8万亿计算,对应的货币量约有8000亿元。"上述第三方机构人士介绍称。
  目前除了国寿赎回基金200亿元,以及人保等其它险资跟进赎回之外,目前尚难判断整个保险行业赎回的总量。如果同样按照10%的仓位计算,国寿管理规模1万亿左右,对应的基金和股票仓位约1000亿元,尽管股票和基金的分别持有比例目前并不清楚,不过这已经意味着其持有基金总量只有几百亿的规模,已有的200亿赎回可能占到其基金持仓的半数甚至更多。
  如果其他险资选择同样幅度的赎回,对于A股下一步的影响预期可见一斑。目前同样尚不明朗的是,险资是否同时抛售自己持有的个股。
  从已经披露的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来看,按照相关统计数据,截至3月18日,500余家已经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险资进入8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
  仅从增持个股来看,2013年四季度国寿和新华人寿增持的太阳纸业(002078.SZ),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增持的双星新材(002585.SZ),国寿增持的齐峰新材(002521.SZ),以及信泰人寿增持的帝龙新材(002247.SZ),平安人寿增持的昆明制药(600422.SH)以及泰康人寿增持的瑞贝卡(600439.SH)、华润三九(000999.SZ)等3月20日均出现一定程度下跌,其中部分个股出现大额抛盘现象。
  不过从现有的数据尚难看出是否为险资抛售引发相关个股大跌。
  相比而言,被赎回的基金减持的逻辑相对明朗,从近期杀跌的基金重仓股来看,中小板和创业板遭到抛售的概率明显超过主板。
  与此同时,3月21日为恰好是股指期货交割日,2013年以来,平安、中国人寿、合众、太平、太保多家保险公司,已经获得保监会颁发的股指期货投资资格。这也使得大资金退出压低股指,与其股指期货布局之间的关系难以撇清。
  目前各家保险公司的股指期货投资情况也无具体披露。不过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受访时指出,监管层曾要求险资从事股指期货交易主要用于风险对冲,而不能进行投机操作,或许险资在拿到牌照之初不会盲目的顶风作案。
  不过可以预见,3月21日股指期货交割,因为险资撤退变得更为血腥。一位股指期货交易人员即在受访时坦言,3月20日午后大跌完全不符合其此前的预期,十分担心3月21日的A股走势。
  但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管理层人士对于险资这一轮的撤资有另一种理解,"险资并不一定会压准行情。险资在2005年998点大底之后,A股攀上1200点时曾出现一轮大规模撤离,这次撤离将大盘拖累至1100点以下,事后来看当时实际上已经形成阶段性底部,A股随后攀升一直步入后来的大牛行情。"
  加上目前A股资金日益多元化,与当年的市场背景已经截然不同,这一轮险资的撤退带来的具体影响,显然需要更多的后市数据来佐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