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怨这种病毒

 xrj5857 2014-03-21

有一位中医专家研究发现,人的身心灵(包括性格和情绪)都与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关联。怨、恨、恼、怒、烦这五种情绪,对于人们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个平常做了很多好事的人,也可能因为容易动怒、生气,最后得了很严重的病。而这种病往往不是单凭药物就可以治疗的,往往需要通过重新反思性格来理解。

很多企业也是这样。看一个企业是好是坏除了要看商业模式、能力上的差异以外,还要看企业员工是不是有某种怨气。如果员工有怨气,好生意最后也会做烂。怨气就像病毒一样,刚开始很少,但它不断地传播、复制、放大,最后使整个系统运转失灵。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在考核求职者时,有一个必问的题目:你对前东家如何评价?当然,他不会直接去问,而是很艺术、很隐晦地把话题转移到这个问题上。比如他会问:为什么会离开那家公司?原来在读书的时候你跟同学的关系怎么样?你这么有才,别人是怎么看你的?有人一下子就上套了。有的求职者就会下意识地讲别人怎么对自己不好、自己如何怀才不遇。如果这个人的怨气很大,人力资源总监对他的评价就会大打折扣。

“怨”这种情绪很微妙,人们会因为别人做得不够好而埋怨,但是怨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喜欢抱怨的人通常都会有脾胃方面的毛病。很多人打着“追求完美”的旗号,埋怨某件事情做得不够好,但是又没有表达出来,然后自己就会心生怨气,最后落下了胃病。有位著名中医师发现那些有脾胃方面毛病的人,常常会流露出这类的情绪。他说,人家做得好不好、对不对,那是人家的事情,但是你会不会因此而产生埋怨的情绪,却是你的事。

抱怨、牢骚就像口臭,自己没有感觉到,但是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或者说,发牢骚的人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但是别人很快就能感觉到不舒服。在一个公司里,对一些人、一些事的抱怨情绪一旦形成,就会逐渐变成整个公司的文化。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也叫责任病毒。

抱怨的潜台词是,问题是别人的,成绩是自己的,或者这件事情做砸了、做坏了跟自己没有关系。如果每个人都用这样的逻辑去说话、去办事,那它就会形成一个叠加,大家都在这个频率上,就会把这个频率放得非常大。

一个人在抱怨别人的时候,自己其实已经在抱怨了。清末民初有一个叫王凤仪的职业劝善家,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断去发现、寻找每个家庭里的问题,然后帮助大家梳理。比如,有一个老太太说老头对她不好,经常打她,然后就跟王凤仪抱怨,说自己命很苦。没想到大善人王凤仪非但不同情她,反而说:“你拿个镜子去照照,你那张苦瓜脸永远都没有笑容,逢人就说你有多惨,即使你没嫁给这个老头,另外一个老头恐怕也要打你。”老太太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问题不只出在别人身上。

听到别人在抱怨你,实际上你也可能在抱怨别人。这就像是一个游戏,每个参与者都遵循着这样一条准则——我对你错,那么当你不遗余力地证明对方错的时候,对方也会马上把这个游戏规则用到你身上来。

电视剧《一地鸡毛》里有这样一段情节,小林和李靖在上班之前买了一块豆腐,李靖让小林把豆腐放在冰箱里,小林给忘了,下班回到家后发现豆腐坏了,于是两个人就开始推卸责任,争执到底是谁的错,先是砸东西,然后吵着要离婚,还说“离就离!”。这时突然来了一个电话,是一个好消息,小林心情一下子就不一样了,挂上电话后就问:“我们刚才为什么要离婚?”他们俩都想不起来了,在一边的女儿于是说:“为一块豆腐。”

抱怨是一个引爆点,人们为之争执的事情往往是非常小的,但是争执的行为和过程超越了争执本身,最后越闹越大。就像上述例子中的两口子,回过头来发现争吵不过是为了一块豆腐,根本不值得。说到底只是不服别人,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

抱怨除了不服别人之外,还源于我们在内心对对方有一种期望,而这种期望对方并不知道,有的时候甚至连自己都没有觉察到,所以很多时候抱怨和冲突来自于彼此没有达成一种共识,形成了希望的错位。这种错位是家庭关系、男女关系、同事关系发生冲突的根源。怨、恨、恼、怒、烦五种不同的情绪,怨是基础。怨之后是恨,恨了就生恼,恼了之后就会怒。不过,烦跟前面几个还所有区别。

“怨”其实是一种情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对别人有某种期待,而这种期待一旦不合意就会腹诽,在肚子里面表达对别人的不满。然后就是情绪酝酿,把别人的一些相关或不相关的行为都解读为针对自己。随着双方相互报复的升级,碰到某一个引爆点后,相互之间的愤怒终于爆发。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暴力。从怨到恨到恼再到怒虽然程度不一样,但本质上都属于心理暴力。暴力是什么?暴力就是以自我的意志、自我的愿望作为绝对的评判标准,让其他的人服从自己。

想要别人跟自己一样,如果不一样就产生冲突,这实际就是暴力。这种心理暴力在亲密关系中更容易产生。有些人关注自然环境的污染更甚于关心内心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没有注意到亲密关系中的伤害,反而对远离自己生活的事情非常关心,表现出了炽热的爱心。对于这种人,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有时候远在天边的爱就是近在眼前的恨。”他们对陌生人能够表现出爱心,在亲密关系中体现的反而是暴力。

以佛学来解读,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我执”,用现代流行的话说就是“我能”、“我的地盘听我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句口号是非常“反动”的。因为它们包含一种暴力倾向,在整个社会里面制造了冲突和矛盾。当人们都认为应当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时,他对别人就有一种标准,这种标准就是“我”。甚至连“我”是谁都不知道,就是按我现在的情绪作为标准,这样必然会造成冲突。

其实,这个地盘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大家的。两个人在一起,误以为这个地盘是属于某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发生战争。有些公司做不成大公司,原因就在于很多人无法与他人共事,最后就只能几个人做成小公司。很多企业发现内部没有凝聚力,没有形成所谓的团队战斗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是一个集体。

“团队”和“乌合之众”是相对应的两个词。乌合之众就是没有规则、没有组织,只是因为一点点共同情绪偶然聚集到一起的一群人。他们随时会聚起来,也随时会消失,彼此之间没有界限、没有契约,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会用契约和游戏规则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尤其是调整自己的思维。每个人的规则都是“我的地盘听我的”,最后就会导致冲突和离心力。说得抽象一点,亲密关系实际上也是契约和游戏规则不太明晰的关系,只不过一开始是以一种很友善的氛围开始的。

在亲密关系中,有的人不屑于谈规则,这就为造成冲突和伤害埋下了伏笔。“远在天边的爱就是近在眼前的恨”,这是因为跟关系不亲近的人共事,我们会以一种界限、一种游戏规则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恨不是天生就有的,由于界限不明晰,你深入到他的地盘里,他深入到你的地盘里,双方都误以为是自己的地盘,都要做主,这就导致冲突不断。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这样双方就会按照伦常来做事情,冲突反而会少。中国传统文化还讲“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就是君子知道自己和所有人之间有某种规则,所以“礼”很重要。儒家讲“克己复礼”,克己是为了回归礼。所谓礼,其实就是规则。所谓己,就是小我,自以为跟我相关的就是我的地盘,是这样的一个小我。

中国某些企业、行业的乱象都是因为游戏规则、礼的缺失导致的。很多行业都应该有协会,由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大局,大家在价格上也应保持一个平衡,在竞争的过程当中是有底线的,不能搞恶性竞争。

怨气大的公司职责界限一定不明确。默契是大家所向往的一种境界,但是许多人忘记了先有“契”,也就是契约,然后才有默契。查尔斯·汉迪曾经讲到 “中国式契约”、“中国式合同”等概念。他认为,中国式合同与西方的合同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国式合同里有一些不成文的契约,虽然双方没有把它写成文字,但是彼此都心照不宣。他认为这种不成文契约在某些时候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也就是彼此心里都很清楚欠对方多少,而且欠的一方有机会就要还。

社会资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可以量度的人情。汉迪发现,在别人急需帮助时帮助别人,与在别人不那么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相比,人情是不一样的。你的能力有限但你付出足够的努力所产生的人情,比你能力充分的时候帮忙的人情要重。当然,只有每个人的心里有一本账而且标准相对统一,社会资本才能正常地运行。如果你的社会资本以英镑结算,别人的以日元结算,那就没法运行了。标准不统一就会带来烦恼,但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统一起来并不容易,所以才会生烦恼。烦和恼最大的区别在于,烦是对不确定的焦虑,比如有五件事情等待处理,但你没有时间想清楚应该怎么处理,你就会觉得有五件事情在拖着你,于是心生焦虑。而恼是你明确知道要什么,但是对方没有做到,于是产生了恨意和对别人的不满。烦恼不只影响心灵健康,也会伤害身体:怨会伤脾,恨会伤心,恼会伤肺,怒会伤肝,烦会伤肾。

现代人经常说“压力山大”。什么是压力?压力就是烦,是对象不确定时的焦虑。压力所带来的压迫感和紧迫感可以区分为真实的紧迫感和虚假的紧迫感,或者叫钟表时间和心理时间。钟表时间就是这件事很紧迫,必须在什么时间之前做完,必须解决它。心理时间是对象不确定,总是感觉有一种无名的压力在压着,却又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每天都被这种心理情绪所笼罩,这种状态就是烦。人烦恼多了以后,怨气就会特别大,形成心理暴力的可能性就更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