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中医的“悟性”浅谈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

 猴小妹小姐 2014-03-24
从中医的“悟性”浅谈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 
金 路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 南京 210029 
摘要:中医名家的学术经验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需要拥有悟性的中医头脑,悟性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实践中多学多练的结果。认真揣悟中医理论的内涵,做到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感悟中医理论的真谛,提升中医悟性,才能把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好。继承是基础,发展是目的,我们必须重视历代中医药家积累的成果,继承、挖掘、整理有关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为我所用,在实践中再创新,使中医药理论不断深化和完善,提出新的见解,创造新的成果,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悟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 
“应该让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前段时间,湖南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张功耀曾在其博客上推出了“关于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的公告”引起一片哗然。有支持者力挺“取消中医说”,将张功耀推作“反中医的领袖”,而反对者将他视为“无知之辈”,百万人签名要求弘扬中医,一时间中医药存废又成为热门话题。作为中医药狂热的爱好者和研习多年的专业人才,此时谈谈“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这个古老而又时髦的话题,显然十分必要。 
中国中医药学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她具有天、地、人为一体的系统的整体的理论体系,可以说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与疾病作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其理论体系日趋完善,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其受到文化背景及其自身体系的制约,中医药学尚无突破性的飞跃,反而在一些病证的防治领域,其优势渐淡,甚或被现代医学所取代,中医药学现正面临着“中医药热”的机遇和自身存亡的挑战,如何发展中医药已是存亡攸关的大事,从辩证法角度来看,只有很好地继承才能发展中医药学。 
一、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的重要性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昔岐黄神农,医之源始;汉仲景华佗,医之圣也。在祖国医学发展的长河中,临床名家辈出,促进了祖国医学的迅猛发展。医疗的目的就是防病治病,诊疗方法和手段的高低与优劣就在于其效果,积极地整理名老中医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系统地总结他们的独特学术思想,无疑是中医药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的中流砥柱,是中医学的“活化石”,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经验与技术专长,是他们多年从事医疗工作的经验结晶,是当代中医学术水平的体现,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医科学研究重要的基点,是充满活力和生气的教学素材。因此,名中医学术经验的整理研究工作是中医临床、中医科研和高等中医药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都十分重视老中医经验的整理继承工作。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先后两次公布了近千名急需进行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老中医药专家名单。但是他们每每忙于诊疗业务,无暇著述,其许多宝贵经验和真知灼见,尚没有以文献的形式保留下来。岁月不等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名老中医的身体状况也今不如昔,及时将他们的宝贵经验保留下来是当务之急。 
二、如何继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研究——以“悟性”为立足点 
如何才能很好地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进行传承和研究呢?这里尤其要说说关于中医的“悟性”问题,如果不能深刻领悟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精髓,何来继承、发展,甚至创新? 
1.古代医家的“悟性”之谈 
祖国医学,浩如烟海,古今医籍,汗牛充栋,虽读到头白,亦难尽阅。故初学者,有望洋
之叹;饱学者,百岁仍多未了缘[1]
。从历代名医的学术贡献看,悟性是人对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多指医家的感悟、意会与灵感。隋唐名医许胤宗“医者,意也”一语,是对名医“悟性”的高度概括。古代医家认为,岐黄之道的奥妙,“未可以知识、言语、形象求也”,而必得之“于
会悟之中而得其解”[2]
。如金代常仲明《伤寒心鉴》、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明代缪仲淳《医学传心》、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等医学名著,他们的书名都表达了其经验结晶,皆是用“心”去感悟、去意会而获得。 
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东汉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悟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创立六经辨证治“伤寒”,脏腑辨证治“杂病”。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带经而农”,边耕边读,“修身笃学”,精研针灸,悟出“依线检穴”的简便取穴法。唐代医家王太仆“弱龄慕道,夙好养生”,“精勤博访”,次注《素问》,悟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大法。宋代伤寒学家郭白云,博采补亡,深入析理,悟出“冬不感寒而春自感风温之气而病者,亦谓之温”的新见。金代医家张子和远绍《内经》,仲景,近宗河间之学,悟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养生食补,治病药攻,独创“攻邪论”。元代医家王安道精研医理,评析古法,悟出四气发病“以证测因”之说,更切合临床实际。明代医家张景岳精究医易,工于辨治,悟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
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3]
,此说可与王冰之言遥相辉映。清代医家叶天士,广访名师,融贯各家,悟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脾喜刚燥,胃喜柔润”、“脾升则健,胃降则和”,创立胃阴学说,既羽翼仲景之不足,又弥补东垣之未逮。 
纵观历代名医治学,他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与病谋,退与心谋,殚心思忖,心领神悟,辨其是非,判其偏正,阐奥发微,致远钩深,洞彻病情,独抒己见,为丰富和发展祖国医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学习古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以史为鉴,温故知新,对于后来者尤为重要。 
2.现代中医“悟性”的新内涵 
我们现在谈“悟性”即通常所说的灵感,是创造者在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突发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预见和解决问题的心理现象。中医讲究悟性,悟性在学习和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是深奥广博、知识灵活的科学体系,培养中医悟性是正确理解中医实质、解决中医医教研中的疑难问题、塑造高素质的中医人才,以及继承和创新中医的法宝。由于中医涉及的知识面宽广、蕴涵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缺乏相当的综合知识储备、相应的领悟能力不足,要学好和用好中医是不容易的。 
3.悟性是在实践中多学多练的结果 
中医药发展需要拥有悟性的中医头脑,中医悟性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多阅读一些中医药书刊,多角度思考形成结论的原因,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多方面分析、进行科学假说的习惯,即进行所谓的“模糊估量”。这样当中医药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灵感就会经常光顾有准备的头脑,悟性也就会大大提高。培养中医的悟性需要以丰厚的中医药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而要有所积累,就要对中医基础学科、中医临床学科,以及养生保健、中医经典著作等进行深入了解。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医的思维方式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广泛涉猎这些领域的知识有助于扩大自身的知识面,确立中医思维,激发中医悟性。 
中医理论的特殊性,要求学习者具备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渊博知识,更要求学习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结合各方面知识分析和治疗疾病的“悟性”—意。因此,古代医家劝诫后人要用“心”体察。于是,总结出:“医者,意也。”即指医者在授业从道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顿悟”、“感应”、“灵感”等思维现象。这种灵感思维,实际上是大脑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
维相互撞击融合的结果,其典型状态是豁然开朗之“顿悟”和“创见”[4]
。不过,这并不是说临证时医生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而应是以理论修养和实践水平为基础,以易学的象数思维模式,别其异而验其类系统地把病人自身体质气、血、阴、阳、脏腑虚实同五运、六气同病人的情绪、心理结合起来,制定出仅适用这一病人治则治法,从而或针或药,药到病除,治病求本。 
4.悟性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悟性固然重要,但悟性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科学研究,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中医临床服务。因此,在进行中医科学研究时,应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多视角地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治疗方法进行重新整合,进而提出切实可用的新理论、新方法。仅凭悟性进行的中医理论研究将失去其应有的临床指导价值。    
总之,如果说悟性象一柄直刺问题核心的利剑,那么实践就是它的磨刀石。对于中医药工作者来说,应多看中医典籍,总结老中医经验,多用中医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和科研,多学人文社会知识丰富中医思维,少用西医知识验证中医是否科学,只有这样,中医悟性才会逐渐形成。
读经典做临床是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的重要途径[5]
,培养悟性需要实践训练。认真揣悟中医理论的内涵,做到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感悟中医理论的真谛,提升中医悟性,才能把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好。 
三、培养和提高中医的“悟性”有助于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 中医名家的学术经验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要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首先就要做好继承工作。学习和研究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术思想体现在他们的著述中,包括注释、论述、方解、医案等等。名老中医的著述汗牛充栋,要完全掌握需要大量的时间阅读、思考、归纳,即使具体到某一位名家的著述,也可能使人望而生畏。另一方面,名家的经验往往伴随着对医学典籍的注释铺开,或者散见在大量医论、病案里,初学者往往难于系统地把握,学习起来感觉无从下手,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所以必须培养和提高中医的“悟性”,对名家的学术经验进行专门的整理,以便于今后的学习与研究。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各个时代中医药学术的发展,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继承,如何提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可重复性、可学习性、可推广性,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真正成为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要源泉。如何学习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用什么方法更快地培养造就更多的名医,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古人说过,开卷有益。相信在培养提高中医悟性的过程中,秉承“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精神,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把名老中医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优秀的医疗经验代代相传。我们要把历代的名家学术见解,大量的诊治观察疾病的一切证侯的丰富经验,更好地、系统地整理研究总结起来,这对我们更正确地、更客观地掌握疾病的规律、解决疾病的立法处方、达到得心应手诊治疾病的手段,这对更好地继承中医药学,发展中医药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学是具有我国民族特色,而又正在走向世界的一门医学科学,它既是古老的,又是新兴的,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且经临床反复实践,证实了其疗效和实用价值。它与西医学具有互补关系,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正如中国社会科学家田森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我们理应为中华民族这份宝贵的优秀遗产而自豪,为继承发展而努力。百年轮回,世纪更替,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世纪之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为的是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创新,使中医药学这座伟大的宝库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未来。 
参考文献: 
[1]曾时新.名医治学录[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26,168. [2]韩学杰.孙一奎.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5. [3]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974. [4]金春林.医·意·易[J].中医药导报,2006,12(1):17. 
[5]王永炎.读经典做临床是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的重要途径[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5):385-386. 
作者简介:金路,(1978—),籍贯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专业中医内科学,研究方向呼吸系统疾病,邮编210029,电话13951087098,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