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地方没有山,为什么也说太阳下山?太阳下山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pgl147258 2014-03-26

Near的回答(7票)】:

1,太阳下山的说法怎么来的/为什么很多人说太阳下山?

中国多山,太阳下山是大多数人所见。另外这个说法简单。比如“日薄桑榆”和“日薄西山”都是一个意思,但是后者容易传播。

2,没有山的地方为什么也说太阳下山?

沿海地区看到的是太阳下山,且经济发达,传媒广泛。即时没山的地方也会听闻这个说法。

我的自问自答: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

或许是正例谬误效应?人们由于只关注与自己期望相符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所产生的知觉错误。

有人说黄昏,有人说夕阳西下,有人说日落,没山的地方说“太阳下山”的情况可能不多,但你特别留意了。

——————————

PS:我的第一反应是因为童话寓言书里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森林,小时候记住了“太阳下山”这个说法。当我知道这么说的时候,其实还没有注意过日落呢。

【邹振盛的回答(0票)】:

1,中国有山的地方比没山的地方多很多

2,没山的地方受有山的说法影响

【宗峰俊的回答(0票)】:

中国有山的地方比没山的地方多的多的多的多的多

【邓秋的回答(0票)】: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总是寻找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因为这些地方资源能基本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人们的视野当然不会很开阔,当太阳“落下”(按照地理知识来说,落山并不等于太阳落下)的时候,当然会以山为参照物,所以就沿袭了”太阳落山”的说法

【Zadz的回答(0票)】:

不太会玩知乎,过了好几个月才发现兽药了……

这个问题我未考证,说说自己的猜想。

汉语言文化的起源一般认为是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开始,但语言的产生则更早更不可考,华夏文明进入到奴隶社会(夏商周)开始有了覆盖面较广的政权,当时全国通行的官方语言叫“雅语”,即汉语的前身,后来《论语》提到“子所雅言”,说明孔子讲课用的都是陕西话(这里是搞笑)。

作为中原政权的官方语言,“雅语”承担传播信息、交流文化的重任同时,反映的也是中原人士对世界的认知。古中原人认为“天圆地方”,太阳“东升西落”,“南望昆仑,西望大泽”,世界的最西南边是“昆仑”(噗~乌龟脚而已), 北半球的古人自然想象夸父把太阳赶下昆仑山咯,于是“太阳下山”的常识出现在汉语中,并随着神话、伦理、语言传播到普天之下。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