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蛇年隆冬到马年春天,中国互联网的资本集体发情,史无前例的投资并购狂潮一波接着一波,以腾讯和阿里为首的大佬弄潮儿,不断用巨额资本加速着全社会移动互联的进程,网络生活从PC桌面向智能手机的大规模迁徙,浩浩荡荡且无从抗拒,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商机。负责任地讲,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末班车,后果很严重,只能让人干死吧。如果不相信,就去诺基亚总部大楼转一圈,或者搜一些日系电子企业的新闻。 苹果、三星和Google等国际巨头,完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建设,目前共有超过7亿部的IOS设备和统计不清楚的Android手机承载着人类的移动生活,而中国消费者一直是这些设备最强劲的购买者。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互联创业高潮迭起,在经历了早期大规模的烧钱运动后,大量颗粒企业纷纷遭遇收购,从而不断巩固腾讯、阿里、百度三大集团的寡头地位,尤其是“二马”在进入马年之后异常兴奋,连续上演惨剧人寰的收购大战,让腾讯与阿里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最重要的争夺者,他们常常在关了会议室的门后,就大笔一挥,于收购计划上写个10位数的资金数目:腾讯先后战略投资大众点评网,搜狗和电商巨头京东;阿里巴巴则一口气完成全资收购高德、战略性投资新浪微博、UC浏览器等等。二马的收购,天马行空,突破了普通人的跨界想象力,正如前文所述,三巨头要建设集团性企业,他们恨不得把钱换成硬币,砸中所有与移动互联相关的事物。 从阿里与腾讯的收购来看,他们不单觊觎社交、手游、视频、支付…这些有着天然移动基因的领域,同时开始尝试着激活一些领域的移动基因。微信红包,快的与滴滴的补贴大战,仅仅是这个激活过程的惊鸿一瞥,主要目的是针对移动支付的争夺,最终,还要归结于移动电商市场的布局。而腾讯与京东联姻,这一里程碑事件,则正式拉开与阿里一起关于移动电商的军备竞赛。从物流布局,到移动支付,再到流量入口的卡位,两位大佬斗得不亦乐乎,只是,移动电商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即便成功破晓,依旧要克服N多个拦路虎。 手持极限,7寸屏幕仅是个杂货铺 如前文所述,三星、苹果和Google等巨头完成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基础建设,但显然,他们的硬件设计没有cover到移动电商的需求。众所周知,琳琅满目的商品需要大面积的陈列空间才能充分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沃尔玛超市有着优秀的购物环境,他们的购物通道能容得下一辆坦克,这让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停留,从而提高销售额;而太原小店区的普通杂货铺,空间狭小,我每次买完东西都会立即离开,就不要提什么购物体验了。于是,沃尔玛高居世界500强企业榜首,而杂货铺每年的利润也就在10000RMB左右。 现在,传统电商与移动电商的关系,就有点类似沃尔玛和杂货铺,前者中有阿里、京东、聚美优品等综合or细分领域大佬,后者至今未形成有规模的销售平台 移动电商要想取代传统电商,第一个要突破的瓶颈就是设备的极限。环顾整个手机市场,也仅有三星传说过8.8英寸巨屏手机,姑且不论这个大家伙是否还属于手机范畴,但肯定是超越了人类的手持极限,事实上,iPhone4S的3.5寸屏幕才是最适合人类的黄金尺寸。在一块尺寸有限的屏幕上,商家是不可能将大批量商品呈现到消费者眼前,即便是勉强把商品挤上去,也势必会造成商品文字、图片说明,好评情况等内容的压缩与删减,给用户带来挑选上的不便,此外,WIFI热点的匮乏,是制约移动电商发展的另一个桎梏。没有WIFI,无论2G、3G、WCDMA或者TD-SCDMA,都没有能力支付消费者因挑选商品带来的巨大流量,毫无疑问,设备尺寸限制和WIFI热点匮乏,都会降低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而这是传统电商最重要的成功要素,没有之一。 据手机淘宝发布的数据,淘宝手机客户端2013年累计访问用户突破3亿,但其中产生过购物行为的用户仅有5700万,占比19%, 这充分说明,即便是传统电商大佬阿里巴巴也没有找到最合适的渠道,把传统电商的习惯复制到移动互联网上。缩小网页比例或许是个好办法,但走小而美的精品路线会更加明智,只是不太符合,巨头们一心想要高大全的发展逻辑,这些纠结的问题,还是交给腾讯与阿里吧,在真正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之前,笔者发誓不在手机淘宝上购物,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用户的心理! 巨头联姻,如何把流量变硬币? 即便是硬件商连同万能的APP开发者,把手机变成了一个能提供愉快购物体验的大超市,新兴的移动电商仍然需要面对流量入口,以及如何把流量变现的问题。 流量本身并没有价值,而由其衍生出来的商业模式,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上的流量之王非两只企鹅莫属,这两位来自南极的朋友,曾不断攻城略地,一口气打通空间、游戏、微博,或者任何新兴APP的通道,事实上,QQ号码的存在,彻底终结了消费者“满脑袋是密码”的烦恼,而中国一卡通的盛世有望在互联网世界提前实现。但显然,QQ以及孪生兄弟微信,都没能帮助腾讯撑起移动电商的野心,因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微信朋友圈充其量一个腌臜的菜市场,充斥着各种售卖信息,伪造的奢侈品,更不要妄言清醒的监管制度和有效的盈利模式了。 其实,企鹅和微信无法承载腾讯移动电商野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反倒迫使腾讯走开放式的商业逻辑,而不是每天派人紧盯初创公司有价值的新品,美其名曰:微创新! 腾讯与京东的联姻,正是其开放逻辑的重要体现,也是两位巨头深入思考“如何让流量变硬币”问题之后,提出的解决之道,二者联姻更是一桩优势互补的天作之合。首先,QQ网购、拍拍网的物流部门划规京东,让更重专业的团队管理这个年亏损接近1亿元的项目,从而更加专注于QQ和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公众号体系,把移动电商需要的流量入口、支付体系打造完美,至于,产品组合、线上营销和物流配送等全权交给合作伙伴。而京东在本次交易中,最大收获莫过于微信的一级入口,二维码扫遍天下无敌手的背景,给京东发力移动电商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一旦京东商城的support给力,使得消费者习惯在QQ或者微信平台上购物,画面简直太美,笔者都不敢想象。 之所以说,腾讯和京东的联姻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仅是因为两个巨头会动摇阿里巴巴电商一家独大的格局,更重要的是,给整个中国移动电商提供了可参考的商业模式,也有可能让中国移动电商的春天提前来临。 人才,电商平台上最宝贵的资源 《天下无贼》里的黎叔曾经说过: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移动电子商务。虽然地球上的分析师非常统一地认为:动起来,是未来不可抗拒的趋势,但在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前,或者直白点讲,在企业没有赚到钱的时候,是没有能力培养出大批的相关人才的,毕竟,企业家与技术白领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前者有梦想的支撑,有干掉竞争对手的快感,但后者每个月需要领到工资,才能活下去。 毫无疑问,传统电商经过10年的沉淀,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运营经验,成熟团队一个接着一个往外冒,还顺势捧出了一大批的商务明星,就连代工大王富士康,也能在短时间内组成了非著名电商飞虎乐购,可见市场人才相对充盈的状况。而且自2010~2012年各种电商大佬井喷式的刺激,让高等大学电商相关专业录取分数线平均上涨20%,使得传统电商人才库与日俱增(最起码,从简历上看,他们都是人才)。相比之下,移动电商的运营团队就显得非常寒酸了,这种尴尬虽然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但从一些无线淘宝的交易额还能窥探一二的:2013年,移动交易额占比30%以上的淘宝卖家数仅有33.9万,只有18家的淘宝店铺的移动支付交易额达到1000万… 中国的技术白领们更害怕失去熟悉的东西,于是转型期势必会优先选择留守传统电子商务,而决定腾讯与京东婚姻能否幸福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人才的整合。诚然,腾讯承诺业务整合期间不裁员,会起到一定的稳定军心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些经历过重大变革的人,保持一份勇于探索新生事物的激情。(科幻星系康斯坦丁/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