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苍蝇饥饿实验看人体健康研究

 昵称535749 2014-04-03
 2014.04.03 , 12:01 am

从苍蝇饥饿实验看人体健康研究

今年三月,寿命与热量控制之间的联系受到了关注。媒体上普遍宣传着:挨饿能让人健康;科学家建议间断性禁食;以及吃得少,活得久。简单说来,风向明确:吃得少能延长寿命。这些报道所依据的研究仅以苍蝇作为研究对象,并未在人体上进行实验。

但是热量控制与长寿的关系并非全新的话题。前述报道所引用的论文第一作者Margo Adler说:“我之前都没注意到,原来这项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另外,她此前在《生物》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关于为何肥胖者往往早逝的全新观点。她的假设系基于她在新南威尔士大学进行的动物研究的实验结果。该实验采用了澳大利亚苍蝇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她所发现的长寿与挨饿的关系并不能直接从实验室照搬到现实世界。实验室里的发现不是常常会与现实世界相悖吗?那么这次的发现究竟会如何影响人们的健康呢?

普遍为人接受的是以进化理论来解释节食和长寿的关系:食物短缺的时候,动物们会重新分配它们的能量和物资以维持身体的运作,不再耗费宝贵的资源进行繁殖行为。Adler说:“这不科学。说一只苍蝇会等到饥荒过去再交配实在荒谬。”

Adler认为苍蝇挨饿而延长寿命受到了实验室中的人为干预——在实验室里能杀死这些虫子的就只有老死了。在野外,天敌、病菌、温度骤变都能杀死它们。不是因为要等到时机成熟再繁衍后代——苍蝇和其他短命的动物们没这种余裕。这一切都是由于细胞的作用。

Adler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是关键,它们承担着营养物质搬运工的职责。”不管是人类还是像苍蝇一样小的动物都有这样的搬运工。

当动物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饮食时,大多会乘热打铁,一股脑儿地生成新的细胞,但是对于质的把控就会下降。也就是说,癌细胞乘虚而入的机会也顺势上升。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科学学院应用生态学家James P.Gibbs对这一全新的理论很感兴趣。他说:“我急不可待地看了这个关于人类健康的文章。啮齿类动物模拟人类是合理的,但是昆虫和人类的生理机能有着天壤之别。”

Adler对此并不同意;她指出研究显示摄取过多蛋白质会导致癌症。虽然像苍蝇一样短命的动物在野外不太可能受癌症困扰——但是长寿的生物会。因此该研究成果对人类也有意义,某种程度上也给5:2饮食法(一周节食2天)等养生传言以支持。但是无论如何,Adler的新假说是基于实验室中的昆虫实验,没有人体数据的支持。

就像Gibbs所说,从哺乳动物的实验结果引申到人体健康能省去很多麻烦,因为我们都有着类似的生理结构。

《自然通讯》杂志今日发表的文章通过25年来从恒河猴身上采集的数据,证实了低卡饮食能长寿。事实上,他们发现采取高卡饮食的猴子患病概率是其他猴子的2.9倍,死亡率高出3倍。这与NIH同样用恒河猴所做的类似实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NIH的实验发现热量控制与寿命并无关联。

很多试验中,科学家采用果蝇作为实验对象。它们繁殖迅速且易于控制,最重要的是我们对它们的DNA十分了解,甚至比 对我们自己的DNA了解得还要多。但是Adler说,采用果蝇做实验可能是导致实验结果与现实脱节的原因之一,“多数果蝇品种在实验室里呆了几千代了,基因发生了变化以适应实验的需要,所以与野外并不相同。所以我才用了澳大利亚苍蝇——它们并未受到人为影响。”

Gibbs说,昆虫研究得出的人体健康假说在毒理学中不应被承认。对于杀虫剂的规定是从大量科学研究结果中得出的,但是这些研究对象是便于在实验室中控制的动物,而非会受到这些化学品危害的野生动物。

他说:“它们是绝妙的实验品,但是与现实社会还是有着一定距离。我并不是说不讲科学,但是把野外考察与实验室实验一并进行效果会更好。”

巧合的是,这正是Adler下一步的计划。她打算在进行科学控制以得出准确数据的前提下模拟野生环境。Adler打算将昆虫置于野外的储水容器中,并以网覆盖。样本将会暴露在天敌、病菌、温度骤变的威胁之下,但是Adler仍会控制它们的食物供应——这一尝试被Gibbs评价为“毫无疑问是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Yels via LiveScienc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