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旗下的罪恶——日军在中南半岛的血腥暴行

 苯墨子社 2014-04-08
康狄
  日军在二战期间在亚洲占领区曾经制造过三大战争罪行:南京大屠杀、巴丹死亡行军和缅泰死亡铁路。这三大战争罪行是东京国际审判判决书中确定的日军远东三大战争罪行。南京大屠杀发生在中国,后两大战争罪行都发生在东南亚地区。巴丹死亡行军发生在菲律宾,缅泰死亡铁路发生在缅甸仰光至泰国曼谷之间的茂盛的原始丛林中。
  由于《环球》杂志社约稿分为两篇,一篇为日军在东南亚的战争罪行,一篇为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的战争罪行。实际上日军在东南亚地区制造的许多战争罪行都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的罪恶。限于篇幅,本篇着重讲述缅泰死亡铁路这一战争罪行,以及日军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制造的另外一个臭名昭著的战争罪行:新马华人“检证大屠杀”。这两个战争罪行都是日军在中南半岛的战争罪行。
  新马华人“检证”大屠杀
   1941年12月,日本第二十五军在山下奉文大将的率领下向新加坡要塞进攻。次年2月15日,英国马来亚陆军总司令白思华将军率8万英军向日军投降。日军进入新加坡后,对新马华人以“大检证”和“大肃清”的名义进行了灭绝性大屠杀。
  这场大屠杀的始作俑者是日军的疯狂参谋,有“豺狼参谋”之称的辻政信。他发动这次大屠杀的目的在于惩罚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对于中国抗战的支持,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勒索钱财,向日本天皇献礼。他要华人向天皇贡献5000万日元“赎罪费”。处于惊恐中的新加坡华人无法在短期内筹集到如巨额的金钱,他就“代”华人向横滨正金银行贷款,确保了有一笔巨大的财富送给天皇作为礼物,然后他强迫华人交出了大量金砖和外国硬通货以及有形资产偿还。而这场大屠杀的主谋和最大的责任人是日本的山下奉文大将。山下奉文的主要考虑是为了削弱华人华侨的反抗力量。
  中国的全面抗战爆发后,华侨捐献了数目巨大的资金并有很多华侨回国参战,新加坡、马来西亚还专门派出了“南侨机工义勇队”,很多汽车司机和维修工回国参战,为抗战中的中国抢运物资。华侨也是抵抗日军入侵马来半岛的重要抵抗力量。华侨潜在的反抗影响日军对新马占领,日军尽快占领东南亚,急于从新马抽调兵力,以获取东南亚各国丰富的战争物资支撑战争。因此日军为了切断华侨对中国抗战的资金和人力支持,稳定对新马的占领,决定对华人进行大屠杀。
  新加坡是英国在远东地区修建的最坚固的要塞。日军入侵马来西亚过程中,有大量的马来西亚难民涌入新加坡,其中有很多是华人华侨。日军占领前的新加坡大约有华侨60万人,加上从北部马来半岛逃避战火而来的华侨,共有约100万人。据台湾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员李恩涵教授的研究,单单在新加坡检证大屠杀中,遇害的新马华人就达到2.5万—5万人之多。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男子。
  山下奉文下令从1942年2月18日开始展开扫荡行动,以搜捕敌对的华侨,其搜捕标准共有9条:1.曾经在南洋华侨筹赈会中积极活动之人士。2.曾经最慷慨地捐输给筹赈会之富裕人士。3.南洋华侨救国运动领袖陈嘉庚之追随者以及校长、教员和律师。4.海南人9。5.凡在中日战争以后来到马来亚之中国出生华人。6.凡是文身之男性。7.凡是以义勇军之身份,替英军抵抗日军之人士。8.公务员以及可能亲英之人士。9.凡是拥有武器,并尝试扰乱治安之人士。其结果是一场针对抗日人士、共产党人和华人的集体屠杀。
  日军执行“肃清华侨计划”的方法是,先以盘查和发放“良民证”的方式,将华侨集中,然后集体杀害。1942年2月19日,山下奉文的司令部在主要街道张贴布告大日本军司令部布告凡居住于本岛12至60岁男子,限于2月19日正午在下述地区集合:1.从丹戎帕加至蒂恩巴乐路一带。2.从里巴路至坦格林路一带。3.从夏朗布萨至西冷古恩一带。4.从卡朗至盖兰一带。5.从帕亚雷巴路至樟宜路的交叉路口一带。违令者将处以死刑。华籍男居民到达日军指定的5个地区集中检证,凡认为可疑人员均被日军押上卡车送到海滨或用船只送到海面上用机抢扫射进行残杀。
  这只是日军杀害华人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日军进攻马来亚半岛和统治初期,日军发动的大规模的集体大屠杀就有:新加坡大检证,吉隆坡大肃清,槟榔屿的两次大检举,马六甲大镇压,在新山、麻坡、马力四隆、文律进行的大屠杀,在森美兰州知知港、余朗朗等村进行的清乡屠杀,另有较小规模的屠杀达29次之多。日军在马来亚所屠杀的华人总数在15万以上。
  1945年10月29日,山下奉文大将被交送马尼拉美国军事法庭审讯指控他在新加坡指挥日军屠杀五千名华侨的罪状,最后山下被处以死刑。1959年,在新加坡东海岸建厂挖掘时,意外发现了大量堆叠的骨骸,验明了是新加坡沦陷时期被日本人杀害者的华侨遗骨。
  缅泰死亡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
  中国的读者朋友们对于缅泰死亡铁路并不是十分了解,但是很多读者对一部著名的奥斯卡奖获奖的影片《桂河大桥》却是非常熟悉。事实上缅泰死亡铁路正是因为《桂河大桥》这部电影而名扬于世,这部电影引起了西方史学界的高度关注,西方史学界也涌现出了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康狄先给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下缅泰死亡铁路的历史背景。如果说新马华人检证大屠杀是日本人在亚洲太平洋战争之初的疯狂的话,那么缅泰死亡铁路就是日军在其侵略战争即将走向末路的最后疯狂。日军修建缅泰死亡铁路是为了挽救其孤悬南洋的百万大军,这支大军因为日本海军与美国海军较量的失利而被隔绝在南洋地区的一个个岛屿上。在亚洲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海军的运输船及普通商船都差不多被美军摧毁,要么被美军的水雷封锁在港口之中动弹不得。美军的封锁隔绝了日本本土与较远的南洋占领区的海上交通。于是日军在二战后期发动了一场“大陆交通线战役”,在中国大陆这场战役被称为“豫湘桂战役”,日军达成战略目的,中国境内的大陆交通线几乎被打通。日本为将中国大陆与中南半岛连接起来,就修建了缅甸仰光至泰国曼谷的铁路。这条铁路就是举世闻名的缅泰死亡铁路,一条用白骨铺成的铁路,桂河大桥只不过是缅泰死亡铁路当中的一段。
  为了尽快建成连接穿越缅甸和泰国的铁路,打通他们“大陆交通线”在中南半岛的“最后一部分”,1943年5月到10月期间,日本军队开始了臭名昭著的“加速运动”。日本军队希望在中南半岛的雨季(5-9月)完成缅泰铁路的修建,这样他们就可以在雨季结束以后,利用铁路来快速调动军队和物资,以便他们占领缅甸的剩余地区,并且利用缅甸为跳板进攻印度。中南半岛丛林密布,雾气缭绕,空气能见度差,火车行驶在丛林中被盟军飞机轰炸命中的可能性较小。缅泰铁路的贯通也便于日军将东南亚的战略物资运回日本。修建死亡铁路的主力是被日军强征的马来半岛的当地居民和英国、澳大利亚、美国、荷兰战俘。
  日军不顾战俘死活地逼迫战俘劳动。战俘和劳工们营养不良,病魔缠身,日本军队基本上不提供必要的衣物和药品,食物也少得可怜。很多战俘和劳工体重急速下降,却不得不拖着病体在日本看守的刺刀威逼下长时间劳动。日军总部宣称,为了实现战略目的,牺牲一定数量的战俘和劳工是可以的。
  不顾死活的强迫劳动
  缅泰死亡铁路究竟有多么恐怖,康狄还是用美国德克萨斯州国民警卫队改编的美国陆军第36师第131野战炮兵团第2营的官兵和美国海军休斯顿号驱逐舰上的被俘官兵的故事来说明。这些美国战俘人数是668人,有173名战俘因为日军的残酷虐待而长眠在异国他乡。
  德克萨斯的美军战俘们绝大多数在“80公里营”劳动。此刻,他们早已衣衫褴褛,很多战俘只剩下一条内裤可穿。然而日本看守仍然不断加重他们的工作量,要求他们每人每天必须完成2.5个土方,完不成任务,不准回营地休息,“不干完,不准回去”。他们逼迫战俘在天亮之前开始工作,晚上十点以后才能结束工作。战俘们在工作时,还要遭受日本看守无情地殴打。日本人取消了战俘们原本可怜的休息时间,美国战俘马丁·钱伯斯回忆道,在“加速运动”期间,日本人强迫他连续工作了133天,有些时候是干通宵。朱利叶斯·霍恩说道,“日本军队根本不把战俘当人看,他们想要的就是榨出一个人最大的体力,战俘的死活他们毫不关心,他们就是要让你工作到无法工作,他们就是要让你做到死。”
  为了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战俘劳动,日本看守每天早上对用棕榈树叶搭成的简易病房内的战俘伤病员进行“突然袭击”。美国战俘本·邓恩就目睹过这样一次“闪电战”,日本看守把病号从棚屋里赶出来,为了让他们往前走,灭绝人性地用棍棒敲打战俘们身上的溃疡创面,他们用这种办法把战俘赶到工地上干活,很多病员就这样死在了日本看守的棍棒之下,或者死在去工地的路上,或者死在工地上。
  丛林中的疾病杀手
  由于营地的卫生条件极其糟糕,露天坑厕总是爬满蛆虫,在雨天屎尿横流,蛆虫遍地,这造成美国战俘痢疾发病率很高,痢疾是导致美国战俘死亡的二号杀手。死去的166名美国战俘,有48名死于痢疾。得了痢疾,一天要拉30次肚子,拉出来的是血和黏液,战俘们往往来不及跑到厕所,就开始排泄,经常拉在自己身上。痢疾造成战俘体液大量流失,导致战俘脱水,让战俘手足无力,体重骤降。美国战俘詹姆斯·赫夫曼得过痢疾,他这样描述他的感受:“你感到身体里的水分快要流干了,拉肚子拉得直肠都要翻过来,你身上剩不下一点肉,空留一副骨头架子。拉肚子拉出来的全是黏液,而且源源不绝。有一次,我去厕所的路上,虚弱让我不由自主地跪下来,我眼看着粪液顺着我的腿流下来。我乞求能得到什么东西把自己擦干净,我无法忍受这个样子,可是我一步都动不了。患了痢疾所经历的精神抑郁和肉体的痛苦一样糟糕……” 日本人不给他们提供任何治疗痢疾的药物。
  热带溃疡是最厉害的杀手。即使是小小的擦伤,也会发展成溃疡,溃疡会深层侵蚀肌肉,把活肉吞噬,留下发黑的死肉,如果得不到控制,它会大面积扩散。战俘们腿上很容易造成擦伤,因此腿上的溃疡也最多,很多战俘因为溃疡扩散到整条腿,而不得不接受战俘医生的条件简陋的截肢手术。不过他们截肢后,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死亡,在日本人的集中营里,他们丝毫没有存活的机会,日本人也不会发一点善心去给他们一点照顾。马克斯·奥费莱的弟弟奥斯卡得了严重的溃疡而去世。马克斯永远忘不了弟弟弥留前的悲惨景象:“热带溃疡蔓延到他的大腿小腿、膝盖、脚踝,溃疡开始吞噬腿骨周围的一切,他的腿上满是污血、脓液和黏液,两英寸的骨头白生生地露了出来……他临死前,我去看他,我把他的头放在我的膝盖上,他全身发烫,处于半昏迷状态,很快就死了。”
  食物短缺
  在“加速运动”期间,美国战俘们的食物短缺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日本军队减少了美国战俘们的口粮。战俘们一天只能吃到象征性的两顿半的食物,对于病号,日本人一天只给他们吃一顿饭。
  季风裹挟着暴雨,经常在中午的时候往往更加肆虐。战俘们在工地上,必须迅速把食物囫囵吞下,要不然吃饭的家伙里很快会积满雨水。美国战俘雷蒙德·里德回忆说:“别说你吃饭的家伙湿透了,你全身都要被雨水淋透。要赶紧吃,否则饭团的米就会被雨水冲走。”
  美国战俘们用尽办法来填饱肚子。为了补充维生素,战俘们在丛林中寻觅野生辣椒和可食用的树叶和野草吃下去。他们吃掉了一切可以吃下的活物。有一次一条狗窜到了战俘们的居住地,战俘们把它打死了,打了一回牙祭。艾迪·冯和同伴们早上出工时遇到了一条巨蟒,巨蟒因为吃得太多,而行动迟缓,艾迪和大伙一拥而上,三下五除二把它打死了,后来把它煮熟了,美餐了一顿。大家最想捉的动物是树上的猴子,可惜这些灵活的猴子跑得太快,他们根本逮不到。本·邓恩用他一直没有舍得丢掉的拳击手套和一个路过集中营的当地人换了几个鸭蛋和一些糖。阿罗·哈德用他的美军军用包和一个日本看守换了一包25磅的生满蛆虫的鱼干,这包令人作呕的东西原本是这个看守准备丢掉的,不过在阿罗看来,它却救了不少战俘的命,他得到了这包鱼干后,分给了大家一同“享用”。饿极了的昆塔·戈登,冒着极大的勇气,吃了一个死去了很久的水牛的牛肚。面对即将到嘴的“美味”,他竟然“十分激动”。后来他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们他妈的当时就是一群饿极了的秃鹫!”
  生死相依的情谊
  美国战俘们为了生存,结成了生死与共的友谊。很多濒临死亡的战俘都是在朋友照顾下才得以存活下来的。乔治·德特雷说:“你得形成一个小圈子才能活下去。你生病了,会有人给你送食物,照顾你,你才能复原,才能活下去。我们就是相互依靠才获得存活机会的,朋友的关怀,让我们度过绝望。” 丹·布佐当时已经病得不行了,他的两个朋友杰西·韦布和莱斯特·法西奥冒险偷偷出去,找缅甸人买了两个鸭蛋。他们回来时被韩国看守发现了,被狠狠揍了一顿。不过他们还是把鸭蛋藏好了,给布佐做了两个荷包蛋,在布佐的坚持下,他们三个人分享了这次“盛宴”。
  丹·布佐也帮助他的朋友。奥费莱由于腿部严重溃疡,在床上躺了几个星期,这导致伤腿的肌肉萎缩和肌腱收缩,丹·布佐帮他整整按摩了一天,直到他的腿能正常活动。奥费莱说,丹给我按摩了一遍又一遍,在一遍又一遍的按摩过程中,我知道他是我生死相依的手足。
  克拉克·泰勒在“105公里营”得了疟疾和痢疾。他的两个朋友列斯特·拉斯布瑞和赫舍尔·科布给他专门在竹床上挖了一个洞,让他在床上就可以进行排泄,这样他就不必拖着虚弱的身体跑到厕所了。杰克·斯切密德给泰勒从日本人的厨房里偷了一罐三文鱼,被日本人发现了,日本人让他在禁闭室前力争,用竹竿抽打了他十二个小时之久。泰勒在接受采访时说,日本人打他的时候,我深深内疚,我在为他祈祷,希望他不要死掉。
  在整个亚洲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军队根本没有依据《日内瓦公约》来给予战俘应有的权利,相反,他们大肆违反《日内瓦公约》,不仅虐杀战俘,而且大量使用战俘用于军事目的——缅泰死亡铁路就是典型。
(本文发表于《环球》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