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控制中学语文界话语权的大佬们的真面目
语文正走向死亡,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越来越没有语文的味道,越来越令人昏昏欲睡,教师教学越来越没有底气,学生越来越觉得没什么可学的。作为一门课程,语文科当然死不了反而还要虚假繁荣下去,但语文的死去是现在就可以宣判的,至于将来它能否涅槃重生,我们要期待控制语文界的大佬们是否法外施恩,给我们语文一条生路。那么我们不由得要问:是谁制造了这一切?控制中学语文界的大佬们都是何方神圣?
一、他们肯定是高高在上的人。
他们人虽然不一定会讲授中学语文课,甚至都很少踏入过中学课堂,但是对语文课的走向却可以评头论足,甚至决定语文考试的走向。你可以不听他们对语文课上法的理论,但是你却不得不接受他们制定的课程标准他们编制的语文教材以及规划好的高考方向和路子。为什么他们对语文革命那么狂热?我们不做最坏打算,只是认为因为他们远离语文教学的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而以超然物外的神人的态度看待这一切,所谓罪眼看世界,世界皆罪恶,于是语文只有革命这一条路,而且他们以为这种革命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殊不知这一革命不要紧,本来语文在缓缓地呼吸中悄悄续命,这一下子,语文真的死掉了。他们不会操心课程标准是否切合实际,语文教材是否能够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高考是否能够引领中国语文的正确方向,有了争议,反而恰恰增强他们力排众议的决心:这些谁能说的准?用他们的话说,你搞调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以我们只能走我们自己的路。于是乎定出来的课标如同空中楼阁,弄出来的教科书味同嚼蜡,倒腾出来的高考卷子死气沉沉。
二、他们十有八九是对汉字存有敌意的人。
尽管汉字英雄、汉语听写大会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语文界的领袖们反应冷淡,以为这些不过是小儿科。事实上早先制定出来的新课标高中实验版对汉字的教学只字不提,仿佛学生学习汉字到初中就船到码头车到站了一般,进了高中练的是能力,汉字算哪门子语文?
话说高考不考汉字,上海市算是始作俑者,不过人家上海从来都是两眼翻翻着看海外的,什么日本、韩国、欧陆美洲,汉字写得好赖没啥关系。你全国铺开的新课标卷跟着起什么哄啊?宁夏、海南正是需要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地方,可是偏偏这两个地方用的新课标卷里面没有字音。字形方面更是这样啦,课标都不提,课标卷自然更是一推六二五。有些一线教师也跟着瞎起哄,说什么字形就不该考试,不但没有语文味,而且辅导耗时费力效果差,不考真好。结果高考指挥棒的威力真是立竿见影啊,你不考,学生说我就不学,教师说我就不教,结果这几年学生的错别字书写率直线上升。
你会说,不是作文改卷规定错一个字扣一分吗?请别那么幼稚,阅卷老师如果这样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辨别真伪,那高考语文卷还不要改到猴年马月啊?所以规定是规定,操作性则是另一码事儿,这就是我们的大佬儿们,抱着理想主义切入语文的一切事务,结果到了基层处处需要变通,结果搞得语文面目全非。
三、他们是对文学抱有极大反感的人。
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的课文就与文学性渐行渐远,而代之以标举实用文体的大旗。记得作家史铁生去世的时候,央视《新闻周刊》还为他和他的散文《我与地坛》做了一期节目,其所以如此,是因为那篇散文感动并感染了几代人,可是讽刺的是,就在那一时段恰恰是新课标全国铺开,《我与地坛》等经典散文全面退出高中语文课本,而以传记为代表的实用文体大举拥入课本的时刻。
而新课标卷自鸣得意的创意乃是选考,文学类和实用文体选考,结果大多数考生一窝蜂地选作实用文体,而牵连教学中也对文学文体的学习大为轻视,这才是真正的实用,使用问题带来这样的实用效果,想想真是莫大的讽刺。中国作为文学大国,抒情大国,为何我们的国文会成为如此模样?我们姑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回,这些大佬们写点理论文章还行,那是语言要多枯燥有多枯燥的,要说写小说和散文,那可是外行中的外行,写小说的莫言可不是大学教授,据一般了解,小说家莫怀戚、曹征路、格非等算是普通大学教授,叶兆言多少也算是语文界名人的后人,所以小说多少还有点地位。而散文的命运只能听人宰割了。余秋雨先生早已不是大学的人了,梁衡、祝勇、赵丽宏、王剑冰等先生在哪里任职也没告诉过我,但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是这些散文家还没有谁掌握语文学科方向的权限。
而把持语文话语权的基本都是以理论见长的所谓“理论家”,这些人自然对理论有一种偏执的爱好,而这种偏好最终演变成推销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又促使这些理论家对文学有一种近乎妒忌的反感,这反感的结果就是排斥加排斥。结果你看看吧 ,言之无文、味同嚼蜡的文字充斥我们的教材,而毫无语文气息的实用文体大行其道,而我们不得不说,这些语言幼稚、段落切割得七零八落、内容连小学五年级的孩子阅读都毫不费力的文本,简直就是语文的耻辱!如果“三公”泉下有知,一定会气得吐血!
四、他们是对于提取信息有着偏执爱好的人。
我们这是从语文高考试卷的审视中得出的结论。
语言有两类,一种是科学性语言,能指直接指向所指,当中没有什么空白地带,而文学性语言则不然,它是一种意象性语言,带有极大的审美性,超越性,具有原始语言的隐喻性,多义性,文学描写使得我们在阅读中超越生活现实,实现由此岸到彼岸,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具体地说,散文让我们怡情养性,小说让我们重建人生。一句话,世界没有文学将会怎样?答案是不可想象!这种无用之用正是世界之大用,还有比精神熏陶更重要的吗?但这些话在语文大佬眼中就是一堆狗屎。
前文说的语文理论家们平时除了大写超凡脱俗的理论文章,也就能写点语言平淡的忆旧类文章,什么师长啊,朋友啊,母爱啦,等等,语言功底自然与朱自清“豪华落尽见真淳”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但是由于掌握话语权,所以自以为天下美文尽在兹,从而他们进一步认定这种语言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什么朦胧、意在言外以及相关的艺术手法等等全是花里胡哨的形式主义,搞那些名堂自己累,读者也累,要它干嘛!
在他们眼中语言就是工具,实用的工具。所以能指无用,所指才是根本。于是在他们的眼里对阅读内容的把握成了唯一的学习活动,于是整张语文试卷完全是提取信息的天下。从社科文选择,到诗歌鉴赏问诗歌有几层意思,再到传记文学反复追问人物性格有多少种,真是不一而足。这里我们举一个阅读理解的例子。有一篇写吴孟超先生的文章,考试题只能这么出题:
⑴吴孟超医者仁心表现何在?
⑵除了医者仁心他还有什么优良品质?
⑶吴孟超说:“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下,就让我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您说这种“见于儿童邻”的题目有什么意思,但是新课标卷偏偏甘之如饴,一晃这种题目考了十年了。
五、他们对考生有着戏弄的变态心理的人。
我们这里主要说的是考试和学习脱节的事情。语文自新中国以来姑且不说了,就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也都有几十年了,可是可怜的是连自己的教学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知识体系好不容易在老一辈专家的努力下有了点模样,但新生代专家崛起后对此嗤之以鼻,说是现在的时代已经是“能力就是力量”时代了,该建立能力体系才对,但你问他能力体系什么模样,他的回答是一切到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麻烦的是,你摸索就摸索吧,还要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就是好大喜功的新课标,说起来什么都头头是道,可是说到操作却每每大而化之,百无一用。
如你所见,拿这些东西指导教学只能叫人无所适从,完全是以一种庄严的姿态糊弄人,其实就是捉弄人,因为考教完全脱节,大家摸着石头过河,高考考试体系也只能是一个大纲,出题人享有大量的自由空间,出题队伍建设至今还没有起步,风水轮流转,跟着感觉走。在这种情况下学什么不考什么成了现实状况,出题人和考生捉迷藏,先举个默写的例子,莫名奇妙地就出现了课外的,莫名奇妙地又回到了课内,莫名奇妙地又出现了初中背诵篇目。
再请以作文考试为例,怎么别扭怎么来。第一、明明是一种非自由的写作,却偏偏把真情实感牵扯进来。第二、明明只不过是一道考试题,却不允许考生像数学题一样把自己见过的文章“默写”在卷面上,而斥之为“抄袭”。第三、写作明明可以学什么考什么,偏偏不告诉你要学什么,也更不会告诉你会怎么考。第四、明明一个材料或者一个话题可能连出题人自己都搞不清楚其主题,却不做一点解释而让学生去撞大运,过审题的“鬼门关”,所以每年网友都会很不费力地评出几个“坑爹”作文来。第五、明明知道写作速度因人而异,却把写作限定在超短的时间内,刘勰早说过: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但是试用于现实则完全不通:考生如果写得字数不够、卷面修改,都有可能让你的成绩离你而去。
吃定你了,愿者上钩,你想来考试,就得接受这样的整人规则。
大佬们也绝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互相不服,所以一会东风压倒西风,一会西风压倒东风。而正因为如此,下一刻风会从哪个方向吹,不知道。我们这些一线教学从业者只能受着夹板气:你往左走,右边的大佬对你嗤之以鼻;你往右走,左边的大佬们又对你吹胡子瞪眼睛。于是一线教师也学乖了,我走我的路,学生出了成绩算完事,管你大佬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