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心脾虚损 阳痿偏方*

 张美娃 2014-04-15
 

清代名医陈士铎在《辨证录》卷之九中对阳痿论述:“人有精薄、精冷,虽亦能交接,然半途而废,或临门即泄,人以为命门之火衰,谁知是脾胃之阳气不旺乎。夫脾胃属土,……然脾胃之土虽属后天,而其中未常无先天之气,命门之火寒,则脾胃先天之气,何能生哉?命门既不能生脾胃先天之气,而脾胃后天之气益加衰微,欲其气旺而能固,精浓而不薄,乌可得乎。治法必须补先天命门之火,更补后天脾胃之土,则土气既旺,火又不衰,庶几气温精浓乎。”
脾虚主症:阳事不举,精神恍惚,夜寐不安,胃纳不佳,面色不华,疲劳乏力,失眠健忘,心悸自汗,舌质淡,苔薄腻,脉细弱。
处方组成:西洋参、巴戟天、菟丝子、黄芪、白术、茯苓、龙眼肉、薏苡仁各15克,芡实、山药、酸枣仁各18克,远志、当归、陈皮、党参、补骨脂、山萸肉、益智仁、北五味子、杜仲各12克,甘草6克,肉桂、肉豆蔻各3克,大枣5枚。
组方意义:本方看似健脾胃之土,实仍是补命门之火,湿气去而精纯,寒气去而精暖,寒湿既除,除气消亡而阳气健旺,何至成怯弱之病哉。方中西洋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酸枣仁、远志、龙眼肉养心安神;当归补血养血;陈皮理气和胃;薏苡仁健脾化湿;巴戟天、菟丝子、芡实、山药健脾又补肾壮阳;补骨脂、山萸肉、益智仁、北五味子温肾涩精;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具有补益心脾、安神定志、温肾壮阳之功效,使脏腑功能调和,则阳事不举自可逐渐康复。
服药注意:心脾虚损之阳痿多见于久病体虚或长期从事脑力劳动气血暗耗者,常常夜寐不安,心悸健忘,其治疗首先应自我放松,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在此基础上给予补益心脾、安神定志之剂,以恢复正常的性功能。心理障碍是阳痿发病最常见和多发的因素,在临证时应不惟药石,开展性咨询指导也是治疗阳痿的重要一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