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北“耕读第”

 聂耳小书屋 2014-04-16

家风家教大家谈

火塘里的家风

毕仕举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16日   02 版)

         我家住在海拔近3000米的云南哀牢山高寒山区,一个传统封闭的彝族山寨。寨子里家家户户都有火塘,人们用火取暖,用火煮饭,用火温暖情感。火塘里的火一年四季不熄灭,温暖着彝家人的生活,传承着彝族人的家风。

       从我记事起,爷爷就时常坐在火塘边,叼着长烟锅,从容地吸着烟,不时地拨弄一下火塘里的柴禾,让火烧得更均匀。若爷爷不讲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谁也想象不到这个普通的彝族老人曾经为共和国浴血奋战,扛枪八年的战士。他讲那些他经历过的战斗喝过的壮行酒,讲战友在身边倒下,讲剿灭敌人时的辉煌。故事惊心动魄,可爷爷讲起来很平和,就像平静的深山生活。故事讲完又讲,柴烧完又添。爷爷的故事温暖了我整个童年。

        在我的家乡,每一家盖好新房,首先要砌好火塘。搬新家,最要紧的就是搬运火种。有人就得有火,有火才有家的温暖,有家的温暖才有好的家风,这是家乡流传的质朴生活哲理。在我10岁那年,我父母亲咬着牙盖起了三间新瓦房。搬家的那天,我换上新衣裳,身披大红缎子,承担起搬运火种的重任。那一天,寨子里的老毕摩念起古老的祭火经,把老房子火塘里的火炭分出一部分,放在一个崭新的火盆里。我捧着火种,从老房子走向新房子,把火从老家搬到新家。我走在最前面,爷爷和寨子里的老人唱着彝族古老的祭火歌调跟在身后。一路走,一路唱,一直唱到新房子里的火塘里。

        从老房子的火塘,到新房子的火塘,一个火塘繁衍为两个火塘。一个家庭,从此就变成两个家庭。火分得越多,越象征一个家庭的兴旺。让子女拥有自己的一个火塘是每一个彝家汉子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彝族人代代相传的家风。所以那一天也是我爷爷最值得纪念的日子,一个彝族男人、一位父亲,终于完成了他的使命,把薪火传给了子女,让他们开始新的生活。

       也许是受爷爷的影响,我们家人人都想当兵,有一种深厚的军人情结。我父辈五兄弟轮番上阵去参加征兵,但唯有我三叔幸运入伍。叔叔先当兵,后来又提干,成了我爷爷最骄傲的儿子,也成了我的标杆。我三叔每次探亲回家,总是先到火塘边。一家人围着火塘听他讲外面的世界。我也是在火塘边,听三叔讲起部队的现代化,讲和平时期军队快速发展的变化。若说爷爷讲当兵打仗的故事,像一粒火种播种在我的心里,那么三叔的故事则在我的心里添了一把火,让我更加向往部队的生活。

       山里的孩子,求学艰难。我从小学四年级就要去相隔十公里的外村求学,初中到离家几十公里的镇上读,高中到远离家乡几百公里的州城,上大学则在家乡千里之外的省城。每一次进步,都有坐在火塘边爷爷温暖而殷切的目光,都有我三叔含辛茹苦的教育和资助,都有一种自强不息的家风。大学毕业,我沿着爷爷和三叔走过的道路,参军入伍,成为武警边防部队的一名警官。第一次探亲回家,回到温暖的火塘,坐在爷爷的身边,一家人围着火塘,也把我围在中间,问这问那。

    看着火塘里燃烧的火苗,我终于明白,这火塘,是我们彝家人家风的传承,是我们彝族人生活的寄托。没有火塘,我们的祖辈就无法在贫瘠的高寒山区生存,就无法繁衍一代又一代子孙。没有火塘,也就没有我们三代军人的传承与希望。火塘,是我们三代军人无法割舍的牵挂。

    (作者系武警红河州边防支队司令部战士)

 
 
 
 

渭北“耕读第”

王琪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16日   02 版)
 
      云往哪里去,取决于风的方向。风不定,云会迷茫。人如云,行走在人世的天空里。人生路上,家风尤为重要。良好的家风,有如春雨润物,虽无声无息,却指引人生,净化心灵。

    我的家乡地处渭北,人多地少,十年九旱。“半年庄稼半年跑,半年不跑吃不饱”,是我童年时期故乡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在家乡,不管生活多么贫穷,经济多么困难,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刻着字,最常见的是“耕读第”三个字,好像院落的徽章,镶嵌在门首。不是为了卖弄,也不是为了风雅,只为传达一种心声,表达一种朴素的人生追求。

    在我家老宅那不算阔气,甚至有点寒碜的门楣上,就雕刻着“耕读第”这三个字。字是颜体,饱满方正,浑厚雄伟,上下匀称。这三个字,自幼就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少时不甚了了,后来随着阅历和知识的丰富,逐渐了解其意。“”即自食其力、努力劳作,“”乃求知上进,耕作、耕种、耕耘,“”即门第。在田间耕耘是养身,在云间耕耘是养心,像耕田一样勤奋读书,像读书一样认真耕田。“耕读传家”,是来自家乡心灵深处的风气,一种由衷地敬重“耕田”“读书”“孝悌”的纯朴信仰。站立在这样的门庭前,行走在这样的乡村间,到处都弥漫着土地的清香,飘逸着翰墨的书香。

    多少年来,家乡就被这样的风吹拂着,从小到大我就沐浴在这纯朴的民风之中,我看见一处处寄寓着儒家仁爱思想的品字形“托件房”,我听见腊月里一家家杀猪吃肉的田园牧歌,我感到一家有难家家帮忙的如酒乡情,我还记住了一副写着“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读传家”的楹联隽语……

    千年家风,传承千年美德。良好的家风,寻常生活中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但它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举手投足是家风,为人处世是家风,尊老爱幼是家风,积德行善是家风,知书达理是家风,俭约勤奋是家风。长者以不言之教的点滴行为,以率先垂范的嘉言善行,将优良的家风,悄然溶入到家人的骨血中,涌入家族代际间。

    家风是信仰与希望。它关乎民风、影响国风,它贯古通今、联家系国,它起于青萍之末,行于江湖之远。重整家风,人人有责。

    (作者系甘肃省甘谷县扶贫办工作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