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春银:立志将"遍地白茫茫盐碱霜变成真金白银"

 老刻刀 2014-04-17

张春银:立志将"遍地白茫茫盐碱霜变成真金白银"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马爱平20120222日 00:00

[导读]     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张春银在他看似默默无闻的坚持中,却创造了一个产业的传奇——在我国可耕种的18亿亩土地中,荒滩盐碱地已达1.5亿亩,如果将荒芜的盐碱地和沿海滩涂都种上农作物,这将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创举。

    本报记者 马爱平

 

 

 

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张春银在他看似默默无闻的坚持中,却创造了一个产业的传奇——在我国可耕种的18亿亩土地中,荒滩盐碱地已达1.5亿亩,如果将荒芜的盐碱地和沿海滩涂都种上农作物,这将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创举。

 

2011212130分,中央电视台二套财经频道首次播放由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等部委组织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晚会。初创项目组一等奖的获得者、盐城绿苑海蓬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苑海蓬”)董事长张春银,就是从这里走进了公众的视角。

 

一年过去了,记者在北京再次见到张春银,不善言辞的他心怀感恩,坦言大赛成为他的“幸运星”,照亮了坎坷创业路。

 

立志将“遍地的白茫茫盐碱霜变成真金白银”

 

在大赛中,他的项目从全国近2000个农业科技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奖励投资资金200万元,奖金20万元,并与“中农科创”等公司签订了3000多万元的项目投资协议。评委和投资公司看重的正是张春银的勇气和独到眼光,他用10年的时间研发出在荒芜贫瘠的盐碱荒滩上种植的神奇绿色植物。

 

目前我国盐碱土总面积约5亿多亩,已开垦1亿多亩,还有3亿多亩盐荒地等待开发利用。我国海岸线长1.8万公里,沿海滩涂217.09万公顷。

 

白花花的盐碱地,到处都是野草荒滩,什么样的蔬菜品种适合在此扎根生长呢?

 

20世纪90年代末,张春银听说江动集团从国外引进海蓬子试种失败的消息后,马上赶去,一眼就相中了这种神奇的作物,并从江动集团手中转接过来。

 

海蓬子俗称“海虫草”、“咸草”等,是美国亚历山大环境研究室历经20多年研究,从1300多种盐生植物中选育出来的最优品种,其生长过程全部使用天然海水直接灌溉。在欧美国家,海蓬子被称为“减肥草”。但当时在国内,知者寥寥,张春银成了海蓬子最早遇上的“中国伯乐”。

 

2000年初,张春银已是餐饮行业的知名人物。他拥有三个头衔:“江苏省饮食业技术能手”、江苏省中餐烹饪高级评委、烹饪业“国家级高级技师”,是烹饪行业的最高头衔。他在盐城市经营的数家宾馆、饭店高朋满座,颇具名气。

 

在事业的最顶峰,他丢掉20多年烹调好手艺,一头扎进海边小茅屋,“不务正业”,倾其家庭千万元积蓄后,又从银行贷款247万元,专注于研究和开发盐土植物。“那时候别人都叫我‘海疯子’。”张春银回忆说。

 

没有技术,他自己查阅资料学;没有经验,自己泡在基地做实验;没有规律,自己一天天摸索……

 

“小时候家里虽然有地,但老家(东台)沿海盐碱地上长不出粮食来,当地有句俗语就说‘姑娘凶,把你嫁到东台东,吃海水,吹海风’,我那时就想,什么时候能将遍地的白茫茫盐碱霜变成真金白银,那该多好啊!”张春银认为这是他此生最想做的事。

 

研发出“不与农田争土地 不与淡水争资源”的绿苑碱蓬

 

20047月,首批海蓬子采摘并走向市场,张春银一夜都没睡好觉,这一不占耕地,二不浇淡水,三不用农药,四不施化肥的有机海水蔬菜海蓬子种植终于研发成功了,他日夜守护着用几百万换来的几十株苗,难掩激动。

 

紧接着,张春银将海蓬子生长周期从220天缩短到120天,并完成生命周期,种子发芽率超过85%,也将生长周期延长至370天,使海蓬子原只有2个月鲜菜采摘期提高到7个月,每亩地鲜菜产量提高了两倍。

 

终于,密密匝匝的海蓬子在盐城滩涂上扎下了根,绿苑海蓬走出了一条滩涂边改良、边利用、边收益的道路。同时,市区有三十多家高档酒店使用海蓬子鲜菜,填补了中国蔬菜食品中的门类空白。

 

在其后的几年中,“绿苑海蓬”先后引进、培育成功了“绿海碱蓬1号”、“绿苑海蓬子1号”、海水芹等品种,拥有7项专利,6项企业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其中《海水蔬菜海蓬子生产技术规程》被列为江苏省地方标准。

 

张春银的事业突破了瓶颈,迎来了绿色。农业部支持成立“耐盐优质种源繁育基地”,科技部支持成立“沿海耐盐种质资源库”,将该项目列入国家科技“十二五”规划中,“绿苑海蓬子1号”等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在江苏盐城大面积推广种植……

 

“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张春银也将绿色带到内蒙古草原的盐碱地和干枯湖面上。

 

查干诺尔湖位于北京西面600公里的锡林郭勒草原上,面积达110平方公里,由咸水湖和淡水湖组成。2002年,经过三年大旱后,咸水湖干涸了。80平方公里盐碱粉末,成为北京尘暴最主要的尘源地之一。

 

2007年,盐城绿苑海蓬子开发有限公司与环保志愿者郑柏峪教授合作,在查干诺尔湖地区尝试应用“绿海碱蓬1号”治理风沙。因为碱蓬不但耐碱,而且非常耐旱。20107月,“绿海碱蓬1号”覆盖了3万亩查干诺尔湖裸露的底部,一片久违的绿色覆盖了曾经裸露的湖底。

 

2011年“绿海碱蓬1号”查干诺尔湖干涸盐碱盆地生态治理项目在内蒙古通过鉴定。

 

“这为我国西部干盐湖生态治理提供了一条具有巨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治理渠道。通过示范,绿苑海蓬子公司将在我国西部盐湖地区开展一场规模宏大的生物治理工程。”82岁的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土壤专业院士赵其国,已经从事土壤研究60余年,他在鉴定会上难掩激动,随后将其院士工作站设立在绿苑海蓬子公司,使其成为国内首个开展盐土植物生长研究的盐土农业企业院士工作站,常年有46位博士生工作于其中,张春银和赵其国也成了忘年之交。

 

近几年,张春银的绿苑公司已经成为盐土农业领域屈指可数的龙头企业,然而如何成功突破科技创新这条“生命线”,做大做强企业,是张春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海蓬子的国际市场价格为每磅8美元,国内的低成本优势非常明显。相比之下,海水蔬菜深加工的利润更高,一小瓶35克装的海水蔬菜调味品在德国超市售价可高达14.83欧元。为了寻求技术依托,绿苑公司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设立了盐土农业工程研究中心,为盐土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后盾。

 

通过采用产学研合作方式,借助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技术优势联合攻关,绿苑公司逐渐完成了产业化体系中各个环节的研发。在盐生植物选育方面,先后引进近百种盐生植物,从中筛选、驯化出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在土壤检测及作物栽培方面,应用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苏北滩涂海水植物优质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盐生植物鲜菜。在产品深加工方面,引进微波杀青和超微粉碎工艺技术,开发出海蓬子青汁、粉、茶等系列产品。在产品销售方面,公司与多家有机食品连锁店合作,保障了销售渠道的畅通。

 

在科技创新思路的指引下,绿苑公司逐渐形成品种选育——配套技术——环境控制——深加工——销售的科学成套模式。

 

“种质资源在我们手里,江苏有条件打造盐土农业的‘总部经济’。”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专家冯煦指出,江苏盐土农业“走出去”,不仅是要出省,更要出国。张春银也是这么做的,“绿苑海蓬子1号”在巴基斯坦滩涂海域试种并获得成功。通过德国纽伦堡国际有机产品博览会等,与日、韩、巴基斯坦有关企业签订合作开发意向,今年34日,张春银就要前往参加日本食品博览会。

 

“绿苑海蓬的使命是把科技成果深入到农业一线,深入到农业的基层,通过创业兴业的方式,把科技成果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科技部农村中心主任贾敬敦一语中的。相信张春银和他的绿苑海蓬能有更美好的明天。(中国科技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