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智夫勤 2014-04-18

北宋政治家、教育家胡瑗说过:“成社会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才华。”时过境迁,胡瑗的话似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人才应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人才的内涵看法不尽相同。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二十一世纪国际间激烈的挑战,社会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没有创新能力,这关系到我们今后能否在世界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初中生处于各种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创新能力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尤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一、从“替代型”向“指导型”转变

传统的教学点是片面的、滞后的。教师以诠释教材为己任,学生以全盘“吃进”为满足。这种教师“包办”行为永远无法让学生走出教师的视线,永远只停留在教师反复踏踩过的老路兜转。实际上,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抛弃了作为教学中起主体作用的学生。事实上许多学生对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方法是无能为力了,一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是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传统的“替代型”几乎是按讲授---吸引---储存的程序进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进行参与。而“指导型”则是按吸收---消化---创造的程序进行教学。学生要有自己能力,决不可能只有挨听的行为。清代文学家袁枚曾说:“蚕吃桑叶,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所酿者,蜜也,非花也。”学生的学习也变如此,他们吸收的知识,要能创造出与自己学过的知识不同的东西。即所谓的创造力。“一个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自己崇拜的学生”(陶行知语)。因而,教师应站在时代和历史的前沿,观念应转轨过来。这样,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才有凭依。

二、教师应注重从“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

传统的“一支粉笔走天涯”的教学技能已经难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社会“T型人才”(即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思想素质、应变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心理协调能力等的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教师的综合能力也应相对提高。可以说,在许多方面,教师与学生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的方面几乎没有提前量。因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理应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第一,教师没有科研能力,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学科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仍会遵循教师的指令,无法学到自身之外的知识。第二,教师缺乏科研精神,其惰性会潜移默化学生,许多学生都是抱“生不如师”的心理,他们只要一味吸纳教师咀嚼的东西,并不想超越书本以外的东西。第三,教师没科研能力,就不可能随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一个教案可能翻来复去用上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柜柜中迈步,循规倒矩,想让学生发创造力,从何谈起?

三、教师应注重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换

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谓千人一面。“开放式”教学讲究“教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基础层次不同,智力发展不同,心理素质不同,教师应该据此因材施教,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法,利用课堂这个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应尊重种类型学生学的权利,体现民主,学生一个异想天开,说不定是他创造力爆发的起源,一句离谱的话有可能就是他隐藏着的思维能力的凸现。如果教师限制学生看起来是“离谱”的做法,这往往会扼制学生心灵火花的迸发。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力的主阵地,这是勿庸置疑的。但社会是个大课堂,学生不可能只学习课堂的知识。“得法于课内,得利于课外”,这才是学生应注重培养的能力。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的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际的实践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

四、教师应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学生要有自己的创造,就应该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决非死啃书本知识就能奏效。杰出的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期斯说:“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心理、学习等习惯。”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的思想素质等等。教师就是起着架通学生与能力的桥梁作用,或者说起着媒介作用。因而教师应从“传道、授业、解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更应是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的教育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更深的内涵就是我们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灵魂”的教化。离开人的灵魂所谓创新就是僵死的躯壳。

以上主要是从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履行职责等方面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教师的观念不转轨,实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各种教学形式可能就是“花拳锈腿”,中看不中用;教学方法的转变是保证,离开实际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就成了口号式的标语;职责的转变是关键,抛弃对人灵魂的教化,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法,可能就会像《皇帝的新装》中的新装,尽管外表华丽,却一文不值。(来源:智夫勤的博客—中国校长网 作者:陈炳晔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