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辟疆:一代蚕丝教育家

 苏迷 2014-04-18
郑辟疆: 一代蚕丝教育家
《郑辟疆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朱跃 著  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白 伦

  年初,我的案头上送来了一部朱跃博士的著述《郑辟疆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下称 《教育思想》)。在拜读内容之前,这个标题就已经触动了我。因为很久以来我与朱跃博士的导师周川教授曾经有过同样的遗憾,这就是我们对郑辟疆先生这位近代中国的蚕丝教育家,一直缺乏研究与整理,使人难以释怀; 总觉得应该会有以郑辟疆先生为研究对象的专著面世,这不仅是因为郑辟疆先生的历史功绩,更因为在我们这个急速变革与发展的时代中,先生的教育思想与价值观念的现实意义。现在朱跃博士的工作着实使我顿觉释然,不由得欣喜而快慰。
  郑辟疆先生出生于晚清的1880年,他从事蚕桑教育的经历跨越了漫长的历史。他于晚清时期在浙江蚕学馆接受近代的蚕丝科学教育,随后又赴日学蚕丝技术,尔后担任过民国时期的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制丝专科学校校长,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担任过苏南丝绸专科学校、蚕丝专科学校校长、苏州丝绸工学院院长。朱跃博士紧紧抓住这位跨时代教育家在跌宕的时代变迁中的成长及其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剖析了一位蚕丝教育家在不同时代中始终能够站立在科学教育和产业发展指导前沿的奥秘。
  郑辟疆先生青年时期,笃信“蚕丝为中国出洋土货之最”,怀着“从列强手中夺回中国之权利”的强烈愿望,倡导蚕丝科学教育,推动蚕丝实业救国。为此矢志不渝地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并实践于其蚕丝科学教育的生涯中。为了蚕丝科学救国的理想,他终生淡泊名利,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他捐赠私人积蓄于科学研究,用自己家产抵押以贷款办学,战乱中为保全蚕校东奔西走; 长期无暇顾及婚姻大事,71岁才与追随其20余年的学生费达生结成连理。上世纪20年代应邀到女子蚕业学校执教的日本蚕丝专家白泽干先生曾经回忆道,郑辟疆校长有如圣人君子一样无欲恬淡,一心只为学生、为学校、为教育着想,过着极为质朴的独身生活。北伐战争中,学校经费不到位,很多教员职员在工作之余都想方设法自谋生计,唯独郑校长例外,一如既往专注于蚕丝教育和蚕桑事业。白泽干先生还对当时女子蚕业学校的校风留下极深的印象,他回忆道,当时为了改良丝质,冷藏保存蚕种,实行人工孵化,一些年轻的女孩子将家里为自己结婚准备的钱凑起来,建造了一座漂亮的蚕室,并开始了蚕种制造。在郑辟疆校长带领下的蚕校,尽管历经战乱,但是这样一种视蚕丝为社稷民生大计、倾力事蚕的淳朴风气却静静地流淌在一代又一代蚕校弟子身上。1950年,年届70的郑辟疆先生担任公立蚕丝专科学校校长,至82岁高龄担任苏州丝绸工学院院长期间,他奔走呼号于从基层到全国人大、政协的各级机关。在人大、政协会议发言时,言必称蚕丝业发展,言必称丝绸教育振兴,言必称蚕丝实业强国。一位将生命与蚕桑事业融为一体的“蚕神”的形象跃然纸上。
  传神地记录和描绘了郑辟疆先生的一生及其蚕丝教育思想的精粹,正是朱跃博士《教育思想》的魅力所在,它把我们带入了郑辟疆校长舍己事蚕一往深情的净土之中。
  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历史性的变革。郑辟疆先生早期所追求的中国之权力问题早已不是问题,这是我们可以告慰郑辟疆先生的。但是正是这样一场惊动世界的变革,使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转型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的同时,也给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带来了种种深刻的问题。书中结合对郑辟疆先生蚕丝教育思想的提炼,针对时下我国高等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与剖析,这是朱跃博士《教育思想》的深层次价值之所在,也是这一著作值得吟味的点睛之笔。相信郑辟疆先生的教育思想会在我们时代的进步中获得更广泛的理解和践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