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之后得甲子

 网海拾珠668 2014-04-19

          在《六微旨大论》里说,“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王冰说的这些话,没人懂,你肯定不服气。就连中医药大学的张其成、顾植山、曲黎敏教授们都不懂,他们更不服气,自以为得之,心意怡悦,以为可知尽终,其实都由此差互,用失其道,所以达不到《黄帝内经》的天道。

       言初气至的时间,气有余皆先时,气不及皆后时,先时后至,后时先至,各气之间都有一个差而应之。学《黄帝内经》《八十一难》中的第七个难点:“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这“六王”之六气和六旺之脉是怎么来的呢?不管是丁曰、俗解、悬解、通会和按语,都解释的一塌糊涂,让人无所适从,不知怎样照着办。如果你要是看懂了《超接气置运法》的博文,就应该明白所谓“冬至之后得甲子”都是指每年农历的十一月时,指的是大雪的节气到小寒的节气之间的五运六气的运转和脉象。而且都是在两手的尺脉上摸到的脉象,如果是知道在南政年和北政年,就一定知道向左易,还是向右易它。在冬至之后指的是何时间呢?是冬至初候的脉,或是冬至中候的脉,还是冬至末候的脉?在书里并没有说,其实书里说出了“六王气”就等于告诉了是在冬至中候的时间里看的气,摸到的脉。这就是王冰在解释五运六气运转时的一大功劳,他人不及也。

     1.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是厥阴在泉,中气少阳行于地,为王气,旺气为少阳火,是天气下降正好交在在泉的左边,前边。是甲己日。是以冬至时间为准,太一正好走了365日,又回到了坎位;回到了正北方;回到了白天最短,为48刻,夜最长,为52刻的时间;是五运六气行了一年的终始的时刻,是在少阳司天,厥阴在泉之年,第六步运气时,又到了冬至的中候的第一天的子时开始之时,厥阴的中气少阳火就开始发挥作用,主一候气的时间,故“少阳王”。此时尺脉是大浮脉。南政年在左尺上,北政年在右尺脉上。注意这是正交。叫旺脉旺时。只要你能看懂《九宫八风图和河图》就会懂得太一日气的运转。

      怎么得甲子呢?就要用到“甲己还加甲”起于甲子少阴,就是得到了,见到了甲子少阴气位了;就是把甲、己的日气合到了少阴心经脉上了,这就叫天人合一了,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了。术;是五运六气运转时,司天在泉的技术、天理、规律。数;推天理,见形、见像,又用这形、象即天干地支代表出来的生成数。看我画的南北政图少阳司天,厥阴在泉即可。何为正交?当少阴经脉司地,或少阴经在司地前,在司地后时,中气下降就交在在泉一方,叫正交。叫来气见阳脉,来气见阴脉。同理。

     2. 复得甲子,阳明王;即太阳之年,太阴在泉,中气阳明发挥作用成王气。还是在冬至中候第一日,甲己日,天人合一合到了少阴的气位上,即少阴的心经上,在在泉太阴的后边、右边,是太阴阳明中气行于地,叫时间到冬至中候的第一天,而日气也到,为至而至者和。

     3.复得甲子,太阳王;即阳明司天,少阴在泉,中气太阳发挥做用时为王气。

       其实这句话在这里这么说不对,应该是,冬至是在北,在南政,少阴的王气是寒,在左尺为沉。在北政,少阴的王气是热,是正阳为太阳,在右尺为大浮。注意少阴是君的特殊用法。是至而至者和的气。

     4.复得甲子,太阴王;即少阴司天,阳明司地,中气太阴施用为王气。在南政年左寸是浮,是没到位的气。北政右寸沉,是没到位的气。叫阴阳反了不叫反。是气来的太迟太晚了,至而不至,不及的气;叫时间到冬至,而日气还在大雪的本气上。

      5.复得甲子,少阴王;即太阴司天,太阳行于地,中气少阴热,正阳施用,为王气。在甲己日。叫阴脉见了阳病,因为冬至中气先时到了小寒的标气,是时未至而气先到,气在天上。在南政左尺浮,右寸沉,在北政年,右尺浮,左寸沉。寸、尺各自一气。这叫未至而不至,气太过也。

     6. 复得甲子,厥阴为王;即是厥阴司天,少阳在泉,中气厥阴施用为王气.这是时间到少阳的中气厥阴风为王气,而气来得太晚了,气还在大雪的地气,天上为风不退位的风,地上为温风司地。叫至而不至,不及的凉风。

        以上这三阳的王气、三阴的王气和旺脉,它的时日都在每年冬至中气,中候的第一天开始,因为中候的气的第一天,必定是甲寅、甲申或己巳、己亥日,(别忘了寅、申、巳、亥为中气)在天人合一时,甲、己日五运六气的运转中,必须,只有合到少阴的经脉上,也合不到别的经脉上,即为始于少阴。这都是在冬至中气中候的时间。还有初候和末候的时间,同样都要用天人合一的方法把五运六气都合到人的寸、关、尺上来,定气,定病。

     如初候时间的王气;

    冬至之后得甲子,一阴厥阴的标气为王气,为时至而气至;

    复得甲子,二阴少阴的标气为王,时至而气至;(分南北政论寒热)

    复得甲子,三阴太阴的标气为王,时至而气至;

    复得甲子,一阳少阳的标气为王,时至而气不至;

    复得甲子,二阳阳明的标气为王,是至而不至;

    复得甲子,三阳太阳的标气为王,未至而至。

这都是冬至时,初候第一天和于甲子少阴经的气。(甲子、甲午、己卯、己酉为开始)

   冬至末候时间的王气;

    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阴为王;在南政为寒,北政为热。

    复得甲子,太阴的本气湿气为王,至而至的气;

    复得甲子,少阳的本气火为王气,至而不至的气;

    复得甲子,阳明的本气燥为王气,至而不至的气;

    复得甲子,太阳的本气寒为王气,未至而至的气;

    复得甲子,厥阴的本气风为王气,至而至的气。

这是冬至时间末候第一天的气。(甲辰、甲戌、己丑、己未)

     所以王冰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有人知道吗?没有。这句话和“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与“法则天地,像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合在一起用就对了。也就是说何为知道。知道是天道,天地的常道。这常道就是这个天上有司天,下有在泉和运共主五运六气的运转,主持着天地。人是这个天地中的一物尔。“辨列星辰,逆从阴阳”是说(看上古天真论中的注解)以二十八星为准的这个天,用360个天干地支,十二个甲子定内外官星来论天。(实际运转过程中还有525刻的差,应在内)(看图)内官星为少阴少阳星座,叫戊癸运,太阴为甲己运,阳明为乙庚运,太阳为丙辛运,厥阴为丁壬运。外官星为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厥阴,也叫十二经脉。这外官星就代表着二十八星的五行,而且是变动的。内星官是固定不变的,是天有五行御五位的色气,为五炁光带。冬至的中气共为六气十八候的气,也是六气十八种看气论王脉的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得到任何节气中气时,乙日太阴经,丙日少阳经,丁日阳明经,戊日厥阴经的旺时旺脉。

                                                        拄其间   锷未残

                                                             2013.6.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