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春节以来连续40多天都在阴雨气候中度过,有朋友说,徽州的太阳恐怕要从西边出来了,也有朋友说,徽州的太阳年还没有过好吧。反正天天是湿漉漉的,见不到阳光。于是,人们猜想着徽州的春天会不会还来呢,徽州的春天来了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连绵阴雨46天后,天气预报说3月11号徽州阴转晴了。久闷的人们于是策划这龙年3月11号的活动了……去到田野感受阳光,来到江边嬉戏新安江水,走进山村感受春天。与黟山人预谋去徽州的卖花渔村,去看看那里的梅花。一大早,我们顶着浓浓的春雾,上高速,绕江道,爬山路,来到了位于徽州歙县的山中村庄——卖花渔村。卖花渔村虽在深山中,可村子的名气很大。名气大就大在这村子盛产梅花,大就大在这里的梅桩是徽州盆景的代表。也正是这一枝梅,给了这个村子的百姓以富裕的来源。 卖花渔村,我这是第三次光临了。 第一次是在80年代初,有同学在这个村,与同学相邀翻山越岭用了半天徒步来到这里,那时虽然半天走了几十里路也没有感到什么辛苦。在印象中,村子是清洁的,山野是翠绿的,山泉是清澈的,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培育的梅桩很是艺术地精神着。可在那时,这些艺术着的梅桩,全靠人背人扛才能来到外面的世界,让人们观赏,才能变成村民的生活来源。 第二次是去年的4月,省报当记者的朋友要去卖花渔村采访,说卖花渔村的花木盆景已经是当地的一个大产业了,在全省是首屈一指的。朋友的相约,拨动的再访卖花渔村的心弦。车子先走省道再走村道,虽然也是爬山,可比30年前的翻山越岭强多了。朋友深入到农户采访,我独自一人从村头漫步村尾,每每看到的是村民都在房前屋后,或山脊山腰上打理着梅树,剪枝、造型、培栽着。人们的情绪异常的安宁,村子异常的安静。村子的盆景协会会长告诉我们,卖花渔村的梅桩花木,过去是村子百姓的一切来源,而今更是村子百姓来源的一切了。收入多的农户要上百万,少的也有好几万。看得出会长的介绍还是保守的。 这次去,车行村村通的水泥路,道路不宽但很平坦,弯道很多也算安全。在茫茫的春雾里,青翠的山野泛出一片片一簇簇青红,在青翠青红下,幢幢粉墙黛瓦的民居显得格外清新。我们来到山岭上,俯瞰村貌,一派初春的景象——漫山遍野的梅红把村子照得红彤彤的;一幅山村富春图——山村镶嵌在山绿中,梅红印染着点缀着这山村人们的欢乐…… 也许是久雨不见晴,太久没见光了吧,来到这里的人们,没有不兴奋的。为有这样的山村感怀古人的视野,为有这样的村景欢愉今人的勤劳,也为有这样的感怀和欢愉、视野和勤劳,而情不自禁地定格着心中的春景——卖花渔村的春天,哦,春天已经来了!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拥抱徽州:卖花渔村的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