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武磊的回答(26票)】: 我们先捋一捋他们死后的事情 庞统身死-诸葛亮入川-关羽独守荆州-关羽与东吴交恶-关羽北伐-吕蒙白衣渡江-荆州西蜀掎角之势失去-关羽身死-西蜀东吴彻底翻脸-张飞身死-陆逊猇亭大破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独揽大权统帅西川-六出祁山无功而返 周瑜身死-鲁肃接任-吕蒙接任-陆逊接任 郭嘉身死-曹操北征乌丸-曹操赤壁大败-灭蜀-灭吴 分析一下每个人死的影响 在整个过程中,曹操一直是掌握主动的(虽然贾诩也曾提过天下三分,虽然诸葛亮也主动,但他是不得不主动,是被动的主动,不打仗内部矛盾解决不了),东吴的战略是天下三分,聊以自守,待时而动,西蜀的的战略本来是诸葛亮订的占据西川,荆州为前站,进可攻退可守,稍微激进一些,庞统的死,彻底改变了西蜀的战略,只能出兵魏国防守严密的祁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西蜀的发展 虽然在赤壁大败之后,曹操大呼: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但是实际上当时的谋士程昱等人已经提出关于预防火攻的建议,曹操在这里应该是在推卸责任,或者说:他只肯听郭嘉的,那么郭嘉的死,相反对于曹操是有利的,他不得不发现和使用其他人才的能力。 周瑜同学的死对孙权来说是有利的,从后来孙权对待张昭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碧眼小儿之所以那么能装孙子就是为了更大权力,臣服魏国不过是权宜之计。周都督这样的全能型人才掌控军政大权,要知道,孙权决定对抗魏国的时候,把军权全部交出去是很冒险的,从他一贯的表现来看,是迫不得已,豁出去了。孙权虽然跟他是弟兄,升堂拜母,而且怜惜欣赏他的才能,但是估计也是巴不得他早点死(多少有点鸟尽弓藏的意思)。 另一方面,从人才的代谢来看,郭嘉周瑜死之后,魏国吴国人才辈出,这可能跟选拔机制有关系,而蜀国最终在诸葛亮的统治下落得:廖化当先锋的境地,不能不说这跟没有人制衡他的权力有关系。谋臣方面,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从诸葛亮的才能来看,凤雏绝对不是法正马良那些个人可以比的。 综上所述,庞统之死对于西蜀的影响是最大的,郭嘉次之,周瑜影响最小 【赵研?的回答(14票)】: 看了这些答案觉得大部分人都是从这三人死前已经做出的贡献上分析的。所以周瑜就排了第一,因为没有他赤壁就就败了。庞统就落了最后,因为他根本没做什么实质的事。 既然谈“失”,必然要从他们死后的形势开始分析。所以: 1、损失最大的是蜀失庞统。刘备手下一直缺少军事方面的专家。诸葛亮再猛也只是政治、外交方面的能力很强,带兵能力十分有限。从庞统死前就能看出刘备用人方面捉襟见肘,如果不是刘璋太不得人心恐怕刘备那点实力连西川都拿不下来。入川之后,一方面要稳固后方,另一方面又要在汉中、荆州方面搞好外交。前者诸葛亮做了,后者汉中的张飞还好,荆州的关羽就没那么省心了。如果此时庞统还在,也可以内事不决问诸葛,外事不决问庞统,荆州避免祸端,一定能给不稳定的西川争取宝贵而关键的时间。 2、其次是魏失郭嘉。曹操实质上并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他是个很善于决断的人,绝大部分的事情他早就有想好了处理方法。如果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他就转向问另一个人,直到出现和自己想法一样的人。与其说郭嘉是曹操最信任最青睐的谋士,倒不如说郭嘉是曹操的一个知己,他更能洞察曹操的想法而已。赤壁战败,曹操感叹郭嘉不在了,可是在世的贾诩和程昱劝阻过曹操不要打这仗,可是曹操根本没听进去。综上,魏失郭嘉是曹操失去了一大知己。 3、最后才是吴失周瑜。赤壁之战之后,周瑜还有什么作用?赤壁后周瑜功高盖主,孙权又算是周瑜的晚辈,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了吧。另外,即使孙权有夺取天下的野心,他也要从合肥、濡须口、柴桑口三线作战。这样,大局观更强、战略能力更突出的鲁肃已然是统领三军的最佳人选。所以,吴失周瑜并没有影响东吴的战略。 【或人的回答(12票)】: 1、吴国周瑜。无论是吕蒙、陆逊还是鲁肃,周瑜死后他们要么对当权者没有足够的影响力要么跟江东氏族不够紧密。对一件事的掌控不但要有智慧还要有实际的掌控力(包括对政策的发言权和与利益集团对话妥协的能力)。周瑜的死直接敲响了吴国的丧钟 2、其次是郭嘉,郭嘉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忠诚于曹操的谋士,最主要的作用不是帮助曹操统一三国,而是在曹操甚至是曹丕死后作为托孤的人(以一个文士领袖的身份抗衡司马懿势力,注:他只比司马懿大九岁)。郭嘉如果不死很可能会让魏国度过第三代曹睿执政时期,继而使魏国成为一个较长的朝代。 3、 最后是蜀国的庞统,死的时候对蜀国没有任何直接影响。蜀国后期诸葛亮的影响力已经超过后主,甚至是独断乾坤,并且蜀国没有储备足够影响力的人才资源,所以诸葛亮死后蜀国一盘散沙,无力抵抗魏国。不过如果庞统没死,又有足够的实力,他可以作为平衡诸葛亮的一个人物。这样刘后主也许能够在平衡手下力量的情况下积累足够的人望。(庞统作用就是平衡诸葛亮并作为诸葛亮的替补。) 【曹扬的回答(2票)】: 吴国周瑜,当时刚向孙权提出进攻西川,周瑜此举就算攻四川不成,也可杀回马枪,拿下刘备当时占据的江陵。而正在他筹备之际,就去世了。 而吴国就进入了鲁肃的时代,从此转为守势。周瑜作为三国史实上评价极高的军事家,吴国失去他,可以说是三个国家里损失最大的。 再者说蜀国庞统,可以说,诸葛亮作为谋士,主要是匡君辅国,而庞统,法正主要则以奇谋见长,这点诸葛亮类似荀彧,庞统法正类似贾诩郭嘉。庞统在攻雒县时殒命,导致诸葛亮张飞入蜀。但庞统的死,对当时的刘备集团影响并不十分重大,刘备也如愿以偿的拿下益州,而后在法正辅佐下又攻下汉中。蜀国后期人才极其匮乏,一是从关羽失荆州到刘备托孤白帝城导致的一系列人才损失,二是诸葛亮的梯队培养意识确实很问题,三是蜀国位置确实相对闭塞,政治关系也较复杂。 最后是魏国郭嘉,郭嘉虽作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曹操的重要谋士,但真正为曹操出谋划策的经典战役少之又少,主要是杀2袁和争乌丸,争乌丸那真是胜在险中求,曹操日后自己想起来都后怕。且郭嘉一直官职不高,行为不检,和顾命大臣陈群也不合,曹操喜欢郭嘉,一来是可能确实有点奇谋,二来只怕是和曹操性格比较类似,生活上比较随性。至于赤壁大败,其实贾诩等人也是提醒过曹操的。就算真的郭嘉能活到曹丕时期,他那种放浪的性格,也不一定能成为顾命大臣,就算能,其谋略要克制司马,也是难事。何况魏国谋臣众多,当时郭嘉去世,显然并没有对魏国造成什么影响。 【AV君的回答(2票)】: 整个三国史其实可算是正统曹魏对叛逆蜀汉与孙吴的讨伐史。占据当时中国最发达的黄河流域地理人口优势以及“正朔”政治优势的魏(晋)国统一天下是迟早的事情。 一两个奇谋智士的生死沉浮无关紧要。 【刘宏程的回答(1票)】: 我个人认为是蜀失庞统影响最大,其次是吴失周瑜,最后是魏失郭嘉。 我是从对各自国家的影响程度来看的。 蜀国本身就是在三国中经济实力最弱的一国。刘备死后,就是孔明独掌大权,其他谋士像法正、费纬说得好像挺有才能但是无法有大用途。如果庞统真如传说中的“卧龙凤雏得以可安天下”那般了得,蜀国后期,诸葛亮就不会如此废寝忘食,军中大小事务都要亲自过问如此操劳病死五丈原。蜀国的人才方面比起魏国本身就少,加上有刘禅庸主,要振兴更加困难。 吴国比蜀国稍好的一点就是孙权比起刘备和曹操年轻,而且贤明,执政时间也长。周瑜是大都督,但是起身后还有鲁肃、吕蒙这些可造之材,陆逊更是年轻有为。周瑜死后,其他人还能够撑住场子。 曹操在赤壁战败后说如果郭嘉还在,何至于此。好像郭嘉没死,赤壁之战就不是这样结局一般。但是即使郭嘉死了,赤壁战败,魏国的实力还是吴、蜀任何一国难以单独抗衡。而且荀彧、程昱、贾诩这些都是三国时期一流的谋士。司马懿更是能够和诸葛亮斗智斗勇的鬼才。所以虽然郭嘉是一世英才早逝,但是对于魏国的影响明显比庞统之于蜀、周瑜之于吴要小。 【王文远的回答(2票)】: 相较之下,吴失周瑜的影响更大。 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是:无论一个人才多么优秀,多么的能干,几乎都是可以替代的,不能替代的是这个人带来的人才效应。 周公瑾现实中是一个少年得志,却非常谦虚(和《三国演义》讲的妒忌人不是一回事),勤于举荐人才的人,像鲁肃,吕蒙,陆逊都和他有举荐关系。再加上他与孙权的特殊关系,威信非比寻常,这样的人物在江东几乎就是一面人才旗帜,所以周瑜死了,吴国不仅仅是丢了一位军事统帅,更是一面招揽人才的大旗,统帅可以换,但是旗帜是没法换的。 至于郭嘉和庞统,我觉得都只能以谋士的价值来定论。三国的时候有很多著名的谋士,但其实决定一个谋士价值的往往是“主公”。感觉郭嘉和许攸,田丰等谋士的水平是差不多的,在袁绍和曹操对决的时候,许攸和田丰也出了很多好主意,但是袁绍多谋少断,总是糟蹋好的计策,而郭嘉出的好计策都被曹操执行了,结果郭嘉看似比许攸,田丰等谋士更出名了。郭嘉比他们强一点的是会选择明主,而智慧上和很多谋士是差不多的。而庞统也是这样一个谋士,智慧超群,但和周瑜比起来,还是以谋士的价值定论比较好。 我觉得可以和周瑜相比较的人物是荀彧和诸葛亮。 个人觉得荀彧应该算是曹操门下的第一谋士,智谋是没得说,而他不仅仅是个谋士,还是个人才推手,举荐了荀攸,郭嘉,好像还有司马懿,除了这些响当当的人物,还有很多,像陈群,杜袭这样的人才。这样看,荀彧不仅仅是个人才,而是一个人才集团。 诸葛亮毫无疑问是蜀国的第一谋士,不仅仅是谋士,也是顶梁柱。我记得以前在哪里看到过讲真实诸葛亮的,现实中的他没有那么神奇,是在蜀国的大后期才发挥大作用的。诸葛亮每个人都很熟悉,总给人感觉,他一个人就行了,实际上,他为蜀国举荐过庞统,也培养过不少人才,但是由于太夸大诸葛亮的作用,而忽略了很多人。 用当代的话说:周瑜,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比较综合影响,周瑜最大,庞统和郭嘉差不多。 【dingo的回答(1票)】: 周瑜>庞统>郭嘉。 本人是郭嘉控,能力强,魅力大,名字还霸气,是吧。郭嘉、荀彧、程昱是曹操早期的三大智囊,事无巨细,悉听建议,但是郭嘉是唯一一个曾经左右曹操意见的人,除了真才实干之外其个人魅力也不容小视。虽然郭嘉对魏的作用巨大,但是没有了郭嘉对魏并没有造成想象中的损失。cc华容道忆郭嘉,称若有郭嘉不至于斯,但即使郭嘉还活着,cc已经不是当年那个cc了,明知马腾在一侧虎视眈眈,依然举大军南下,这样的决心已经不是一个谋臣能够阻止的了。
再看庞统,长相的自卑引起个性狷狂,虽有才能,但是个人魅力不够。虽然没做过什么大的项目,但是若他活着,蜀之变化绝对是可以翻天覆地。蜀之一国,可谓成也孔明,败也孔明。蜀缺人才,虽然高层牛掰到几乎逆天,但是中层的缺乏让蜀很难持续发展,可谓后继无力,本来在第一代ceo去世后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孔明一人独揽大权,三权合一,相父制国,他扛住了。其独断专行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蜀国的危机,但是也为以后更大的危机埋下了伏笔。若庞统活下去,则从白帝托孤时历史就会大不一样,或许根本不会出现关羽孤守荆州这一导火索。庞统善理诉讼,可见其对人情世故必然有大的见解,所以对于吴国绝不会是诸葛的无赖战术,也就不会出现作为蜀之于吴的直接代理人关羽,对吴的冒犯和侮辱。退一步讲,纵使庞统无法改变诸葛的外交策略,还是那句话,白帝托孤时,一切都将改变,皇叔绝对会在权利和诸葛之间做个制衡,就像托孤李严一样,庞统会被卡在诸葛和弱智儿之间做一个缓冲,而且庞统对于人才的态度和诸葛是完全不同的。庞统遍受白眼,更懂寒士之不易,会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这对于后期的蜀国格外重要。总结一下,政治上,庞统将牵制孔明,权利将分散,不会在出现孔明死后的尴尬;军事上,孔明的北伐将受到压制,蜀国之力将得以更好地保存;人才上,更多的人才将会出现。所以庞统之死绝对是蜀之第一憾事。
最后是周瑜,周瑜对于东吴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是除了孙策之外的第二人,孙策奠定了东吴的基石,为东吴招揽了很多骨干型人才,孙策死后,周瑜即任大都督,地位应该是相当于后来的蜀之丞相孔明,其在孙策时期的贡献姑且不论,单是赤壁一役就足见其才干和地位。周瑜死后,无论是吕蒙、鲁肃、陆逊都没有为东吴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后周瑜时代的东吴虽偶有闪光之处,但一直处于低调的平庸中,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大的胜利。若周瑜不死,则荆州之地不会那么混乱,荆州不乱,则西蜀几不可能建国,荆州之地是一切祸乱的根据,其敏感性和复杂性才导致了后来的三国鼎立。而且周瑜作为孙策时代的最后旗帜,他的死必然导致了老臣和新臣之间的权利交替甚至是重新洗牌,因为吴国人才虽多但是并非都是一心的,有以程普为代表的孙坚老臣,有以张昭为代表的孙策中坚,也有鲁肃为代表的孙权新生军,三个派系之间的倾轧肯定不会少也不会短,所以导致东吴在曹操西征时失去了先机,反观其他两国,郭嘉并没有坐到那么高的位置,庞统也没有,而且庞统所在之蜀当时并没有成熟的官员秩序,二人之死对于自己所在势力的内在冲击并不大。 【杨仁志的回答(1票)】: 如果一定要说谁的损失大,我觉得周瑜。周瑜对于整个吴国的影响力后继者都不能达到。曹操手下谋士如云,蜀国注定是昙花一现。 【陈达的回答(1票)】: 吴失周瑜比较亏 因为庞统本身就比较不理智,而且蜀当时也不缺这种人才 郭嘉虽然很杰出,但是魏国更不缺人才 就是吴国比较亏,像周瑜这样的人不是很多,因为周瑜太出众了 其实蜀国也比较亏,但是比起吴国就还好 【赵良亮的回答(1票)】: 得失本来就是一个比较相对而言的事情。一定要比的话要看对于三国君主的影响还是对于三个国家整体命运的影响。 首先看魏国,虽然曹操在赤壁之后说若奉孝在此balabalabala。其实这很明显是推卸责任,因为之前程昱等人已经提点过曹操了,只是他不听。至于郭嘉真的能有多少能力,看他的官衔就知道了。 在整部三国历史里面最能相人的首当其冲我觉得应该是刘备,其次是曹操。基本凡事刘备相中的放在位置上面的都是非常称职的人。曹操同样如此,被这两个人相中的人都是绝对当得起这个位置的这一点毫无疑问。至于郭嘉,你可以看他死的时候是什么位置?只是一个军前祭酒而已,应该说是一个比较低的,起码肯定不能和荀彧等人相比。而且郭嘉其实所谓的遗计定辽东和十胜十败之说都是已经有程昱荀彧等人提出来过了。只不过总结或者说拔高一下。所以我坚持不认为郭嘉本身有什么太大的能力。何况魏国在曹操时期,有没有郭嘉其实那些仗都会赢,唯一可能有变数的就是定军山的夏侯渊的死活,看点在会不会出现郭嘉对法正。至于说郭嘉能够在后期制衡司马懿我绝对不相信。看看三国志就知道,郭嘉其实在同僚里面口碑一直不怎么样,如果不是曹操保着应该说下场不会很好。一个不会做人的狂士参与到政治斗争里面古往今来从来都是死的很难看的结果。 至于周瑜的死我很同意 @桂武磊 的意见。就是周瑜的死对于孙权未必是件坏事,因为在赤壁之战之后周瑜的威望应该说已经上升到了非常高的层次,这不是孙权这样一个战前犹豫且年少没有太大威望的君主喜欢看到的。因为他的存在肯定会影响之后军事上面孙权本身的决断能力,或者说周瑜可能会成为一个足够制衡孙权的人。 何况在吴国,第一有大局观的人其实是鲁肃,他和曹操其实是三国真正的战略大家。在鲁肃提出让荆州给刘备的时候只有曹操看出来其中的奥妙,这一点连周瑜和诸葛亮都没有理解表示困惑。 至于庞统,因为他本身并没有太过显眼的事迹所以很难判断庞统对蜀国最后的走向会造成什么影响。如果设定庞统是一个类似法正的军事才能突出的人的话,那么无疑对于蜀国的损失是巨大的。因为真正蜀国的最出色的军师应该是法正,可惜英年早逝。如果庞统是这类人才的话那么可以说蜀国在征吴的战局里面胜负就比较难料了,可能就没有败走白帝城,可能会魏蜀联手灭吴等等等等。这样的话,庞统的死可以说是三国里面蜀国损失惨痛,甚至可以说性命攸关的一个巨大损失。 但是加入庞统是一个和诸葛亮一样的一个政治长才的话,应该说庞统的死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如果庞统之后和诸葛亮一样,那么在刘禅面前就是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势必会造成两个丞相压制刘禅,或者刘禅联合一个压制另外一个。无论哪一种情况出现,对于君主对于蜀国都是有点内耗的意思。这是一个非常悲剧的局面,从这个角度来说庞统应该算是死得很好。 综上所述,应该讲,庞统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当然可能好可能坏。其次应该是周瑜,最次才是郭嘉。 【陈慧斌的回答(0票)】: 个人认为,魏失郭嘉影响比较大,就像曹操自己说的,他身边所有谋士不是比他大就是和他差不多,唯独郭嘉非常年轻有才而且忠诚,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失去郭嘉的影响大些 【巴巴罗莎的回答(0票)】: 周瑜官拜大都督,统辖吴国水陆军马,创业元老,孙权做事尚且要看周瑜的意思,剩下那两位,一个是司空军祭酒,一个是军师中郎将,有相提并论的资格么? 【丁熊猫的回答(2票)】: 如果单纯从各自对属国作为贡献比例来看的话,个人认为是“吴失周瑜”影响最大。
但为什么蜀国率先灭亡了呢。片面地讲:因为曹操和孙权的家教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刘备有个烂到家的儿子。我们讨论的是三国中父辈们的问题,而显然他们总有老死的一天,最后的结局他们都没有看到。 【钢盅郭子的回答(1票)】: 显然——周瑜第一,郭嘉其次,庞统最末 看他们死前担任的职务就知道谁对军政的影响力较大 再看三人对赤壁的影响,也能排出顺序—— 周瑜自始至终都是赤壁孙刘联军的第一人 郭嘉若在世,曹军能不能赢不好说,但应该不会输得那么惨 庞统的故事则只是个传说 【韩文楷的回答(0票)】: 吴失周瑜与蜀失庞统很难比清楚谁损失更大,但是相比于魏失郭嘉来说都要更惨痛,因为周瑜之于吴与庞统之于蜀的重要性比郭嘉之于魏在当时都更重要。 【扬帆的回答(0票)】: 庞统。直接导致了诸葛亮必须亲自提兵西进的结果,造成其对荆州集团掌控力的下降,使得预先构想的战略蓝图无法得到处分执行,最终失去荆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进程。再看另外两位,虽然个人能力不逊于庞统甚至更优秀,但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未必会有庞统早逝这么大。 【朱会来的回答(0票)】: 曹操大败华容道,途径资阳,夜遇雨日。突然大发感慨,跟荀彧抱怨说,假如郭奉孝在,奈何会如此大败。可鉴曹操心目中,郭嘉的地位。庞凤雏算是一鸡肋吧,当然为了刘备能顺利入川,庞统的那时的死也算值了。假如庞统不死,刘备又有何借口来占领刘璋的地牌了。吴国的精英很多,陆逊的能力不比周瑜差,就算周瑜活着,以他的性格,如果让他每天在一个狐疑的孙权身边俯首帖耳,也不是他的秉性。孙权在老年都不相信自己的亲生儿子,何况外人。 【高飞翔的回答(0票)】: 据三国志推论,除了周瑜死掉算是件大事(不一定是有消极意义,对于孙氏家族或许还有积极意义),其他两人的去世都不算是伤筋动骨。 周瑜虽然说保证了孙吴政权的稳固,但是有他存在孙权绝对不好过,周瑜是他哥的拜把子,孙权很大程度上镇不住他,再加上周郎声明远扬,他死了我估计孙权只好长出一口气。孙吴不是个没有人才的地方,吕蒙陆逊都不是吃白饭的,但是他们都出身士族门第,野心小,周瑜在孙吴或许还能冲出江东,周瑜亡那些人都想得是守住自己老家为上~ 庞统在蜀中时任副军师中郎将,和法正平级,庞统、法正在对于蜀国的意义上也相同,庞统比法正强的估计就是人品——所以说蜀国是因为庞统法正二人都没活多长时间引起的人才凋敝(想想三分天下之一而核心谋士只有三个人,最后还死了两个),所以说庞统之死在当时不算是大事,因为还有法正,但是在之后有着重大的影响——到了法正之死,蜀汉就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智囊团的存在了,糜竺简雍都是吉祥物。 至于魏国,二荀是真正的核心智囊,外围有贾诩程昱——郭嘉在三国志里和贾诩程昱并列,所以说他并不算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曹操打败仗了提到他无非就是找个借口罢了,再加上曹操一直把郭嘉当做战略储备,非常信任他,没想到年纪轻轻就死了。 【王常安的回答(0票)】: 三国把庞统说的太神了,让人感觉这个人都太假了,还有就是怀疑诸葛亮在做戏,故意这么对待庞统的,其实庞统对蜀没有那么重要,即使活着也不受重用。 郭嘉算是曹操诸多谋士中比较牛的一个,但也仅仅是之一而已,并非股肱。 而周瑜则是真正的实干者,赤壁之战的主导战局的人。 于是这三人的重要性排名如下:周瑜>郭嘉>庞统。 【王忠卿的回答(0票)】: 若得天下必须内部建设与军事打击双手抓。 (用即时战略的眼光看就是,矿要多占,兵营多造,前方骚扰要到位,整体推进战术要合理) so 庞统>郭嘉>周瑜 ------------------------------- 庞统: 兵者,诡道也! (性格决定其命运与格局 )。 诸葛亮强在政,善于洞悉人性,政治斡旋,所擅长的奇门遁甲正符合其个性,但是总体性格在于以守为攻,已不失败为前提,在小细节上不断迷惑对手击败对手意志,令其臣服。 无论争云南还是出岐山之战,均体现其布局缜密,做事万无一失。 庞统,善于出其不意,攻人软肋,性格更适合军事进攻。打击敌人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式攻其要害,正如独孤九剑,攻到极致,厉害非凡。可惜庞统内力修炼略差,入蜀鏖战太久,无后援型人物支援。 是成为强弩之末,还是断臂求胜? 替刘备选择长远利益,还是既得利益? 这正是庞统杰出的地方。 而凤雏入蜀正是诸葛亮失败的地方,为求平衡恐失荆州,所以自己并没有一同入川,否则闪电拿下西蜀,荆州有关、张、赵在,一样没有问题,(何况地形还是有优势的)。 庞统之死,损失在于两臂断一臂,保护心脏的持盾左手诸葛亮健在,攻击敌人的持矛的右手庞统挂了。固然孔明有盾牌猛击,但也只能是守个固若金汤,力求不败。 ------------------------------ 郭嘉: 赤壁之战后,曹操势力仍与孙权相当,刘备还只是毛毛雨,真正打的曹操再也没心情扩张的是割须弃袍之战。赤壁与潼关,若有郭嘉在,2战至少可胜1战。 荀彧是政治奇才,类似诸葛亮,贾诩求个终老,不出什么力,荀攸程昱vs一流谋士类似于张辽徐晃vs马超吕布,司马懿落魄,徐庶更不用说,杨修神马的建安七子只是会作诗的秀才而已。这时真正能献计献策组织军事力量的只有郭嘉了(如果他还健在的话…) 所以郭嘉于曹操类似于庞统与刘备,只不过曹操早年的积累比较雄厚(无论是兵力还是谋臣勇将),所以相对而言郭嘉之死影响略逊于庞统之死。 ----------------------------- 周瑜: 智勇双全的典范,但也只能和诸葛亮打个平手(所谓智勇双全就是哪个都不精) 周瑜早期得志完全在于吴国实力太弱,靠的还是孙坚留下的一干老将。 赤壁后,若无诸葛亮,周瑜顶多拿下荆州地区,其军事实力还不足以入兵中原,况且练了n年的水兵,去打陆战也可以想象会败成什么样。 以强欺弱尚且欺负不过,这正是周瑜的悲剧,由此可见周瑜的真正才能究竟如何。 刘备拿下汉中击溃曹军后是其实力最强的时期,军事实力几乎相当魏+吴,若无失手,一举平定天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反倒是此时,吴以弱胜强,先斩关羽,再烧刘备,击溃蜀军意志,摧毁其战斗力,使鼎的三足真正稳定。 由此可见,没有周瑜,吴国还是过得好好的,况且周瑜如果在,恐怕陆逊也无出头之日,周瑜如果在,又真能顶得住怒火中烧的刘备么? so 结论: 庞统>郭嘉>周瑜 【江湖郎中的回答(1票)】: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好评论他们谁重要不重要,都存在不定数、、、、、 原文地址:知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