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桑黄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简介

 老刻刀 2014-04-28

桑黄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简介


发布时间:2009321 958


吉林省蛟河市食用菌研究所 赵程忠
   
桑黄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针层孔菌属。又名桑耳、桑黄菇,桑臣、桑耳、胡孙眼。
  一、营养价值:桑黄不仅可以作为食品,也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功能的药用真菌。据分析测定,桑黄子实体中氨基酸种类齐全(18种),总含量与其他食(药)用菌相比较高;总氨基酸中谷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和丙氨酸含量的比例较高。桑黄子实体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总量为6.32非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0.37,氨基酸总量为16.69(单位:g100g,干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E/E+N)37.8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N)0.61,已达到FAO/WHO(1973)提出的理想蛋白质必需氨基酸(E%)应达总量40%左右、E/N值应在0.6以上的要求。现在研究结果证实它还具有以下生物功能。有抗肿瘤作用,该菌子实体表面有一层粘质,经盐水、温水、堿溶液或有机溶剂提取可得桑黄多糖A,该多糖对小白鼠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达80%90%。因此,可以认为桑黄多糖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潜在价值。有抗生素作用,研究发现桑黄对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和肺结核杆菌等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有效预防这几种细菌的侵染。有防治软骨病作用。
  二、生物学特性:桑黄寄生于杨、柳、桦、栎、松等树木之上,分布广泛。桑黄菌子实体多年生,硬木质,无柄,侧生。菌盖扁半球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长径321厘米,短径212厘米,厚1.510厘米。有黄色翻边,底部亦颜色鲜黄。菌肉蛋黄色或浅咖啡色,木质。颜色鲜黄是其一大特点。国内野生桑黄集中分布区在黑龙江省东部乌苏里江与兴凯湖之间,西北地方陕西与甘肃交界的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东北的长白山林区、哈尔滨与吉林市之间的老爷岭有少量出产。
  三栽培要点:建造桑黄棚种植模式采取室内层架结构、建造合理的桑黄棚是取得桑黄高产的重要条件,根据桑黄的生物学特性,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顺畅、方便管理操作的桑黄大棚,要求桑黄棚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桑黄棚大小要根据培养料多少而定,把桑黄棚建在有树荫处、靠近水源的位置最适合。培养料入棚前要严格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5毫升和高锰酸钾10克密封薰蒸24小时之后使用,夏种以910月份最好。
  四配方技术:栽培料配方的选择桑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适合本地区的配方。目前,我们采用的配方是:桑树锯末77%,麸皮15%、玉米面5%,糖、磷肥和石膏各1%,每100千克栽培料加JTD802生长素50毫克。
  五配料灭菌:栽培料的配制在配制栽培科时先将棉籽壳、木屑、麸皮、石膏粉等料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60%65%,以用手攥紧时料成团指缝似滴不滴水为好。料拌好后可用装袋机装袋。塑胶袋规格可选用15厘米×35厘米或17厘米×33厘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筒袋,每袋装料400450克,聚乙烯料袋采用常压灭菌1012小时,聚丙烯饲料袋草用高压灭菌,保持2小时,待料冷却到30℃以下时入无菌室内接种。一瓶栽培种可接种料袋2535袋。将已接种的菌袋移入消毒好的培养室内,分层排放,一般每排放6~8层高,排架之间留有人行通道,每周上下翻倒一次,这样做一是可以平衡温度,二是经过翻动可增加袋内氧气,使发菌更快。
  六栽培管理:管理技术桑黄是喜温型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较高的温度。菌丝生长温度以2428℃为最佳,子实体在1826℃之间长势最好。
  发菌阶段发菌期间,培养室内保持2228℃,空气相对湿度要求50%60%,每天通风半小时,每隔57天菌袋上下翻动一次,当菌丝体发满2/3时,移入培养棚内,松开料袋口,用手轻轻一提,流一点缝隙。棚内以散光为宜,避免强光直射,一般经2532天左右,菌丝便可长满料袋。个别料袋菌丝发育不匀,可挑出单放。
  出黄管理当菌丝长满后,可用刀片把两端割成5分硬币大小的圆形口,以利出黄。出黄时棚温保持在1826℃,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并提供散射光和充足的氧气。保持地面存有浅水层,每天向墙四周及空间喷水34次。每天上午8时以前及下午4时以后打开门及通风换气,气温低时在中午12时至下午2时通风换气。原基膨大35天,逐渐形成菌盖,要增加喷水保湿,气温过高要喷水控温。通风不良易出畦形桑黄,出现畦芽要及时割掉。当菌盖颜色由白变浅黄再变成黄褐色,菌盖边缘白色基本消失,边缘变黄,菌盖开始革质化,背面弹射出黄褐色的雾状型孢子时,表明桑黄子实体已成熟,即可及时采用(从割口到采收一般需50天左右)。
  采收及采收后管理桑黄采收前1周停止喷水,关闭通风口,通道地面铺上塑胶薄膜,以便把散发的孢子粉收集起来。采收桑黄时从柄基部用剪刀切下或用手轻摘,用条件的烘干或晒干至含水量12%,装袋置于干燥的室内保存或出售。
  采收桑黄后,除去料袋口部的老菌皮,培养袋重新排放于棚内,提高湿度至90%95%,温度仍保持在25℃左右,一周后,又可在原来菌柄上继续生长出子实体。按照前一阶段的方法培养管理,约2530天又可采收第二茬,一般可采收34茬。每100千克干料可生产干桑黄成品3千克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