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学杜郎口应先学崔其升

 许愿真 2014-04-28

为什么那么多的学校在学杜郎口都学不会?

因为杜郎口有个崔其升,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也可以换个说法:如果杜郎口没有崔其升,也就没有现在的杜郎口。所以,我认为,学杜郎口应先学崔其升。

我们学不会的原因还在于我们是在学他们的“技术”,并在他们的“技术”细节上纠缠不休,我们要知道,要熟练地运用他们的“技术”,必须得有他们那种做人的境界,特别是校长要有崔其升的那种境界。因为,他们的“技术”的科技含量和人文内涵也时刻在发着变化的,要想很好的驾驭和掌控这些隐藏着丰富内涵的东西,就必须得有一定高度的做人的境界。教育是“人学”,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人的境界”,而不是“我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事情”。

下面我们看几个关于崔其升的镜头,我们就会知道问题在什么地方。

崔其升的某一天——他首先是个负责任的人,相对工作而言,他的命不重要,他要求的事不许干不好,否则他不会饶过自己。而他与杜郎口难舍难分的缘分——从小学到中学,从教师到校长——也全系于了他的这股犟劲

早晨515起床,然后去校园里转一圈(学生是550起床,600上操);800准时召开全体教师参加的对头会,对前一天下午老师课堂以及晚上孩子休息的情况进行反馈;会后的一上午,与来自黑龙江、河北、山东德州、兖州的参观团进行座谈、合影,中间穿插记者的采访,一直到中午1230才顾得上就餐;下午150召开又一个全体老师的碰头会,反馈汇集上午的情况,主要是教师上课情况的反馈;会后有厂家来学校与他商谈换黑板的事,之后和几个课堂有问题的老师逐一交流,其间县、市教育局各来人,他一直上楼下楼,奔忙不已;晚630,在妻子高老师的督促下回家吃饭,又顺路去几间教室看了看;655,匆匆回到学校;晚700900给兖州一中老师做讲座;晚900至凌晨100陪我们到酒店接受采访;凌晨100回学校准备图书招标会的资料……

崔其升改革动机——我也是我们杜郎口土生土长的,我就看不惯这些年来我们杜郎口的孩子连家门口都走不出去,一个个被荒废。我就是想改变这个现状。老百姓把自己的希望交付在我们手上,我们就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否则,我们就对不起老少爷们,也愧对自己的良心!

崔其升任杜郎口中学校长,转眼就是一年。励精图治、雄心万丈的他到头却发现,虽然学校的管理上去了,可课堂教学却几乎没什么变化。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甚至略微觉得沮丧,他一遍遍地想:付出该有回报,为什么杜郎口中学离自己的期望那么遥远,甚至是遥不可望?

一定是某个重要环节出了问题。

但这问题到底是什么,又出在哪里?

他开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心事重重,一个人整天孤独地在校园里踯躅,他甚至问遍了校园里的每一棵树、每一茎草,饥饿的眼睛不放过任何角落。

通往操场的道路是一条红砖铺砌的小径,弯弯曲曲,直通远方,他盯着每一道砖缝入神地看,直到眼眶里开满了泪花。

他的妻子高老师不放心他,一到吃饭的点,就尾随着他,或者四处忙着找他,她找他就一个目的,督促他做最简单的事——吃饭。

他不情愿地跟她回去,可坐在饭桌上,三下五除二,不消十分钟,撂了碗筷就走,任谁喊也不回头。家里人担心他不是多余的,就从查出他患了糖尿病,这阵子已经严重到几个加号了,每天下了班,就一下瘫在床上,浑身绵软得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两个孩子看着爸爸心疼,他们给爸爸端了水,替他洗脚,并帮助他按摩腿部,他才能勉强睡得着。可天不明,却又精神抖擞地爬起来跑了,似乎压根儿就没病似的。

一连很多天,他除了独自发呆外,就是拎着个板凳,四下里听课,他说这叫给课堂体检

然后他分头和老师、学生交谈。通过细致的课堂查体,他的眉头慢慢皱起来了,他发现了几乎令他感到窒息的严重问题,长期困扰他的疑虑一下子在课堂里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问题就出在这里!

崔其升的教育理念——我们不能糊里糊涂地办学,我们要明白我们培养的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是和教师具有平等人格和尊严的人。所以,我们的办学理念必须“以生为本,关注生命”。

他说:要正视每个学生的潜能,要承认他们的差异性和个性特征,要聆听其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声音,要尊重其特有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方式,要让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积极自主地进行认知、思维、总结,要让学生回归到人的本质特征上,要彻底摆脱单纯追求掌握课本知识的课堂教学,从分数的牢笼中将学生的生命活力解放出来,真正在课堂中确立学生生命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操练场。杜郎口的课堂,每一节课都要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要洋溢着生命的气息,体现出教育对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人文关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