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鹤斋题成都文殊院楹联品读

 王君敏 2014-04-28

 

王君敏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在成都市西北角有一座文殊院,有殿堂房舍一百九十余间。据说,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后毁于兵灾。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始称文殊院。

上面这幅由民国年间成都耆儒方鹤斋题写的楹联就悬挂于文殊院的楹间。该联虽然只有三十个字,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启发性,可以说是禅宗思想的高度概括,充满禅意,别有趣味。

“见了便做”,说的是当下承担。是自己该做的,该承当的,当仁不让,不要犹犹豫豫,错失机缘。“做了便放下”,说的是做完了,就“放下”,不要挂碍于心,念念不忘,或是深怕自己做了好事别人不知道,或是对可能的结果惶恐不安。“了了有何不了”,只要做一事了一事,不断地了结,就没有什么可以耿耿于怀、牵挂于心的了。

“慧生于觉”,佛教中的“般若”的意译为“慧”。大智慧从觉悟中产生,没有“悟”就没有“慧”,有“慧目”则能洞察世间的一切现象,有“慧光”则能了彻一切。“觉生于自在”,觉悟是从“自在”中产生的。自在是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境界,既可指身体的不受羁绊束缚,又可指心灵的自由放逸。哲学上指不因他物的在场或不在场而自为的存在。佛教中,以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为自在。自在生觉悟,觉悟生智慧。“生生还是无生”,说的是不断地生出,其实还是归于“无生”。从因果的角度看,有因就有果,机缘相生;但是从本体上看,没有生灭,不生不灭,“色即是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