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的命名规则
因为阴阳概念是中医理论《黄帝内经》的基石,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必须首先用现代的语言理解古人的阴阳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中医理论才能利用现代科技,和现代接轨,才能踏上时代的脉搏,从而指导医疗实践。 如果用换位思考的办法,把古人心目中的阴阳用现代语言来阐述的话,中医中的阴阳是指现代的物质和能量,阴指物质,阳指能量;同时中医中的阴阳又是描述方法、是工具,是古人描述世界和生命的描述方法、是一种模糊描述语言。它的描述规则是这样的:当古人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物质和能量差别的时候,把释放或者接受能量相对多的一方命名为阳;把释放或者接受能量相对少的一方叫做阴。 为什么阴阳又是描述方法呢?这要从我们认识和描述世界开始说起。 量化描述法和模糊描述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比较两个事物的某一特性,比如:我们要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这时我们可以用长、短来区分两者的长度关系,但是这样太模糊了;当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分时我们可以分为四种情况:短、较短、长、较长,四种模糊的情形,但是这样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如果我们有六个或者更多东西(比如一百根钢筋)要比较它们之间的长度差别呢,这时显然用短、较短、较长、长这四种模糊情况来分类描述的方法是不合理的,当要比较的对象众多的时候,这种模糊的语言就不能准确地区别他们彼此之间长度的关系。为了更精确地表示物体长度的多少,我们普遍用毫米、米、公理等长度单位加上数字来精确描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物体的某一特性用相应的单位进行精确量化,这些单位其实就是一些可以测量、量化的标准,这也是一种描述方式,我们称之为量化描述方式。量化描述方式是一种精确的描述方式,这是现代科学要求采用的一种描述方法,也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描述方法。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一要量化的单位是可以测量的,如果这一单位没办法测量那么量化就无从谈起,量化的描述方式就不能采用,这时我们就只能用模糊的办法进行比较,进行描述。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模糊描述方法,比如:我们前面所述的长、短的区别。我们说甲比乙高,乙比甲矮,丙比甲更高等,这些都是模糊描述方法。模糊描述方法的专业词语就是模糊语言。关于模糊语言,数学中还有一个专门的分支就叫模糊数学,它专门研究模糊语言、模糊处理和模糊算法。现代科技也在利用模糊算法,成果有模糊芯片、处于实验阶段的模糊计算机等。 古人也会观察世界,也要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奥秘,也必定要描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古人也是用我们现代的描述方法进行描述的,以量化加单位方式进行描述,或者以模糊的方法进行描述。比如,《三国演义》中说张飞身高八尺,手持丈八蛇矛抢等。对于古人而言,重量、长度、体积等都是很好测量的东西,很容易制作一个相应的标准单位,所以物质的这些特性早已用量化的办法来描述了。 古人是没办法测量能量的
观察自然,分析解释自然现象是人类与自然斗争的需要,是我们人类的本能。为了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人们在总结已有现象的基础上会提出各式各样的理论。有些被后来的科学实践所证实从而成为指导我们分析自然现象的理论依据,是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牛顿通过观察、分析苹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从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想:我要是站在光的上面来观察运动的事物会怎样呢?从而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我们的时空的静止的概念。相对论已经被现代科学证实是正确的,还有许多理论还没有证实。比如:为解释宇宙的形成而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为统一万有引力、弱相互作用力、电磁作用力,这三大作用力而提出的超弦理论等等。 我们的祖先当然观察自然,也会分析解释自然现象。有许多问题困扰他们: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万物为什么能够生长?万物的生长靠太阳,太阳光中一定有某样东西是它才能使万物生长。夏天太阳烤的人火辣辣的;冬天晒太阳就很舒服,这是为什么呢?人和动物为什么能够动,死人为什么就不能动了呢?为什么有的地方热、有的地方冷;为什么天气会变化呢?气候为什么会一年四季有规律地变化?万物为什么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些问题一定困扰过我们的祖先,于是我们的祖先也会给出自己的解释,提出自己的理论。他们把有形万物统称为“阴”,而让万物动起来的东西统称为“阳”,“阳”是无形的,世界是由“阴阳”两者构成。万物为什么能够生长,这些都是“阳”的作用,至于“阳”是怎么起作用的呢?我们的祖先就用一个统一的名词来解释“气”,是“阳”的“气”化作用。 我们现在当然知道世界是由物质和能量构成,而且能量的表现形式有许多:太阳能、电能、热能…。使万物生长、使动物运动的核心都是能量,能量的表现形式有些是看不见,摸不着、却一定可以被人们感受到的东西,当然用现代的仪器能量是可以被测量的。所以古人心目中的‘阳’指的就是现代的能量,‘阴’指的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物质。我们不要责怪我们的祖先为什么不像现代科学一样把各种各样的能量进行区分,这是由于我们祖先的科技水平的限制所致。 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有限,对于我们的祖先而言,“阳”这个东西古人是没办法测量的,所以古人只能用模糊的方法来描述。因为能量(“阳”)的某些表现形式是看不见,摸不着、只可以感受得到的,这样对能量这一特性就存在一个描述上的困难,不好让人理解,很是抽象。要知道我们现在的电能又有多少人可以描述得清楚呢!我们虽然在大量地使用能量,我们又有多少人正确地,用大众可以理解的方式描述过能量呢,现代不少人对于能量的概念还是模糊不清的,对于科技并不怎么发达的古代先哲们而言,要让大众理解能量这个事物的特性一定非常困难,没办法准确地描述,所以只能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只能用类比的方法描述,阳气类似天空和太阳,(天空不就是因为有光线才可以看见万物吗,光线不就是光能吗;日,不就是太阳吗,太阳不断向地球辐射太阳能,正是有了太阳的能量,万物才会生长啊。) 没办法深入讲解‘能量’这个概念。但是实际生活中又需要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能量特性的差别,(比如,解释男人和女人的体温差别,老人们就说男人阳气大,女人阳气小;说明向着太阳和背着太阳的山坡之间的差别…。温度与能量息息相关,我们的古人并没有对温度特性进行量化,温度的单位都是近代从西方传过来的,不但如此,和能量有关的特性,我们的古人都没有进行量化过。)怎么办?只能用阴阳来命名这两个事物,所以,当需要比较两个事物之间能量特性相对多少的时候,只能把释放或者接受能量多的一方命名为“阳”,(对于生物体,也把生物体为适应地面接收的能量增加而做的调整命名为“阳”。);释放或者接受能量相对少的一方命名为“阴”,(对于生物体,也把生物体为适应地面接收的能量减少而做的调整命名为“阴”。)以便区别两者之间能量特性的差别。 我们要理解古代先哲的不得已,不能责怪我们的祖先,他们其实已经具有非常高的智慧了。 用现代的语言来理解中医的阴阳
按照上面所述古人命名阴阳的规则来理解《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就能够和现代接轨了、也容易理解了。这样的结果当然就是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因为太阳辐射巨大的太阳能,而月亮散射的太阳能就少多了;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因为男人的力气大,肌肉发达,基础代谢率高,女人力气小,基础代谢率也低;昼为阳,夜为阴,白天大地接受太阳的能量,晚上则不能。早上向着太阳的山坡为阳坡,背对着太阳的山坡就叫阴坡。《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对于人体而言,外为阳内为阴。现代医学证明:当人体处于高温的环境时,人体的血液是奔向体表,体表的血液比平时增加,内脏的血液分配相应减少;而当人体处于寒冷的环境中,人体血液的分配正好与处于高温的环境相反。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的高温区延伸到体表,而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的高温区则向内收缩[1],所以对于人体而言外为阳内为阴。大家认为《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东南方为阳,西北方为阴,如果按照阴阳是某两种物质来理解的话是讲不通的。如果我们按照前述命名阴阳的方法来理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国西部地势高,气温低,所以“天不足西北”是指我国西北方的能量相对东南方要少,气温较低;我国东南方的地势相对西北较低,气温相对较高,“地不满东南”是指东南方物质相对西北方要少,所以相对西北而言,东南方为阳,西北方为阴。 如果古人要进一步划分两个事物之间物质和能量的相对多少,怎么办?它们只能用模糊语言来进一步区分,这就是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阳中之阳,四种情形。《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有这样一段话说的就是这个问题。“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这是对一昼夜时间内陆面能量相对多少的描述,也是对一昼夜地面接受能量相对多少的进一步细分。 正是由于古人没办法准确地测量能量,所以就没有一个标准的刻度来表明能量的多少,所以,虽然先哲知道物质和能量的相对多少是可以细分,是可以和长度、重量等特性一样进行量化、精确描述的,却没办法量化描述。《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中有的:“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没办法像我们表述物体的长度那样,用标准的刻度加数字来描述,没法精确,只能是模糊地表达,所以《黄帝内经》在区分了三阴、三阳后就没有对阴阳再进一步细分了。 所以说阴阳是描述两个相对事物,物质和能量相对多少的一种描述方法,正因为阴阳是古人描述世界的一种模糊描述方法,所以我们不能说阴阳是某一个具体的事物。阴阳应该按工具来理解,按我们日常的数字、按电脑世界的0和1来理解,否则当你读中医理论的时候就会得出一个中医概念混乱的结论。 胡来元的日志
阴阳运动规律和形式之间的整体联系 发布:2010-4-21 11:37 | 作者:胡来元 | 来源:本站 | 查看:67次 | 字号: 小 中 大 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中医学也是用阴阳学说来加以概括说明的。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是以精为物质基础和内守,以精所化之气的运动为动力来推动和调控的。 人体内的阴阳,如精与气、气中的阴气与阳气,它们之间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相互排斥与相互吸引,维持阴阳双方的相对的协调平衡,从而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生命活动的有序稳定进行。即所谓“神转不回”,“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精与气皆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其中精泛指一切对人体有用的液态精华物质,包括生殖之精、血液、津液等,气指运行于体内的含有巨大能量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推动和调控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其运动停止则生命终止。精因藏于脏腑之中,主静谧而属阴,气因运行不息,主推动而属阳。“精化为气”,精是气的化生本原,气是精化生的比精更细微的运动不息的物质。精是人体脏腑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进程的动力来源。气的运动激发着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推动着精血津液的化生。 人体之气,《内经》称为“人气”,根据“一分为二”的哲学思维,可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升降交感、相摩相错,即相互作用,激发和推动着机体内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进程。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维持了阴阳的协调平衡,推动和调控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有序进行。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恒动的,因而阴阳的协调平衡也是相对的,呈动态变化的。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正说明了这一点。精化为气,以推动和调控机体各种功能的发挥,是阴消阳长、阴转化为阳的过程;气的运动,消耗能量而激发各种功能并促进精的化生,则是阳消阴长、阳转化为阴的过程。因此,人体内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和转化,共同维系着阴阳的平衡和协调,维系着生命活动的有序和稳定。 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和条件 发布:2010-8-15 10:05 | 作者:胡来元 | 来源:本站 | 查看:30次 | 字号: 小 中 大 阴阳转化,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此种转化,一般是指事物或现象总体属性的改变,即属阳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属阴,属阴者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变为属阳。 阴阳转化是阴阳双方运动变化的又一基本形式,一般在阴阳的消长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发生。阴阳双方为什么能发生转化?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改变的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是什么?这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中想搞清而没有搞清的问题。 古人通过对自然界和人体内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已认识到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改变一般出现在其发展变化的极期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事物或现象的运动变化发展到了极点,即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其阴阳属性就会发生转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灵枢·论疾诊尺》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其实,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是相比较而言的。说此事物或现象属阴,是说此事物或现象中的阴性成分占了较大的比例,并非说其只含阴性成分而不含阳性成分;说此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为阳,也并非说其只含阳性成分而不含阴性成分。因按照阴阳互藏的基本规律,不可能有只含阴性成分或阳性成分的事物或现象;即便是有,也是被称为“孤阴”、“独阳”的不能发展变化的事物或现象。 阴阳双方发生转化的内在根据是阴阳的互藏互寓。阴中寓阳,阴才有向阳转化的可能性;阳中藏阴,阳才有向阴转化的可能性。阴中寓阳,其阴性成分才能逐渐(或突然)转化为阳性成分而表现为阴消阳长。当此阴性事物或现象在其内部的阴阳消长与伴随的转化中,其阴性成分仍然占较大的比例时,此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仍属阴。但若在其内部的阴阳消长与转化中,其阳性成分多于阴性成分而成为该事物或现象的主导成分,该事物或现象则改属阳性。此即所谓“阴转化为阳”。反之则“阳转化为阴”。因此阴阳的互藏互寓是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转化的内在根据,而阴阳的消长运动及与此相伴的阴阳转化,是促使事物或现象总体阴阳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 阴阳自和的机理和意义 发布:2010-8-15 10:13 | 作者:胡来元 | 来源:本站 | 查看:32次 | 字号: 小 中 大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 阴阳自和的概念,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贵和”的思想。“阴阳自和”一词,在古代哲学著作中,最早见于东汉王充的《论衡》;在中医学著作中,最早见于东汉张机的《伤寒论》。 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贵和”的思想,由来已久。如: 《国语·周语》说:“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于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指出为政如奏乐,必须合乎“阴阳序次”的运动规律,也就是必须达到“和”的要求。 《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指出宇宙万物所禀受的阴阳二气,其运动也必须有序协调,方能促进万物自身的发展和变化。 《庄子·田子方》说:“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指出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交感合和,而万物化生。 《淮南子·本经训》说:“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形万物之体,含气化物,以成埒类。”指出阴阳之气的运行,不失其序,遵循“和”的原则而化生万物。 《淮南子·氾论训》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阴阳相接,乃能成和。”指出阴阳二气的协调就是“和”,阴阳二气相接化物才能达到“和”的要求。“和”是宇宙的最基本的原则。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说:“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指出“和”是天地之道,是阴阳二气的协调有序,是万物产生与发展变化的最佳状态。 古代哲学的“阴阳贵和”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用以“类比”人体内的阴阳双方,认为人体之阴阳二气的运行也应协调有序,方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若因某种原因导致阴阳双方失去了协调平衡,称为“阴阳失调”,则标志着机体的生命活动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失常而进入疾病状态。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故,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人与天地相应,人体内的阴阳二气的运动与自然界的阴阳二气的变化相通应。故人要健康长寿,与天地同在,就必须遵循自然界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规律来调节自身的阴阳二气的运行,以与天地阴阳二气相同步并融为一体。古代哲人通过自我的修身养性的体验,认为遵循自然界阴阳二气运行的规律来调养心身,可使人体自身的阴阳二气达到协调共济,一身通泰,因而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而较少得病。东汉王充首次提出“阴阳自和”的概念,也是基于此种认识。如: 《论衡·自然》说:“黄老之操,身中恬澹,其治无为,正身共己而阴阳自和,无心于为而物自化,无意于生而物自成。”此处的阴阳自和,是指通过自身的修身养性,来协调自身的阴阳二气,并使自身的阴阳运动与自然界的阴阳的变化融合为一体。此与《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的说法同出一辙。由此可见,阴阳自和的观念实际上来源于道家的崇尚自然的思想。 注,阴阳两性物质在人体内转化是同步的。 人体生命规律的阴阳阐释 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中医学也是用阴阳学说来加以概括说明的。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是以精为物质基础和内守,以精所化之气的运动为动力来推动和调控的。 人体内的阴阳,如精与气、气中的阴气与阳气,它们之间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相互排斥与相互吸引,维持阴阳双方的相对的协调平衡,从而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生命活动的有序稳定进行。即所谓“神转不回”,“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精与气皆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其中精泛指一切对人体有用的液态精华物质,包括生殖之精、血液、津液等,气指运行于体内的含有巨大能量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推动和调控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其运动停止则生命终止。精因藏于脏腑之中,主静谧而属阴,气因运行不息,主推动而属阳。“精化为气”,精是气的化生本原,气是精化生的比精更细微的运动不息的物质。精是人体脏腑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进程的动力来源。气的运动激发着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推动着精血津液的化生。 人体之气,《内经》称为“人气”,根据“一分为二”的哲学思维,可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升降交感、相摩相错,即相互作用,激发和推动着机体内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进程。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维持了阴阳的协调平衡,推动和调控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有序进行。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恒动的,因而阴阳的协调平衡也是相对的,呈动态变化的。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正说明了这一点。精化为气,以推动和调控机体各种功能的发挥,是阴消阳长、阴转化为阳的过程;气的运动,消耗能量而激发各种功能并促进精的化生,则是阳消阴长、阳转化为阴的过程。因此,人体内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和转化,共同维系着阴阳的平衡和协调,维系着生命活动的有序和稳定。 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阴阳阐释 发布:2010-8-15 10:48 | 作者:胡来元 | 来源:本站 | 查看:27次 | 字号: 小 中 大 疾病,是由病邪作用于人体而引起邪正斗争,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脏腑组织损伤以及生理功能失常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失调与修复、调节、自和的矛盾斗争和邪正盛衰变化。 病邪,又称邪气,本指四时不正之气,即现在所说的六淫邪气,是指自然界存在的能够侵入人体使之发病的流行于四时的极细微物质,亦即不正常的“六气”。若邪气从“冲后之乡”来,也就是乘正气虚弱而侵袭,则称为“虚邪”,又称为“虚邪贼风”。其后,邪气的本义得到了引申,凡一切能够引起疾病发生的因素和条件,都可称为病邪或邪气。邪气可依据其发病部位而分为阴邪、阳邪两大类,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邪气也可以其自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来分为阴阳两类,如就六淫邪气来说,寒湿是阴邪,风暑火为阳邪,如《素问·疟论》说:“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 人体的正气也可分为阴气与阳气两部分。正气,是一身之气与邪气相对时的称谓,是机体内的活力很强、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正气充足而运行有序,则发挥抗御病邪的侵袭或驱除病邪使病体康复的作用。一身之气,主要由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化生,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合而成,故精亏则气弱。正气不足,抗病和祛邪能力减退,则可引致病邪的侵袭而发为实性病变,也可因其自身的调节功能失常而发为虚性病变。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根据“一气分阴阳”的观点,体内的一身之气分为阴气和阳气两部分。正气实为一身之气之别称,自然也可分为阴与阳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疾病的发生,是邪气侵入人体引起邪正斗争的结果。若用阴阳学说来解释,则是引起了阳气与阴邪、阴气与阳邪的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有相互作用和相互斗争就有胜负,因而导致机体阴阳的失调而出现偏胜、偏衰、互损、格拒、转化、反作、脱失等病理变化,故《素问·著至教论》说:“合而病至,偏害阴阳。”中医学常用阴阳失调来概括疾病的病理变化,将阴阳失调作为疾病的基本病机。 阴阳失调,主要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阴阳失去协调平衡而出现阴阳的偏胜、偏衰、互损、格拒、转化、反作、亡失等病理变化。 1. 阴阳偏胜 阴阳偏胜,是指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过于亢盛的病理变化,多由于外感病邪的侵袭而致。阳邪侵犯人体,可引起阳偏胜;阴邪侵袭人体,可引起阴偏胜。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阴阳双方中有一方偏胜,必然过度制约另一方而使之偏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阳偏胜:一般是指阳邪致病而引起体内阳气的绝对亢盛。由于阳邪的性质为热,故说“阳胜则热”,临床上表现为亢奋有余的实热性病证。由于阳邪与阴气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对立制约关系,阳邪亢盛必然损伤阴气,故说“阳胜则阴病”,临床上可出现实热兼阴亏的病证。 阴偏胜:一般是指阴邪致病而引起体内阴气的绝对亢盛。由于阴邪的性质为寒,故说“阴胜则寒”,临床上表现为有余的实寒性病证。由于阴邪与阳气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立制约关系,阴邪亢盛必然损伤阳气,故说“阴胜则阳病”,临床上表现为实寒兼阳虚的病证。 2. 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指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相对亢盛的病变。阴阳双方中的一方不足,不能有效地制约另一方,必然导致另一方的相对亢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 阳偏衰:即体内的阳气虚损,温煦、推动作用明显衰减的病理状态。阳虚则制约阴的能力衰退,不能有效地温化阴寒,则导致阴气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即所谓“阳虚则寒”,临床上表现为热量不足的虚寒性病证。 阴偏衰:即体内的阴气亏少,凉润、宁静作用明显不足的病理状态。阴亏则制约阳的能力减弱,不能有效地抑制阳热,则导致阳气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即所谓“阴虚则热”,临床上表现为虚性亢奋的虚热性病证。 总之,阴阳偏胜与阴阳偏衰是临床上常见的寒热病证的病理变化,也是阴阳失调病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中医学将“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称为寒热性疾病的病理总纲。 阴阳偏胜和偏衰的病机变化,可用阴阳的对立制约及其伴随的阴阳双方的互为消长来解释。阴阳偏胜属阴阳的对立制约太过,并出现超过正常限度的阴阳消长:阳偏胜则对阴气制约太过,阳长而阴消;阴偏胜则对阳气制约太过,阴长而阳消。此处的“长”是量的绝对增加,而“消”则有量的相对减少与绝对减少之别:阴阳偏胜的初期,表现为实热证或实寒证,虽然偏胜的一方必然损伤另一方,但此时的阴气或阳气的“消”是相对的,在治疗上是忽略不计的。而若阴阳偏胜的病理变化继续发展,偏胜的一方则因大量伤损或耗伤另一方,可导致另一方的量的绝对不足,此时的阴气或阳气的“消”则是绝对的,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实热兼阴虚证或实寒兼阳虚证。在治疗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绝对的“消”,应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阴阳偏衰属阴阳双方的制约不及,并出现低于正常限度的阴阳消长:阳偏衰则对阴制约不及,阳消而阴长;阴偏衰则对阳制约不及,阴消而阳长。但此“消”是量的绝对不足,低于正常限度,而“长”只是相对而言,并非量的绝对增加。在治疗上也主要考虑阴阳偏衰的一方,一般不考虑或较少考虑其所引起的相对的“长”。 3. 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而致另一方也不足的病理变化。阴阳双方本来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互为化源和相互为用的关系,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虚损不足或功能减退,因不能资助另一方或促进另一方的化生,必然导致另一方的化生无源或动力无生,引起量的不足或功能的减退。如王冰《素问次注·四气调神大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张介宾《景岳全书·本神论》说:“阴阳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须,缺一不可,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互损,最终导致阴阳两虚。但此阴阳两虚并非阴阳双方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而是有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的不同。 阳损及阴:是指阳气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因不能推动阴气的化生,而引起阴气也亏虚的病理变化,即所谓“无阳则阴无以生”。临床上表现为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 阴损及阳:是指阴气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因不能化生阳气,而引起阳气也不足的病理变化,即所谓“无阴则阳无以化”。临床上表现为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 阴阳互损是阴阳偏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多发生于阴阳偏衰的病理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般是发展到肾阴或肾阳明显虚损之时。这是由于肾阴肾阳是机体阴阳的根本,病变累及到肾阴肾阳,说明病变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此时肾阴肾阳二者的互源互用关系被破坏,故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病理变化。 阴阳互损的病机,常出现于精与气、气与血等阴阳范畴中。这是由于这些阴阳范畴,虽说是对立的,但其制约、排斥关系一般表现得不明显,而其互根互源互化互用的关系却是非常密切的。 阴阳互损的理论依据是阴阳的互根互源和互化互用,故不能用阴阳的对立制约规律来解释。若用阴阳的消长变化来阐释,那它不是阴阳对立制约基础上的此消彼长,而是在阴阳互根互源互用互化基础上的不对等的皆消。 4. 阴阳格拒与转化 阴阳格拒与阴阳转化都是在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偏盛至极的基础上产生的病理变化,但两者又有严格的区别,故放在一起讨论。 阴阳格拒,是指阴阳双方中一方偏盛至极而盘踞于内,而将另一方排斥于外,致使阴阳双方不能平秘协调而出现寒热真假的病理变化。阴寒盛极,壅聚于内,而将阳气排斥于外,致使阴阳不能相互维系,浮阳外越,形成真寒假热证,称为阴盛格阳;阳热盛极,郁闭于内,而将阴气排斥于外,致使阴阳二气不能平秘透达,形成真热假寒证,称为阳盛格阴。 阴阳格拒,《内经》中没有明确提出。从《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来看,此时对阴阳格拒似有一定的认识。但此时的“格拒”,多以机体对与其病性相反的药物进行排斥而论,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导致寒热真假证的病机。如王冰对此注说:“夫大寒内结,积聚疝瘕,以热攻除,寒格热反,……方以蜜煎乌头,佐之以热,蜜多其药,服已便消。……有火气动,服冷已过,热为寒格,而身冷呕哕,嗌干口苦,恶热好寒,众议攸同,咸呼为热,冷治则甚,……则热物冷服,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由是病气随愈,呕哕皆除。”这已明确指出处理此种“格拒”的方法,即为配药或服药的“反佐”之法,亦即《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 虽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甲乙经》作“阴病则热,阳病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等说法,《灵枢·论疾诊尺》有“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之论,某些古代医家和现在的某些书本上也以此作为“阴阳格拒”的论据,但实际上这些说法都不是指阴阳的相互排斥或格拒,而是指阴阳的相互转化,即阴阳双方发展变化到极点,就向其相反方面转化。 东汉张机在其《伤寒论》中明确提出了寒热真假的病证,但尚未指出寒热真假病证的形成机理是阴阳格拒。如: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1条)说:“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指出身热而不欲近衣者,为真寒假热证;身寒而反近衣者,为真热假寒证。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28条)说:“脉浮而迟,表热里寒, 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此为内有真寒,外有假热的“表热里寒”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317条)说:“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 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此为阴寒盛于内而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335条)说:“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 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350条)又说:“伤寒, 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厥指四肢发凉,热盛于内而厥见于外,故属真热假寒的热厥证,可用白虎汤治之。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344条)说:“伤寒发热,下利厥逆, 躁不得卧者,死。”(352条)又说:“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 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369条)又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 通脉四逆汤主之。”此三条皆指寒盛于内而热见于外的真寒假热证。 明清时期的医学家对阴阳格拒是寒热真假病证的病理机制已经有了较明确的概念,对寒热真假病证的治疗禁忌也有所论及。如: 《景岳全书·传忠录》说:“假热者,水极似火也……此皆阴盛格阳,即非热也。”“假寒者,火极似水也……此阳极似阴,即非寒也。” 《医学正传》说:“假热者,水极似火,阴证似阳也……亦曰阴盛格阳也。”“至若假寒者,火极似水,阳证似阴也……亦曰阳盛格阴也。” 《医学源流论》说:“寒热有真假者,阴证似阳,阳证似阴也。惟阴极反能发热,是内寒外热,即真寒假热也;阳极反能厥冷,乃内热外寒,即真热假寒也。假热者,最忌寒凉;假寒者,切忌温热。” 阴阳转化,就其用来阐释疾病的病理变化来说,虽然也是在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偏盛至极时发生,即所谓“物极必反”,但与阴阳格拒是本质不同的一种病理变化,应注意区别。两者的相同之处是:都是在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偏盛至极时发生,故称“阴盛格阳”、“阳盛格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两者的不同之处是:阴阳转化是阴阳双方偏盛至极时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本质性的改变,如阳热证在其阳热盛极时可转化为阴寒证,疾病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阴阳格拒是阴阳双方在偏盛至极基础上的相互排斥,即偏盛的一方将另一方排斥于外,故阴阳双方之间并未发生质的转化,疾病的性质也没有改变,如阳盛格阴所致的真热假寒证,其本质仍是热,寒仅是假象而已。 5. 阴阳反作 阴阳反作,是指阴阳二气升降运动失常,上下不得交济互制的病理变化。在下之阴升,居上之阳降,是阴阳二气的运动的基本规律,维系了机体上下的协调平衡。一般说来,阳在上,阴居下,阴阳之位也。阳主升,阴主降,阴阳之性也。然若在上之阳升,在下之阴降,则致阴阳上下分离,不得交感合和,失去了相推相摩,生命就不能发展。故要维持人体的生命进程,必须使在上之阳降,居下之阴升。即阴升阳降,以成交感合和之势。如此则阴阳二气相推相摩,互济互制,促进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上之阳不得降,居下之阴不得升,则阴阳离析分崩,逆为冰炭,出现上热下寒,或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见腹胀飧泄。阴阳反作的病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心肾不交,上热下寒。心居上为火脏而属阳,肾在下为水脏而属阴。正常情况下,心火在心阴的牵掣下化气下降以助肾阳,共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在肾阳的鼓动作用下化气上济心阴,共制心火,防其过亢。如此则心火不亢而无上热之患,肾水不盛而无下寒之虞。若阴阳二气的升降失常,阴阳反作,居上之心火不得下温,在下之肾水不得上济,则心火亢于上而为上热,肾水盛于下而见下寒。此称为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然心火不降而亢于上,固与心阴不足而牵掣力弱有关,但与肾阳亏虚不能鼓动肾阴上济心阴,共制心火亦有关。而肾水不升而盛于下,既与肾阳亏虚鼓动无力有关,又与心阴不足而不能引心火下行,以助肾阳共温肾水有关。故在治疗时必须深入分析其内在的病理机制,做到治病求本。 左升太过,右降不及。肺居上而为阳中之阴脏,其气从右清肃下行;肝在下而为阴中之阳脏,其气自左升发上腾。肝主左升,即是由于肝之阳气推动肝之阴气上升以滋养头目,资助心脏,故有“肝开窍于目”、“木生火”之说;肺主右降,亦是由于肺阴牵掣肺阳下行以资生肾脏和大肠,因而有“水生金”、“肺合大肠”之说。肝气左升,肺气右降,左右轮转,龙虎回还,升降协调,心肾等脏得以资助而能发挥其职,则维系了机体的上下左右的平衡协调。若肝气左升太过,肺气右降不及,则见肝气化火上逆,或发为中风薄厥,或因肝火犯肺而见咯血痰喘。反之,若肺气肃降太过,肝气不得升发,则肝气郁结于经脉而见胁痛牵引少腹。肺气不降是因其阴不足,或因肝气升发太过而致;肝气郁结是因其阳被肺气所困而不得升发,而肝气上逆是因其阳升发太过,或因肺气肃降之力不足而致。在治疗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病产生的机理,即所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中气失调,升降反作。中气,是中焦之气,亦即脾胃升降有序协调之气。脾为阴脏,其气主升,转输水谷之精于心肺等脏,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即所谓“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玉机真藏论》),“脾主升清”;胃为阳脏,其气主降,传化水谷于肠道,并排泄糟粕于体外,维系机体新陈代谢的协调平衡,即所谓“胃主降浊”。脾胃居中焦,为一身之气升降运动的枢纽机关,故有脾气升则肝肾之气皆升,胃气降则心肺之气皆降的说法。脾胃之气升降协调,即中气运转有序,则一身之气当升则升,当降则降,上下联系,协调共济,如此维系了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和稳定有序。然脾气之升在于其所含阳气的鼓动升腾,脾阳温煦脾之阴气合化为脾气而上运于心肺等脏;胃气之降在于其所含阴气的凉润沉降,胃阴凉润胃阳合化为胃气而下降于肠道等腑。故有“脾燥则升,胃润则降”之说。若脾气不得上升,则“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上不得养而见眩晕耳鸣;若胃气不得下降,则“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下不得通而见便秘龈肿。若脾气虚极不升,反而下陷,则见滑泄脱肛或阴挺脱垂;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见嗳气、呃逆、恶心、呕吐。此皆阴阳反作之表现。治疗时必须辨明引起脾胃之气升降反作的机理,随证调理之。 6. 阴阳脱失 阴阳脱失,是指阴阳双方不能相吸相抱而出现一方脱失而引起另一方也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阴阳双方是互根互化互用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而阴阳的互藏互寓和相吸相抱是维系这一统一体不被分解的内在机制。阴中寓阳,阳中藏阴,阴阳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相互依赖而存在;阴阳双方相互吸引,相抱为一体,强化了这一统一体的稳固性。若阴阳双方中的一方突然大量的脱失,失去了对另一方的吸引力,则可导致另一方也随之脱失。如机体的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属阴,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气属阳。它们是对立统一的阴阳双方。若体内阴液一时大量脱夺,或精脱,或血脱,或津脱等,则阴因脱夺而不能吸引阳气,即阴不敛阳,阳气因之浮越而消亡,此为“阳随阴脱”。临床上常见的气随血脱、气随津脱、气随精脱等,皆属此类。阳气一时损耗过多,失去了固摄、控制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能力,亦致精血津液大量脱失,此为“阴因阳脱”。如临床常见的自汗不止、二便失禁、精液漏泄、妇人血崩等,皆属此类。不论阳随阴脱,还是阴因阳脱,最终可致阴竭阳脱,阴阳离决。而治疗此类病证,主要应急措施是先补养和固摄无形之气以保住生命,因中医学历来强调“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然后再补充有形之精血津液,如《医宗金鉴》说:“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阴阳脱失,主要是属于阴阳统一关系的失常,因阴阳双方中大量脱失的一方不得相吸相抱另一方所致;阴阳格拒,则主要是属于阴阳对立关系的失常,因阴阳双方中盛极的一方过度排斥另一方而致。两者一虚一实,不可相混,应注意区别。 另外,阴阳失调可概括说明脏腑、经络、精气、气血、营卫等多种病理变化。伤寒病分三阴三阳,温病病辨卫气营血,也是阴阳学说在说明疾病传变规律和辨证论治方面的具体应用。 注,此处所言乃广义概念。狭义概念亦将逐渐补充。 疾病防治原则的阴阳阐释 发布:2010-8-15 10:54 | 作者:胡来元 | 来源:本站 | 查看:29次 | 字号: 小 中 大 阴阳学说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主要体现在指导养生防病、确定治疗原则等方面。 1. 指导养生防病 养生,古称“道生”,又称“摄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的目的,一是延年,二是防病。要保持人体健康无病,必须“法于阴阳”,遵循自然界阴阳二气变化的规律生活,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协调统一,使精神内守,形体强壮。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患者,夏用温热之药预培其阳,则冬不发病;对“能冬不能夏”的阴亏阳盛患者,冬用凉润之品预养其阴,则夏日病减。遵四时之化而预培阴阳,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此即所谓“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之法。 在摄生的原则和方法方面,中医学既强调顺应自然界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以调养,如“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食气有禁:春避浊阳,夏避汤风,秋避霜雾,冬避凌阴”(《十问》)等。并且还强调通过“外功”和“内功”的锻炼,如“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老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于八达之外”(《素问·上古天真论》),使自身的精神内守,即让自身的精神处于充沛饱满和对病邪无所畏惧的状态,以充分调动机体自身具有的修复、调节、自和的机能,调整机体自身的轻度的阴阳失调,使阴阳二气自动趋向协调平衡,而达祛邪防病之目的。 2. 确定治疗原则 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因而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就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济生方》说:“论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如阴阳得其平,则疾不生;阴阳偏胜,则为痼冷积热之患矣。……施治之法:冷者热之,热者冷之,痼者解之,积者散之。使阴阳各得其平,则二者无偏胜之患矣。” 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亢盛有余,故治疗采用“损其有余”的原则。阳偏胜引起的实热证,即所谓“阳胜则热”,当用寒凉性的药物以直接清热,即“热者寒之”之法;阴偏胜所致的实寒证,即所谓“阴胜则寒”,当用温热性的药物以直接祛寒,即“寒者热之”之法。阳胜伤阴引起的实热兼阴虚证,即所谓“阳胜则阴病”,宜用清热兼滋阴法治之;阴胜伤阳所致的实寒兼阳虚证,即所谓“阴胜则阳病”,宜用祛寒兼温阳法治之。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故治疗采用“补其不足”的治疗原则。阴虚不能制阳引起的虚热证,即所谓“阴虚则热”,一般不能用苦寒性的药物直折其热,而宜用滋阴以制阳的治法。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病治阴”,《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王冰《素问次注·至真要大论》所说的“夫寒之不寒,责其无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谓。阳虚不能制阴而致的虚寒证,一般不能用辛温发散性的药物以祛其寒,而宜用补阳以消阴的治法。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病治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王冰《素问次注·至真要大论》所说的“热之不热,责其无火”,“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论。 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治疗应采用阴阳双补的原则。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分清其先后主次。阳损及阴,“无阳则阴无以生”,导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治当“阴中求阳”,即在补阳的基础上兼以补阴;阴损及阳,“无阴则阳无以化”,导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治宜“阳中求阴”,即在补阴的基础上兼以补阳。如此则阴阳双方互源互化,相互资助,相互促进。诚如《景岳全书·新方八阵·新方八略》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阴阳格拒的治疗原则:阴阳格拒,导致寒热真假的病证。诊治时必须善于分析各种临床表现,透过假象获得病证的本质,然后针对病证的本质进行治疗。对寒热真假的病证,临床上一般采用“反治”的方法治疗。阴盛格阳出现的真寒假热证,治当“热因热用”,即用温热性的药物顺从其假热现象来“以热治热”,而实际上还是针对其“真寒”的本质进行治疗。如《伤寒论》317、369条的通脉四逆汤证以及228、352条的四逆汤证,皆是用温热性的药物“以热治热”来调理“真寒假热”性病证。阳盛格阴出现的真热假寒证,治当“寒因寒用”,即用寒凉性的药物顺从其假寒现象来“以寒治寒”,而实际上仍是针对其“真热”的实质来进行治疗。如《伤寒论》335、350条的白虎汤证,即是用寒凉性的药物“以寒治寒”来调理“真热假寒”性病证。 阴阳反作的治疗原则:阴阳反作,即阴阳升降失常,可导致或心肾不交,上热下寒,或中枢不转,腹胀飧泄,或左右失调,中风昏厥,咳喘咯血等。 对心肾不交,上热下寒的病证,治宜清上温下,交通心肾。热亢于上,固与心阴不足而牵掣力弱有关,即所谓“阴不制阳”,但与肾阳亏虚不能鼓动肾阴上济心阴,共制心火亦有关。故在治疗上热时,既可滋养心阴和肾阴已制约心火,又可在滋养心肾之阴的基础上温补肾阳,以“居宅而召”,“同气相求”,“引火归元”。寒盛于下,既可因肾阳亏虚鼓动无力而致,即所谓“阳不制阴”,又与心阴不足而不能引心火下行,以助肾阳共温肾水有关。故治疗下寒时,既可温肾阳以祛下寒,又可滋养心阴以引心火下行,助肾阳共温肾阴以祛下寒。 对左升太过,右降不及的病证,治宜抑其太过,扶其不及。主要病机属左升太过者,治当平肝降气泻火,或佐滋养肺阴以肃降肺气,制约肝气之升发、肝火之亢炎,即所谓“平木佐金”之法;而主要病机属右降不及者,治当滋肺阴降肺气,或辅以疏肝解郁,或佐以清泻肝火,即所谓“佐金平木”之法。 对中枢不转而致腹胀飧泄的病证,治宜枢转中气。“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病由脾阳不振,脾气不升,故治宜温补脾阳以升陷,脾阳充则水谷之精得以化为清气上升心肺诸脏,自无飧泄之虞;“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病或因胃阴不足,或因胃火内盛,胃气不降而生,或因脾被湿困,不得健升而致,故治或滋胃阴,或泻胃火,或除湿醒脾,使胃阴得滋,胃火得泻,湿除脾升,则胃气必降,浊气自下,当无月真胀之患。 阴阳脱失的治疗原则:阴阳脱失的病证,有阳脱证和阴脱证。对阳随阴脱的阳脱证,本应补阴为主,固阳为次,但因有形之精血津液难以速生,故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对阴因阳脱的阴脱证,也当以补阳为主,养阴为次,阳气得固则阴不再脱。因此,不论阳脱证,还是阴脱证,皆当以补阳(气)、固阳(气)为首要治法。这是因为气为无形之物,极易散失之故。另外,《寓意草》所说的“引用之法”,可作为治疗上脱证和下脱证的参考:“上脱者,用七分阳药三分阴药而夜服,从阴以引其阳;下脱者,用七分阴药三分阳药而昼服,从阳以引其阴。” 引文来源 人体生命规律的阴阳阐释 - 大医精诚网 中医临床交流基地
高明的教授 ——答教授在孩子背上摸什么 上海有个非常出名的医院,叫龙华医院,其中一届的某院长便是从我们这儿调过去的。话说其一孙在老家,10岁,患了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继发了心衰,在某医科大学附院治疗,心衰未能有效控制,后又转至某省级西医院治疗病情仍未见好转。反反复复,心衰有20余天。患者的家长急了,怎么办?求助远方的外公,当然这外公就是那院长,博导。很出乎意料的是这博导建议把小孩转到我们医院来,为什么,这博导是学中医的,深信中医临床疗效! 次日会诊,跟随我院某知名内科教授查房,推开病房门的时候,患儿口中叫冷,身子便向被中缩进,症见小孩喘息气促,不能平卧,口唇发绀,精神不振,心电监护示室上性心动过速。教授做了常规的体查,听听心肺,也没问多少情况,把手伸进患儿的背上摸了摸摸,看完舌(舌质淡红,苔薄白)脉,便带着大家离开了病房。 其后那教授细阅了病历资料,便起手开了一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原方! 不想患儿在服药的第二天,喘平,胸闷缓解,当然了,所有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也就跟着停了下来。随证调治,渐向坦途。 但有点我必需说出,当这位老教师开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时候,全科有10名实习进修的同学,还有几位工作几年的同事,竟然没明白其中的道理!竟然有人直问教授,这么重的心衰,你这方行吗? 以上这位教授当时诊疗的情景。这位网友给我提的问题是:御心老师,为什么教授在孩子背上摸?摸什么呢?能说说吗? ——答教授在孩子背上摸什么 首先对太行郎中这位朋友表示感谢,感谢你上周六给我们提供的病案,让我有机会思考这个病例,也让我们大家来共同学习和研讨这个与讲堂主题十分贴切的实例。现在我把自己对这个病案的解答简述如下,我的解答绝不是标准,只供参考,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说不拘泥西医的病名,不是说不理睬西医所说的这个病。我们首先来看病毒性心肌炎,这个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冬春季节是个什么季节呢?冬是藏的季节,春是升的季节。冬季没有很好地潜藏,春季不能顺利地升发,于是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症,并非只是心肌炎。这就隐隐约约给了我们一点儿提示:这个患儿有阳气不足,正气亏虚的体质。也就是说,阳气不足,正气亏虚的人,才容易患心肌炎。那么怎么理解病毒呢?简单的说就是中医的六淫啊,风、寒、暑、湿、燥、热啊!从患儿的基本表现来看,他所患的心肌炎是被风寒邪气所伤造成的。再来看心衰,心衰就是心力的衰竭,就是心脏的功能出了问题,那么心有什么生理功能呢?心主血脉,主藏神嘛!心衰,首先是心主血脉的功能受到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就可以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维持心脏的自身功能,即心脏搏动正常;二是将血液运行到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这个患儿是由于病毒性心肌炎,继发了心衰。说明,这个心衰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心肌炎引起的。也就是说,患儿在正气亏虚,阳气不足的情况下,感受了风寒邪气,由于正虚不足以抗邪,于是邪气内侵,侵犯了心脏,导致了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谈到这里,我们似乎又明白了一个因果关系,就是阳气虚,风寒侵袭是因,心功能失常是果;阳气虚,风寒侵袭是病之本,心功能失常是病之标! 为什么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省级西医院治疗二十多天都没有好转呢?因为西医只看到了心衰,只想到了去控制心衰。心衰是什么?心衰是病之标啊。着眼点在病之标上,怎么能治好病呢?所以,中医讲“不治已病,治未病”。“已病”就是病之标,“未病”就是病之本,这就叫做“治病求本”。患儿的病之本,不就是阳气不足,风寒侵袭吗?平常啊,我们就是被一些西医的病名给吓晕了,一听说心衰就手忙脚乱,一听说白血病就不知所措,一听说癌症就胆战心惊。有什么可怕的,“每临大病心先静”,去抓病机啊,去找病根啊。而我们治不好病的原因,就在于去抓病名了,去找症状了。所以我说,不要拘泥于西医的病名。这个患儿的外公,就是那个院长,博士生导师,要求请中医来治疗,就是要请中医来抓病机,就是要请中医来找病根儿,就是要请中医来治病求本。那么该用什么方药治疗呢?这就需要辨证论治了。 教授带着一帮人查房,推开房门的时候,“患儿口中叫冷,身子便向被中缩进”。医生看病,是从看到患者的第一眼,听到患者的第一声,就开始辨证论治了。患儿口中叫冷,就是小孩儿老是说“冷”。并不是患儿口中冷,不是患儿口腔里冷。我看有的学友理解成口中冷了,不是这样的。“患儿口中叫冷,身子便向被中缩进”,好像是一种怕风恶寒的现象。其实还有更深层的意思。“口中叫冷”不只是推开房门,有凉气进入房间,孩子才说冷,冷是孩子的一个症状,就是关着房门,他也在叫冷。这个冷,不仅仅是有凉气才冷,没用凉气也冷。提示患儿自身阳气不足啊!“身子向被中缩进”,也不仅仅是恶风寒的表现。我们做过临床医生的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患儿,呼吸喘促,心胸憋闷,背靠着被褥,不能平卧,很难睡觉,严重怕冷,口唇发绀,精神不振等等,这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是何等痛苦的煎熬!他被治疗二十多天了,反反复复,没有好转。每天面对一帮查房的医生,解决不了问题,不仅要忍受疾病的痛苦,还要忍受西医治疗的痛苦。他被治怕了,被病痛和错误的治疗折磨得受不了,他的心神也受到了伤害。我们有时候,只看到孩子病痛的肉体,而没有看到孩子伤痛的心灵。因为他是孩子,因为孩子总是无奈的。做父母的最有体会了,尤其是做妈妈的。我认为,这位教授十分了解孩子的感受。医者父母心啊!所以,孩子不仅在躲风寒,还在躲医生,更希望躲开错误的治疗。上述症状表明,患儿恶风寒,喜得衣被。这就需要我们鉴别一下寒热的真假。《伤寒论》第十一条说“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这个患儿,欲得衣被,却没有身大热,所以就不是寒在骨髓;患儿形寒,而欲得衣被,所以也没有热在骨髓。说明风寒依然在表,肾阴肾阳还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有朋友会问,为什么没有高烧呢?这个问题问得好。一般患儿得外感病,多多少少会发烧,发烧是什么?发烧是正邪相争的表现,发烧是好现象呢!这个患儿没有发烧,为什么?无力抗邪啊!要是早点儿发烧,发高烧,就不会心衰了,如果患儿早期就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那就是真的麻黄汤证了。麻黄汤证最好治了,一剂就好,等到讲麻黄汤证的时候,我会给大家详细讲解。 患儿“喘息气促,不能平卧”。为什么喘息气促呢?因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主行气,温于皮毛,形寒饮冷则伤肺,正邪相争于肺系,轻者为嗽,重者为喘。外感风寒可以引发喘证,饮食生冷也可以引发喘证。患儿一向阳气不足,应该平常也是喜热怕冷的。但是,西医治疗二十多天,是怎么治疗的呢?输液,注射,激素,洋地黄强心,利尿剂,扩血管等等吧,反正都是用了一些凉冰冰的液体输入体内,这比饮食生冷的危害还要大。喘息气促,就是肺系有寒冷之邪阻塞气机,使肺脏呼不得呼,吸不得吸,肺气升不得升,降不得降。大家都知道,肺气主降,那么肺气还要升吗?是的,“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于是乎就喘息气促、气急了。当然,还有肺肾亏虚,肾不纳气的喘,与今天的主题关系不大,就不再多说了。患儿不能平卧,是一种自保的体位。所有的生命在病痛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寻找一种合适的体位来减轻痛苦。心肺被邪气所伤,寒邪在肺,肺气上逆,在坐位的时候,肺气的升降会得到一点帮助,浊邪会有一点下降,血液的循环也会好一点。喘证严重的时候,不仅不能平卧,还需要依靠张口抬肩这个辅助动作来寻求自保。不仅是喘证,就是心的功能不足,也会见到端坐呼吸。这个患儿心肺都有病,不能平卧也就很自然了。 患儿“口唇发绀,精神不振”。“绀”读几声啊?读四声,不是读一声或二声。绀是什么颜色呢?是稍微带红的黑色。“发绀”就是口唇颜色黑里透红,表现为绀紫或紫绀色,这个颜色提示:患儿阳气不足,寒邪凝滞,血脉运行受阻。因此,不要一见到“发绀”就说缺氧,就说瘀血,就去输氧气,就去扩血管,就去破瘀血。什么叫“精神”呢?肾藏精,心藏神,心肾阳气不足了,还能有精神吗?所以精神不振,也就是阳气不振的体现。 “心电监护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脉象自然也就过速了。这里有一个心、肾和肺的关系。假如心好比电动机,肾或者肾阳肾气好比发电机,肺呢,好比工厂车间。现在冷气进入了车间,冷水要淹没工厂了,需要赶快往外排水,需要大量的热气来驱赶冷气,是不是加重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负担呢?如果心肾的功能平常不虚弱,对付这点冷水冷气,还是可以的。可是这个患儿平素就阳气不足,正气亏虚,面临突然来的冷水冷气,就显得抗邪无力了,无力也要抗争啊,不能等死啊。于是加重了心肾的负荷,首先是心这个电动机的转速要加快,心动过速就产生了,但是这个转速是有限度的,到了一定的转速就再也提不上去了,电动机也是要消耗电的,心也要维持自己的搏动啊,结果呢,心衰就产生了。就是说电动机快不行了。这时候,肾这个发电机就赶快发电,发电是需要能源的,这个能源就是人体的真阴真阳。可是人体的真阴真阳也是有限的,什么时候把人体的真阴真阳消耗完了,人体也就冰凉了,也就死亡了。有朋友认为这个心动过速,或者脉数是热像、是阳证。这是错误的,这里的脉数是气虚的“虚数”,什么是虚数呢?再打个比方,咱们的统计局,知道吧,就是一个制造虚数的地方,它那里产生的数字也好,产量也好,都是虚的,和实际的不一样。实际的越虚,它报的越高,数字越大。就像喘证一样,你越喘,心跳越快,脉也越数。这是个假像,是糊弄人的,千万不能辨成热证去清热啊!统计局的数字往上糊弄当官的,往下糊弄老百姓,当然,不是所有的统计局都这样啊,有的地方就是。患儿的这个脉数,也是糊弄人的,糊弄医生的,所以要鉴别清楚啊!千万不能清热!!!可见要解决这个心衰,解决这个喘,就必须帮助心肺温化太阳和肺卫的冷水冷气。顺便多说一句,地球的真阴真阳是什么呢?是地下的能源啊!是地下的石油、煤炭、地下水,矿藏等等。小时候,伟人告诉我们“人定胜天”,看来实在不切合实际。又有人说,祖国的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了。人类无止境的欲望,迟早会遭到报应的。人类必须合理地利用能源才能给自己造福,同样人也必须合理地利用真阴真阳才能健康幸福!又扯远了,把话题转回来。如果心动过速或者脉数,但还不乱,说明心只是功能失常,心这个脏器还没有损坏,也就是还没有器质性病变。从我们分析的病例来看,这个患儿的心肾还可以。如果心跳乱了,脉沉迟微弱,参差不齐,三五不调,散乱不及了,心这个电动机和肾这个发电机也就快完了。 教授做了常规体查,什么是常规体查?就是西医的物理诊断和中医的望闻问切。又重点听了心肺,听听心肺的功能怎样,有没有器质损害。通过这些检查程序来检验一下,与我们上面的那些观察、分析和判断是不是吻合。结果验证,这些辩证都是正确的。所以也没有多问什么,还用问什么吗?没必要了。在教授看来,这么简单的一个太阳病,竟然被误治到这种程度,所以也不想多问什么。教授的无言是对西医误治的无声谴责!现在是要考虑该用什么方药治疗了。 于是教授在患儿背上摸了摸。看看舌象,舌淡红,苔薄白。摸摸脉,虽然病例中没给出脉象,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脉象浮而数。这就是表证。教授看病很仔细,很规范,在处方用药之前又细阅了患儿的病例资料,看看既往史,看看所有以前治疗的经过,可能发现了这个孩子过去有喘证。于是就开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原方。当然,如果患儿过去没有喘证也可以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太阳中风证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我都讲过了,大家再学习一遍。教授用的是原方,更需要我们去学习思考!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摸背呢?难道教授在做常规体查的时候没有查背吗?不是的。我认为教授摸患儿的背,是在做一个鉴别诊断。首先是摸背上的汗出情况,太阳病,有汗出多为中风,无汗出多为伤寒。如果无汗而喘,就该用麻黄汤。但是麻黄汤的主症是“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痛,恶风,无汗而喘者。”(35条)这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所谓表实,就是邪气虽盛而正气不衰,正邪剧烈相争。这个患儿当然不是这种情况了。因此,即使背上没有汗,也不能用麻黄汤。所以,教授在患儿背上摸汗,不是为了鉴别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而是在鉴别表里证。如果有汗,说明阳气还有一些抗邪的能力,邪气仍在太阳,尚未完全入里,如果无汗,皮肤很光溜,说明阳气后撤少阴,邪已入里了。背为阳之府,为太阳经所过,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因而,教授是在摸表里,是在思考太阳与少阴。如果背上有汗而不凉,就依然是卫阳不足,外感风寒的太阳表证,治当温中补虚,调和营卫,降气定喘,就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教授这样用了,表明患儿背上有汗而不凉。我在上周六说过,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不是治疗喘证的专方,现在依然坚持这个观点,你别看用上这个方子喘证减轻了,那是因为这个方子解决了风寒表证的缘故。由于喘证是风寒表证引发的,所以在治疗风寒表证的时候加上厚朴、杏子以降逆下气为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表里同病的时候,要先治表,后治里。《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后调其内”,喘证由外感引发,就是从外之内;而喘证明显,就是盛于内,所以以治表为主。表解以后,再调其内。教授也是这样做的。最后不是说“随证调治,渐向坦途”了吗?所以你别看这个患儿又是心衰,又是喘,其关键的病机还在于卫阳不足,外感风寒。我这样反复解释,不知大家弄明白了没有?如果背部无汗而凉呢,就是肾阳虚衰,水饮上泛的少阴里证,就应该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并且重用附子了。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病案的分析和认识。如果你也是分析和认识到这一步,说明你认真地完成了作业。当然,我的这些认识还很肤浅,也可能说得不对。我对那位教授很敬佩,如果那位教授能听到我的录音或看到我的帖子,就请您多多指教吧!学生先给您敬茶致谢了!!! 其次,要是让我摸患儿的背的话,我除了摸汗以外,还要摸背是不是很冷,《内经》曰:背为胸之府。因为患儿有形寒的表现,如果背特别冷,就是形寒背冷了,说明寒饮伏肺,就要考虑用苓甘无味姜辛汤或小青龙汤之类的方剂了。如果背不冷,就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从病案来看,患儿的背不是很冷。 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位教授对待工作是多么的严谨,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艺术特色。什么是科学?这就是科学!让那些狂吠着的诬蔑中医的跳梁小丑们睁开犬眼看看吧,中医的简、便、验、廉,才是真正的科学! 不懂中医的人,当然意想不到患儿会在服药的第二天,诸症缓解了。那些所有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的治标不治本,而且把人误治的西药,自然也就没用了。后来又随证调治,用一些温中补虚,温养元气的方药,嘱咐患儿要适寒温、节饮食,如此病向痊愈矣!可笑的是,10多名实习进修的学生,本科生也好,研究生也好,还有工作几年的临床医生,竟然不知道其中的道理。竟然还直接问教授:这么重的心衰,你这方行吗?真是满脑子的心衰,满脑子的西医病名,满脑子的标症,满脑子的浆糊!还有何脸面提这么弱智的问题?中医败,就败在这帮人手里。 好了,有关这个病案的解答,就到这里吧!再次声明,我的解释绝不是标准答案,只供大家参考。这个解释既不全面,也很肤浅,谬误之处,请大家斧正!谢谢!
|
|
来自: johnney908 > 《正宗中医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