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一水的鱼: 浦发2014年一季报简评 抱歉,辜负了粉丝们的厚爱。昨晚直到现在都有不...

 和谐最美图 2014-05-01




自2013年后,本人很少再发表对具体某只银行股的评价。主要是也没有什么好写的东西。前几天看到高山仰止的兴业一季报,发现跟我的很多思路是契合的,故忍不住发了一篇兴业和招商的对比。主要是这两家的季报,同一天发,也都同样让我心动的感觉。

我去年5月10元买入浦发银行的时候(分红前),招商银行是12块5左右。7月底8元继续买入浦发银行的时候,招商银行是10块6左右。而现在,浦发银行与招商银行的价格基本是持平的,所以,你应该很能理解为何我去年重点加仓的是浦发。如果浦发的价格继续上涨,超越招商,我会换一部分仓位到招商。

去年曾经买入了少量“估值低”的银行股,当时按我的模型,静态是最低估的。但一年下来,到现在反而仍是亏损的。而且在我的模型里,现在这两只的静态估值已经不是最低的了。这就是业绩拉动估值的结果。如果当时买入的是浦发,那么现在的结果会好很多。因此,之后我的银行间换仓操作,只会在招民兴浦四家中进行。

我在去年也写过一篇浦发和招商对比的文章,但今年一季报,改变了我对招商的部分看法。招商银行的很多基因,也在快速改变。也有很多人因此在招商的对比下,看淡浦发。其实浦发也并没有那么不济。

简单讲一下:
银行业绩的表现,无非是几个方面,第一就是生息资产增长了多少,简单点就是看总资产增长了多少。第二个就是息差的变动怎样。第三个是非息收入的增长幅度。第四个就是成本收入比(成本费用是不是降低了)。第五个就是坏账情况。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第五个上。2013年以前看各家垒规模的能力,谁规模垒上去谁就跑得快,银行业绩的差别化主要体现在这里。而2014年开始,银行的业绩将因资产质量而产生差异化。

我可能是最早重点关注这点的“银粉”之一。我现在并不稀罕谁家资产增长快,而是稀罕谁家风控能力强。

从刚刚说的五点去比较招商和浦发:
招商和浦发去年的总资产增速都是17%,但今年一季度招商的总资产增速近10%,而浦发则小于3%。招商一季报营收增长32%,浦发一季报增长25%,很好理解。

招商的息差是缩减的,因为同业在拓规模,加上大力增存款,所以存款的成本较高。浦发没具体去算息差,报表里没写而我也没兴趣去计算。

第三个非息收入,两家都是基本同一个级别的增长,净收入增长都超过70%。我在2012年年末就看好浦发的非息这一块。在此之前浦发的非息占比只有10%的水平,远低于同行。幸运的是浦发的高层也看到了这一问题,在其提出的“五大战略”里,有这一块的东东。

第四个是成本收入比,两家都可圈可点。招商奇迹般得开始下降到2字头了。但这个东东光看一个季度,是看不出名堂的。计提的时间节点不同,季节性影响也较大,可操作性较强,再等等看吧。

第五个,招商的减值准备很多74个亿,但同时花在核销上的占了一半,所以你看拨贷比也没有上升多少。浦发的减值准备40多个亿,几乎没有什么核销,拨贷比于是从2.36%提升到2.49%了。两者的不良资产率,都是微幅上升,差不多。因为季报没有我最关心的逾期贷款的情况,所以很多信息只能到这里。

最后,两者都开始搞应收款项类投资,浦发的越更大。这个东东还需要观察。

浦发优先股发行以后,相对于普通股股东的ROE可以达到25%至27%,当然前提一是上满弦,二是不搞收购。

招商在加速后,上满弦,ROE也能达到25%左右。

就这些吧,不相伯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