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的基石——爱与梦想 感性的爱与理性的爱 避讳与心理拒斥 欲望与乐趣

 青衣问道 2014-05-03


幸福的基石——爱与梦想


我们是否常常感到蹉跎岁月?人生应该怎样度过才能感觉到有意义?能够存留在心中,让人感觉有意义的是爱与被爱。一个人时常会感到孤独和无聊,而爱与被爱将个人与他人联系到一起,心灵相互支撑,价值被相互确认,从而增强了归属感,感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如果能够不断实现梦想,不断进步,人们才会感觉充实,感觉时间没有白白浪费,而如果总是原地踏步,特别是别人都在进步而自己不进则退,就会感到失落。

让一个人活着的力量,近期的可能只是欲望,长期的是爱和梦想。一个低等动物活着,它没有爱与梦想,也能活得很好,但是人是有心灵的,人要活得更有意义,才能支撑人的健康心灵,就像我们要营养丰富才能健康。

不是说缺少爱与梦想一个人就会死,但是缺少爱与梦想的人生总是黯淡的。现代人追求生活品质,而不仅仅要填饱肚子。将来进入虚拟世界,人更是以精神生活的富足为主要目标,人的欲望到时可能会下降到非常次要的位置上了,精神的各种需求会上升到重要位置,精神需求也会变得多种多样。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一个人开始逐渐从基本需要过渡到高级需要,基本需要在保持稳定满足的同时被一定程度遏制,高级需要从不满足到精细满足,如果能够感到生活非常有价值,感到自己的生活充实而快乐,自我认同感就会大大提升,也就会增加对生活的热爱。

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提高行为效率和激发人的创造力。友好、好奇、富有爱心、自信、有毅力,这是良好心态的外部表象。我们对比一个高级白领与生活在底层的环卫工人之间的心理,可以看出其幸福感的差异。谁也不愿天天干着重复无趣的工作,不愿意生活拮据,这群人中有少部分人也能生活得很开心,这些开心来自于另外一些原因,这可能来自幸福家庭的关爱,可能因为自强不息,也可能是具有阿q精神。

与之相对的是有些高级白领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心理压力过大而失衡,或者形成了敌对心理的习惯,失去了爱心,虽然生活相对富裕却视而不见,性格被扭曲,眼光短浅不豁达。另一个居于非常高位的人,很多并不幸福,由于社会角色特殊,他们很难平衡自己的心态,比如经济顶峰的人物,风口浪尖的名人,政治中心的人物,虽然拥有巨大财富、名声和权力,却整天思考非常局限的问题,需要应对挑战,或者因失去追求而心灵极度空虚。他们必须避让很多人,又必须应对很多麻烦,要保持正常人的心态更加困难。

人的心理特性决定了人的幸福感取向。人看重什么,什么能左右幸福感,就比如你在乎谁,谁的一言一行才会牵动你的神经。人都有共性心理特性,比如公平心、爱心、正义感,都对生活有种种期待。因此可以通过塑造心理特性来改变人的幸福感。将快乐的事尽量放大,将不快乐的事尽量缩小,这样幸福就会多一些。人的幸福感不是守恒的,是比较主观的,而改变权重的是关注度,商业上广告就是提高关注度的手法,当你越对一个事物关注,这个事物的价值就会越大。

如何提高一个人的幸福感?1、满足一个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丰衣足食是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这是营造一个人良好心态的基础。2、放松一个人的神经,如果一个人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他就没有心思思考别的问题,就没有心思关心与爱。3、营造爱与被爱的关系网。付出爱与得到爱,会让一个人从一个自私的人变成一个开朗的人,能够得到的快乐越来越多,快乐是可以分享的。而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有勇气面对,因为集体是强大的。4、证明价值、获得自信,一个人需要不断得到肯定,在不断成功中培养自己的自信,要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这样,一个人才会越来越富有激情,生活在快乐之中。当一个人屡受打击,他就会失去自信,从而变得沮丧起来。5、他要有梦想,梦想哪里来?一方面他对自己的能力比较自信,因为自信,所以敢去做一些事。另一方面他有渴望,渴望来自于对生活的不满足,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满足,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是这种欲望需要引导,哪些欲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建立正确的、有益的欲望,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幸福关系极大,不要去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这种欲望会让人倍受打击。因此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客观条件,设定一些可以企及的目标去实现,也就是识时务,不要鸡蛋碰石头。

一个人生活在爱与被爱中,努力追求梦想,这是健康心理的典型状态,是幸福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人的心理代谢方式。爱是呼吸,梦想就是食物,有了呼吸和食物,生物才能健康成长;有了爱与梦想,人生才会多姿多彩,心灵才会幸福、健康。为什么是这样?这只是大自然进化的安排,是生存竞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感性的爱与理性的爱


人既是感性的动物,又是理性的主体。人的很多行为出于本能、欲望、情感、道德,是天生具有的属性决定的,虽然经过道德的熏陶,但是这种行为是不需要推理和思考就能产生直觉判断而去执行的。这是人本真的一面,我们人类大部分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这种动因主导的。

人还是理性的主体,人们会形成价值判断,会想象和思考,会在行为之前找到充足的逻辑依据,从而达到有的放矢,克服感性的不足。你做一件事是发自内心的,还是患得患失的?同样的行为可能出于不同的动因,比如你出手帮助一个人,是有所图的还是出于爱心?如果这个人萍水相逢并且以后很难遇到,你还会无私地帮助吗?或者帮助她是为了得到她的回报?很多人夹杂着两种因素,部分出于感性,部分出于功利。


两种动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出于感性的行为,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但是从大的概率上分析,还是具有功利性的,人类对儿童的关爱,能够帮助人们传宗接代,对异性的好感也是帮助人类繁衍后代,对骷髅的恐惧能躲避潜在的危险,人类的这种本能是固化在基因中的逻辑,是长期进化的产物。这种逻辑不需要通过发达的头脑去思考就能及时做出判断和行为,并保持了非常高的一致性。人们之间的社会交流、感情互动、社会角色分工行为都有相应的本能作用其中,从而维持着行为的自发产生和社会平衡、稳定。


理性的行为具有学习性和灵活性,但是比较短视。人们通过经验获得规律,然后根据规律进行判断,一个人在生命期的某段时间获得的经验,比起在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本能,学习和检验的时间太短,更不可靠。但是人的基因保存的本能不可能事无巨细,也不可能具有那么多灵活性。



我们如何看待感性的爱和理性的爱?我们常说母爱是伟大的,博爱是伟大的,伟大在不计报酬得失,值得弘扬。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人类,需要这种爱的支撑,先天的本能需要后天的激发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弘扬这种爱,能够使社会更加团结,人类的竞争力更加强大。理性的爱是否还称得上爱?你帮助我仅仅是因为看中我以后可以回报你,看中我会遵守契约精神,将来不会反目,这种患得患失的爱,能称作是爱吗?从伦理的角度上来说,是人的品德,品德比仁爱低一层。


爱的分级:最高境界是无私的爱,是仁爱;其次是品德,能够按照通行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再其次是规矩,能够按照合同办事;再下品是利用关系,因为相互利用而勾结在一起;最下品是被迫,一旦约束解除,就会反目,完全的翻脸不认人。



因为竞争,人变得自私,因为私利而掩盖了爱的天性。1、仁爱为什么最被人推崇?因为它是靠得住的,是无害的,是难得的。2、道德为什么被人推崇?因为一个能遵守道德的人,其行为是可以预测的,只要按照道德办事,大家都能和平共处,让人感觉愉快。道德不是无选择地爱,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就是说如果对待别人的无端怨恨,他们不会用德来回报的。3、遵守规矩,无所谓好坏,是在治理的大环境下的一种交易行为,如果失去了治理环境,让私利有机可乘,这种信任关系就会瓦解,因此遵守契约是有条件的。4、利用关系是不稳定的,要时刻关注自己对对方是否还有价值,没有价值就会遭到遗弃,如果一个君子以德相待,而另一个小人只是利用对方,君子就可能会吃亏。5、被迫的行为,无任何道德可言,投机取巧,只要有机可乘就会被占便宜,对这种人要防之又防,是无得之人,只能以丛林法则对待,否则就可能被其伤害,这种人为人人所不齿。

交友的基础。我们将一个人看作朋友,是因为我们寻求心理的依靠和感情投入,以期建立信任和友谊。我们采用一定的心理模式将其定位,如果误判,信任无得之人,就会造成交友不慎,引狼入室。而如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冤屈了好人,错失了贵人。珍惜感性的爱,用感性的爱交往感性的爱,用理性的爱交往理性的爱,才是合适的为人之道。




什么是幸福与快乐?


描述通常是用一种事物类比另一种事物;或者用一个更大范围的概念加上一个约束条件;或者是用各种元素集合起来进行描述。总之,通过描述,在人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联,获得一个概念的属性,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如:什么是暖风机?我们可以说1、就像电吹风一样的用做取暖的东西;2、一种简易的取暖电器;3、由电热丝和风扇组合而成的取暖设备。

有时候人们却很难描述一些抽象概念,因为这些概念找不到与之关联的事物进行类比;也无法与其他概念建立从属关系;无法分解这些概念。这就会带来认知上的困难。比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快乐?一个孩子可能说幸福就是吃棒棒糖,幸福就是打游戏。但是幸福不能通过这样的简单枚举来说明清楚,幸福的含义非常广,幸福的机制非常深,要完全揭秘幸福机制,就必须建立一大堆人脑智能科学相关概念,还要建立系统学概念,还需要对人的自我感觉有深刻的领悟能力。

我们可以大致地将人的感觉区分为身体感觉和心理感觉,将身体感觉中让人舒畅的一大类称作快乐,将心理感觉中让人舒畅的部分称作幸福,那么幸福和快乐就有了大致的定位关系。幸福和快乐经常同步出现,但是有着明显的区别,快乐不一定幸福,幸福也不一定是快乐为基础的,人的幸福和快乐是人的思维决策和行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对一个概念进行归类和定义,即理性的约定,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理论认识的基础上的。一种定义是否恰当,一方面看这种理论认识是否正确,另一方面看这种分类是否适合我们的应用需要。通过对幸福和快乐的定义,我们是否可以明确区分哪个是幸福,哪个是快乐,或是幸福与快乐的合体?我们定义的幸福和快乐,是否能够涵盖我们感性接触的幸福和快乐?

寻找幸福与快乐的更深层机制。幸福和快乐有多种,吃美食可以快乐;玩游戏可以快乐;与恋人相处可以快乐;玩刺激的项目可以快乐;听音乐可以快乐;吸毒可以带来暂时而强烈的快乐。感官刺激能够让人产生快乐体验,这种体验有时舒缓,有时激烈,有时刺激身体的局部,有时能够扩散到全身,有时非常短暂,有时能够延续很久。

幸福通常与心理的关系更大,但是大部分幸福与身体的快乐是非常密切的。当我们在享受美食并体验和回味时,我们心里感觉到了幸福;当我们获得财富,我们也会产生幸福感;爱人的关怀给我们心里带来非常大的幸福;完成了期望已久的事,感觉很幸福。

为什么人会有幸福和快乐的感觉?我们时刻不要忘记我们是生物,我们的使命是延续生存,因此生物机制中给我们的任何奖赏与惩罚都是与生存有关的,不管这种奖赏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不管是事先奖励还是事后奖励,不管是自然的奖励还是人为的索取,最终都会镶嵌到机制链条中,从来都不会落下。美食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因为美食能够让我们延续生存,特别是甜食、肉食,能够给我们带来充足的营养成分。异性给我们带来快乐,是因为生物繁殖的需要,看到异性产生心理幸福是引诱,做爱产生的肉体快乐是对生殖的提前奖赏。获取财富产生的幸福是因为这些财富能够给未来生存提供保障。吸毒能够产生暂时的快乐,是透支了快乐,是属于偷窃行为,这种偷窃将会在未来用痛苦惩罚,戒毒时的痛苦让我们提前获得的快乐悉数奉还。

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奖励和不要惩罚?因为处于竞争的世界,如果无限制地奖励,就不能使生物参与竞争,毕竟竞争是残酷的,人们都厌恶竞争,但又不得不参与竞争,最终泛滥的奖励导致竞争力丧失,个体或种族走向灭亡。生物进化机制已经能够很好地遏制奖励泛滥,当然也会遏制惩罚的泛滥,逐渐达到精确化、动态化。当一个人吃甜食过多的时候,对甜食就失去了兴趣,这就是动态调整。不同食物对人的吸引力的差别一目了然,不同女人在男人眼中的吸引力也是一目了然。过去男人的身材、体力是吸引女性的主要参考指标,现代社会智力和财富则成为更重要的参考指标,因为拥有智力和财富才能更好地养活女人和后代。









避讳与心理拒斥


避讳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反应,因为不能避免而又不想被频繁地伤害,只有采取心理逃避来排解。自己肥胖,于是不谈胖瘦;自己考试成绩差,不谈考试;自己失恋了,不谈感情的事;自己股票亏了钱,不谈股票。不谈是怕别人知道,面子上挂不住和失态,不想则是怕自己被伤害。一个人失恋,要尽量不去想,因为越想越伤心,最后可能痛苦到不能自拔,甚至产生幻觉、精神失常;一个人失财,也会尽量麻痹自己,尽量不去想,每当想到的时候,就会揪心地难受,这种感觉会让人心悸,如果金钱的损失之后再造成身心的伤害,就是双倍的损失,所以经常避免考虑这些问题,经常自我排解—破财消灾。

人们对什么最避讳?莫过于死亡。死亡是人们无法面对的,死亡会让人失去所有的财产和亲人,如果我们曾经有过失去至亲的痛苦,更是难以面对死亡。自古有谁能不死?从来没有过,因此想也不用想,不可能的事情偏要追求,不是自寻烦恼吗?于是选择了逃避和自我麻醉。逃避就是不谈、不想;自我麻醉就是相信来生、转世哪些神话。完全不谈、不想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我们不想,外界事件也会经常提醒我们死亡的存在和临近,只不过尽量淡化而已。如果完全不想也是不对的,因为我们要时刻避免死亡,过马路要当心,远离疾病,远离危险的人和事物。自我麻醉其实效果也是很有限的,哪个人面对死亡能够毫不动容?哪个人失去亲人还能欢天喜地?就算有所谓的来生,此生看不到来生,来生也记不得此生,此生为人,来生未必还是人,此生的财产、亲人来生尽失,这种来生有意义吗?还能算是自己吗?只不过是心理安慰的把戏而已。

我在与人探讨研究长生的问题时,能够明显地感觉到避讳和心理拒斥,这种避讳表现为故意掩饰:“活那么久干嘛?”这是他们的真实心声吗?他们已经接受了生老病死的传统观念,能够享尽天年就是最大的幸福,大家都不死的未来世界他们无法想象。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当面临生死的时候,有几个能够视死如归?面临亲人的别世,有几个能够泰然处之?但是悲伤之后又用避讳来保护自己,或者认为他们上了天堂,或者认为祭拜能够与他们进行心灵交流,或者认为托梦可以见到他们,反正就是通过种种心理逃避和自我心理安慰,让自己能够苟活于世。

心理戒备。别人另一个想法是,这个人该不会是骗子吧?他怎么变成这样了!自己不正常总认为别人不正常,这是人的基本心态。人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与自己不一致的想法、意见总是容易被排斥,而排斥之后的想法是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找一种归因,来给与定性。很多人认为,研究长生不老的人,要么是痴人妄想,要么是骗子。对于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人们大多数都会采取排斥的态度,直到真正见到为止。倒退100年如果跟一个人说我们将来会发明一种叫手机的东西,能够远程打无线电话,还能视频聊天,还能下载书籍,100个人99个半会认为这是妄想。我们再设想一个古代的人如果通过某种方法在现实世界复苏,他会作何反应?首先是觉得新奇,觉得现代科技真的太神奇了,然后是学习和适应,没过多久,他们也会使用电话、驾驶汽车、上网聊天。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但是人的想象力是很弱的。

人是追求价值与效率的。人不会过多地考虑遥不可及的事,因为那种考虑常常对自己没有价值。很多人说,我相信灵机计划能够实现,但那可能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了,跟我没什么关系。一个关乎生死的大事,因为对自己没有帮助,而置若罔闻。但是真的那么久远吗?按照谷歌的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预测,科技奇点将出现在2045年,而在2045年之前,意识上传和心灵永生应该率先实现。科技是自催化加速发展的,因此不能以旧眼光、旧速度来看待未来发展。如果是很多人在有生之年就能看到的,很多人是可以死而复生的,那么还会报以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吗?当大部分人开始觉悟的时候,舆论就会反转,态度就会发生180度转折,或许到时候人们就会大谈特谈,不再避讳和心理拒斥。









欲望与乐趣



人如果没有欲望,生命就会失去很多乐趣。有欲望常和健康、年轻、精力旺盛相联系。人生活在欲望的产生和满足的循环中,因为有食欲,食物才变得美好,饮食变成享受,人们在谈论美食的过程中津津乐道,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大快朵颐,在回想美食的过程中回味无穷。因为有性欲,才对异性产生爱慕之情,才会爱得死去活来,才能享受到鱼水之欢,才觉得生命有了色彩。人对财获取和富占有的欲望不比食物、异性差,赚钱成为很多人终生的动力和乐趣,打游戏、赌博因为有了钱的激励而变得有趣得多。

尽管欲望在得不到满足时是痛苦的,但与给人们带来的快乐相比,欲望增加了人对生的追求。从心理的角度来说,痛苦与快乐并不是对等的,尽管痛苦与快乐是拉锯关系,但在欲望的产生和释放过程中,人们得到了更多的快乐,这是对生物努力的奖励。要维持生生不息,如果不给与更多快乐的刺激,怎么能让人产生那么强的求生欲望呢?

但是奖励也是有限度的,惩罚必不可少,因为奖励在产生激励的同时,也会积累人的慵懒情绪。任何人都会有懒惰的时候,如果能够躺着享受幸福,人为什么还要去吃苦努力、为什么还要冒险、为什么还要花费体力和劳心费神呢?所以幸福总是短暂的,当人们享受了一定激励后,幸福感就会下降,就需要通过进步才能得到幸福。对于财富的追求,就是贪得无厌,对于爱人就是喜新厌旧,对于食物,就是吃惯了山珍海味,觉得什么都那么平常。好在人的食欲是旺盛的,感觉调整很快,当人饥饿的时候,就觉得什么都变得好吃了。

人是欲望的奴隶,是欲望驱赶着人去奋斗,如果没有欲望,人就会变得懒散,变得不思进取。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欲望的驱使,才使人摆脱了危险,保持了竞争力,能够“自觉”地为生存而努力奋斗,使人类得以繁衍。从心理上来说,人们都在享受着欲望带来的乐趣,使人变得不那么无聊,生活变得充实、思维变得活跃、感情变得丰富。欲望有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有些不危及生命的欲望,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会逐渐消退,而食欲这种必须维生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将人逼疯,这是一个重要的坎,越过这个坎,就是死亡。生物的属性是生存,只有到万不得已才会死亡,因此生物的生命保护机制决定了再事关生死的时候,欲望会表现得异常强大。

机器人世界的欲望。显然机器人并不需要吃东西,也不需要异性繁殖,机器人因此失去了两个重要的“人生乐趣”,如果给机器人赋予这两种欲望,将会产生机器人的资源浪费,包括浪费时间、浪费能量、浪费社会资源,这将给机器人生存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如果失去了这些欲望,机器人的心理又会失去很多乐趣。我们知道人喜欢打游戏,打游戏也是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但是人们打游戏并不会很大程度上降低人类的生存能力。打游戏是人们学习技能的过程。同理机器人只有具有欲望,才能够与人类良好沟通,才能够与人类和谐共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给机器人赋予食欲、性欲,具有社会意义。而我们对于机器人的食欲,可以用一些代用品替代,比如对电脑中的食物产生欲望,进行虚拟消费。

宽松的生活可以更幸福。痛苦的根源是恶劣的生存环境给与的不断激励。当人们不能自由呼吸,就会感到憋气和恐惧,这种恐惧让人异常清醒,要努力逃脱危险境地。当人们即将断绝食物时,也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和难以忍受的饥饿,这种感觉会让人刻骨铭心,人们会不惜一切寻找食物,脱离危险境地。人穷怕了,也会产生奋斗的力量,所以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机器化生存使人生存境遇更加宽松,能够对意识进行备份从而不怕死亡、能够方便地充电,从而不会为争夺食物而与人发生冲突,当一个人无欲无求了,他就可以非常优雅地享受时光,做他喜欢的事,因此机器化生存将是美好的。人们创造欲望和享受欲望的过程,正如我们创造游戏和玩游戏的过程,虽然感觉有点假,但仍能乐在其中。














克服本能的弱点


一个人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敢于挑别人不敢挑的重担,这是勇气。勇气来源于自信,只有胸有成竹的时候,才能克服本能的恐惧,抓住别人不敢抓、抓不到的机会,这是理性克服本能弱点的力量。

本能保护的天然屏障。一个人没有理性思维,仅靠本能也可以生存下来,针对大部分问题做出本能的选择。这是生物长期生存积累下来的能力,本能的组合织成了天然的保护屏障,就像一张巨大的安全网,保护人们不会跌下危险的深渊。这张网既是保护屏障,也是人性的弱点:因为恐惧让人们畏缩不敢前行;因为欲望让人们克服不了诱惑;因为私心不能豁达地给予;因为情感牵挂,不能果断地放弃。根本原因在于存储本能的载体信息容量太小,人类的DNA能够容纳的信息量非常有限;通过自然选择筛选出有用的本能非常漫长;通过恰当的组合方式建立起本能大厦并不断完善;将这些信息存储在每个细胞的细胞核中,容积非常小;还要满足才繁衍的过程中不丢失、能产生个性分化。这是极高的要求,要求越高,能实现一种能力的局限越大。

理性如何突破本能的束缚?1、克服恐惧。人类理性就像一盏明灯,让人们认清自己,突破本能的局限。我们知道问什么恐高,什么时候需要害怕、什么时候需要勇敢,于是在心理上修正这些情感,使我们等上高楼的时候就不再害怕,乘坐飞机的时候就不再害怕,参观动物园猛兽的时候也不会害怕。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此,只有具有清醒理性的人才能做到。2、驯服欲望。放任的欲望是魔鬼,欲望是动物行为驱动的力量,但是欲望是会无穷膨胀的,理性则能够做到恰到好处。3、有目的前行。动物在欲望的驱使下行为,是无目的的,人类在理性的作用下是有目的的,有目的的行为效率大大高于无目的行为,特别是在长距离筹划、复杂条件下运筹。4、恰当地给予和放弃。由于本能,不能舍弃蝇头小利,不愿意给予,结果可能因小失大;该放弃的就要放弃,但是本能却趋向与不舍得放弃,这就构成了行为的牵绊。5、理性地合作。懂得合作的人,才能超越个人能力的局限,但是很多人因为种种私心和自负,因为不舍得小利而不愿合作,结果就是难以突破能力瓶颈。

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取舍。人还远远不能脱离感性,人类发展出来的理性只是对感性的行为有效的提高,就像人们能够走钢丝,但是还需要安全绳;人们能够高空作业,但还需要安全网作保护。人们的理性越开越发达,人们的行为就可以变得越来越理性,但是总还有很多是理性覆盖不了的部分,这部分还得依靠感性来弥补。因此我们看到的人是感性与理性结合的人,不要说凭感性做事如何如何优秀,感性只是起到辅助角色。当然有些人直觉敏感,能够非常省力、做得非常好,但是感性指导下的行为克服不了人性的弱点。这是感性的死穴。

未来人们能完全抛弃感性吗?没有必要抛弃,也很难完全抛弃。感性具有自动化、全覆盖的优势,尽管有些地方不精细,但是这种保护屏障在理性不运转的时候能够承担起保护的重任,因此是非常有用的。感性的行为效率高,节约资源,这也是其存在的价值之一。经济性也是提升效率、提升竞争力的因素之一,因此要兼收并蓄,综合利用。

我们要克服本能的弱点而不是要抛弃本能,要让本能在合适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发挥应有的功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而广之,任何事物存在,都有其合理的成分,妥善地运用,才能实现最大化效益。我们看到有些人做事胸有成竹,这种自信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能够克服本能的弱点,能够筹划全局,掌控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