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上有颗星 叫“谢孝思”

 苏迷 2014-05-05
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
天上有颗星 叫“谢孝思”
“苏州系”小行星增至14颗
 
  谢孝思是一位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守护人’、中国园林艺术家和书画家,他在苏州古城保护、古典园林修复和文物抢救等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谢孝思星,离我们很远

  “谢孝思星”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在2007年8月16日发现于盱眙观测站,发现时该星在宝瓶星座运行,其轨道半长径为3.109天文单位(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66亿公里),到地球最近距离为2.85亿公里,最远距离为6.47亿公里,绕日公转周期为5.48年。

  他,离我们很近

  1946年迁居苏州的谢孝思,把一生中最好的日子给予了这座城市。
  解放后,他主持抢救维修了留园、虎丘、拙政园等园林和名胜古迹30多处,创办刺绣研习班(现刺绣研究所),抢救文物8000多件。

    苏报讯(记者 陈秀雅 钱怡)昨天,记者从民进苏州市委获悉,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2007年8月16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04836号小行星,已荣获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谢孝思星”,永远闪耀在星空中。这也彰显了国际社会对谢孝思为苏州古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守护所作贡献的高度认可。
  “得知这一消息,我们家人和苏州文化界都为之振奋。”谢孝思亲属昨天激动地告诉记者,“以文化名人命名小行星并不多,在苏州更是首次,这是对谢老60年文化耕耘的褒奖和肯定。”谢孝思是文化守护者,著名书画家、园林专家、社会活动家、党外民主人士,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系,先后任贵阳市达德学校校长,重庆正则艺专、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1946年随校迁居苏州。
  解放后,谢孝思任苏州市文教局局长兼园林修整委员会主任、苏州市文管会主任等职,主持抢救维修了留园、虎丘、拙政园等园林和名胜古迹三十多处,创办刺绣研习班(现刺绣研究所),抢救文物8000多件,为苏州园林及苏州古城保护,为苏州城市性质的定位,为弘扬苏州历史文化,促进苏州经济发展,建真言、献良策,倾注毕生心血,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60多年的苏州岁月里,谢孝思的名字与苏州园林、书画、评弹、道教音乐等“最苏州”的元素紧密相连,他把一生中最好的日子给予了这座城市。  明年,恰逢谢孝思诞辰110周年,为彰显谢孝思对中国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和积极影响,由市科普促进中心提议,民进苏州市委联合谢孝思家人向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发出命名申请。今年4月15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在向世界各国天文台发布的谢孝思星命名公报中指出,“谢孝思(1905-2008),是一位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守护人’、中国园林艺术家和书画家,他在苏州古城保护、古典园林修复和文物抢救等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给民进苏州市委的贺电中说,“谢孝思星”荣获国际命名,彰显了谢孝思先生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这不仅是对谢孝思先生一生业绩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对苏州市古城保护、古典园林修复等文化建设取得光辉业绩的充分肯定和赞誉。
延伸阅读   “苏州系”小行星  增至14颗   小行星名字是由发现者提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授予,一般是神话名、人名、地名、单位名等。“费俊龙星”是第一位苏州籍航天人获得命名,“吴健雄星”是第一位苏州籍科学家获得命名,“谢孝思星”是第一位苏州文化名人获得命名。截至目前,太空中与苏州有关的小行星已有14颗,以地名命名的有“苏州星”、“常熟星”、“长江村星”,以学校命名的有“苏州三中星”、“蓬朗小学星”、“长桥小学星”、“星海实验星”,以人名命名的还有“陈韬星”、“刘栋艳星”、“胡洁星”、“茅娴辛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