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庸医先生的BLOG---大美经方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4-05-06

    世界上美妙的感觉大体分为两种,一种使人有高山大漠般广大豁达的感觉,一种是使人有小桥流水般细腻温柔的感觉。这两种感觉同时出现在一个书画作品中时就会 美的让人陶醉,每每看到《清明上河图》都会有这两种感觉,远观之大气磅礴,近观之细腻柔和。好的书画作品无论尺寸大小都会有这种感觉,第一眼看上去被他的 整体吸引,再仔细品味其细节时美得让人舍不得移开目光,流连于作品的美妙。

同样一个好的中医处方也必须具备这两个特点,一张处方一定要大气,大气主要体现 在立法的统一,

当汗就汗,当下就下,当温就温。。。这些在张仲景处方中体会的淋漓尽致,

当用汗法时,麻黄汤、桂枝汤是何等的大气;

当用下法时,承气汤,大 柴胡汤是何等的大气;

当用温法时,真武汤、四逆汤是何等的大气。

一个好的中医处方除了大气的立法之外,在用药上一定要体现其细腻的一面,这体现在选药的精 准与准确调配药物的比例。这些在张仲景的处方中更有淋漓的体现,

桂枝与芍药不同的配伍,可以组成桂枝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等,可以治疗不同的病 机;

都是用下法,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作用就有微妙的差异;

小柴胡汤在病机微小变化下的加减法更是细腻的让人叫绝。

这些微细的差别我们只有静下 心来,好好深入的品读《伤寒论》才会有所感觉,而且越深入越能体会到其美妙。
    经方之美让人难以形容,很多后世医家性格豪放,便将精力都用于辨别阴阳的立法功夫上,开方寒温清晰、补泻分明,但很容易就忽略了对药物细腻应用的精深研 究,治大病往往屡获奇功,治小病却常常只能取效而不得治愈。也有很多后世医家性格细腻,便将精力都用于分析药物细微之中的差异,用方分两必究,用药谨慎明 晰,常常一味药的加减都反复思考,但很容易忽略方剂的大方向,治疑难杂病、久治不愈之疾时,抽丝剥茧的论治,往往效果满意,治大病却往往瞻前顾后,不敢处 峻药而延误治疗。我个人建议学中医者,需静心在经方的这两方面均衡发展,补齐欠缺的一面,一方面反复多次通读《伤寒论》,对其大的处方法则有精确的把握; 另一方面对同一条文或几个相似的条文,反复研读,甚至于对每个文字也要深入分析,细细体会,对其用药细微的差异有更深层次的体会。这样于大病临危不惧,于 难病心思缜密,治病刚柔相继。于处方中即能体现出法度森严的大气之势,细观之又有选药精准用药比例协调的细腻之美,如此才是经方之大美。

 

 

 

 

 

 

 

 

 

以上为我个人之见,若与您的观点相左,可以做学术上的交流,请勿人身攻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